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入侵紅火蟻

入侵紅火蟻. 引言 P.1 紅火蟻簡介 P.2 紅火蟻介紹 - 來源地 P.3 - 分類 P.4 - 外貌 P.5 - 特性 P.6 - 巢穴 P.7 - 毒性 P.8. 處理的方法 - 被叮咬後 P.9 入侵紅火蟻的防治 P.10 入侵紅火蟻的防治 P.11 如何判斷紅火蟻 P.12 帶來的禍害 P.13 受入侵的地區 P.14 P.15

warre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入侵紅火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入侵紅火蟻

  2. 引言 P.1 紅火蟻簡介 P.2 紅火蟻介紹-來源地P.3 -分類 P.4 -外貌 P.5 -特性 P.6 -巢穴 P.7 -毒性 P.8 處理的方法-被叮咬後P.9 入侵紅火蟻的防治P.10 入侵紅火蟻的防治P.11 如何判斷紅火蟻P.12 帶來的禍害 P.13 受入侵的地區 P.14 P.15 P.16 目錄 目錄

  3. 引言 入侵紅火蟻 ,在1920年初進入美國之後快速的向外擴散,在不到20年時間便入侵美國南部10個州,更因高速公路的快速興建,加速了紅火蟻向外擴散的速度。雖然在美國其他未被入侵的州及全世界各國極力防範入侵紅火蟻的侵入,但因交通便利且世界貿易全球化的趨勢快速發展,而使防堵紅火蟻向外擴散的策略終究百密一疏…… P.1

  4. 紅火蟻簡介 中文名:入侵紅火蟻 英文名:Red imported fire ant (RIFA) 學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P.2

  5. 紅火蟻介紹 - 來源地 入侵紅火蟻原分布於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與阿根廷),在二十世紀初入侵美國南方。自然擴散-自然遷飛與洪水擴散;人為擴散-由苗圃植株草皮、土壤、器械工具、貨櫃等遭污染後人為傳播。 P.3

  6. 紅火蟻介紹-分類 昆蟲綱Class:Insecta ↘ 有翅亞綱Subclass:Pterygota↘ 內翅總目Superorder:Endopterygota  ↘ 膜翅目Order:Hymenoptera     ↘  蟻科Family:Formicidae        ↘  家蟻亞科Subfamily:Myrmicinae           ↘ 火家蟻族Tribe:Solenopsidinict              ↘ 入侵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 P.4

  7. 紅火蟻介紹-外貌 以肉眼觀察入侵紅火蟻的外觀,與本地的紅螞蟻並無顯著的分別。 入侵紅火蟻成蟲體約長3-6厘米,體色從紅棕色至深棕色,卵、幼蟲及蛹均為白色。紅火蟻包括有翅的雄蟻、有翅的雌蟻、蟻后及職蟻(工蟻及兵蟻)。職蟻沒有翅,主要工作為搜尋食物,餵食、照顧幼蟲及蟻后,防衛巢穴、抵抗入侵者,將蟻后搬離危險處。 紅火蟻 紅火蟻后 P.5

  8. 紅火蟻介紹-特性 入侵紅火蟻極具攻擊性,在蟻巢受到干擾時,會有成千上萬的紅火蟻蜂湧而出攻擊入侵者。 入侵紅火蟻在-17.8℃的環境下仍可生存。在洪水氾濫期間整個蟻巢的螞蟻會形成一個球狀物浮在水面上,將蟻后及卵、幼蟲、蛹保護在中間,紅火蟻數週不取食亦可存活,直到碰到陸地重新建立新巢。 P.6

  9. 紅火蟻介紹-巢穴 紅火蟻一般築巢於雜草叢生的荒地、農田田埂、堤壩、路邊、村道、草坪、花園、高爾夫球場等場所較為陰暗的地方。 成熟的入侵紅火蟻蟻巢會呈現直徑約30~50公分,高約10~30公分的土丘,內具蜂巢狀結構,入侵紅火蟻蟻巢分為單蟻后型及多蟻后型兩種;成熟的單蟻后蟻巢中約有 5~24萬隻個體,成熟的多蟻后蟻巢中約有10~50萬隻個體。 P.7

  10. 紅火蟻介紹-毒性 紅火蟻受干擾時,會大量湧出攻擊入侵者,而且火蟻的螫針沒有倒鉤,可以連續螫刺達7-8次,因此入侵者往往會遭到大量的叮咬。紅火蟻以針刺叮咬敵人同時把一種名為六羥吡啶或稱氮雜環己烷注入傷口, 它是一種含類鹼性物質,具有破壞組織及溶血的能力。人被叮咬時十分疼痛,之後出現紅腫,漸漸形成白色膿泡,毒性對一般人不會有致死危險,只是通常會留下疤痕,但對毒素有過敏反應的人還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的等症狀,同時更可能誘發休克,最嚴重的甚至會死亡。 P.8

