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26 Vues
投 資 與 理 財 I nvestment. 3 rd. 藝 術品 拍賣. Art auction. C ontents. 成員 投資藝術品的原由 投資藝術品的歷史 投資藝術品的須知 藝術品拍賣公司簡介
E N D
藝術品拍賣 Art auction
Contents 成員 投資藝術品的原由 投資藝術品的歷史 投資藝術品的須知 藝術品拍賣公司簡介 藝術品投資的趨勢 結論
成員 張洛雅 林巧敏 陳昱伶 馬維伶 柯俊豪 蔡宜庭 黃令成 陳品全 周鈺婷
緣由 過去,總有人說收藏藝術品是敗家子的行為,但如今,「藝術品買賣」已然是不記名動產交易,雖然有價但無增值稅、奢侈稅等問題,具備高保值能力,成為不少人理財的重要角色。 藝術投資不該只是富人的遊戲,只要建立正確觀念,喜歡藝術就能做藝術投資。
緣由 拍賣是財產權利轉讓的最古老方式之一。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他所著的《歷史》中,指出拍賣這活動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紀古巴比倫。古巴比倫城一年一度舉行適婚年齡女子的拍賣,每逢此時,人們便會將美麗女子送到市場去,競買人就紛紛出價,以求得到心儀的姑娘。
緣由 古巴比倫、古希臘、古埃及的拍賣是世界拍賣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 其特點是: 歷史悠久,時間跨度長,首尾延續了大約千年左右。然而拍賣內容單一,拍賣標的匱乏,拍賣以人為主,兼拍其他,反映了奴隸社會買賣婚姻引入競價因素、奴隸主對奴隸的欺壓等。 當時沒有拍賣機構,拍賣人均為社會賢達之類,或由宮廷選派的人士主持拍賣;拍賣亦未形成規模,表現為零星性、散見式的一種拍賣活動,不是人們普遍運用的買賣方式。
緣由 真正的商業拍賣應該是由古羅馬時期開創的。古羅馬人拍賣掛毯、宮殿、雕像等物品。而「拍賣」(auction)一詞源自拉丁語,意思是「增加」,即在拍賣交易中不斷加錢,務求能競得拍賣物品。 這個問題可以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和邏輯順序,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拍賣行為的產生和發展,二是拍賣機構的產生和發展,三是拍賣行業的產生和發展。
須知 藝術品市場資訊不透明,品項多樣且沒有公定的價格,投資性質屬於中長期,而且變現性低。 想要脫手變現,除了拍賣公司與畫廊必須認定收藏品具流行性、有其市場價值外,還得找到有共鳴的買家。 所謂「藝術投資」,應以藝術收藏為出發點,凌駕投資獲利的目的,才能為自己買進無價的「鑑賞力」,所以藝術市場難以捉摸,處處都是陷阱,唯有保持正確心態,才能確保藝術投資成功。
準則 興趣: 從喜好出發、培養對藝術的興趣開始,進而對藝術長期關心、投入並了解;由於藝術品並非股票,屬長期投資的特性。 目的: 確定收藏目的,如:開藝術館、投資等增值、自己保留或傳承,購買的時候才有個方向。
準則 資訊: 善於利用藝術市場裡的資訊,如各式藝術刊物、新聞與拍賣訊息,基本上是建議找藝術顧問,除非自己有時間研究,可以自己購買、收藏。 通路: 適合透過畫廊、拍賣會,盡量避免直接向畫家買畫,因為藝術品進入市場之前,價格是主觀的,沒有公信力。
準則 標的: 選擇有經紀代理的畫家之作,藝術品在畫廊的訂價,會成為第1個價格,也就是所謂的第1市場。 金錢: 有多餘的錢「閒錢」,而不是貸款投資。
投資藝術品 要符合「美」的要件,欣賞藝術不要一味執著名人,要投資有潛力、有創意、有前瞻性、有品性之藝術家。 要買「真的」、「對的」、「你自己喜愛」作品,進而達到美的要件:意境、色彩、構圖、落款。 定期定額投資,對的作家的作品,半年投資一小幅,一年轉換一大幅,從C級畫家,二年變賣為B級畫家;三年下來,投資報酬率相對很可觀 要對藝術家本身條件做評量,買對的作品,有些作品可以短期變現,有些成了不動產,原因在於畫家是有些等級,可分為短、中、長期之投資品,。
