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學用合一的真諦 從「 專業學習 」到「 生涯發展 」之路

學用合一的真諦 從「 專業學習 」到「 生涯發展 」之路. 教學資源中心 生涯發展組 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 簡文志. 問題意識. 不選本科系的相關行業 。 (為什麼要選相關行業) 系所評鑑擔心害怕 。 (評鑑指標影響肝指數) 各系的學用合一如何界定 。 (企業界∕系友∕熱門職缺類型∕糟糕的客製化) 注重「學思」,不重「實用」行不行 。 (在職場補上實用教育很難嗎,企業不負擔訓練嗎) 如何從專業學習到生涯發展 (對碩士班招生的影響). 從問題見現況. 臺灣(全球)經濟環境持續低迷。 青年平均失業率為各階層人口最高。

vili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學用合一的真諦 從「 專業學習 」到「 生涯發展 」之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用合一的真諦從「專業學習」到「生涯發展」之路學用合一的真諦從「專業學習」到「生涯發展」之路 教學資源中心 生涯發展組 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 簡文志

  2. 問題意識 • 不選本科系的相關行業。 (為什麼要選相關行業) • 系所評鑑擔心害怕。 (評鑑指標影響肝指數) • 各系的學用合一如何界定。 (企業界∕系友∕熱門職缺類型∕糟糕的客製化) • 注重「學思」,不重「實用」行不行。 (在職場補上實用教育很難嗎,企業不負擔訓練嗎) • 如何從專業學習到生涯發展 (對碩士班招生的影響)

  3. 從問題見現況 • 臺灣(全球)經濟環境持續低迷。 青年平均失業率為各階層人口最高。 • 學歷貶值的現況反映著人才貶值。 企業的資本影響臺灣就業市場。 • 教育的目地產生質變與量變。 學校小心護主,學生大方承受。 • 學校被迫轉型。 從學思殿堂轉型技職訓練場。 • 證照的時代。 證照等於就業力模式。 • 提供實習以降低就業衝擊。 是企業麻煩,還是廉價勞工。

  4. 大學與產業的關係 • 政府政策的影響。 • 影響學校立校方向。 • 教師的研究與教學轉向。 • 學習(核心)能力指標調整。 • 引進企業業師的教育模式。 • 就業領導教學。

  5. 國家政策 • 98年起,教育部為縮小學用落差、打造學生就業力及建立以學生為本位的課程規劃,持續推動以業界職務所需職能為依據,建置結合職涯探索、職能診斷及能力養成計劃的「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臺計畫(簡稱UCAN 計畫」。 (https://ucan.moe.edu.tw/)

  6. 國家競爭力 • 2010 年1 月23至24 日,行政院召開「全國人才培育會議」,針對「培育量足質精優質人力」、「新興及重點產業人才之培育」、「精進公共事務人力」、「強化教育與產業的聯結」與「佈局全球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等5 項中心議題,共提出23 項議題結論,形成7 項焦點結論。彙整成《人才培育方案》(2010-2013),於2010 年8 月核定實施。

  7. 外國月亮也想更圓 • 1998 年,法國、義大利、英國、德國等四國教育部長發表索邦宣言(Sorbonne Declaration),將「促進學生就業力」列為大學教育改革的目標。 • 「歐盟2020 策略」(Europe 2020)亦將人才培育、就業與技能,以及創新設定為歐盟未來十年之重點。 • 美國於1962 年成立全美合作教育協會(National Commiss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 NCCE),為促進大學與企業合作。 • 日本大學法人化,促進產學合作,展開職業型研究生的訓練。

  8. 他山之石:歐洲達文西計畫 • 1993 年,達文西計畫提升職業訓練品質與跨國合作。 • 計畫架構有6 項: 1、流動計畫(Mobility):提升青年專業知識,進行跨國就業安置與訓練,提供業界參訪補助。 • 2、前導計畫(Pilot Projects):加強職業訓練與能力創新,重視技術、方法與概念的整合,關注弱勢族群就業。 • 3、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s):促進多元語言及文化能力, 藉以發展有效的教學方法與工具。 • 4、跨國網路(Transnational Networks):建立分享網路,即時傳播計畫執行的經驗成效,提升跨國技術流通。 • 5、參考資料(Reference Material):建立職業訓練資料庫,儲備統計數據、問卷調查與分析結果。 • 6、聯合行動(Joint Acti):提供延伸性措施與合作管道。

