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心外科术后 常见心律失常

心外科术后 常见心律失常.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医院一病区 姚 焰. 外科术后常见心律失常. 术前既有心律失常再发 / 加重; 术后常见心律失常: 窦缓 / 窦停 / 窦房阻滞; 房室阻滞 ; 瘢痕性房扑 / 房速 ; 瘢痕性室速 / 室扑; 心房颤动 室早 / 室速 室颤;. 恶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性缓慢心律失常 房室阻滞; 快速心律失常; 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可导致心脏功能障碍、使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导致猝死的心律失常. 肥厚性心肌病晚期与 ICD 电极插入点相关的缓慢恶性室速.

wilm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心外科术后 常见心律失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外科术后常见心律失常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医院一病区 姚 焰

  2. 外科术后常见心律失常 术前既有心律失常再发/加重; 术后常见心律失常: 窦缓/窦停/窦房阻滞; 房室阻滞; 瘢痕性房扑/房速; 瘢痕性室速/室扑; 心房颤动 室早/室速 室颤;

  3. 恶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性缓慢心律失常 房室阻滞; 快速心律失常; 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可导致心脏功能障碍、使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导致猝死的心律失常

  4. 肥厚性心肌病晚期与ICD电极插入点相关的缓慢恶性室速肥厚性心肌病晚期与ICD电极插入点相关的缓慢恶性室速 男,24岁。家族性HCM晚期全心扩大,心衰,因多形性VT伴晕厥植入双腔ICD; 1年后发生无休止右室室速,形态与心室起搏时一致,频率仅110-120bpm,BP50/30mmHg~0mmHg;药物及DC无效; LVED 75mm;LVEF 22%;

  5. 风险评价 确定恰当的治疗方式(药物、手术或ICD); 评价各种治疗措施的风险及获益比; 帮助患者充分了解病情、改善预后;

  6. 恶性心律失常的评价手段

  7. 术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常见诱因 1,手术导致的心肌损伤或瘢痕 典型性房扑 瘢痕性房速 折返性室速 2,心脏功能障碍; 3,缺血; 4,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低钾血症 低镁血症 酸中毒 5,心包炎性反应; 6,药物副反应;

  8. 术后心律失常的一般对策 积极预防和/或纠正心律失常的诱因; 尽快终止心律失常发作,恢复稳定的窦性心律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药物和非药物),防止心律失常再发;

  9. 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选择 诱因的去除: 控制和改善心衰;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解除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的处理 药物治疗: 预防或终止心律失常,但效果差;副用; 姑息治疗: 体外除颤复律仪;ICD; 根治疗法: 1,外科手术; 2,导管消融;

  10. 术后常见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 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阻滞—最常见于房颤迷宫术后; 窦性静止; 房室阻滞 I-III度房室阻滞;

  11. 术后缓慢心律失常的处理对策 拟交感活性药物; 临时起搏(心内、心外膜); 消炎、减轻水肿:皮质醇激素; 观察:一般2周; 必要时植入永久起搏系统。

  12. 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单形室速; 多种单形室速; 多态室速 多形室速; 尖端扭转性室速; 室颤; EHRA/HRS Expert Consensus on Catheter Ablation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Europace 2009

  13. 单形室速多态室速多形室速

  14. 外科术后的室速 先心病术后: 补片、切口、疤痕和增生可导致折返环和局灶形成; TOF术后远期室速发生率3 - 14%, 每十年猝死率2%; Walsh EP. Et al. Circulation 2007;115:3224–34 缺血性心脏病室速: 欧美心梗后约1-2%患者可发生室速,多在梗死数年后; CABG术后可发生缺血性室速; 东亚人群发病率明显较低。

  15. 血流动力学不稳——直流电复律 血流动力学稳定——首选胺碘酮i.v. 缺血性室速:利多卡因 (50-100mg i.v,继以1-4mg/min静滴) 抗心动过速起搏(ATP):以高于室速频率至少30%的频率刺激心室以终止室速,只适用于单形室速; 纠正电解质(特别是低钾、低镁)及代谢紊乱; 体外复律除颤监测; 室速和室颤的处理对策(2)