藝術品投資趨勢 相關分析資料: 歐洲藝術基金會2013年度報告:全球藝術品市場回暖。 市場回暖 『2007年,全球藝術品市場迎來了銷售頂峰,當年全球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達480億歐元。然而,這一輪繁榮在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下好景不長,2009年的交易總額一度萎縮至283億歐元。此後全球市場有所回暖,2013年更是出現了極大的上漲,幾乎達到了衰退前的繁榮。』 全球藝術品市場交易額及交易量圖示 • 2007年藝術品市場靠著一股中國風、華人當代藝術崛起。 • 包含多幅畫作、書畫、玉器、珠寶等,比較不同的是,引起這股趨勢的不是中國具有千年歷史的水墨畫,而是華人近代、當代藝術。
藝術品投資趨勢 2013美國引領市場復甦 『經濟學家麥克安德魯指出,2013年全球藝術品和古董市場達到衰退前的繁榮,應歸因於美國買家對市場的拉動以及現當代藝術家作品價格的上漲。』 市場繁榮依賴少數天價作品 『報告發現,全球藝術品市場呈現頭重腳輕的局面,市場繁榮依賴少數天價作品。市場的興盛是因為出現了一些價格較高的作品,而不是賣出了更多藝術品。』 在線市場發展迅速 網路、電商各式平台。
藝術品投資趨勢 中國藝術拍賣市場的回溫現象 『2014年春拍即將拉開帷幕,對市場走勢的預測也漸趨一致。自2011年秋拍開始的市場下調,經過兩年的沉澱和調整,在2013年秋拍已呈整體企穩回升態勢,2014年市場前景可期。』 『在這一逐漸企穩的過程中,中國書畫作為藝術市場的領軍板塊,其走向在2013年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3年是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國際化的重要年份。在不到1年裏,蘇富比(北京)、佳士得(上海)先後成立並進入實質性運營,嘉德(香港)和保利(香港)也以穩定趨好的業績立足香港;在拍賣主體實現交融發展之外,拍品資源的國際流動和拍賣服務產業的國際配套等也在推進。』 • 調整中企穩: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前景可期
藝術品投資趨勢 2014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六大趨勢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市場週期,在這個週期中,2014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因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從2011年下半年規模收縮,市場進入新一輪的調整以後,經過2012年的沉寂和2013年市場信心的聚攏和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放大,2014年市場如何走,基本的趨勢是什麼,可以說是業界、投資界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趨勢一:業態構成正在改變 以中國藝術品市場總體規模來比較,中國藝術品傳統市場的交易方式比重下降。除了私下交易依舊長盛不衰,新的電商、跟網路平台的交易方式也在崛起。此也為全球趨勢之一。 趨勢二:信心回歸熱點多元 趨勢三:藝術品資產化進程加快 中國藝術品市場沿著由雅玩到商品化、到資產化、到金融化、到證券化的脈絡在發展,這既是一個大的趨勢,也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內在發展規律。
藝術品投資趨勢 趨勢四:市場趨向國際化 第一個是藝術品層次,現在中國很多藝術品通過展覽、貿易等各種方式正在走向世界各地,走向世界藝術品市場。 第二個層次,是藝術機構在不斷地走國際化的路子。中國一些大的拍賣機構,一些大的畫廊紛紛走向海外,設立相應的機構或辦事處等。 第三個層次,是中國的藝術家和世界藝術家的互動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成為一種常態化的趨勢。如國際化的展覽與交流的常態化。 第四個層次,是市場正在往一體化的趨勢發展。一些新的平台、業態的出現,使得市場不斷打破瓶頸,通過組織的方式、資本的方式等進一步加深這種進程。 趨勢五:禮品市場轉向投資市場 趨勢六: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加強 2013年,書畫作品中以黃冑《歡騰的草原》為代表的1000萬元以上成交品達151件。
