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海嘯 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 海浪 。

海嘯是什麼?. 海嘯 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 海浪 。. 海嘯是如何形成?.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 50 公里以內、 芮氏地震規模 6 . 5 以上的 海底地震 引起。 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 沿海 地帶一一淹沒的 災害 。. 海嘯是如何傳播的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海嘯 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 海浪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海嘯是什麼?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 。 海嘯是如何形成?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公里以內、芮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 。

  2. 海嘯是如何傳播的? 海嘯係由發生地區由內而外,向各個方向移動。其速度視海洋之深度而定。一般情形,在深而廣闊之海洋其移動速度每小時五百至一千公里。相鄰兩浪頭之距離,可遠達五百至六百五十公里,其浪高也許不超過超過三十至六十公分。且海浪經過不致引起注意。但在淺水時,波浪前進速率減小,波長亦減小,但由於海浪之堆積而使其高度大為增加。這種波浪運動所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公尺,並形成「水牆」。

  3. 過去有那些大海嘯發生? (一)日本三陸大海嘯 西元1896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6月15日,日本釜石東方約200公里的海底發生地震,引起一場大海嘯,巨浪龔擊日本自青森縣尻矢崎至宮城縣牡鹿半島的沿海各地。岩手縣的宮古於當日19時33分感到地震,震度不強。可是所引發的海嘯,襲擊三陸沿岸,流失房屋10370棟,死亡人數27000人,其他的堤防、道路、漁船的毀損、流失不可勝計。大海嘯開始於當日19時50分(海水初向後撤的開始時間),初時海水先後退,20時左右開始回升,接著海水又向後撤,海面再次升高,捲起了巨浪橫掃陸地。襲擊宮城縣吉濱的浪高,曾達到了24公尺的記錄,襲擊續黑灣的浪高,達到了30公尺。

  4. 過去有那些大海嘯發生? (二)葡萄牙里斯本的海嘯 西元1755年11月01日,葡萄牙地震,首都里斯本,經歷了歷史上空前的一次浩劫。大震初起時海水退而旋進,高逾50公尺的巨浪沖進河岸。巨浪越過了大西洋,到達西印度群島時,還弔起了4~6公尺之波浪,其威力之大不難想像。蘇格蘭的羅蒙河水,突高2公尺後又退落,反低於常時。西班牙沿海浪高60公尺,非洲北岸海水起落58次,近海各地,浸水成災。 喪生於這次地震、火災、海嘯的人數,達到了八萬人以上。里斯本到處瓦礫,一片廢墟,其景象之淒涼,令人鼻酸。

  5. 過去有那些大海嘯發生? (三)印尼喀喇卡多亞的海嘯 在喀喇卡多亞火山大爆發的時候,海嘯跟著發生了,巨浪襲擊海峽北側,高達22公尺,爪哇有些地方,巨浪高達35公尺。波浪自巽他海峽的南口向印度洋擴散,使錫蘭島的浪高,達到了2~2.4公尺,傳至澳洲的西岸,餘波還未全平,依舊有1.5~1.8公尺的高度。 海嘯巨浪以每小時350英哩的速度,朝著大西洋北進,抵達法國沿岸,在北大西洋的英吉利海峽,波浪還留下了幾厘米高的紀錄。於三十二又二分之一小時內,波浪繞過了半個地球,沿途至少有50艘以上的船隻,毀于巨浪之下。死于這次噴火和海嘯的人數,達到了36400人之多,財物的損失不可數計。

  6. 南亞大海嘯

  7. 南亞大海嘯

  8. 南亞大海嘯

  9. 南亞大海嘯

  10. 南亞大海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