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 行騙台灣 》

《 行騙台灣 》. 詐 騙 之 犯 罪 研 究. 前 言. 「恭喜您!您抽中中興科技公司主辦年度回饋酬賓抽獎活動,獨得貳獎獎金八十萬元!請速洽客服部周經理: 0800-123-0000 !」. 消基會最新統計-. 95 年受理的詐騙案件高達 2614 件。 平均每天 7.6 人受騙。 詐騙金額高達 7 億。. 詐欺 ( Fraud ) 之定義. 「韋氏百科全書英文大字典」: 以詭計、欺騙、狡猾或背信等方法,以獲得不公平或不誠信之利益。 刑法: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 行騙台灣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行騙台灣》

  2. 詐 騙 之 犯 罪 研 究

  3. 前 言 「恭喜您!您抽中中興科技公司主辦年度回饋酬賓抽獎活動,獨得貳獎獎金八十萬元!請速洽客服部周經理:0800-123-0000!」

  4. 消基會最新統計- 95年受理的詐騙案件高達2614件。 平均每天7.6人受騙。 詐騙金額高達7億。

  5. 詐欺(Fraud)之定義 • 「韋氏百科全書英文大字典」: 以詭計、欺騙、狡猾或背信等方法,以獲得不公平或不誠信之利益。 • 刑法: 係指嫌犯以不法之手段或詐術等方式,取得被害人之財物或財產上之不法利益。而所謂「詐術」乃指以「欺騙」之方法,使人陷於錯誤而為交付,從而取得本人或第三人所操有之財物。

  6. 相 關 法 令 • §339普通詐欺罪 • §339-1不正利用收費設備詐欺罪 • §339-2不正利用自動付款設備詐欺罪 • §339-3不正使用電腦詐欺罪 • §341準詐欺罪

  7. 基本理論

  8. 人為什麼要犯罪 • 法律與犯罪學的衝突 • 何種犯罪理論可以解釋經濟犯罪 • 犯罪集團的犯罪心理及防制之道

  9. 詐欺犯罪之類型 • 票據詐欺 • 身分詐欺 • 勞務性詐欺 • 買賣性詐欺 • 經濟犯罪詐欺

  10. 詐欺之手法 • 依據刑事警察局出版「預防詐騙宣導手冊」之資料指出,台灣地區常見之詐欺手法至少計有五十三種!

  11. 最常見的詐騙手法 • 行動電話簡訊詐騙 • 網路詐騙 • 廣告詐欺 • 援交、交友詐騙等

  12. 電話簡訊詐騙 • 手法一:佯稱退費 • 手法二:佯稱中獎 • 手法三:佯稱信用卡、金融卡、現金卡資料外洩 • 手法四:佯稱販賣低價商品 • 手法五:簡訊勒索或恐嚇詐財

  13. 被害人受騙原因 • 不了解歹徒詐騙模式而誤信歹徒之謊言。 • 不熟悉金融匯款與轉帳流程。 • 心存僥倖中獎與貪小便宜心態。 • 對於可疑為詐欺行為無處查證與不知如何辨識。

  14. 網路詐騙 • 買 空 賣 空 型:線上付款之後,永遠等不到貨。 • 以 物 易 物 型:假裝有高價物品要與網友交換較低價的物品,其實是膺品或是不堪用品。 • 名 牌 低 價 型:打著名牌保證是真品,售價不到市價二分之一,只是交貨時給了是仿冒品。

  15. 廣告詐欺 • 刊登待遇高、免經驗、福利優之工作 • 刊登高級中古車、名貴字畫、手錶等物品急需脫售 • 刊登教育部未認可之國外大學在台開班授與學位、不需出國即可獲得文憑為名

  16. 網路交友詐騙

  17. 犯罪手法分析 • 利用各種名義誘導民眾轉帳詐財 • 運用科技產品犯罪 • 組織企業化 • 多重電話轉接

  18. 實 務 與 案 例

  19. 台灣地區詐欺犯罪現況分析

  20. 報案排行榜 第一名 網路拍賣詐騙 第二名 公務詐騙 第三名 假綁架詐騙 第四名 中獎詐騙 第五名 援交、婚友詐騙

  21. 案例一 謊稱孫女被綁架, 老先生畢生積蓄差點被騙走!

  22. 案例二 接假戶政事務所通知申辦新身分證 高雄市蔡先生遭詐騙180萬

  23. 案例三 詐騙集團成員, 住千萬豪宅, 出入搭乘賓士轎車, 而且不是名牌還不用, 把被害人當成提款機。

  24. 防治對策與方法

  25. 警方之防治理論與作法— 情境犯罪預防策略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Approach)

  26. 情境犯罪預防策略的起源 • 學者Harthorne與May(1928)研究指出,青少年的誠實性格,會隨著週遭環境的變化而有不同之表現。 • 美國建築師紐曼(Oscar Newman)1972年所提出「防衛空間」的建築概念。 • 美國犯罪學者傑佛利(C.Ray Jeffery)撰寫「透過環境設計以預防犯罪」一書。 • 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刑事司法研究所所長克拉克(Clarke, Ronald)出版「情境犯罪預防」一書,統合情境犯罪預防的策略及理論。

  27. 情境犯罪預防策略 • 增加犯罪困難(Increasing Perceived Efforts) • 提升犯罪風險(Increasing Perceived Risks) • 降低犯罪的酬償(Reducing Anticipated Reward) • 削弱犯罪動機(Removing Excuses)

  28. 提高民眾防騙意識 • 一、做好基本功,謹守四不原則 • 二、查詢正確電話,做好雙向查證 • 三、守口如瓶,養成保密習慣 • 四、依法行政,避免詐騙行為

  29. 目前各相關單位之解決對策 建立警示通報聯繫機制 金融機構防制措施 經濟部 內政部 交通部 電信業

  30. 結 論~~The End~~

  31. 祝大家期末考順利!新年快樂!Happy Chinese New Year!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