蘇富比 蘇富比由山姆貝克 (Samuel Baker) 於 1744 年 3 月 11 日在倫敦創立,當時他受託拍賣約翰史丹利爵士 (John Stanley) 藏書中數百本珍貴罕有的書籍,並成功以數百英鎊成交。現在蘇富比每年的成交額大約為20億美元,辦事處設於英國倫敦New Bond Street及紐約哈頓約克大道。一直以來,蘇富比與佳士得激烈地爭奪世界最重要藝術品拍賣人的地位。 這個主要地位透過多種方式取得,包括自然增長,收購及在過去一個世紀的藝術衰退裡仍然妥善管理而得來。1964年,蘇富比收購了美國最大的藝術品拍賣人Parke-Bernet。1983年,蘇富比則被美國富豪A. Alfred Taubman收購,並在1998年將其上市。
所拍賣過的稀世珍寶 蘇富比 拿破崙在聖赫勒拿島的藏書、溫莎公爵夫人 (Duchess of Windsor) 的珠寶珍藏、積琪蓮甘迺迪 (Mrs 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的遺產、畢卡索 (Picasso) 的《Garçon à la Pipe》、培根 (Bacon) 的 《Triptych, 1976》 、巴登大公收藏 (Grand Ducal Collections of Baden)、清乾隆的黃底花卉葫蘆花瓶、約有 5,000 年歷史的「葛諾母獅」(Guennol Lioness)、賈柯梅蒂 (Giacometti) 的《L’Homme Qui Marche I》、《大憲章》(Magna Carta)、美國獨立宣言印刷首版、愛德華·蒙克的《吶喊》等等。
佳士得 創始人詹姆士·佳士得(James Christie)於1766年12月5日在英國倫敦進行了第一次交易,而公司保留的最早的拍賣目錄也是1766年12月的。但是,其它一些信息來源認為James Christie從1762年起就開始租用拍賣行,而佳士得報紙廣告的銷售日期也追溯到1759年。 法國大革命後,佳士得很快就成為一家主流的拍賣行並利用倫敦的優勢成為了國際藝術品交易的中心。 1973年至1999年,佳士得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一家上市公司。之後,佳士得由法國人François Pinault私人所有。
所拍賣過的稀世珍寶 佳士得 清乾隆年間《粉彩倣法花蓮池水禽紋蓋罐一對》、清康熙年間《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圖筆筒》、明永樂年間《青花折枝花果紋墩》清乾隆年間《背寶塔青玉象》 、布佳迪Bugatti Royale古董車拍賣、圓明園獸首銅像鼠首和兔首拍賣、鄉村藝術家田炳乾的(日月潭夕陽) 、重達14.82克拉的鮮彩橙色鑽石、伊蓮娜.羅莎夫人的精緻珠寶系列、法伊扎公主的祖母綠及鑽石項鏈、等等。
蘇富比和佳士得的戰略比較 兩百年來,世界兩大拍賣行——蘇富比(Sotheby's)和佳士得(Christie's International),曾把各種各樣的東西如高價花瓶和凡高畫作等等放到聚光燈下。而現在日益受人關注的,卻是兩大行自己的戰略。 蘇富比在八年前就決定放棄拍賣低價的財產性的家具和商品。成交價低於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1萬元)的物品僅佔其成交總額的2%,但這些物品對專家照料工作的需要不少於更昂貴的物品,並把重心移回到作為其核心客戶群的富豪們。
蘇富比和佳士得的戰略比較 相比之下,佳士得則繼續拓寬人們購買其拍品的機會,擴大其收藏者群體,而不管買家希望付出什麼樣的價格。首席執行長馬文斐(Steven Murphy)說,該公司80個收藏部經手的物品價格最低的隻有200美元(約合人民幣1,220元)。但他說,利潤積少成多,而且佳士得的影響力就來自於它的藝術品“門類豐富”。 這兩種方針在它們的紐約展廳一目了然地展現出來。造訪蘇富比玻璃幕 高樓的人們常常需要爬到樓上去才能一瞥可能待售的藝術品,而佳士得前廳的兩旁常常擺放著待售的沙發和茶幾。 長遠來看哪家拍賣行的戰略將有最好的表現呢?市場人士各有己見。
成交案例 保利香港2014春拍 完美收槌總成交額 為11.36億港元
