450 likes | 659 Vues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培训. 总体培训目标. 有概念 代查勘(可研、初设) 协助完成本地网传输线路工程设计的组网方案. 光传输线路基本知识- 提纲. 传输线路在通信网中所处的位置 光纤通信原理 光传输线路系统构成 光传输线路工程主要设计任务及阶段划分 常用线路器材介绍 设计规范介绍. — 按功能分. 交换网 传输网 移动网 接入网. 传输线路在通信网中所处的位置(1). 通信网的分类. — 按范围分 国际网 长途网 本地网. — 按性质分 业务网 支撑网.
E N D
总体培训目标 • 有概念 • 代查勘(可研、初设) • 协助完成本地网传输线路工程设计的组网方案
光传输线路基本知识-提纲 • 传输线路在通信网中所处的位置 • 光纤通信原理 • 光传输线路系统构成 • 光传输线路工程主要设计任务及阶段划分 • 常用线路器材介绍 • 设计规范介绍
— 按功能分 交换网 传输网 移动网 接入网 传输线路在通信网中所处的位置(1) • 通信网的分类 — 按范围分 国际网 长途网 本地网 — 按性质分 业务网 支撑网
传输线路在通信网中所处的位置(2) 通信网 本地传输网 长途传输网 接入网 本地传输网 接入网
长途网 城市骨干网 接入网 终端设备 传输线路在通信网中所处的位置(3)
光纤通信原理-提纲 • 单模光纤主要特性参数 • 光纤的种类 • 光缆的结构 • 光缆的种类 • 光纤光缆的选用原则 • 光纤通信发展简史 • 光纤通信的本质 • 光纤通信特点 • 光纤的结构 • 光纤的分类 • 光纤的导光原理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简史 1966年,高锟提出光通信概念 1970年,实验室制出第一条多模光纤,衰耗为20dB/KM 1976年,发现1310和1550两个低衰耗窗口 1980年,光纤在1550窗口的衰减系数已降到0.2dB/KM 1981年,光纤通信开始大规模商用,速率从45M-目前的400Gb/s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传输的本质 • 属于有线通信 • 以光波为载波,以光导纤维为介质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特点 缺点 • 脆弱 • 敷设安装不方便 • 不能传输电能 优点 • 频带宽,容量大 • 传输衰减小,距离远 • 信号干扰小,质量好 • 保密性好 • 原料丰富 • 尺寸小,重量轻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的结构(1) 通信用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石英,掺杂剂用于改变折射率。 纤芯 包层 一次涂敷层(硅酮树脂或聚氨基甲酸乙脂) 二次涂敷层(尼龙或聚乙烯) 9-50um (增加机械性能和弯曲性) 125um 1.5cm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的结构(2) • 二次涂覆的保护结构(了解) • 紧套结构: 光纤和套管之间有一个缓冲层,目的为减少外面应力对光纤的作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松套结构: 将一次涂覆后的光纤放在一个管子中,管中填充油膏,形成松套结构,它机械性能好,放水性能好,便于成缆。
n(r) n(r) n1 n1 n2 n2 r r d1 d1 d2 d2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的分类(1) • 按折射率分:阶跃光纤、渐变光纤(了解)
α(dB) Λ(nm) 600-900 1310 1550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的分类(2) • 按波长分(了解) 长波光纤(1310nm和1550nm)、短波光纤(600-900nm)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的分类(3) • 多模光纤 (1)在一定工作波长下,光纤中存在着多各传播模式。 (2)芯径为50~75um,包层直径为100~200um。 (3)带宽较窄,传输距离及容量有限,一般用于短距离传输。 (4)价格低廉。 • 单模光纤 (1)光纤的几何尺与光波长相比拟,光纤只允许一种模式(基模HE11)在其中传播,其余的高次模全部截止。 (2)纤径为4~10um。 (3)避免了模间色散,传输带很宽,传输容量及距离很大,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传输。 • 按传输模式分:多模光纤、单模光纤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的导光原理(1) • 全反射原理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 n1Sinθ1=:n2Sinθ2
n 2 n1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的导光原理(2)
光纤通信原理-单模光纤主要特性参数(1) • 衰耗 a • 色度色散 D(λ) 了解 • 模场直径 d • 截止波长 λc • 偏振模色散 PMD
4 1/λ 光纤通信原理-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2) (1)衰耗 紫外吸收带 0.12 μm ~1 μm 本征吸收 吸收 红外吸收带 9μm,12.5 μm 杂质吸收 衰耗 瑞丽散射 散射 结构散射
