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动 物 生 物 学 ( 动物的生态及分布 )

动 物 生 物 学 ( 动物的生态及分布 ). 课件制作:肖蘅 王丽珍 陈新文. 4. 动物生态及分布. 4.1 动物生态学概况 4.1.1 动物生态学概念 动物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动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也是动物学的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体系。 4.1.2 动物生态学研究范围. 4.2 动物的存在形式 4.2.1 个体 4.2.2 种群 4.3.3 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动 物 生 物 学 ( 动物的生态及分布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动 物 生 物 学(动物的生态及分布) 课件制作:肖蘅 王丽珍 陈新文

  2. 4. 动物生态及分布

  3. 4.1 动物生态学概况 • 4.1.1 动物生态学概念 • 动物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动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也是动物学的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体系。 • 4.1.2 动物生态学研究范围

  4. 4.2 动物的存在形式 • 4.2.1 个体 • 4.2.2 种群 • 4.3.3 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 生物群落(community)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有的相互作用的生物种群所形成的整体,实际上就是生态系统(ecosystem)中的有生命的部分。

  5. 4.3 动物的环境,环境因子 凡是对动物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或作用的外界条件就是环境因子(environment factor),而环境因子的总和就是环境。

  6. 表4-1 水陆环境的差异及对动物(以鱼类和哺乳动物为例)的影响

  7. 4.3.1 环境因子作用规律 • 因子的综合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性和补偿 • 作用;限定性。限制因子的限制作用。最小因子定律。 • 4.3.2 生物因子 • 日光;气候;动物;温度; 水;其他环境因子。 • 4.3.3 生物因子 • 食物;捕食者;竞争者;寄主;寄生者;栖息地。

  8. 4.4 环境对动物的作用和动物种群增长 • 4.4.1 环境对动物的作用 • 4.4.1.1环境对动物个体的作用 • 4.4.1.2环境对动物群体的作用: • 外源因素:气候因素说;食物因素说;种间关系说 • 内源因素:行为调节说;内分泌调节说;遗传调节说。 • 4.4.2 动物种群增长 • 4.4.2.1 种群动态参数 • 种群大小、密度和分布;性比和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 4.4.2.2 种群增长模型 • 世代连续的种群增长模型: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谛模型。 • 世代间断的种群增长模型:无限环境;有限环境。 • 4.4.2.3 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9. 4.5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4.5.1 动物适应的宏观环境参数 • 纬度;海拔;深度;介质;基底;光照;人类活动影响 • 4.5.2 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类型 • 形态适应;行为适应 • 4.5.3 动物对生物环境的适应 • 对同种生物环境的适应;对异种生物环境的适应。 • 4.5.4 两物种的相互作用与适应 • 种间竞争;捕食关系;食草作用与寄生作用;协同进化 • 4.5.5 生态位 • 生态位(niche)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 竞争排斥原理与生态位分离。

  10. 4.6 动物的群落特征 • 4.6.1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 物种多样性是描述群落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各物种个体数量分布状况的二元概念:既描述群落中物种数量,又描述各物种在群落中分布均匀与否。 • 4.6.2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 优势种是群落中起控制和决定作用的物种。在野生动物群落研究中,一般以数量上占比重较大的物种为优势种。 • 4.6.3 群落演替(succession) • 群落演替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同群落随时间推移而相互替代的动态过程。演替的时间区段较长,不包括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11. 4.7 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 4.7.1 形成环境 • 4.7.2 生态平衡 • 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表现为相对稳定,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接近相当,外来干扰所引起的变化可由自我调节而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状况即为生态平衡。

  12. 4.8 野生动物的分布 • 4.8.1 我国自然地理区、带划分 • 4.8.2 动物区系(fauna ) • 动物区系在一定的地域(海洋)范围内由于历史上环境因素变化、发展而形成的一定时间范围内所表现的动物总和。 • 世界动物区划:世界动物区划有不同的划分体系。一般划分为6个界:古北界(北非及欧亚大陆)、东洋界(亚洲南部的印度、东南亚半岛、菲律宾及印尼岛屿)、埃塞俄比亚界(中部及南部非洲)、新北界(北美大陆)、新热带界(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界(澳洲大陆、新西兰及太平洋岛屿)。 • 中国动物区划:中国动物区划属于2个界、3个亚界、7个区和19个亚区,分别是:古北界2亚界,4个区。东亚亚界中有东北区、华北区,中亚亚界中有蒙新区和青藏区;东洋界在我国1个亚界、3个区,即中亚亚界的西南区、华中区和华南区。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属于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只有云南的最南端属华南区的滇南山地亚区。

  13. 4.8 野生动物的分布 • 4.8.3 动物区系的变化 • 形成动物区系的主要原因在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受自然地理屏障的制约,而导致区系变化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动物扩大分布区的可能和自然屏障的变化。

  14. 复习题 • 1 请描绘动物生态学的轮廓或说明动物生态学都包括哪些内 • 容?动物生态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 2 动物的环境因子有哪些?环境因子与动物的相互作用表现在 • 哪些方面? • 3 动物种群对环境的变化所表现的适应有哪些表现? • 4 说说动物群落的研究有哪些内容? • 5 什么是生态平衡?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有哪些? • 6 说明云南省在中国动物区划中的状况,动物区系变化是如何 • 形成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