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跨设计

1. 2.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跨设计. 回答几个关于图书馆的问题. 科技驱动图书馆转型发展. 3. 1. 回答几个关于图书馆的问题. 问题1:你觉得如今图书馆提供给你的服务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回答1: 回答2: 回答3:. 问题2:你对图书馆的提供的服务满意吗? 回答1: 回答2: 回答3:. 问题3:当你有文献信息服务请求时,你希望图书馆把文献信息直接递送到你手里吗? 回答1: 回答2: 回答3:. 问题 4 :你愿意与图书馆合作并提供支持服务吗?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跨设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 2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跨设计 回答几个关于图书馆的问题 科技驱动图书馆转型发展 3

  2. 1 回答几个关于图书馆的问题

  3. 问题1:你觉得如今图书馆提供给你的服务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 回答1: • 回答2: • 回答3:

  4. 问题2:你对图书馆的提供的服务满意吗? • 回答1: • 回答2: • 回答3:

  5. 问题3:当你有文献信息服务请求时,你希望图书馆把文献信息直接递送到你手里吗?问题3:当你有文献信息服务请求时,你希望图书馆把文献信息直接递送到你手里吗? • 回答1: • 回答2: • 回答3:

  6. 问题4:你愿意与图书馆合作并提供支持服务吗?问题4:你愿意与图书馆合作并提供支持服务吗? 备注:在你的闲暇时间,利用你的经历、专业知识,甚至是你的闲散资金和家谱类的特殊收藏等,为图书馆提供帮助行动。如你作为一本活体书,在受到隐私保护的情况下,给读者讲述你的特殊经历;利用你的专业知识,帮助读者解答你擅长的问题和传授专业知识;为图书馆提供捐款、捐物,等等。 • 回答1: • 回答2: • 回答3:

  7. 问题5:你希望图书馆提供什么新服务? • 回答1: • 回答2: • 回答3:

  8. 2 科技驱动图书馆转型发展

  9. 图书馆服务演进 信息服务→知识服务 传统图书馆服务↓ 信息服务 数字图书馆服务 ↓ 知识服务 复合图书馆服务 ↓ 信息和知识双重服务

  10. 参考 咨询 活动 阅览 外借 • 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 传统图书馆信息传递方式 文献载体以纸本为主,必须依托人实现服务 培训

  11. 电视 服务 移动 服务 信息共享空间 PC 服务 参考 咨询 培训 活动 阅览 外借 • 复合图书馆信息-知识结合服务模式 复合图书馆信息-知识传递方式 文献载体多样化,逐渐摆脱人来实现服务 培训

  12. 复合图书馆信息—知识结合服务模式 数字图书馆服务、自助图书馆服务地推出,文献分编、书刊上架等部分业务外包实现,使文献加工类、书刊上架类工作人员开始减少,而借阅类简单服务几乎用户独立都能实现,唯独咨询服务必须由人工辅助完成,凸显了参考咨询服务在图书馆的地位日益重要,人才培训的重点开始转移。随着数字图书馆、自助图书馆受众人群的扩大,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复合图书馆对图书馆人才提出了复合型的要求,既要懂得传统服务方式,又要懂得现代化服务方式,还要具备多学科知识。

  13. 复合图书馆时期出现活体图书馆的意义 活体图书馆的出现,颠覆了图书馆传统文献信息服务的概念,文献信息已经不是图书馆唯一提供的资源,人这种承载信息的活物,经过交流向读者传递自身的经历,人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信息源,活体图书馆证明了人是信息的活载体,而这与图书馆举办论坛、培训的信息流传递方式是一致,只是更具定制化,呈现方式是一对一,而非一对多,所以活体图书馆将人喻为书。

  14. 信息检索 网上 展览 远程 培训 联盟 服务 网上 活动 知识获取 参考 咨询 •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数字图书馆知识传递方式 单一的数字资源,除参考咨询服务外,其余均为自助服务。

  15.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 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的数字资源均通过互联网获取,渠道依托PC、移动、数字电视等智能终端。其中,在众多终端设备中,移动终端凸显其灵活性、高效性,以及与用户的高粘性,并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因此得以迅速普及。 • 数字图书馆最大的优势是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国内基于不同部门、地区、学科成立的Calis、Cashl、Nstl、Balis、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等图书馆联盟,以及美国基于全球图书馆成立的联盟体OCLC,证明了数字图书馆使得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图书馆资源的聚合和让更广人群得以利用成为可能。同时,图书馆间合作更加紧密,人才资源也能在服务中得以共享。 •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完全基于网络自助获取和人工辅助获取,参考咨询馆员在图书馆的地位更加凸显,但需要参考馆员具备基于数据利用的分析能力和与用户在网上的互动能力,从而借助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资源和服务。

  16. 转型:传统图书馆走向现代图书馆 信息服务→知识服务 传统图书馆 • 资源载体较单一 • 服务模式较单一 • 人才素质要求低 数字图书馆 • 资源载体单一化 • 资源聚合共享化 • 服务获取多渠道 • 人才资源共享化 • 人才素质要求高 资源载体多样化 服务模式多元化 人才素质复合化 复合图书馆

