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 2 课 秦汉时期儒学的发展. 六盘山高级中学 景冬梅.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秦朝建立以后采取的治国思想及其对儒家思想发展的影响,认识其实质。 2 .识记汉初的“无为而治”以及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理解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wayn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秦汉时期儒学的发展 六盘山高级中学 景冬梅

  2.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秦朝建立以后采取的治国思想及其对儒家思想发展的影响,认识其实质。 2.识记汉初的“无为而治”以及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理解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3.运用材料归纳理解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进一步加强学生获取、阅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材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讨论归纳法、问题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儒学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的原因所在,使其对封建思想有初步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任何时代都需要人才的出现,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3. 教 材 分 析 产生于两千年前的儒学思想,是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主流思想。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有三位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对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孔子、董仲舒和朱熹。而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建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正统地位,并对其做出了重大发展。本课内容在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系统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材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谈论归纳法、问题探究法是本课教学中应用较为理想的方法。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二、教学难点:对董仲舒“独尊儒术”思想的含义和实质的理解。

  5. 温故知新 下列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分别是谁?他们为儒学的创立和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儒学的创新者和改造者—荀子 儒学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孟子 儒学的奠基者和创立者--孔子

  6. 六王毕,四海一!

  7.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代名臣李斯

  8. 秦始皇三十四年(BC213年),采纳了丞相李斯 “焚书”的建议,当时所焚之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一律全部要焚烧。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私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法)为师。严厉贯彻焚书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第二年,一些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始皇派御史追查,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以妖言惑众之名在咸阳活埋,史称“坑儒”。 思考:焚了哪些书,又保留了哪些?手段如何? 文化专制 其体现出来的实质是什么?

  9. 点击思维 有秦一朝,重视法家, 儒家受打击和重创!

  10.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1.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2.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 食货志》

  13. 大一统 ★经济上统一:小农经济为基础。 ★政治上统一: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 ★思想上统一:要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14. 南北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15. 社会环境变了,治国思想 是否也要变?怎么变?

  16. 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或哪一派的治国思想适应汉武帝的统治需要?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或哪一派的治国思想适应汉武帝的统治需要? ①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 ①法家: ②易导致暴政, 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 ②墨家: ③道家: 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④儒家: ②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7.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8. 归纳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说明其分别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为什么会得到武帝的重视采纳?

  19.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春秋繁露·深察民号》 君权神授 材料三:“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 ----《天人三策》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20. 材料四:"限民名(占)田",限制豪强兼并土地,不许官吏与民争利,"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仁政,轻徭薄赋 三纲五常 材料五:物莫不有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干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材料六: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21. 阴阳五行说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克两大定律。 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22. 投其所好, 给其所需 ①主要主张: a、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b、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d、针对统治秩序问题,提出“三纲五常”. ②被采纳的原因: 适合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 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23. 畅所欲言 对于董仲舒,有人说他是“一代鸿儒”,有人觉得他是“千古罪人”。请你根据他的思想,来说说这两种观点有没有道理?董仲舒的思想积极可取的成分和应该批判的地方分别在哪里?

  24.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全面肯定思想。 (2)起用文学儒者人参政。 (3)兴办,让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1)规定五经: 汉武帝规定;成为规定教科书。 为“五经”。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 (2)兴办学校 在中央设太学,由负责教授,考试合格可到政府。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提高了的地位。 初步建立了。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的地位。 新儒学 太学 《诗》《书》 儒家经典 《礼》 《易》 《春秋》 博士 做官 地方教育系统 独尊

  25.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思想上:高度重视新儒学,全面肯定新儒学。 政治上:启用儒生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和管理。 教育上:定儒家经典为规定教科书;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儒学教育体系。

  26. 此后,儒学的独尊地位 延续两千多年,对中国 社会带来很大影响!

