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702 Vues
突发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 黄 小 勇 中央党校政法部. 讲课提纲. 一、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架构与进展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形势和应对能力评价 三、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案例分析. 一、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架构与进展. 2003 年之前,分离的、专业部门应对为主 2003 年“非典”危机成为国家层面危机应对的契机. SARS. “ 一案三制”. 应急 预案. 应急管 理体制. 应急管 理体系. 应急管 理法制. 应急管 理机制. 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进展. 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 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E N D
突发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 黄 小 勇 • 中央党校政法部
讲课提纲 • 一、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架构与进展 •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形势和应对能力评价 • 三、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案例分析
一、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架构与进展 • 2003年之前,分离的、专业部门应对为主 • 2003年“非典”危机成为国家层面危机应对的契机 SARS
“一案三制” 应急 预案 应急管 理体制 应急管 理体系 应急管 理法制 应急管 理机制
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进展 • 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 • 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 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 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更加完备 • 应急队伍体系初步形成 • 应急保障能力逐步增强
二、我国危机形势和 应对能力评价 • 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的应急管理能力?
应急能力的评价: • 乐观、审慎还是悲观? • 制约应急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三、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案例分析 • 永州珠山镇群体性事件 • 涌温线特大动车追尾事故
珠山汽车站 约200米 镇派出所 开往零陵方向 约200米 镇政府
事件主要过程 • 3月9日:9点左右与安达公司发生争执,开始拦车,10点左右安达公司派人强行开车,发生冲突。 • 协调会:管理部门、镇政府、安达公司、村干部和群众代表; • 初步平息 • 3月10日:上午群众继续围堵安达公司 • 传闻往返车费有问题; • 少数人继续砸车; • 下午,市委市府向省政法委、维稳办和公安厅上报; • 省公安厅连夜派出观察员和工作人员;抽调特警支援; • 17时散开; • 决策会议
3月11日:中午时分继续围堵;14时左右,传闻安达公司隐蔽营运;学生加入聚集围堵。3月11日:中午时分继续围堵;14时左右,传闻安达公司隐蔽营运;学生加入聚集围堵。 • 少数人攻击工作人员,现场指挥中心动用民兵现场抓人;谣言传出;15时起,开始围攻派出所,并烧毁车辆和办公设备;21点20分左右散开; • 省委省政府派人赶赴珠山镇指导处置工作; • 中央维稳办、武警总部派人现场指导;增派警力 • 3月12日:12点左右开始围攻并冲击派出所,后又转移至镇政府围攻和冲击。事态进一步恶化。 • 傍晚实施抓捕行动。
——案例的启示 • 把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般机理/规律 • 根据机理/规律,提高处置能力
事件过程的特征: • 反复 • 在反复中升级(情绪化) • 在升级中变质(与政府形成对立)
一、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机理 • 贫困、失业 • 不公平的待遇 • 不平等的竞争 • 不公正的司法 • 贫富过于悬殊 • 腐败的蔓延 • 干部的专横跋扈 • 强势集团的肆无忌惮 • 弱势群体的无助 • 等等 炸药、可燃物 1、结构性压抑的社会状态:社会积怨 导火线 2、导火索:突发事件 3、人群聚集效应:共识、情绪感染:传闻、谣言 4、控制手段的失效:应急反应失效 激化炸药(可燃物)到 爆炸(燃烧)的临界点 掐灭、阻断导火索; 冷却、降温可燃物
