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一、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史 ?. 人为的人类生活空间 为保障人类生息、躲避灾难而创造的空间。 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空间 。 建筑包括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但外部空间不只是建筑。 研究或说明这些空间的形成以及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这是建筑历史。. 二、建筑的发展及其发展的原动力. 建筑的产生是出于实际需要 生产力是建筑发展的原动力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包括科学技术). 三、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 (一) 用材

vanig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中国建筑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建筑史

  2. 一、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史? • 人为的人类生活空间 • 为保障人类生息、躲避灾难而创造的空间。 • 为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空间。 • 建筑包括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但外部空间不只是建筑。 • 研究或说明这些空间的形成以及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这是建筑历史。

  3. 二、建筑的发展及其发展的原动力 • 建筑的产生是出于实际需要 • 生产力是建筑发展的原动力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包括科学技术)

  4. 三、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 • (一)用材 • 以木料为主要结构材料,土、竹、砖、石为补充材料。一座建筑的形成是以选用的材料来确定其结构形式,从而产生形式上的特征。 • (二)结构形式: • [抬梁式]  • 沿进深方向布置石柱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瓜柱上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 。

  5. (三)、立面 • 由屋顶、墙柱、台基三部分组成。 (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一段北宋都料匠喻皓《木经》中的文字:“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6. 1.屋顶:—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 屋顶形式; • 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单坡、双坡、平顶风火山墙、囤顶、穹顶 • 等级较高的用重檐: 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

  7. 2.台基(阶基): 建筑外型的显著轮廓

  8. 3.墙身: 正面少用墙,左右为山墙

  9. 四、平面 • 以间为基本单元组成一栋建筑。 • 间:由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

  10. (五)、总体布局 • 间-栋-院-群-组群-街坊-城市 • 1.绝对对称-中尊意识 • 2.绝对自由-接近自然,天人合一

  11. (六)、色彩及装饰

  12. (七)、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优缺点 • 1.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 2.抗地震性能好,墙倒屋不塌。 • 3.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地区。 • 4.取材方便,加工容易。 • 5.不耐火,不耐潮湿,易腐蚀、虫蛀。

  13. 四、中国古典建筑的价值 • 结构体系完善,构造规范严密,类型丰富,可满足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 • 有极大的生命力 • 东方建筑体系的始祖 • 独特的建筑风格 • 独特的建筑设计理论 (主要建筑著书有:《考工记》、《营造法式》、《梓人造制》、《鲁班经》、《园冶》、《工程做法》等)

  14. 五、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 1、居住建筑:城市乡村各类住宅; • 2、政权建筑:宫殿、衙署、驿站、军营; • 3、礼制建筑:祭祀建筑、天坛、地坛、社稷坛、先农 坛、太庙、孔庙; • 4、宗教建筑:寺庙、道观、教堂; • 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商铺、会馆、酒楼、作坊; • 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国子监、天象台、藏书阁、戏台; • 7、园林、风景建筑: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区; • 8、市政建筑:鼓楼、钟楼、桥梁; • 9、标志建筑:风水塔、华表、牌坊、门楼; • 10、防御建筑:城垣、城楼、墩台。

  15. 六、工官制度 • (二)国家最高工官: • 1、周—秦(司空):国家最高的工官,因为主管人居空间而得名 • 2、秦--汉(将作):将作少府,将作大将; • 3、唐、宋(将作监):少将,少监; • 4、隋设工部,掌管全国土木建筑、屯田水利,仍设作监或少府; • 5、明、清(工部):营缮司(所),营造司。 • 大匠和监的副手称为少匠和少监 • (一)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 工官是城市建设与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6. (三)历史上作为突出的工官: • 隋:宇文恺 • 曾任宗庙副监、将作少府、将作大将、工部尚书; • 主持修建隋都大兴城(即为后唐长安城)、仁寿宫(即为后唐九成宫)、东都洛阳城的规划、营造; • 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 • 宋:李诫 曾任主簿、丞、少监、监; 主持多项大型工程建设:太庙、朱雀门、开封府署; 他突出的贡献在于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共3272条,并附有大量精致的图样。 • 3明:蒯(Kuai)祥(江苏苏州府吴县香山人) • 曾任工部营缮所丞、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 • 主持长陵、献陵、裕陵、宫中三大殿、承天门(天安门)等建筑工程。

  17. 七、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阶段 • 新石器时代——萌芽阶段 • 夏、商、周时期——初步形成 •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基本定型 • 隋唐至宋——成熟兴盛 • 元、明、清——持续发展后渐趋衰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