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0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第一章:绪论 《 科技文献检索 》 课就其实质来说,是一门方法课,即讲授检索和利用科技文献的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报信息意识和检索技能。主要内容包括: 1 、文献、文献检索基本知识 2 、文献检索语言 3 、文献检索工具 4 、文献检索方法、途径 5 、专题文献检索程序 6 、计算机文献检索 7 、网络信息检索. 第一节: 《 文献检索 》 的产生 1 .文献管理的需要 (文献)无序状态 —— (文献)有序集合 2 .文献检索的需要 (文献)无序状态 —— (文献)有序集合. 第二节:文献检索的发展.

yami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2. 第一章:绪论 《科技文献检索》课就其实质来说,是一门方法课,即讲授检索和利用科技文献的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报信息意识和检索技能。主要内容包括: 1、文献、文献检索基本知识 2、文献检索语言 3、文献检索工具 4、文献检索方法、途径 5、专题文献检索程序 6、计算机文献检索 7、网络信息检索

  3. 第一节:《文献检索》的产生 1.文献管理的需要 (文献)无序状态——(文献)有序集合 2.文献检索的需要 (文献)无序状态——(文献)有序集合

  4. 第二节:文献检索的发展 • 1.手工检索阶段 • 2.计算机检索检索阶段 • 2.1脱机检索阶段 • 2.2联机检索阶段 • 3、网络检索阶段

  5. 第三节、 文献检索的含义 • 一、广义概念: • 1、文献存储(文献工作人员) • 无序状态——系统文献集合 • 2、文献检索(检索用户) • 系统文献集合——原始文献(线索) • 二、狭义概念 • 文献检索(检索用户) • 系统文献集合——原始文献(线索)

  6. 第四节:文献检索的类型 • 一、按检索对象划分 • 1、文献检索 • 2、数据检索 • 3、事实检索 • 二、按检索手段划分 • 1、手工文献检索 • 2、计算机文献检索 • 3、网络文献信息检索 • 三、按检索方式划分 • 1、分散性检索 • 2、系统性检索

  7. 第五节:文献检索的意义 • 一、客观需要: • 对于大学生讲,学会《文献检索》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知识面的拓宽,能够捕捉信息,立足于社会。 • 二、现实需要: • 1、课程设计 • 2、 毕业设计

  8. 第六节:文献检索的作用 • 一.节省检索文献的时间 • 文献检索在科研中所占时间的比例: • 开展思考计划——文献查找——科学实验——编写科研报告 • 8% 48% 35% 9% • 二、有利于专题文献查全 • 检索工具——原始文献(线索) • 三、克服专业语言和自然语言的障碍

  9. 思考题 1、什么是文献信息检索?如何理解? 2、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的重要意义有那些? 3、文献检索的发展阶段包括哪几个?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10. 第二章:科学技术文献 • 第一节:信息、知识、情报、文献 • 一、基本含义 • 1、信息:指应用文字、数据、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关系的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性的内容的总称。 • 2、知识:人们对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大量客观信息(感性认识、经验),然后对这些感性认识通过大脑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理性认识即知识。 • 3、文献:记录有一切知识的载体。 • 4、情报:知识经过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

  11. 二、基本属性 • 1.信息:传递性、加工性、存储性、时效性。 • 2.知识:传递性、加工性、存储性、时效性。 • 3.文献:传递性、加工性、存储性、时效性、借鉴性。 • 4.情报:传递性、加工性、存储性、实用性。 • 传递性:流动状态、运动状态 • 加工性:简单状态——综合状态 • 存储性:无形状态——有形状态——有序状态 • 时效性:有用状态——无用状态 • 使用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12. 三、范畴关系 • 图2—1:信息、知识、情报、文献范畴关系图 A B D C

  13. 四:传递关系 图2—2:四者传递关系图 社会 生产 知 识 信 息 文 献 情 报

  14. 第二节:科学技术文献概论 • 一、科技文献的含义、构成要素 • 1、科技文献的含义 • 2、科技文献的构成要素 • (1)知识:文献的基本属性 • (2)载体:文献存在形态 • (3)记录方式:文献的存储密度 • 二、科技文献的发展过程 • 1、古代文献 2、近代文献 3、现代文献 • 三、科技文献的作用 • 1、存储作用 • 2、传递作用 • 3、借鉴作用