  17. 3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跨服务

  18. 复合信息环境—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并存

  19. 复合信息环境—多屏幕时代

  20. 复合信息环境催生变局 • 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5.8%,因此还存在不会上网和无条件上网人群,必须满足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两大人群的需要,此外还应通过用户培训扩大我国互联网使用人数量,减少不会上网人群数量。并借助新的服务体验,拉动吸引扩大新上网人群。 • 三网融合的发展催生多线合一、服一体化的新布局,人们借助任何一个智能终端设备,可同时获取广播电视服务、电信服务和互联网服务。如借助电视实现视频拨打电话、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看电视、听广播,看电视时实现打电话,同时还可以从网上下载文件。 • 目前已经催生出许多基于智能终端联通的“跨”服务,这为三网融合后的竞争竞合创造了条件。下面一些案例可以让大家感受如何在传统和现代阅读、屏和屏之间实现“跨”信息传输。

  21. 案例1:Binghamton大学图书馆奇妙的AR(增强现实)图书案例1:Binghamton大学图书馆奇妙的AR(增强现实)图书

  22. 案例2: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图书馆AR应用

  23. 案例3:图书馆大屏二维码扫描下载电子书

  24. 案例6:从便携电脑屏到台式电脑屏信息互传

  25. 案例4:思特科技开发的电视、手机、IPAD多屏互动案例4:思特科技开发的电视、手机、IPAD多屏互动

  26. 案例5:手机屏到手机屏实现文献信息互传

  27. 案例6:iPad Table 针对iPad的跨屏互动技术

  28. 常用“跨”越技术实现总结 目前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跨”越类型: • 第一类: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实现虚拟到现实的跨越。 • 第二类:借助条形码、二维码、红外、蓝牙、NFC、云计算、扫描技术和应用软件,实现屏幕到屏幕的跨越。

  29. 虚拟到现实的“跨”越 • 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Augmented Reality Technique),是在虚拟现实基础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它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或关于真实物体的非几何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的场景上,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特点:虚实结合、实时交互。 案例: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完成了对圆 明园虚拟重建;美国、新加坡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医学, 开发帮助外科医生观察病人体内情况的增强现实系统。

  30. 屏幕到屏幕的“跨”越 • 一维条形码 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型技术。不过条形码受容量限制,仅仅是对“物品”的标识,而不是对“物品”的描述。故一维条码的使用,不得不依赖数据库的存在。在没有数据库和不便联网的地方,条形码的使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此外,条形码表示汉字的场合,显得十分不便,且效率很低。可容纳30个字符。

  31. 二维条形码 又称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可实现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产品防伪/溯源、广告推送、网站链接、数据下载、商品交易、定位/导航、电子凭证、车辆管理、信息传递、名片交流、wifi共享等。如今智能手机扫一扫(简称313)功能的应用使得二维码更加普遍。二维码是一种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一维码只能由数字和字母组成,而二维码能存储汉字、数字和图片等信息,因此二维码的应用领域要广得多。可容纳上千字符。

  32. 特征: • 输入速度快:与键盘输入相比,条形码输入的速度是键盘输入的5倍,并且能实现“即时数据输入”。 • 可靠性高:键盘 输入数据出错率为三百分之一,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出错率为万分之一,而采用条形码技术误码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 采集信息量大:利用传统的一维条形码一次可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二维条形码更可以携带数千个字符的信息,并有一定的自动纠错能力。

  33. 特征: • 灵活实用:条形码标识既可以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 识别设备 组成一个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以和其他控制设备联接起来实现自动化管理。 • 成本非常低:在零售业领域,因为条码是印刷在商品包装上的,所以其成本几乎为“零”。 应用:广泛应用于商品、文献分类标引、宣传推广、多屏互动等领域。

  34. 短距离文献传输技术 不需要联通网络,就能实现从一个设备终端到另一个设备终端的文献传输。最常用的技术有红外技术、蓝牙技术、NFC技术。

  35. 红外技术 红外技术是红外线的简称,它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它是一种0-10米以内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无法控制信息传输速度。 特征:无线传输数据,省去下载和信息传输费用,安全性 较强 应用:如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红外线键盘

  36. 蓝牙技术 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米以内)的无线电技术,利用该技术能有效简化移动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简化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从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由于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其数据速率为1M比特率。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 特征:易于使用、传输迅速高效、免除传输费用。 应用:居家、工作、驾驶、多媒体系统、娱乐、停车场,如 蓝牙耳机,从计算机向打印机无线发送文件,连接手 机到扬声器召开免提电话会议等等。

  37. NFC技术 这个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演变而来,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短距离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W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212、424Kbit/秒三种。NFC采取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由于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 特征:轻松、安全、迅速自动通信,与非接触智能卡兼容。 应用:目前这项技术被日本和韩国广泛采用,手机用户凭着配置了支付功 能的手机就可以行遍全国,其手机可用于机场登机验证、大厦的门 禁钥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等,以及用于交换和传输 数据。

  38. 信息技术发展为文献信息“跨”提供了可能 各种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文献信息就像穿越剧一样,在不同设施设备之间、虚拟现实之间来回穿梭,给喜欢不同阅读方式的读者带来富有乐趣的阅读体验。

  39. 跨屏文献传输现场体验 由徐静带领听众参观一楼大厅的大屏,体验扫描二维码,实现电子书下载阅读。

  40. 云计算技术 • 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 主 讲 人:信息服务部 龚焰 联系方式: QQ号 127705917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