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2

选修三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三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嘉兴教育学院 戴加平 2011 年 7 月 26 日 · 贵州贵定. 欢迎点击公益性的优秀学科基地网站: 嘉兴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网站. 进入方式: 在百度上输入 嘉兴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 一 .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 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建议. 二.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若干思考. 三.战争与和平教学的若干建议. 一 .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 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建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willow-beck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选修三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嘉兴教育学院 戴加平 2011年7月26日 · 贵州贵定

  2. 欢迎点击公益性的优秀学科基地网站: 嘉兴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网站 进入方式: 在百度上输入 嘉兴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

  3. 一.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 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建议 二.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若干思考 三.战争与和平教学的若干建议

  4. 一.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 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建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课程设计思路是: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5.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 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 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6. 新旧人教版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关内容对照

  7. 必修课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的根基.必修课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的根基. 教 学 目 标 选修课侧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与个性。

  8.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地发展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根本性变化 学生可以而且应当有选择地学习

  9. 必修课传授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保障基本学力,培养基本素质,奠定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 教 学 功 能 选修课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10. 必修课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内容比较稳定。 教 学 内 容 选修课关注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技能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较大的弹性,且须随时代变化及学生的要求进行及时调整。

  11. 一.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 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建议 1.高中历史选修课的主要特点 2.高中历史选修课的教学策略

  12. 必修课实施应循序渐进、线性推进、注重课堂讲授,讨论探究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 学 方 法 选修课可跨越跃进,以非线性的方式加以实施,专家讲座、学生自学、讨论、实践,形式更为灵活。

  13. 第一,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取舍 可以更大胆一点。 受课时与教学评价方式的限制,选修课文本的处理,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按部就班,应该精心整合,大胆取舍。

  14.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之   朝鲜战争 执教人:嘉兴市秀州中学 周崴 紧扣“朝鲜战争中何以成为国际性局部战争;朝鲜战争中何以只是国际性局部战争”这一教学重点展开,引导学生“通过朝鲜战争源于冷战、止于冷战的结论理性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15. 第一,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取舍 可以更大胆一点。 第二,选修课教学留给学生的 自主学习空间应当更大一点。 就战争与和平的内容而言,一是有丰富的课外资源,二是学生们特别是男生们普遍较有兴趣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可以较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

  16. 《一寸河山一寸血》 以抗日战争为主题,整部纪录片长达20个小时,计42集。出品地区:台湾 出品时间:初版是在1995年,以《一寸河山一寸血》为名推出;1997年,为纪念卢沟桥事变60周年,摄制组完成重返旧战场之旅,走访大陆十一个省,纪录片修改再版; 1999年再次修订,最终版本以《一寸河山一寸血》为名。 

  17. 《朝鲜半岛战争风云录》 美国制作,全英文版本,关于朝鲜战争的全彩纪录片,以美国人角度看这场难说胜负的战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部向你讲述朝鲜是如何分裂的记录片。再现了从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三年那场充满血腥与杀戮的朝鲜战争,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战火纷飞,混乱不堪的朝鲜。你将会通过一个随军摄影师的镜头,看到很多珍贵的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公布的资料。

  18. 3.日本NHK纪录片:《朝鲜战争停战50周年》2003年发行,日文发音,有外挂中文字幕;3.日本NHK纪录片:《朝鲜战争停战50周年》2003年发行,日文发音,有外挂中文字幕; 4.《共和国战争之朝鲜战争》,这是国内的;

  19. 《高清二战》 发行时间: 2009年 制作发行: History Channel. 地区: 美国 由获奖导演、作家兼制作人Frederic Lumiere利用多达上千小时的档案、从未公布的日记、国会图书馆的录音资料,为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制作的10集高清纪录片。透过在二战中邂逅的一群人的眼睛,以高清彩色画面讲述了二战的故事。

  20. 6.央视十套的探索发现 《世纪战争》,共48集,从一战到海湾战争都有的。 7.《中越战争纪实录》 语言: 普通话 地区: 大陆 发行时间: 2010年9月2日 8.BBC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全记录1998年发行。中英文字幕,英语发音。

  21. 第一,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取舍 可以更大胆一点。 第二,选修课教学留给学生的 自主学习空间应当更大一点。 第三,选修课教学的专题特色 应当更浓一点。 选修课程就是一种专题学习,是对必修课程的具体、丰富和延伸,是更加深入和专门的学习探索。

  22. 决定人类命运的历史时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金毓 以 “危机→危机的处理→危机处理的背后” 为基本线索,探讨引发一战的诸多原因。

  23. 《海湾战争》 课程标准: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恐怕应当围绕这一点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并紧扣主题展开,至少应当让学生不但知道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而且要理解蕴含其中的依据。

  24. 人类历史在军事领域的四次根本性革命

  25. 海湾战争的“旧貌”与“新颜”