  15. 第三节 科技文献的类型特点 • 一、按载体形式 • 1、印刷型:纸张;手写、印刷;阅读方便、占用体 积大,保存时间短。 • 2、缩微型:感光材料;缩微照相;阅读不便、占用体 积小,存储密度大。(1/22500) • 3、机读型:磁性材料;激光、编码、程序设计;存储密度极高、存取速度快。 • 4、声像型:感光材料、磁性介质;感光、电磁转换;直观性强。 • 5、网络型:网络平台;链接;检索方便。

  16. 二、按传递的等级结构(加工层次) • 1、划分情况 • (1)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作者以本人研究成果为素材而创作的文献。特点是信息量大,详尽、具体,参考性强。 • (2)二次文献(检索工具):是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而产生的具有有序化的文献。特点是系统性强、检索性强。 • (3)三次文献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一次文献,经过综合研究和归纳分析而形成的综述性文献。特点内容十分概括。

  17. 二、按传递的等级结构(加工层次) • 2、各级文献产生状况 生 产 者 生产工艺 产品形态 一次文献 科研实验 科研论文、报告 科研人员 二次文献 文献工作人员 加工整理 文摘、目录 浓缩重组 三次文献 专家学者 手册年鉴

  18. 三、按出版形式 • 1、图书:正式出版并具有一定篇幅非连续性出版物。特点是内容系统全面成熟可靠,出版周期长,传递信息的速度较慢。分为阅读性、参考性图书两大类。 • 2、期刊:有固定名称、形式、周期的连续性出版物。特点是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分为学术性期刊、检索性期刊。 • 3、科技报告:是关于某项研究工作情况与成果的正式报告,包含实验过程、数据、研究成果等内容。特点是内容新颖专深,详尽具体。 • 4、会议文献:是在各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或宣读的论文。特点是论题集中、针对性强、内容新颖。

  19. 三、按出版形式 • 5、专利文献:是指专利说明书,即专利申请人为取得专利权,向专利主管机关提供的该发明的详细说明书。 • (1)专利: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 一是专利权在法律规定有效期内,对其发明享有专有的权利。二是取得专利权发明的本身。 • (2)专利的分类: • 一是发明专利:新的、以前没有; • 二是实用新型专利:以前有,是对形状、构造、组合进行创新。 • 三是外观设计专利:对形状、图案、色彩进行改进。 • (3)特点:内容新颖、可靠、系统全面。

  20. 三、按出版形式 • 6、标准文献:在标准基础上形成的文献,包括标准名称、内容、使用范围、颁布时间、颁布机构。 • (1)标准:是指对产品和工程质量、、规格、检验方法等方面所做的技术规定,是从事生产建设所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 • (2)标准分类:按颁布机构分为 • 国际标准 • 国家标准、 • 部委(行业)标准、 • 企业标准 • (3)标准号构成:标准代号+序号+年份 • (4)标准文献特点:内容详尽、成熟可靠,约束力强。

  21. 三、按出版形式 • 7、学位论文:是指为了获得各级学位而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的学术论文。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特点是内容论述系统详尽、富有独创性。 • 8、报纸:有固定名称,以刊载各类最新消息为主的出版周期短的定期连续出版物。特点是内容新颖、报道速度快。