  9. 他山之石:歐盟的計畫 • 2002年歐盟提出「2010年教育與訓練工作計畫」(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0)。 • 三個目標: 1、改善教育與訓練制度的品質與效率。 2、促進教育與訓練制度的使用。 3、向廣大的世界開放歐盟的教育與訓練制度。 • 2010年,歐盟必須達到下列基準: 1、早期學校的平均輟學率不得超過10%。 2、數學、科學等系畢業生人數增加15%。 3、22歲年青人中的85%應該完成中等以上的教育。 4、15歲青少年閱讀數學和科學低成就的人數減半。 5、成人參與終身學習的人數至少應該增加 12.5%。

  10. 他山之石:歐洲哥本哈根歷程 • 2002 年哥本哈根(Copenhagen Process)歷程由33 個歐洲國家參與,促進職業教育與訓練。 • 1、高品質的教師與訓練者,創新教學模式、高品質基礎設備與勞動市場關連的深造管道。 • 2、提供學習者、家長及一般大眾有與一般教育同等吸引力的選擇,擁有關鍵能力及特定職業技能。 • 3、求職者、企業家與失業者能力培育及職業轉換。 • 4、強化學習成果體系,調整彈性學習管道,使學校、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互通,加強驗證。 • 5、強化學習成果移轉、累積資格與能力認可。 • 6、高品質終生資訊、指導與諮詢服務,建立協調架構,幫助公民做出正確決定,並管理其學習與職業。

  11. 他山之石:美國合作教育制度 • 1965 年,聯邦政府通過《高等教育法案》第八章,提供合作教育方案基金。25 年間,美國聯邦政府投資2.38 億美元支持合作教育。至1996 年停止,但是美國的大學與企業仍持續進行合作教育。 • 成立認證委員會(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 ACCE)。認證合作教育方案,分享認證過程,提升合作教育。 • 2006 年9 月,美國教育部發表高等教育改革報告書《領導能力的檢驗:剖析美國高等教育的未來》,檢視全球化競爭的挑戰與因應。

  12. 他山之石:日本新成長策略 • 2010 年6 月,日本公布「新成長策略」(The New Growth Strategy)。 • 將教育政策納入21 項國家策略計畫中。 • 1、引進客觀評鑑制度,國立大學多參與評鑑系統。 • 2、大學學費、活動、設備與畢業生就業資訊公開。 • 3、引進國際學生,帶動日本高等教育國際化。 • 4、持續研發創新,鼓勵智慧財產權、促進教學。 • 5、29 所國立大學併為14 所,准許私立學校破產。 • 6、適度放寬大學學費自主性,減輕學生家庭負擔。 • 7、連結職業事業單位, 鼓勵機構擴大就業導引。

  13. 失業對學校與學生的影響 • 增加學生尋找工作的困難度。 • 尼特族造成社會負擔。尼特族(NEET, 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香港稱雙失青年(失學兼失業);美國稱歸巢族,台灣有稱魯蛇(Loser)、米蟲,中國稱啃老族,並言:「一直無業,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 • 校譽受損,招生不易。 • 系所評鑑對畢業生的追蹤日益困難。

  14. 學用合一的反思 本質上:學是理論建構,用是課程實踐。 書讀好,人做好,會做事。 高等教育如何提出就業改善計畫。 關注勞動市場的自由。 減少教育資源浪費。 厚實人才培訓資源。 學用合一為了降低失業率?

  15. 學用合一的反思 • 學校有甚麼能力成為學用合一的場域。 • 學生未來的就業前景怎麼勾勒。 • 學校如何具有「適應」與「調節」的功能。 • 產、官、學、生四方的責任。 • 是產業結構轉型,還是專業能力未建立。 • 高等教育是創新經濟發展的最要條件。

  16. 臺評會問卷:學生反應(從專業能力到生涯發展)臺評會問卷:學生反應(從專業能力到生涯發展) • 1、教師的教學方式,對於學生學習意願的提昇有幫 助。3.83.71 3.78 • 2 、教師採用的教材能與學生學習的的能力相符合。3.7 3.56 3.72 • 3 、在我所修習的課程中,教師的專長都能與授課內容相符。3.8 3.72 3.94 • 4 、課堂上,授課教師普遍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效。3.83.67 3.92 • 5 、在我所修習的課程中,教師普遍會定期指派作業並進行批改。3.83.76 4.01

