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東亞經濟概論 -6 越南

東亞經濟概論 -6 越南. 越南位於東南亞大陸的最東邊,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山地和高原佔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三。 越南的面積大約有 331,700 平方公里,全國劃分為 57 個省、 5 個直轄市 ( 河內、胡志明、海防、芹苴及峴港 ) 。. 越南的人口超過 8 千 6 百萬人( 2008 年數字),是東南亞地區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印尼(二億多人)及菲律賓(九千多萬人)。 越南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種族共有 54 個,其中,越族,又稱京族,是最大及最主要的族群,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 86.8% ,其餘的人口則是少數民族。

walter-cla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東亞經濟概論 -6 越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東亞經濟概論-6越南

  2. 越南位於東南亞大陸的最東邊,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山地和高原佔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三。越南位於東南亞大陸的最東邊,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山地和高原佔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三。 • 越南的面積大約有331,700平方公里,全國劃分為57個省、5個直轄市(河內、胡志明、海防、芹苴及峴港)。

  3. 越南的人口超過8千6百萬人(2008年數字),是東南亞地區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印尼(二億多人)及菲律賓(九千多萬人)。越南的人口超過8千6百萬人(2008年數字),是東南亞地區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印尼(二億多人)及菲律賓(九千多萬人)。 • 越南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種族共有54個,其中,越族,又稱京族,是最大及最主要的族群,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86.8%,其餘的人口則是少數民族。 • 越南大部分地區是以越人為主,因此,不論在政治、經濟、社會,越人都成為是主要的族群。 • 少數民族都住在邊界地區與中部高地,而且又長年居住在偏遠的山區,很少與平地人往來。 • 但是,近年來,受到越族逐年因資源需求而遷移到邊境地帶及中部高地,使得這些地區的少數民族「越南化」或京族化的現象,漸趨明顯 。

  4. 發展背景 ㄧ、政治發展 • 越南是東南亞地區受儒家文明影響最深的國家,早在西元前221年,當時的越南北部地區就被秦始皇納入中國版圖。自此之後,越南就一直與中國維持宗主的關係。 • 至於15世紀,越南當時的王朝,爭取獨立打敗當時的明朝,越南才獲得完全的獨立自主 。 • 自16世紀中期,法國人的勢力開始進入越南地區。 • 到1862年,法國打敗越南,雙方簽署第一次西貢(Sài Gòn)條約,法國就正式成為越南的保護國,因而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 1920年,越南產生三個反法國殖民民族主義組織,分別在越南北部、中部及南部。

  5. 1930年,在共產第三國際黨(Communist International)支持下,胡志明(Hồ Chí Minh)越南將這三個組織合併為越南共產黨(這名經過印度支那共產黨,改名為越南獨立同盟。 • 胡志明領導的「越盟」,不僅帶動胡志明對抗法國帝國主義,更成為領導越南獨立(1945年4月2日)的主要力量。 • 於二次大戰之後,分別打敗法國(1946-1954),及美國(1964-1973),接著再打敗當時的南越政府。 • 最後於1975年4月30日攻陷西貢,完成越南的統一大業。統一後的越南,實施嚴格的共產主義制度 。

  6. 越南政治體制仿效中國共產黨,實施嚴格的政治及社會控制,由共產黨中央集權的一黨專政,嚴禁其他政黨的存在,並嚴格控制人民的政治行動及思想 。此外,所有的反對人士或資產階級人士,大都遭到政治的迫害及清算 。 • 在1975年至1985年期間,有一百萬以上的越南人(大都是當時的南越人),遭到迫害或殺害,甚至因此導致中、越關係的惡化。 • 經濟體制採取嚴格的中央控制的經濟制度及社會主義的共產制度,並未進入穩定的發展。 • 其原因,首先,南越人民不僅所有資產,被政府沒收,而且被政府分配到指定的地方工作,過人民公社的集體生活。 • 在此情況下,人民失去工作的誘因及自主性,因而生產大幅下降。

  7. 接著,越南從1945年獨立之後,打了三十年的戰爭,國家的財力及經濟原來就已消耗許多。接著,越南從1945年獨立之後,打了三十年的戰爭,國家的財力及經濟原來就已消耗許多。 • 第三,越南對外貿易是以共產集團為主,越南的國內生產力下降,出口就大為減少,而對外貿易又受限於有限的市場,就更加萎縮。 • 第四,越南在1978年入侵柬埔寨,再度大量消耗其資源。 • 第五,外國經濟援助的中斷,乃造成農業生產不足,勞動能力降低,通貨膨脹率大幅上升,各種民生物資相當匱乏。 • 經濟的困境使越南當局意識到改革的必要性。 • 因此,越南採取一系列激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並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的「新經濟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

  8. 而自1986年循著市場路線通過一連串以重建經濟為目標的革新措施,實施「改革開放」(Doi Moi)政策。 • ◎越南之主要改革措施(1975-1993年)

