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四季的變化 4432 歐穎慈
目錄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四季的變化 • 地球暖化的原因
春天 • 春天天氣之所以多變,是因春天為季節轉換時期,尤其是季風氣候區更為明顯。台灣及華南都處於顯著季風區內,深受夏季季風和冬季季風兩種不同天氣型態的影響。因此在季節轉換時期,要轉變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天氣,變動必然較大。特別是位於北方冷氣團逐漸減弱北退、南方熱帶氣團逐漸增強北進,兩氣團冷暖交會的接觸地帶,天氣變化快而複雜。所以,春天天氣多變的地區,為長江流域以南的華南及西南地區,台灣亦包括在內。一年四季裏﹐春天是大家都認為最美好的季節,但天氣卻不怎麼美好﹐而且是全年裏最複雜多變的。入春以來,天氣的確是變化多端﹐一天內晴、陰、多雲、雨等不同天氣現象都會出現,以致於在預報天氣時找不到合適的預報用詞來表達這一天的各種天氣。至於氣溫﹐也是冷熱變化快速,忽冷忽熱的,一不小心就會生病,所以罹患感冒與氣管炎的人特別多。。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40403234
春天的詩 • ★春天的影子 春天妹妹,妳有沒有影子呢?妳的影子是不是丟掉啦?還是被夏天偷走了? 我覺得妳漂亮的影子,都藏在我家門前的湖裏呢! http://class.dgps.kh.edu.tw/sumei/newpage3.htm
夏天 夏季最後的兩個節氣,則是農曆六月的「小暑」和「大暑」了,暑是熱的意思,小暑時氣候炎熱,但還沒有熱到極點,小暑過後十五天,氣溫更熱了,便是所謂的大暑,在民間的「夏至九九歌」裡頭就有這樣的句子:「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都是在形容大暑時天氣熱,人人都手不離扇,以及貪飲冰水,汗水如洗的酷熱情形。夏天暑熱,病菌容易滋生,因此台灣風俗中,有很多夏日的習俗,都這個有關,如端午節飲午時水、雄黃酒,沿海地區送王船等風俗都是,其中所謂「送王船」又有一個名稱叫做「送大暑船」,主要是在送瘟疫之神。http://content.edu.tw/local/nanto/chonhin/1/1-5.htm
夏天的詩 • 夏夜 來了!來了! 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來了!來了! 從椰子樹梢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美麗的夏夜呀! 涼爽的夏夜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061401086
秋天 • 台灣地區進入秋季的最大表徵就是東北季風的影響。原先影響的西南風開始轉弱,東北季風亦陸續到達,造成台灣附近氣溫逐漸轉涼;但是由於這時候東北季風所帶來的空氣並非很冷,強度亦不是很強,所以在連續數日的天氣晴朗或是較強的西南季風來襲時,由於陽光的持續曝曬就造成明顯的溫差;這樣突如其來的高溫變化讓人們感覺有如老虎般的兇猛,所以民間就將這樣的天氣型態稱之為秋老虎。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0307747
秋天的詩 • 秋天來了,楓葉紅, 菊花黃, 樹木也跟著換上一件秋衣, 湖泊像一面鏡子,更清澈, 更明亮。 秋天來了, 帶來了收成的喜悅, 帶來了天賜的寶物, 帶來了農人滿足的笑容。 秋天來了, 涼爽的秋夜也跟著來了, 月光皎潔明亮, 在庭院裡, 在花園裡, 也在草叢中, 蟲兒的音樂會開始了, 秋夜, 像是蟲兒們的天下。 秋天來了, 秋天描繪出令人嚮往的一幅幅美麗的畫
冬天 • 冬天常常會有寒流靠近寒流靠近的時候,氣溫是持續的下降(且是非常快速的)可能是早上20度但是中午氣溫持續下降(例:至15度)然後晚上氣溫持續的下降(例:10度)直到隔天清晨氣溫還在降(例:5度)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6010611351
冬天的詩 • 冬 李白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四壁圖書中有我。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031207338
四季的變化 • 大自然有著一張千變萬化的臉和難以捉摸的個性,比如明明是風和日麗的春天,一轉眼就下起大雨;或者在灰暗、陰冷的寒冬,太陽公公也會露個臉。像這樣短時間內大氣變化的現象,就稱為「天氣」。氣象-就是天氣加上海象.海象就是海上的風向.風速.波浪大小.颱風等.春、夏、秋、冬,它們是以不同的溫度和雨量為顏料畫成的,各有各的色彩組合,讓我們由溫度和雨量的差異而感受到四季變化。像這樣長時間天氣變化的綜合現象,就是「氣候」。
地球暖化的原因哪些氣體造成溫室效應 • 二氧化碳(CO2 )--在溫室效應中占55%的比率。由於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全球的二氧化碳正以海年六十億噸的量增加中。 • 氟氯碳化物( CFCs )--約占24%的泅室效應,目前增加的速率最高。如使用在冷氣機、電冰箱的冷煤、電子零件清潔劑、噴霧劑、滅火器等,都含有 CFCs 的作分,同時此類化合物也是破壞臭氧層的禍首。 • 甲烷(CH4 )--約有15%的溫室效應由此而起,產生自發酵與腐化的變更過程,主要來自牲畜、水田及掩埋場的排放。 • 氧化亞氮(N2O )約有 6%的溫室效應由此氣體引起,係由燃燒化石燃料、微生物及化學冒料分解所排放。 • 臭氧(O3)--來自地面污染,如汽、機車、發電廠、煉油廠所排放的氮氧化合物,經光化學作用而產生臭氧
「溫室效應」對很多人來說祇是一個遙遠的名詞,但事實證明,它的惡果來 得比我們想像得快: 全球暖化將加強颶風的強度。過去數十年來,全球四和五級颶風的數量幾乎加倍。由於海洋的溫度增高,熱帶暴風雨將吸收更多能量,威力也會變得更強。 ˙1978至今,北極冰圈以每十年約百分之九的速度縮小。 ˙超級暴風雨在某些地區造成嚴重水災,其它地區的旱災和林火則會增加。 ˙2003年,熱浪在歐洲造成3萬人喪生,並在印度造成1千5百人喪命。 ˙過去5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持續上升。 ˙ 超級暴風雨在某些地區造成嚴重水災,其它地區的旱災和林火則會增加。 ˙珊瑚礁及高山草原等生態棲息地將遭到嚴重破壞,使得許多動植物面臨絕種的危機。 ˙印度已經有兩座島嶼因為海平面上升而淹沒,一萬多人被迫撤離家園。 http://ms2.htps.tn.edu.tw/~htps9520/m1.htm
報告完畢 •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