  16. ICU内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预防 尽快纠正/改善心衰; 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抗心律失常药物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改善患者预后,对LVEF偏低的MI患者有潜在危险(CAST试验) 首选:胺碘酮,β阻滞剂;

  17. 频发恶性室速/室颤者可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频发恶性室速/室颤者可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 胺碘酮和β阻滞剂合用降低死亡率的效果优于单用(EMIAT试验、CAMIAT试验); 左室辅助装置的使用; ICU内SCD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后的处理

  18. 总心脏生存率 CASCADE试验 无猝死生存率 100% 100% 75% 75% 50% 50% 25% 25% P = .007 by Log Rank Statistic P < .001 by Log Rank Statistic 0% 0%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年 年 胺碘酮组, N = 113 传统AAD, N = 115 CASCADE Investigators. Am J Cardiol. 1993;72:280-287.

  19. 长QT综合症(LQTS)及其处理 定义: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T波异常,易产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性室速(TdP)、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症; 根据病因分类:获得性、遗传性 外科术后获得性LQTS通常与心肌局部缺血、心动过缓、电解质异常和某些药物有关;

  20. LQTS短长周期诱发TdP

  21. LQTS的治疗策略 标准治疗:抗肾上腺素能治疗(可预防90%以上的猝死) β阻滞剂 --心得安应用最广; 左侧心脏去交感神经支配术(LCSD) --用于接受了最大剂量β阻滞剂但仍有晕厥发生或不能耐受者; 起搏治疗 --用于部分患者,作为β阻滞剂治疗的辅助手段 ICD --在接受充分剂量的β阻滞剂和LCSD治疗后仍有晕厥发作 --β阻滞剂治疗期间有心脏骤停发生

  22. 术后室上性/房性心律失常 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或差异传导):一般术前即有发作史; 典型性心房扑动; 瘢痕性房速; 心房颤动:最常见、最重要的心外科术后心律失常;

  23. 外科术后房扑/房速 所有切开心包的操作均有可能引发心房扑动; 心肌炎性反应-心房纤维化 手术切口所致瘢痕 心房扑动的类型: 右房三尖瓣-下腔静脉口峡部依赖性房扑(典型性房扑,I型房扑) 瘢痕性房速(右房切口引发的阵发性房速); 左房房扑/II型房扑(多见于房颤的消融术后) 临床意义:影响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取决于基础心功能和心室率)

  24. 典型性(I型)房扑经三尖瓣环和下腔静脉口之间折返,可1- 4:1下传;

  25. 典型(I型)房扑的特点 心外科术后常见; 成年患者多于患儿; 心电图特点:V1和II、III、avF导联多为锯齿波,且V1导联与II、III、avF导联向量相反; 发作最早在ICU内即可发生,最晚见于术后30年; 导管消融成功率接近100%;

  26. 非典型性(II型)房扑

  27. II型(非典型性)房扑 一般见于左房消融房颤之后; 心电图特点:V1 可见直立房波,II、III及avF导联房波均直立; 频率多在220-300次/分; 多呈2:1下传,亦可1-4:1下传; 术后早期即可发生,多持续存在且对药物反应差; 导管消融是唯一根治方法;

  28. 瘢痕性房速

  29. 瘢痕性房速折返环的类型 Nakagawa H, Circulation 2001;103:699-709

  30. 瘢痕性房速 与右心房手术切口相关; 频率多在180-250次/分,易形成1:1下传; 术后早期即可发生; 根除需要导管消融;

  31. 典型房扑在峡部消融时转为瘢痕性房速 (周长=234ms)

  32. 术后房扑/瘢痕性房速的识别和处理 识别: 1:1和2:1因房波被QRS-T掩盖而较难识别; 可静脉给予洋地黄、短效β阻滞剂(艾司洛尔)、腺苷等以阻滞房室结产生3:1或更高比例的阻滞而得以识别; 处理: 血流动力学稳定: 伊布利特 1mg i.v 10分钟内完成,一旦转复即刻停用,无效者可在10分钟后追加一次; 合心爽 10mg i.v 10分钟内完成,无效者可追加一次; 胺碘酮 i.v 索他洛尔 口服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电复律。