  22. 第四节:现代科技文献的发展特点 一、数量庞大、增长迅速 数量(期刊40000种,图书50万种、科技论 文500万篇) 增速:19世纪(50年),20世纪中期(30—40年),20世纪80年代(15年)20世纪末期(5—7年) 二、文献交叉重复 交叉:学科之间交叉渗透产生使各专业文献内容交叉分散。表现在同一学科专业的文献分散与其他学科中。 重复:同一文献用不同出版类型、载体形式出版 三、文献载体形式多样化 科技文献除传统的印刷型外,还有缩微型、机读型、光盘型和网络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载体形式的文献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23. 第四节:现代科技文献的发展特点 • 4、文献出版分散 • (1)分散状况:专业文献(50%本专业,50%相关专业);同一专题文献(1/3相同,1/3相关,1/3无关) • (2)文献分布定律:将科技期刊按其含有某一专题论文数量多少排列起来,在把所有的期刊分为三个区,使得每一区中改专题论文数量相等,便可发现第一区(P1:核心区,期刊数量不多);第二区(P2:相关区,期刊数量较多);第三区(P3:无关区,期刊数量众多)。经过统计分析得出:P1:P2:P3=1:5:25 • 5、文献老化加快 • (1)文献老化:文献随着出版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被利用,参考价值越来越低的过程。 • (2)文献寿命:文献的有效利用时间。 • (3)老化指标:半衰期、普赖斯指数。 • 半衰期:现在被利用的文献中有一半是在多长时间内发表的。 • 普赖斯指数:出版年限不超过5年文献的引文数量和引文总量之比

  24. 思考题 1、科技文献按等级结构是如何划分的?有何特点? 2、文献老化的含义是什么?其衡量指标有哪些? 3、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25. 第三章:文献检索语言 • 第一节:概述 • 一、文献检索的产生 • 1、文献管理的需要 • 2、文献检索的需要 • 二、文献检索的含义、特点 • 1、含义:是根据文献存储与检索的需要,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规范的一种人工语言,是表达一系列概念的标识系统。如各种文献分类法、主题词法。 • 2、特点: • (1)直接性:检索语词直接表达主题概念。 • (2)唯一性:检索语词与概念一一对应。

  26. 三、检索语言的作用检索语言 • 1、文献存储(形成检索工具) • 无序文献——有序列文献集合 • 2、文献检索 • 检索需求——检索标识——检索工具——检索结果 • 图3——1 • 检索语言 • 无序文献 主题概念 标识 • 检索工具 • 检 索语言 • 检索需求 主题概念 标识 检索结果

  27. 四、检索语言的构成 • 1、语词:也称检索标识,是表达主题概念的名词术语或逻辑分类的分类号及代码。如分类号(F23)、关键词(计算机)、叙词(计算机应用)。 • 2、词表:汇集各种语词,并按一定规则排列的系统化词表。如《中国图书资料分类表》、《汉语主题词表》。

  28. 五、检索语言的类型 • 1、按描述文献的特征 • (1)外表特征语言:以文献外表特征(名称、作者等)作为文献标引和检索的语言。 • (2)内容特征语言:以文献内容特征(分类号、关键词、叙词等)作为文献标引和检索的语言。 • 2、按标识组配合方式 • (1)先组式语言:标识在检索和标引之前已固定好的语言。如:体系分类语言。 • (2)后组式语言:标识在检索之前未固定组配,而是根据标引和检索的实际需要进行组配合。如叙词语言。 • 3、按结构划分 • (1)分类检索语言:以分类号做为文献主题概念标识的语言。 • (2)主题检索语言:以主题词(关键词、叙词)做为文献主题概念标识的语言。如关键词语言、叙词语言。

  29. 第二节:体系分类语言 • 体系分类语言是运用概念划分的方法,按文献所属学科专业性质的逻辑次序,以分类号为标识,用来存储、检索文献的一种标识系统。 • 1、文献的分类及作用 • (1)类:是指具有很多共同属性的事物的集合。 • (2)类目:凡用来表达同一事物概念的名词术语。 • (3)文献分类:将文献根据其内容特征、学科专业的一同加以区分。分类方法采用概念缩小法,划分过程采用由上而下、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 • 如: • 化学 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

  30. 二、体系分类语言的原理 体系分类语言就是运用逻辑分类原理,以文献内容为对象,进行层层划分,划分后产生的各级类目层层隶属,成为一个严格有序列、直线性的分类体系。 1、概念划分(方法是采用概念缩小法,划分过程采用由上而下、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 2、各级类目层层隶属 3、用分类号表达文献(需求)的主题概念。 4、按学科、专业、专题存储和检索文献