衰 减 (dB/km) 1700 1200 1300 1500 1600 1400 1100 波 长(nm) 光纤通信原理-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3) 用衰减系数来表示损耗,其单位是dB/km 光纤衰减曲线 0.6 0.5 0.4 0.3 0.2 0.1
输 出 脉 冲 输 入 脉 冲 光纤通信原理-单模光纤主要特性参数(4) (2)色度色散 种类: 模间色散 多模光纤 色度色散 材料色散 由二氧化硅引起 波导色散 由波导结构引起
20 10 0 -10 -20 Dispersion (ps/nm.km)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Wavelength (nm) 光纤通信原理-单模光纤主要特性参数(5) • (2)色度色散曲线
I0 0.135 I0 radius 0 0 0 光纤通信原理-单模光纤主要特性参数(6) (3)模长直径(了解) 描述光强被束缚范围的物理量,单模光纤接受端面上基模光斑的直径。
光纤通信原理-单模光纤主要特性参数(7) (4)截止波长λc(了解) • 能使光纤实现单模传输的最小工作光波波长。
理想光纤 快轴 实际光纤 慢轴 PMD = 时间延迟 光纤通信原理-单模光纤主要特性参数(8) (5)偏振模色散PMD(了解)
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 几何尺寸 应力 弯曲 应力 扭转 光纤通信原理-单模光纤主要特性参数(9) 典型值:≤0.05ps/√km 链路设计值:≤0.5ps/√km (5)偏振模色散
B 降低PMDq(0.5-0.2)增加对1625的衰减要求 both D A 常规光纤 C 降低了1385nm衰耗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的种类(2) G.652光纤: • 1310nm性能最佳,应用最广泛。 • 具有1310nm和1550nm两个低耗窗口,零色散点位于1310nm处。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的种类(3) • G.652A/B/C/D的区别 * 该处的衰减在氢损后不得高于1310nm处的衰减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的种类(6) • G.655光纤 • 在1550nm具有一个小的非零色散,解决了高速传输中四波混频的现象,同时在1550nm具有较低的衰减系数,最适合开放DWDM系统。
Conventional USF G.652 EDFA bands C L NZDF G.655 Dispersion Shifted Fibre G.653 光纤通信原理-各类单模光纤的性能比较 0.6 Attenuation (all fibre types) 20 10 0 -10 -20 0.5 0.4 Attenuation (dB/km) Dispersion (ps/nm.km) 0.3 0.2 0.1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Wavelength (nm)
光纤通信原理-光缆的结构 • 光缆结构:由缆芯、护套和加强元件组成 • 作用:使光纤具有适度的机械强度,适应外部使用环境,并确保在敷设与使用过程中有稳定的传输性能。 • 缆芯:单芯型、多芯型(单位式及带状式) • 强度元件:钢丝或非金属的纤维 • 护层:内护层、外护层
Slotted Core 骨架式 Central Tube 中心束管式 Loose Tube 层绞式 光纤通信原理-光缆的种类(1) 若干光纤芯线以强度元件为中心绞合在一起的结构,可使光缆具有很好的抗拉性能和温度特性。 将单根或多根光纤放入骨架的螺旋槽内,骨架中心是加强元件,骨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抗侧压性能好。 光纤放入中心束管中, 采用2根平行钢丝加强件,有较强的抗扭转能力。
光纤通信原理-光缆的种类(2) • 松套层绞式光缆的结构 光纤 松套管 中心加强件 内护套 聚乙烯外护套 缆芯填充物 护套加强件-钢带
光纤通信原理-光缆的种类(3) • 部分光缆的侧视图 非金属光缆 金属铠装光缆
光纤通信原理-光缆的种类(4) • 特殊结构光缆 • 水底(海底)光缆 • 阻燃光缆 • 非金属光缆 •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ADSS • 架空地线复合光缆 OPGW
外护层 装钢 丝 HDPE内护层 加强钢 油膏 光纤 轧纹钢带 阻水带 芯管 光纤通信原理-特殊结构光缆(1) • 水底光缆
光纤通信原理-特殊结构光缆(2) • 阻燃光缆 • 阻燃层加在光缆的外护层 • 阻燃材料 有卤阻燃--聚氯乙烯 PVC 无卤阻燃--阻燃聚烯烃
GY F T A 53 36 D1 分类 中心加强芯 特征 护层 铠装 芯数 类型
光纤通信原理-光缆的主要性能参数 • 机械性能(包含抗张力和抗侧压力) • 弯曲性能 • 温度特性 • 介电强度 • 渗水性能
光纤通信原理-光缆的主要敷设方式 • 架空杆路 • 墙壁吊线 • 管道槽道 • 子管直埋 • 室内通道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的选择原则 • 根据业务类型和特点选择 • 经济性及适用性
光纤通信原理-光缆的选择原则 • 根据敷设方式和环境特点选择光缆
光纤通信原理-小结 • 掌握重点 • 光纤的结构及分类 • 单模光纤主要特征参数及种类 • 光缆的结构及种类 • 光纤光缆的选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