  33. 心外科术后房颤 常见于任何心外手术后; CABG术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发生率达30-50%; Cresswell LL, et al. Ann Thorac Surg 1993, Cundiff DK. Et al. Med Gen Med 2002; 4:6 虽非致命但往往延长患者在ICU的留观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34. 术后房颤的诱因 主要是心肌的缺血性损伤 与术式有关; 非体外循环手术被认为可减少术后房颤; 但Athanasiou T等的随机对照认为此种效应不显著;

  35. 术后房颤的预防与处理 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 注射硫酸镁和比索洛尔 口服索他洛尔 注射伊布利特 电复律:适于室率快而导致心功能恶化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36. CABG术后使用胺碘酮预防房颤排除条件 静息时心率低至50次/分 II度以上的房室阻滞; 病窦综合症; 已经使用I或III类药物 未愈多甲状腺疾患;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收缩压低于90mmHg) 术前1周内新发心梗; 合并换瓣术 Budeus M, et al Eur Heart J 2006

  37. 使用方案 • 口服方案: • 术前一天开始胺碘酮0.2 tid,术后次日至第7日继续服用 • 静脉注射方案: • 围手术期,先在1小时内注射300mg,之后继以维持量,24小时达20 mg/kg。 Budeus M, et al Eur Heart J 2006

  38. 效果 Budeus M, et al Eur Heart J 2006

  39. 胺碘酮浓度和效果 Budeus M, et al Eur Heart J 2006

  40. 口服索他洛尔预防术后房颤 Gomes A, et al. JACC 1999 • 人群:CABG和CABG+换瓣者; • 方法: • 术前24 - 48 h 开始服用,术后继续服用4天;

  41. 效果

  42. 比索洛尔+镁剂预防术后房颤 Behmanesh S, et al. 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 2006 • CABG术患者 • 用法: • 术后转到ICU时给予比索洛尔5mg/d + 镁剂静脉注射(2 g),之后口服镁剂 1800 mg/d 1周

  43. 对住院时间的影响

  44. 伊布利特静脉注射转复房颤 • 药理作用: • 类似III类药物,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 • 主要通过激活缓慢内向电流(主要是钠电流)使复极延迟,与其他Ⅲ类药物阻断外向钾电流的作用明显不同。 • 适用范围: • 新发房颤/房扑(<90天)

  45. 伊布利特 vs 胺碘酮 • 随机对照试验; • 患者:新发房颤和房扑; • 结果: • 总体成功率(伊布利特 80% vs. 胺碘酮 57%, p=0.0054). • 房颤:(77% vs. 69%, p=ns) • 房扑: (87% vs. 29%, p=0.003). Kafkas NV, Int J Cardiol 2007

  46. 用法和副作用 • 用法: • >60kg者,1 mg i.v 10分钟内注射完毕; • 注射期间转复者即刻停止注射; • 注射后10分钟未转复者看重复注射 1 mg; • 主要副作用: • 持续的多形室速发生率约1.7%; • 低血压 (2.0%) • 一过性传导阻滞; • 头痛(3%)恶心,等。 • 注意事项: • QTc间期>440ms者忌用; • 血清钾必须>4mEq/L; • 做好电复律准备; • 使用后心电检测至少4小时,有副作用者延长至其消失;

  47. 合并用药 • 伊布利特+艾司洛尔:提高转复成功率 • 方法:先使用艾司洛尔使心室率降至100次/分以下,之后在注射伊布利特; • 结果:转复率较单用伊布利特明显提高; • 副作用:少量患者可有缓慢心律失常; Fragakis L, Europace 2009

  48. 伊布利特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 Ia类(如丙吡胺、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III类药物(如胺碘酮、索他洛尔),可延长不应期,均不能和伊布利特注射液同用或注射后4小时内使用。 • 与下列药物联用时,伊布利特的安全性好效能不受明显影响: • 地高辛 • 钙拮抗剂 • β受体阻滞剂

  49. 结 语 • 外科术后可能发生各种心律失常,部分见于术后早期; • 其中最常见的为房颤和房扑(包括瘢痕性房速); • 减少和预防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是预防好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措施; • 以维持血流动力学为第一原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