  27. 对比归纳 有人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上的举措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你觉得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结合史实进行归纳。 ※同: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 ※异: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它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

  28. 点击思维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

  29. 春秋到汉代儒学的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30. 一课一练 1.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31. 3、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了 新的含义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 4、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 5、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

  32. 课后探究 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什么不同?

  33. bye 谢谢指导 bye

  34. 点滴积累 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谈论神学。 (3)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 (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圣经”。

  35. 教学设计及课件构思说明 一、导入新课: 1.结合ppt展示的人物图像以及第一课内容,回答他们是谁?对儒学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概括总结:自春秋孔子创立儒学以来,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等人丰富和发展成为当时思想界的蔚然大宗。但是,秦朝建立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 (一)、秦朝的治国思想及认识:(儒学在秦朝的发展情况) 展示材料,设计问题,让同学们结合材料进行回答,从而明确秦朝的治国思想及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和实质。 问题一:焚了哪些书?又保留了哪些?手段如何? 问题二:其体现出来的实质是什么? 据上分析,使同学们认识到秦短命而亡的原因在于暴政,引用《阿房宫赋》中的句子进行简单说明。并得出结论:秦朝采用法家治国,儒学受打击和重创。

  36. 教学设计及课件构思说明 (二)、汉代儒学的发展: 1、汉初的治国策略:采用黄老道学思想治国。 (1)、请同学们结合时事简要说明汉初采用黄老道学思想治国的原因,并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这种治国思想在当时所发挥到的积极作用。(“文景之治”)在此,要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历史的主流就以大一统为发展方向,通过PPT展示“大一统”的简单含义。(结合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知识) (2)、到汉武帝即位时期,西汉社会整体呈现繁荣局面,但是仍然潜藏危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ppt所展示的参考地图归纳,存在哪些问题?(PPT展示)由此引入下一子目的学习。 2、汉武帝时治国思想的转变: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综上分析,得出汉武帝治国思想转变的原因:①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可能性)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必要性)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37. 教学设计及课件构思说明 2)、那么,到底哪一种思想适应汉武帝的需要呢?ppt展示法家、墨家、道家和儒家各派思想的优势和不足,请同学们分析得出结论:单纯的某一家学说都无法适应统治需要。 (3)、在此情况下,为了治国和统治需要,汉武帝便招纳贤良文学之士,亲自策问治理国家的纲领性的思想,称为“贤良对策”。董仲舒便三次回答了汉武帝的策问,称“天人三策”,在其中集中阐述了其思想,并在后来著述《春秋繁露》,成为其代表作。(在此,简介董仲舒的生平)。 (4)、ppt展示六段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其中所体现的董仲舒的思想,并分析各主张都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为什么会受到汉武帝的重视和采纳?并进一步明确董仲舒的儒学和先秦时期的儒学相比,特点何在?

  38. 教学设计及课件构思说明 (5)、董仲舒是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但是,后人对他的评价是有争论的,有人说他是“一代鸿儒”,也有人说他是“千古罪人”。请同学们结合其思想,谈论回答这两种说法有没有道理?董仲舒的思想积极可取的成分和应该批判的地方分别在哪里?(据此简单理解汉代以后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6)、因其适应封建政治大一统的时代需要,所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思想。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填空并归纳汉武帝的重儒措施。(思想上、政治上和教育上)。

  39. 教学设计及课件构思说明 (7)、简要探究独尊儒术的结果: a.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b.儒学之士在中国政治和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 c.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多民族的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d.思想文化专制导致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8)、对比分析:有人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上的举措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你觉得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结合史实进行归纳。(从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见课件中的相关PPT) 相同点: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 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它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

  40. 教学设计及课件构思说明 三:课堂小结: 结合第一课和第二课内容,概括春秋到汉代儒学的发展历程。 四:课堂巩固练习: 做ppt展示的五道选择题。 课后探究: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什么不同? 五、板书设计:第二课 秦汉时期儒学的发展(略) 六、作业布置(略) 七、课后反思(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