  9. 二、社會變遷 • 越南於1986年12月的共產黨六大中,提出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政策(doi moi, renovation),將蘇聯式的中央計畫經濟體系,趨向於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 • 革新政策的目標在經濟上,推動價格的自由化、國際分工型產業結構及生產性提高。 • 為此,越南開始引進外資,開放西方資本主義的產業到越南投資,包括西方國家及原來敵對國家的人民。 • 而且越南在各國人民到越南經商、旅遊,甚至是求學及定居上,只要不觸犯相關的法令及規定,保障外國人享有充分的自由及自主。

  10. 越南人民可以到國外去旅遊、工作、求學或從事公務及商業活動。越南人民可以到國外去旅遊、工作、求學或從事公務及商業活動。 • 目前越南人民在韓國與台灣留學、做工作相當普遍。 • 就社會進步而言,過去的越南相當落後,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步行及腳踏車。 • 可是,今天的越南已成為亞太地區的摩托車王國,全國到處都是摩托車,年輕人擁有一部摩托車已成為一個基本需求。 • 台灣的三陽汽車,則是越南摩托車的主要供應廠商。

  11. 越南人民的住宅、穿著及家電用品,自1990年以來,亦開始逐漸進步。越南人民的住宅、穿著及家電用品,自1990年以來,亦開始逐漸進步。 • 在都會地區的改變,尤其明顯,有些仕紳之家的居家設備(例如電視、冰箱、及音響),不亞於台灣的生活水準。 • 當然,在農村及偏遠地區,仍是相當的落後,有些地方甚至仍無水、電設施,窮困地區人民的所得,每月大約仍只有美金30元,仍然過著相當簡單的生活。 • 因此,越南這二十年來的進步,所造成的貧富差距,亦成為一個社會發展的難題。 • 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越南貧富差距擴大至9.2倍,高收入者月平均所得為340萬越盾(約165美元),赤貧戶月平均所得僅36萬9千越盾(約18美元),每月平均所得約為138萬7千越盾(約67.5美元)。

  12. 三、人文背景 • 越南曾受中國影響超過一千年,因此,儒家文明其實就是越南的主要文化。就文化民俗節慶而言,越南人的三大節日:農曆新年、端午節、及中秋節。 • 就文字而言,法國人正式統治越南以後,以法式的羅馬拼音成為越南的文字語言,成為今天的越南文。但是,以前,越南人所使用的文字都是以中文漢字為,例如越南的官方公文書及科舉考試制度。 • 就口音而言,由於越南與中國南方省份(廣西、廣東、福建)有密切的地緣關係,越南語的發音非常接近廣東話、福建話及客家話。例如越南文的「胡志明」是Ho Chi Minh,與福建話的「胡志明」非常相似;「Gan An(謝謝)」是與福建話的「感恩」亦相似。 • 自二戰結束以來,越南的民族性出現一種堅毅及強悍的性格,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分別打敗法國人及美國人,這不僅在亞太地區從未發生,在全世界亦是絕無僅有。

  13. 經濟情勢 一、經濟成長率 • 越南的經濟成長有幾點值得注意。從經濟成長來看,不僅經濟成長率和降低貧窮的比率卻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除非中國。而且在二十年期間,沒有受到在亞太地區所發生的東亞金融危機(1997)、全球經濟蕭條(2001)的影響,一直保持持續成長趨勢。 ◎越南經濟成長率(1990-2009) 單位:%

  14. 從GDP的結構來看,農林魚業所佔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工業與營造業的比重則是逐年上升,從統計的意義上來說,工業部門導致GDP成長。從GDP的結構來看,農林魚業所佔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工業與營造業的比重則是逐年上升,從統計的意義上來說,工業部門導致GDP成長。 ◎越南GDP的產業結構(1990-2009) 單位:%

  15. 從勞動力比重來看,工業部門的勞動力比例卻未隨工業成長增加,仍然維持在總勞動力的12%至13%之間。越南農業佔GDP的比重雖逐年下降,但是越南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林漁業的勞動力比重雖然有下降的趨勢,但仍佔全部勞動力的一半以上。從勞動力比重來看,工業部門的勞動力比例卻未隨工業成長增加,仍然維持在總勞動力的12%至13%之間。越南農業佔GDP的比重雖逐年下降,但是越南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林漁業的勞動力比重雖然有下降的趨勢,但仍佔全部勞動力的一半以上。 ◎越南各產業的勞動力比重(2000-2008) 單位:%

  16. 就交通運輸系統而言,自從越南改革開放之後,各國的資金就進入越南,使得越南開始有能力從事各種的經濟建設及其他的交通建設等,才開始改變越南的面貌。就交通運輸系統而言,自從越南改革開放之後,各國的資金就進入越南,使得越南開始有能力從事各種的經濟建設及其他的交通建設等,才開始改變越南的面貌。 • 隨著經濟發展和運輸量的遽增,原有的交通基礎設施已經難以應付發展現況之所需,越南增加了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的投資,積極吸引外資挹助。 • 就電力供應而言,越南在1990年以前,電力設備亦相當不足,有些工廠經常做到一半就停電,或是在工作時間無足夠的電力開始運作,造成廠商的報怨。 • 但現在電力供應不足問題已大幅改善,電力設備及供給,現在已無太大問題,尤其是在工業區及開發區,已經沒有這些困擾。