  17. 臺評會問卷:學生反應(從專業能力到生涯發展)臺評會問卷:學生反應(從專業能力到生涯發展) • 12 、學校提供充分的跨領域學習機會,有助於我建立跨領域的整合與發展能力。3.53.39 3.62 • 13 、學校的跨領域課程與學程規劃良好,能夠幫助我建立本科系以外的專長。3.43.31 3.56 • 14 、我所在的系所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對於學生跨系或跨院修課沒有不合理的限制。 3.53.44 3.68 • 17 、學校的課程可以擴展我的國際視野,增進我對國際事務的了解。3.43.22 3.59 • 20 、我在閱讀英文教科書上面還是會感到困難。 3.23.45 3.44

  18. 臺評會問卷:學生反應(從專業能力到生涯發展)臺評會問卷:學生反應(從專業能力到生涯發展) • 21 、我有能力閱讀英文網頁。3.22.81 2.83 • 22 、從學校畢業後,我認為自己的外語能力能夠與人有效溝通。3.12.81 3.08 • 28 、學校重視學生畢業後的就業與生涯發展,並能有效協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3.53.21 3.75 • 29 、對於畢業後的生涯發展,我到現在還是沒有明確的方向,也缺乏具體規劃。3.0 3.35 3.05 • 30 、我能夠從學校針對畢業生所做的調查結果獲得資訊,了解自己系所學長姐們畢業後的主要發展方向。3.63.2 3.55

  19. 臺評會問卷:學生反應(從專業能力到生涯發展)臺評會問卷:學生反應(從專業能力到生涯發展) • 31 、學校經常邀請畢業學長姐返校,與在校同學分享經驗及互動交流。3.52.91 3.29 • 32 、學校提供充分的資訊,讓我瞭解目前的產業發展趨勢,並知道就業市場對於人才與能力的需求情形。3.43.09 3.46 • 33 、學校的課程及教學能夠與市場的要求充分連結。3.33.14 3.54 • 34 、學校提供充分見習與實習機會,幫助學生建立實務經驗。3.53.12 3.58 • 35 、我有信心,畢業後有充分的就業競爭力。 3.22.92 3.31

  20. 臺評會問卷的學生期望 • 提供學生業界實習機會。 • 有效協助學生強化外語能力。 • 有效協助學生取得專業證照。 • 協助瞭解產業趨勢與畢業後發展方向。 • 提升教師的教學方法。 • 協助學生建立生涯目標與生涯規劃。

  21. 「學」與「用」的定義 • 第一層問題 為什麼讀大學。 要具備甚麼知識。 知識是要拿來用的嗎。 • 第二層問題 學甚麼,怎麼學。 • 第三層問題 如何用,去哪用。

  22. 「合一」是誰認定 • 學用合一是學生認定?還是企業認定? • 所有的「工作」都要學用合一 ? • 學用合一與學用落差的對比強烈? • 我們該重新定義學用合一嗎? • 學用合一的基礎: 卓越教學 專業學習 啟發創意 產學互動(萬事俱備之後)

  23. 如何縮短學用落差 基本:堅持基礎學科與理論知識。 延伸:厚植學用合一的(行銷)管道。 注意:人力消長(供應面)與工作職位消長(需求面)。 省思:職業教育(需求面)與勞動人口教育訓練(供應面)。 輔導:職涯教育與輔導是否連貫與(是否符合供需)。 政策:台灣教育、人力與經濟政策的相關性(互為供需)。

  24. 調整方式 • 建立能力標準:畢業評量的必要性。 • 注重學生學習歷程:完整的履歷(E-portfolio)。 • 課程調整。 • 教師專業發展與提升能力。 • 「慎選」產業實習:提供合用的人力。 • 國際認證與接軌。 • 開拓媒合與行銷管道。 • 申請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畫。 • 課程與職能對應與分析。 • 提升人際互動能力。

  25. 應變力強者∕適者生存 • 大學類型與學生來源多元,滿足學生多元就業出路。 • 雇主的滿意度,考驗系所調整與創新能力。 • 招生的最順眼利器,評鑑最有香氣的項目。 • 要不要成為內部控制的一部分。

  26. 創造力決勝 • 課程設計對學生創新能力影響。 • 強化語言能力。 • 跨領域知能∕技能。 • 多元適應力。

  27. 但是 • 大學的目地是甚麼。 • 我們的願景是甚麼。 • 終身學習不是口號。 • 我們的學生是否應該是: 思考生命、重視倫理 啟發智慧、堅毅性情

  28. 三生使命 • 三生 生活中落實專業學習。 生涯職能的觀念建立。 生命態度與堅毅性情。

  29. 謝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