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第四章 漢書和吳越春秋

第四章 漢書和吳越春秋. 漢書. 一 班固生平. 漢書作者班固(32-92),其身世據其在漢書敘傳的自述,其祖先出于楚國令尹子文,秦滅楚以後,家族遷至晉代之間,因以班為氏。始皇之末,班壹避地樓煩,致馬牛羊數千群,成為大富豪。他的後代常入仕于漢,至班伯時,以經學著名。班固父親名班彪,字叔皮,和揚雄有交,他是個很正統的人,“叔皮唯聖人之道然後盡心焉”。恐怕對班固有所影響。. 永元初,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與參議。 … 及竇憲敗,固先坐免官。 … 及竇氏賓客皆逮,(洛陽令)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獄中,時年六十一。(後漢書 • 班彪傳 ).

wa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四章 漢書和吳越春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漢書和吳越春秋 漢書 一 班固生平 漢書作者班固(32-92),其身世據其在漢書敘傳的自述,其祖先出于楚國令尹子文,秦滅楚以後,家族遷至晉代之間,因以班為氏。始皇之末,班壹避地樓煩,致馬牛羊數千群,成為大富豪。他的後代常入仕于漢,至班伯時,以經學著名。班固父親名班彪,字叔皮,和揚雄有交,他是個很正統的人,“叔皮唯聖人之道然後盡心焉”。恐怕對班固有所影響。

  2. 永元初,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與參議。…及竇憲敗,固先坐免官。…及竇氏賓客皆逮,(洛陽令)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獄中,時年六十一。(後漢書•班彪傳)永元初,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與參議。…及竇憲敗,固先坐免官。…及竇氏賓客皆逮,(洛陽令)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獄中,時年六十一。(後漢書•班彪傳) 班固家庭既有豪強及儒學的特征,而班固在當時就是一位為政權服務的儒者。 及肅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數入讀書禁中,或連日繼夜。每日巡狩,輒獻上賦頌。(王充《論衡•佚文》) 固又作典引篇,述敘漢德。以為相如封禪,靡而不典,揚雄美新,典而不實,蓋自謂得其致焉。(《後漢書•班彪傳》) 建初四年,章帝詔諸儒講論五經大義于白虎觀,班固受詔命撰集其事,作《白虎通德論》。在竇憲擊敗匈奴時,命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紀漢威德。他的著作,據《後漢書•班彪列傳》存的有四十一篇。

  3. 二 漢書的體例 漢書的體例,是受到班彪的影響,據後漢書所載的班彪續史記的序,班彪認為史記有些地方違背了五經,是非和聖人不同。(誠令遷依五經之法言,同聖人之是非,意遺庶几矣)比如,把項羽放到本紀里,把陳涉放到世家里,而淮南王衡山王則入列傳,在他看來不合條例。而且在他看來,史記書雖然廣博,但不夠精煉,寫司馬相如時記載了他的郡縣名字,而蕭何曹參陳平董仲舒等人郤不記他的字,或不記他的郡。所以他的做法是不要世家,只要紀傳。這是班彪的做法,而班固是繼承了這個意見的。

  4. 班固漢書記錄漢一代的歷史,起自漢高祖,至王莽末。共有十二本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八十一萬字。是我第一部紀傳体的斷代史。漢書與史記有許多部分相同,是因為在記敘漢武帝以前的歷史時,班固對史記是基本照鈔的。班固漢書記錄漢一代的歷史,起自漢高祖,至王莽末。共有十二本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八十一萬字。是我第一部紀傳体的斷代史。漢書與史記有許多部分相同,是因為在記敘漢武帝以前的歷史時,班固對史記是基本照鈔的。 司遷史記,采世本、國語、戰國策、楚漢春秋。至班固漢書,則全同太史。自太初已後,又雜引劉氏新序、說苑、七略之辭。此並當代雅言,事無邪僻,故能取信一時,擅名千載。(史通•采撰) 漢書未竟而班固卒,遂由其妹班昭與馬續續寫而成。

  5. 三漢書的思想內容 漢書的思想 在思想上,漢書和史記有其一致之處,因為兩書共同的部分,漢書實際上抄的史記,文字上稍有改動,結尾的贊語重新寫過而已。所以思想上推崇國家的安定局面,反對分裂與暴政,主張政治寬仁,都是與史記共同的。但由于漢書的作者所抱的思想較為正統,因此,書中的思想也有較濃厚的封建衛道意識,而闕少史記的批判鋒芒。