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 • 经济诉求与政治诉求交织 • 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不合法的手段交织 • 多数人合理诉求与少数人无理取闹交织 • 多数人被蒙蔽裹胁其中与少数不法分子的蓄意违法犯罪交织 • 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与少数党政干部的腐败问题交织 • 群众自发行为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分子的插手利用交织 • 二、关于群体性事件应对的几个关键 • 1、主管者负责的原则 • 主要领导靠前指挥 ☆准确定性 ☆危机决策的三个难题:★反应强度 ★时机 ★程序和效能
2、应急处置的核心是快速控制 ——把事态控制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 • 第一,控制群体规模,确保参与和围观的人数不再增加 • 第二,控制群体性事件的级别,防止事件升级
两个误区 • 片面强调合理诉求而忽视非法行为 • 片面强调慎重,担心激化矛盾而不果断处置
3、疏导为主,强制为辅 • 信息公开和说服教育:舆论引导 • 澄清、降温 • 强制力(警力)的使用
信息发布的要点 • 信息发布与应急同步启动 • 信息互通、新闻发言人制度、宣传稿的拟定(口径统一) • 尽早及时发布 • 科学发布 • 层级、对象、形式 • 结案式发布——滚动式发布 • 结论式发布——情节式发布 • 避免过度的政治解读
强制力(警力)的使用 • “去专政化”思维 • 威慑、震慑 • 用足、用够
特大铁路交通惨剧降临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
21:00:温州市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 • 专业救援的有序化
温州市指挥部的决策指令 • 要求各救援单位迅速增派力量 • 对救援现场进行有效管制:在事故外围设置三道防线 • 划分战斗段,有效配置力量,规范救援行动 • 确保救援通信畅通 • 指令消防部队为主力军,不惜一切代价救人
22:00——专业救援的升级响应 • 消防增援 • 卫生医疗应急升级 • 应急保障协同跟进
7月24日1时40分 • 省级抢险救援指挥部成立,统一协调指挥
铁路和地方联合救援阶段 • 20:40分:上海局接报 • 20:50分:铁道部应急部署 • 21:00分:集结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 02:40 • 上海铁路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成立铁路系统现场救援指挥机构 • 下设现场救援、救治善后、行车组织、后勤保障、宣传报道等5个工作组。
03:00时左右:省部初始会商合作 • 现场救援 ————铁路 • 人员搜寻查找————铁路、消防、武警 • ——地方政府为主 伤员救治、善后处理、道路疏通、维持秩序等
07:30——第二次省部会商 • 成立省部联合救援及善后工作指挥部 • 下设现场救援、医疗救治、善后处置和铁路抢修四个工作小组
温州部署如下工作 • 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和情绪安抚工作; • 配合做好遇难者身份确认; • 配合铁道部门做好事故现场抢修; • 做好宾馆、医院、殡仪馆等场所的服务与秩序维持工作; • 做好新闻媒体的沟通服务和接待工作。
10:00,卫生部专家抵达 • 同时,在事故现场,竖立车体被平放至地面,地面车体被整体外移 • 11:00,副总理到达 • 14:00,分类治疗
22:00 • 新闻发布会“风波”
7月25日 • 9时31分和9时55分 • 下行线和上行线分别正式通车
25日22时 • 开始组织转运事故车厢 • 26日16时 • 事故总指挥部决定,抢险救援行动结束
案例带来的启示 (一)综合性应急指挥机构是应对的发动机 —整合部门应对机制 —科学调配各种应急资源形成应对合力 —整合、协调的机制:自动还是行政介入?
主要领导靠前指挥 • 主要领导危机决策的角色: • 价值判断 • 反应强度 • 时机 • 程序和效能
如何规范领导“高位介入” • 分级负责、属地为主 • 整合、协调机制 • 响应升级的支援和辅助 • “分级响应,重心下移”
(二)应急经验的系统化、知识化 —从危机中学习 —预案是经验的结晶
(三)应对中的科技支撑 • 从专业到科学 • 专家、专业技术队伍、专业设备
(四)信息发布 • 1、同步启动 • 2、加强信息加工能力 • 3、科学发布信息
信息发布的缺失 • 组织态度不明 • 信息优势缺失:“他们”、“可能”…… • 信息发布基调:角色 • 非语言表达:服饰、身体语言、语调语态…… 部门层面 准备不足 个人 发言失当
结 论 • 应对能力的依托 • 动员战 ——专业应对 • 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专业技能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