  11. 處理的方法-被叮咬後 人體被其叮咬後會有火灼傷般疼痛感,其後會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被叮咬後即時以冰敷患部,同時以肥皂及清水清洗患部,以減輕不適。 請不要任意搔癢患部,以免抓破患部水泡造成二次感染。請在醫生指示下,使用含類固醇的外敷藥膏或是口服抗組織胺藥劑舒緩搔癢及腫脹的症狀,只要有適當謢理,傷口會在10至14天痊癒。 根據1998年所做的調查,在南卡羅來納州約有33000人因被紅火蟻叮咬而需要就醫,其中有15%會產生局部嚴重的過敏反應,2%會產生有嚴重系統性反應而造成過敏性休克,而當年便有2件受火蟻直接叮咬而死亡的案例。 P.9

  12. 1. 生物防治      目前美國從入侵紅火蟻的原生地引進天敵進行防治。一種為微孢子病原,當蟻后感染此病原後,產卵量會降低,因而減少族群數量。另一種為寄生性的蚤蠅,此種蠅類會將卵產在火蟻體內,孵化的幼蟲藉著取食火蟻體內的組織而發育,最後在火蟻的頭顱內化蛹。火蟻一方面因為被寄生而減少數量,另一方面因為怕被寄生而躲在巢內,減少搜尋食物的活動,因而降低族群的活動性及擴張。 2. 物理防治      利用沸水處理可見蟻丘,每個蟻丘至少要使用6公升沸水,要盡可能浸濕蟻巢所有區域,且應連續處理5-10天,此種方法對於蟻丘有將近60%的防除效果。但應注意處理過程避免被沸水燙傷,且沸水處理也會傷害到周圍的植物。 入侵紅火蟻的防治 P.10

  13. 入侵紅火蟻的防治 3. 化學防治    目前國外採行稱為二階段法。包括使用餌劑及接觸性藥劑。第一階段先使用餌劑,通常在春、秋二季實施,餌劑包含食物及殺蟲劑,殺蟲劑可分為二類:第一類為化學藥劑,第二類為昆蟲生長調節劑。化學藥劑的作用較快,約在2-4週內可控制族群,生長調節劑作用較慢,約需2-6個月,但生長調節劑較有利於控制紅火蟻族群的拓展。餌劑的防治效果可防除85%-95%的火蟻族群。其施用量為1公頃需灑1.5-1.7公斤藥劑。餌劑使用時應注意時機,在紅火蟻覓食高峰期間施用效果最佳,通常在地表溫度為21-32度左右,幾個小時內餌劑便會被搬光。餌劑施放後12小時內,不可以有下雨的狀況。在廣佈火蟻餌劑10-14天後,再進行第二階段獨立蟻丘處理方法。第二階段是以灌藥或粉劑、粒劑直接處理可見的蟻丘,此種方法可以有效防除98%以上的火蟻族群,但其缺點是僅能防除可見的蟻丘,對於沒有明顯蟻丘之蟻巢容易疏忽。大部分用於灌藥的產品其用量為每個蟻巢需加入5-10公升藥劑才有效。 P.11

  14. 如何判斷紅火蟻 因為在台灣,目前已發現約270種螞蟻之中,尚未發現會築出隆起地面的蟻丘,因此在辨認上需以明顯隆起的蟻丘為依據,但未成熟的蟻巢其蟻丘並不明顯。 受叮咬者的感受及反應,當然也可作為判斷線索之一。至於精確的鑑定則需藉由精密的顯微鏡儀器進行,可採集螞蟻送給專業人員鑑定。 P.12

  15. 帶來的禍害 農業經濟上的威脅       雜食性的火蟻除對生態環境中土棲的動物造成傷害外,在一些受紅火蟻入侵嚴重地區泥土中的蚯蚓都會被捕食殆盡;除攻擊土棲動物及破壞土壤微棲地外,紅火蟻也會對於農作物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紅火蟻取食農作物的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對於農作物的成長與收成造成極大的損失。 公共安全上的威脅   紅火蟻的蟻巢也經常入侵戶外與家居附近一些與電器相關的設備,如電表、電話總機箱、交通號誌機箱等,造成電線短路或設施故障,據統計在美國入侵紅火蟻對於相關電器設施的危害每年就高達1千萬美元的損失。 財政經濟上的威脅   光估計美國德州因紅火蟻的危害造成財政上的損失每年就高達3億美元,其中包括家畜、農作物、公共衛生、環境生態上的傷害。入侵紅火蟻 (RIFA) 對於美國南部受侵害地區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每年估計在50億美元以上,造成農業上的損失約在7億5千萬美元以上。 P.13

  16. 受入侵的地區 原產地 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 1920初 入侵美國南方 1975~1984年 入侵波多黎各 1998年 入侵加州南部 2001年 入侵紐西蘭,澳洲 2003年 入侵台灣桃園與嘉義地區 2004年底 入侵廣東地區 P.14

  17. The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