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标. 1. 明确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了解教育原理的发展概况。 3. 明确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和方法。 4. 初步了解常用的教育原理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 学 是 以 人类教育现象 为研究对象 、揭示 教育规律 的一门 社会 科学。 教育现象的含义 教育规律的含义. 第一节 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原理在教育学体系中的地位 (一)教育 学分化成几门独立学科 (二) 按教育层次,分化成一系列学科 (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四)交叉性的教育科学分支学科.

velvet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一章 绪 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绪 论

  2. 教学目标 • 1.明确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2.了解教育原理的发展概况。 • 3.明确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和方法。 • 4.初步了解常用的教育原理的研究方法。

  3. 第一节 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 •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 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 教育现象的含义 • 教育规律的含义

  4. 第一节 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 • 二、教育原理在教育学体系中的地位 • (一)教育学分化成几门独立学科 • (二)按教育层次,分化成一系列学科 • (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 (四)交叉性的教育科学分支学科

  5.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 《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6.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摘自《论语·先进》)

  7.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是以为孝乎?” • (摘自《论语·为政》)

  8.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专著)。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末年,传说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的教育家昆体良(公元35—96年)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还早三百多年。

  9.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学记》虽然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师的作用和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对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作用和条件等都作了概括性的描述。

  10.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学记》是对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救失”、“禁于未发”、“及时而教”、“教学相长”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规律,达到了对教育规律性的部分认识,成为千古传颂的教育格言,至今对教育工作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1.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 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的教育家昆体良(公元35—96年)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12.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 1632年,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是西方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13.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1693年) • 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1762年) • 康德最早于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1776年)

  14.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原理》,它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著作。

  15.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原理》融会了当时已相当发展的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对教育原理的形成与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16.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突出表现在:其一,他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的理论,并且专门阐述了教育的思想教育价值和科学知识价值;其二,他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育的方法理论,使教育原理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17.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他认为教学活动必须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强调要按照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划分教学的过程和阶段,选择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和教学方法的阶段论。创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强调教育外部灌输的作用;方法上重视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他的理论主张开创了一个重要流派——“传统教育派”。

  18.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倡的理论则开创了另一个教育流派——“现代教育派”。杜威在师生关系上,认为应以儿童为中心,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法——做中学,即在经验中学习,在处理问题中学习。另外,他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无目的论”等教育主张。

  19.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三、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 • 杨贤江于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先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 凯洛夫的《教育学》(1939)

  20.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1960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教育过程》; • 1975年前苏联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 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21. 第三节 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和方法 • 一、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 • (一)可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指导教育实践。 • (二)可以为学习其他教育学科打好理论基础。 • (三)可以帮助师范生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22. 第三节 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和方法 • 二、学习教育原理的方法 • (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三)要做到学、思结合 • (四)注意学习与研究相关学科

  23.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