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第 21 课

第 21 课. 电影与电视. 课标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 1、电影的诞生. ( P126). (1)技术条件. 摄影技术、缩断曝光、连续摄影等技术的发明. (2)电影的发明. 1895年,法国 卢米埃尔兄弟. 法国里昂的奥古斯特 · 卢米埃尔和路易 · 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上制造摄影器材的伟大发明家。他们改进了电影软片感光剂,研究成功了 “ 活动电影机 ” 。1904年,卢米埃尔兄弟还发明出真正 彩色底片, 这是公认的 “ 彩色摄影 ” 革命性的大事。. 卢米埃尔兄弟.

vlad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21 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21 课 电影与电视 课标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 一、电影 1、电影的诞生 (P126) (1)技术条件 摄影技术、缩断曝光、连续摄影等技术的发明 (2)电影的发明 1895年,法国 卢米埃尔兄弟

  3. 法国里昂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上制造摄影器材的伟大发明家。他们改进了电影软片感光剂,研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1904年,卢米埃尔兄弟还发明出真正彩色底片,这是公认的“彩色摄影”革命性的大事。 卢米埃尔兄弟

  4. 1895、12、28,世界上第一次活动电影正式公映,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等。至此,世界上第八艺术,光和影的艺术—电影正式诞生了。后来,这一天被命名为“世界电影日”。

  5. 2、默片时代(1927年前,无声电影) (1)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 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完善 (2)卓别林(最杰出的喜剧大师) 《城市之光》 《摩登时代》 《大独裁者》

  6. 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电影理论家,公认的电影艺术的奠基人。在格里菲斯之前的电影基本上离不开戏剧美学的范畴,但从1908年以后,格里菲斯开始进行探索、吸收别人的发明并融会贯通,加以发展,他逐渐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比较完备的电影叙事语言。《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就是格里菲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因此,他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电影理论家,公认的电影艺术的奠基人。在格里菲斯之前的电影基本上离不开戏剧美学的范畴,但从1908年以后,格里菲斯开始进行探索、吸收别人的发明并融会贯通,加以发展,他逐渐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比较完备的电影叙事语言。《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就是格里菲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因此,他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7. 《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反映了美国总统林肯解放黑奴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中白人组织三K党对付黑人的残暴行为的情节充满了种族主义色彩,虽然备受争议,但相当程度上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勇敢多情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程序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它是第一部以镜头为基本组织单位的电影故事片,在电影技巧上开创性地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成为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力作。

  8. 卓别林(1889—1977),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他作为伟大的喜剧电影艺术家,最大的贡献是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卓别林一生主演过80多部影片。1972年,美国影艺学院特别颁了奥斯卡奖表扬卓别林对影坛的特殊贡献。 卓別林

  9. 《城市之光》1913年,描述了一个流浪汉爱上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卖花姑娘,为医好她的眼睛,流浪汉拼命赚钱,参加拳击比赛,在夜总会当打手等。这是一部夹杂着闹闹吵吵的戏谑而最终抓住真爱的爱情喜剧。卓别林幽默的表演使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治好眼睛的卖花女,通过手的触摸而明白了流浪汉真面目的最后一幕,令人热泪盈眶。《城市之光》1913年,描述了一个流浪汉爱上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卖花姑娘,为医好她的眼睛,流浪汉拼命赚钱,参加拳击比赛,在夜总会当打手等。这是一部夹杂着闹闹吵吵的戏谑而最终抓住真爱的爱情喜剧。卓别林幽默的表演使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治好眼睛的卖花女,通过手的触摸而明白了流浪汉真面目的最后一幕,令人热泪盈眶。

  10. 《摩登时代》拍摄于1936年,是卓别林主演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有感于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他决定用电影的形象语言来呐喊。1935年,电影已进入“有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要远胜于对白,于是他只在片中加入配乐和少许音响就上映了。《摩登时代》拍摄于1936年,是卓别林主演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有感于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他决定用电影的形象语言来呐喊。1935年,电影已进入“有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要远胜于对白,于是他只在片中加入配乐和少许音响就上映了。

  11. 《大独裁者》拍摄于1940年,查理·卓别林自导自演,拍摄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之时,片中对希特勒大加讽刺的情节显示其道德勇气可嘉的一面。本片获1941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5项提名,获1940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男演员奖项。《大独裁者》拍摄于1940年,查理·卓别林自导自演,拍摄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之时,片中对希特勒大加讽刺的情节显示其道德勇气可嘉的一面。本片获1941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5项提名,获1940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男演员奖项。

  12. 卓别林的作品 《舞台生涯》剧照 《淘金记》剧照 《小孩》剧照 《大马戏团》剧照 《发薪日》剧照

  13. 3、有声电影 (1)崛起的前提 影像和声音结合技术的日趋成熟 (2)影响 使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的繁荣阶段

  14. 好莱坞大剧场 好莱坞山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后来,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

  15. 奥斯卡奖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设奖范围最广的世界级电影奖。它象征着美国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1927年,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斯·B·梅耶的指导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议设立学院奖来鼓励并表彰那些对电影事业做出突出成就的电影人。于是,1928年,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举行了第一届学院奖。学院奖的奖品是一尊身高13.5英寸的锡铜合金的镀金裸体人像。从第七届起,学院奖正式更名为奥斯卡奖。 奥斯卡奖

  16. 好莱坞拍摄的经典 电影的宣传海报 《星球大战》 《泰坦尼克号》 《辛德勒名单》 《克莱默夫妇》 《卡萨布兰卡》 《教父》

  17. 二、电视——坐拥天地 1、电视的发明 1929年,英国 贝尔德 2、电视的优势 声画并茂,视听兼备 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性强

  18. 贝尔德(左)和同事在看电视 人类第一台电视机 贝尔德(1888—1946),英国工程师。机械式扫描电视发明者。称为“电视之父”

  19. 20世纪初期的杂志介绍人们开始使用电视时的惊喜场景20世纪初期的杂志介绍人们开始使用电视时的惊喜场景

  20. 电视的发展 1928年电视样机 1934年(德国) 1936年(法国) 1936年(英国) 1941年(美国) 1948年 1953年 1961年

  21. 3、电视的功能 (1) 传播资讯 (2) 远程教育 (3) 娱乐 (4)展示艺术作品 4、电视的影响(P129)

  22. 位于英国首都伦敦西部的英国广播公司 (BBC)总部大楼 全电子摄像机 1936年秋,英国广播公司正式 从伦敦播送电视节目。

  23. 手机电视 便携电视 高清晰度电视 卫星电视转播站

  24. “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尔德林迈出登月舱 ”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尔德林在月球表面 “阿波罗”11号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留下的足印 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至少有6亿人坐在电视屏幕前,观看到了美国CBS公司的新闻特别报道——“阿波罗” 11 号飞船的登月旅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