  6. 烏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憤,書亦信矣。跡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之倫。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烏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憤,書亦信矣。跡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之倫。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

  7. 四 漢書的語言 1 漢書力求維護漢王朝統治,削弱史記中有鋒芒的語言 吳楚軍時,廣為驍騎都尉。(史記•李將軍列傳) 吳楚反時,為驍騎都尉。(漢書•李廣傳)

  8. 如田橫事,司馬遷就他充滿贊揚,贊語曰: 田橫之高節,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余因而列焉。 而漢書曰: 橫之志節,賓客慕義,猶不能自立,豈非天乎﹗

  9. 李將軍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廣從弟蔡亦為郎,皆為武騎常侍,秩八百石。嘗從行,有所衝陷折關及格猛獸,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廣從弟蔡亦為郎,皆為武騎常侍,秩八百石。嘗從行,有所衝陷折關及格猛獸,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史記卷一百九) 李廣,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廣世世受射,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用善射,殺首虜多,為郎,騎常侍。數從射獵,格殺猛獸,文帝曰:惜廣不逢時,令當高祖世,萬戶侯豈足道哉﹗(漢書卷五十四

  10. 3 漢書個別篇章,也很有生氣,如蘇武列傳李陵傳 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立政大言曰:“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以此言微动之。陵墨不应,孰视而自循其发,答曰:“吾已胡服矣!”有顷,律起更衣,立政曰:“咄,少卿良苦!霍子孟、上官少叔谢女。”陵曰:“霍与上官无恙乎?”立政曰:“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恐再辱,奈何!”语未卒,卫律还,颇闻余语,曰:“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人秦,今何语之亲也!”因罢去。立政随谓陵曰:“亦有意乎?”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李廣傳附李陵傳

  11.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12.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13.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蘇武傳

  14. 吳越春秋 一 作者趙曄 趙曄生卒年未詳,但據後漢書他是杜撫的學生,而杜撫為東平王劉蒼的僚屬。蒼老卒于公元七十七年。 所以大致推斷,趙曄是東漢初期人。

  15. 二 吳越春秋的內容 吳越春秋內容敘邃吳和越的歷史。歷代書目中一般定為別史。但其實它的內容復雜,一部分為根據國語之類的書編寫,另一部分可能來源于民間故事,甚至民間曲藝。吳越春秋中最精彩的內容是伍子胥復仇及句踐滅吳的故事。

  16. 句踐劍 越銅器

  17. 伍子胥像 吳縣伍子胥紀念園

  18. 三 吳越春秋的藝術特點 1吳越春秋的語言多樣,有時是較嚴謹的秦漢歷史散文如左傳國語國策的筆調: 于是太子定,因伐楚。破師,拔番。楚懼吳兵復至,乃去郢,徙于蒍若。當此之時,吳以子胥、白喜、孫武之謀,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伐於越。

  19. 2吳越春秋中人物對話常用韻語,多夸張描繪。類似于後世的說唱文學。2吳越春秋中人物對話常用韻語,多夸張描繪。類似于後世的說唱文學。 尚乃入報子胥曰,父幸免死,二子為侯,使者在門,兼封印綬,汝可見使。子胥曰,尚且安坐,為兄卦之。今日甲子,時加於巳,支傷日下,氣不相受,君欺其臣,父欺其子。今往方死,何侯之有?尚曰,豈貪於侯,思見父耳。一面而別,雖死而生。子胥曰,尚且無往,父當我活,楚畏我勇,勢不敢殺,兄若誤往,必死不脫。尚曰,父子之愛,恩從中出,徼倖相見,以自濟達。於是子胥歎曰,與父俱誅,何明於世,冤讎不除,恥辱日大,尚從是往,我從是決。尚泣曰,吾之生也,為世所笑,終老地上,而亦何之,不能報仇,畢為廢物。汝懷文武,勇於策謀,父兄之讎,汝可復也。吾如得返,是天祐之,其遂沉埋,亦吾所喜。胥曰,尚且行矣,吾去不顧,勿使臨難,雖悔何追。 (卷二)

  20. 王僚怪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 (卷二) 吳王乃曰,豺狼食汝肉,野火燒汝骨,東風數至,飛揚汝骸,骨肉縻爛,何能為聲。 (卷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