崔如琢作品1.6億港元落槌破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崔如琢作品1.6億港元落槌破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 成交案例 在當晚拍賣會上,崔如琢作於2006年的手捲《丹楓白雪》以8000萬港元起拍,經過多輪競價後以1.6億港元落槌,加佣金以1.84億港元成交,創藝術家個人世界拍賣紀錄。此次崔如琢專場共上拍22件拍品,16件成交,除了《丹楓白雪》外,其餘15件拍品的成交均價為750萬港元。
范曾的《菩提老者》以160萬港元落槌 成交案例 而兩個中國當代水墨專場也不乏亮點。 比如中國當代經典水墨專場的第一件拍品:范曾的 《菩提老者》估價為2萬到5萬港元,最終以160萬港元落槌
艾軒的作品雁南飛以130萬港元落槌 成交案例 在中國當代新水墨專場中,艾軒的作品《雁南飛》估價為25萬至35萬港元,落槌價為130萬港元。
郝量的作品幽暗170萬港元落槌 成交案例 郝量的作品《幽暗》 估價為40萬至60萬港元, 最終以170萬港元落槌。
潘玉良裸女畫拍賣以3000萬港元落槌創其個人新高潘玉良裸女畫拍賣以3000萬港元落槌創其個人新高 成交案例 4月6日晚,香港保利2014春拍“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正式舉槌,其中本場封面作品—潘玉良1946年創作的作品《窗邊裸女》以3000萬港元落槌,加上佣金後3450 萬港元成交,創其個人作品新高。 作品以2000萬港元起拍,電話委託直接出價2500萬港元後又經五輪競價,被另一電話委託以3000萬港元競得。
成交案例 成交例子:2006年蘇富比公司在香港的秋拍,台灣畫家陳澄波的《淡水》(1935)以3,484萬港幣成交(約合1.44億台幣)。 淡水 台灣畫家陳澄波 1895年2月2日- 1947年3月25日 但在這股快速崛起的風潮過後,退得也很快,2009年相較於前兩年2007、及2008萎縮幅度非常之大。之後便以相較2007、2008年 為緩慢的趨勢回溫。 『保守估計,2013年,全球共有30.8525萬商家從事藝術品和古董貿易,包括經銷商、畫廊、古董店、拍賣行等。』
資料來源 新華網:歐洲藝術基金會2013年度報告:全球藝術品市場回暖– 2014年03月27日13:55:38 中國文化報(記者鄭苒編譯)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7/c_126324015.htm 華人藝術市場的當代傳奇-Taiwan Panorama 台灣光華– 2007年3月第024頁 文.滕淑芬 圖.林格立 https://word.office.live.com/wv/WordView.aspx?FBsrc=https%3A%2F%2Fwww.facebook.com%2Fdownload%2Ffile_preview.php%3Fid%3D837826676233403%26time%3D1396937574%26metadata&access_token=100000224014504%3AAVL2IwBeSuNpppEGk7MUgIydeh2ZqjHj322TcX0nHSa5YA&title=%E8%8F%AF%E4%BA%BA%E8%97%9D%E8%A1%93%E5%B8%82%E5%A0%B4%E7%9A%84%E7%95%B6%E4%BB%A3%E5%82%B3%E5%A5%87.docx 國際日報:調整中企穩: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前景 可期2014年03月04日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岳瑞芳) 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853594 資料來源:新浪收藏>評論分析:2014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六大趨勢 2014年02月24日09:42 中國文化報(作者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 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40224/09421439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