  17. 二、國民平均所得 • 越南自從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之後,總體經濟產值逐年增加,其國民平均產值當然就增加。 • 越南的國民所得在最近十年,有明顯的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超過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個十年(1987-1997)。 • 個人所得增加引起越南人生活品質的提升,以前主要交通工具腳踏被成摩托車取代,越南人已具備休閒度假的實力。 ◎越南人民的平均生產值(1990-2008)

  18. 三、與台灣的經濟關係 • 台商在越南投資有三個高峰期,分別是1995年,2001年及2008年。 1995年的投資是因為1994年台灣開始推動「南向政策」。 2001年的投資是因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各國投資的環境不大理想下,越南仍保有優勢的投資環境。2008年的高峰是是因為中國大陸實施新的勞動法,將增加勞動的人力成本,鴻海的企業在越南的一項大投資(50億美元)將深圳地區的一個大廠遷到越南。 ◎台灣在越南的投資(1990-2008) 單位:百萬美元

  19. 就台灣在越南投資的產業而言,其占台灣對外總投資的3.7%,製造業是最主要的投資類別,約占台灣對越南投資的87%。就台灣在越南投資的產業而言,其占台灣對外總投資的3.7%,製造業是最主要的投資類別,約占台灣對越南投資的87%。 ◎台灣在越南投資的累計:以製造業為主(1952-2009)單位:件;美金千元;% • 台灣對越南投資的製造業是相當重要的,由於這些產業都是需要眾多的勞力,他們對於越南人民提供不少的就業機會。這些勞力密集的產業在台灣是夕陽工業。

  20. 貿易市場 一、進出口貿易 • 越南對外貿易主要特色是快速成長與貿易赤字。 • 越南對外貿易的最大特色是貿易總額快速成長,在1990年時,僅有23億8千3百萬美元,到2000年時,就增加到301億美元,到2008年時,又持續擴大到1,433億美元,在最近20年期間,越南的貿易總額成長超過六十倍。 • 越南對外貿易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持續擴大貿易赤字。 • 雖然越南的國內生產總額增加,越南的對外貿易也成長,會帶動經濟及國家建設。但貿易赤字不斷累積越南的外債,這對正在開發中的越南產生潛在的憂慮。 • 在1990年時,越南的對外貿易都是享有盈餘,但是自1991年起,越南的對外貿易就開始呈現赤字,在2008年時,貿易赤字更高達180億美元。

  21. ◎越南歷年進出口貿易統計(1990-2009) 單位:百萬美元

  22. 發展中國家階段的越南貿易赤字,與亞洲四小龍相比較,呈現相反的現象。發展中國家階段的越南貿易赤字,與亞洲四小龍相比較,呈現相反的現象。 • 台灣、香港、南韓、及新加坡處於發展中國家階段的1970年代及1980年代,其貿易收支都是享有貿易順差,而且是大量的貿易順差,因而造成外匯存底增加,就會使得國家財政充沛而且穩定。 • 今日越南雖有經濟的進步,但卻享有較高的貿易赤字,越南必須預支未來的金錢,才能持續對外貿易。 • 越南的出口貿易仍是熱絡,因此儘管預支未來的貸款,但是仍有信心可以獲得。 • 在政治經濟承平時期,擴大的貿易赤字不是問題,可是若發生金融海嘯,貿易赤字就會形成一個負擔。

  23. 二、主要貿易國家 • 改革開放以前,越南的貿易夥伴僅侷限於蘇聯及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以及其他如日本等少數國家。 • 1986年以來,越南的貿易夥伴已經迅速增加。在最近20年,越南的主要貿易國家雖有排名順序的變動,但是自21世紀起,就大致穩定。 • 以越南的貿易出口而言,最重要的幾個國家是美國、日本、中國、澳洲,及新加坡,最主要的進口國家是中國、新加坡、台灣、日本及韓國。 • 就進出口貿易而言,美國、中國、日本及新加坡,是越南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而台灣、南韓是越南進口貿易的主要國家。 • 越南是中國及台灣出口市場,自2003年起,中國更躍升成為越南的最大進口國家。最近幾年,中國製造的產品,充斥在越南的各個市場。 • 自1998年之後,台灣成為越南的第三大進口貿易國家。這與台灣在越南的投資有密切關係,在越南投資的臺灣企業及廠商就大量購買台灣的機械設備及製品,以便在當地投入製造業。

  24. ◎表 7‑8:越南對主要國家的進出口貿易統計(1995-2008) 單位:百萬美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