  26. 第一,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取舍 可以更大胆一点。 第二,选修课教学留给学生的 自主学习空间应当更大一点。 第三,选修课教学的专题特色 应当更浓一点。 第四,选修课教学的“历史现场”感应当更强烈一点。

  27. 人教版新旧教材 二战相关内容对照

  28. 人教版新旧教材二战相关内容对照

  29. 在历史情境中感悟历史 ——以《走向二战的德国》为例

  30. 一.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 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建议 1.高中历史选修课的主要特点 2.高中历史选修课的教学策略 3.摆正选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 位置——配角

  31. 2010年新课改省份高考文综卷 历史分值分布情况

  32. 如何让选修模块做好“配角”? 首先,聚焦选修模块的基本价值观。 其次,重视案例教学法。 第三,注意与必修模块知识的沟通。

  33. 二.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若干思考 (一)战争与和平 (二)战争与发展 (三)为什么人类在20世纪 会出现两次世界大战? (四)对绥靖政策的再认识

  34. 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若干思考 主题: 战争怎样才能避免? 和平如何才能维护? 必须了解战争是如何爆发,然后始能学会怎样避免战争;必须了解战争是如何结束,然后始能学会怎样重建和平。 ——西方战略研究学者 钮先钟教授

  35. 回眸历史,烽火不绝 据美国学者罗·吉尔平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里,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万次,在此期间,只有329年是和平的。 20世纪的100年间世界共发生了373次武装冲突和战争,死亡总人数估计为1.87亿。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

  36. 回眸历史,烽火不绝 在整个“一战”中,共损失3000多亿美元,2113万人付出生命,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

  37. 惨无人道的凡尔登“绞肉机”战役

  38. 回眸历史,烽火不绝 在整个“一战”中,共损失3000多亿美元,2113万人付出生命,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 在整个“二战”中,共毁坏了50000多亿美元的财富,有5000多万人死亡,全人类几千年的宝贵财富毁于一旦。

  39. 南京大屠杀—300000人 地狱之门—焚尸炉

  40. 回眸历史,烽火不绝 在整个“一战”中,共损失3000多亿美元,2113万人付出生命,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 在整个“二战”中,共毁坏了50000多亿美元的财富,有5000多万人死亡,全人类几千年的宝贵财富毁于一旦。 二战后的50年中,爆发了近500起局部战争。从全世界看,无任何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

  41. (一)战争与和平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而和平是人类团体之间有限延续的无武装行为但也无绝对安全保障的现象。 战争是历史的催生婆, 和平不过是战争的宠儿。

  42. 1.战争是常态,是天性,而和平则是文明的产物。1.战争是常态,是天性,而和平则是文明的产物。 人们追求和平的观念更多地来源于其后天的社会性而不是源于其先天的动物性。 和平并不是人们在任何时候追求的目的,也不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目的,人们还要追求国家安全、国际地位、民族尊严和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而为了上述目标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排除使用战争的可能性。

  43. 2.战争与和平是两种不断运动变化的社会现象。 (1)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相互转换源于诸多因素的变化。 战争时期:国家进行战争的军事、经济、政治能力,决策者和军队进行战争的意志,社会心理与情绪。 和平时期:国家间力量不均衡,利益冲突,敌对情绪增长,好战思潮兴起等。

  44. 2.战争与和平是两种不断运动变化的社会现象。 (1)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相互转换源于诸多因素的变化。 (2)妥协也可以换取暂时的和平,但处理不当,会导致向战争方向转换。 (3)有足够的力量才可能威慑对手,保证和平。

  45. 3.非战非和状态也是人类社会的常态之一。 人们普遍认为和平与战争是人类社会的常态,但事实上,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非战非和”也是常态之一。 非战非和状态是由战争的地理范围、时间长短和规模大小三因素决定的。

  46.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虽然世界大战没有爆发,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未消除,各种分裂势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危害。……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虽然世界大战没有爆发,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未消除,各种分裂势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危害。…… ——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47. (一)战争与和平 1.战争是常态,是天性,而和平则是文明的产物。 2.战争与和平是两种不断运动变化的社会现象。 3.非战非和状态也是人类社会的常态之一。 4.不能简单地判断战争与和平的是是非非。

  48. 不能简单地判断战争与和平的是是非非 (1)从性质来看,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和平同样如此。 (2)对生命而言,战争对生命的摧残未必一定甚于和平时期。 一个坏的和平比战争更糟糕。 我们不拒绝正义的战争,我们也反对非正义的和平。

  49. (二)战争与发展 1.战争阻碍还是推动发展? (1)战争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谁进行战争谁的发展就必然受阻。但是,这个逻辑推理适用于长年进行内战的一些非洲国家,却不适用于总是以武力干涉他国的美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