  31. 三、体系分类语言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类目:代表一组有共同属性的文献信息集合,它是以能够准确表达其内容含义的名词做为类目名称。如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 2、上位类:被划分的类(属概念) 3、下位类:经过一次划分所形成的一系列概念(种概念) 4、同位类:划分后所产生的子类。

  32. 四、体系分类检索语言的构成 • 1、分类号:各级类目的代号,由字母+数字组合而成,其中字母表示基本大类,数字表示类目划分及隶属情况。 • 2、基本部类(5) • 马列毛邓(A);哲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N);综合性文献(Z) • 3、基本大类(22) • 马列毛邓(A);哲学(B);社会科学总论(C);政治法律(D);军事(E);经济(F);文教科体 (G);语言文字(H);文学(I);艺术(J);历史地理(K);自然科学总论(N);数理化(O);天文地球(P);生物科学(Q);医药卫生(R);农业科学(S);工业技术(T);交通运输(U);航空航天(V);环境科学(X);综合性文献(Z) • 4、分类表:类目划分的详细情况。

  33. 五、体系分类语言的特点 • 1、它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检索语言,符合人们认识事物和处理的习惯,容易被掌握。 • 2、该语言按学科专业集中文献,检索的系统性强,检全率高。 • 3、该语言将概念逐级划分,具有等级结构,便于扩大和减小检索范围。 • 4、是一种先组式语言,具有相对稳定性。 • 5、该语言用分类号做为标识,不能直接表达概念,检索时需将主题概念转化为分类号,易出差错。 • 6、该语言单线式直线序列结构,难于检索和标引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文献。

  34. 第三节:主题检索语言 • 一、基本含义: • 该语言是以自然语言的字符为字符,以名词或名词性术语为基本词汇,用名词性术语做为标识的一种标识系统。如:关键词语言、叙词语言。 • 二、主题检索语言的产生 • 1、为了能满足从主题概念角度检索新兴专业学科、交叉学科文献信息的要求。 • 2、避免体系分类语言检索文献信息时出现的主题概念、学科概念、分类号码转换时出现差错而导致误检。

  35. 三、主题语言构成要素 • 1、主题词:能够充分表达文献(检索需求主题概念的名词或词组。 • 2、主题词表:汇集所有主题词的系统化词表。 • 四、主题语言的常用类型 • 按主题词的构成分为: • 1、关键词语言:以关键词为标识,用来存储、检索文献信息的标识系统。 • 2、叙词语言:以叙词为标识,用来存储、检索文献信息的标识系统。

  36. 五、主题语言的原理 • 1、关键词检索语言 • (1)用关键词表达文献(需求)主题概念。从文献中抽出的能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称之为关键词。 • (2)所有关键词按字顺排列。 • (3、)采用轮排方式编制索引。一篇文献(一个需求)抽出几个关键词就形成几条索引。 • 2、叙词检索语言 • (1)用叙词表达文献(需求)主题概念。从具有组配功能,并经过严格规范化处理的表示单元概念的名词或词组称之为叙词。 • (2)所有叙词按字顺排列。 • (3)用参照系统间接显示叙词之间的相互关系。 • (4)采用概念组配(概念的分析与综合)。

  37. 六、关键词语言特点 • 1、该语言是自然语言,是科技人员常用的各种科技词汇,未经规范化处理。直接用这些词汇做检索,既方便又容易掌握。 • 2、关键词来自文献标题、文摘、正文中专指度高,用其检索,准确程度高。 • 3、一篇文献有几个关键词,就轮排成几条索引,检索入口多。例〈计算机在煤矿物资储备管理中应用〉 •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煤矿 物资管理 储备管理 • (1)(计算机应用)煤矿 物资管理 储备管理 994567 • (2)(物资管理)计算机应用 煤矿 储备管理 994567 • (3)(储备管理)计算机应用 煤矿 物资管理 994567 • (4 )( 煤矿) 计算机应用 物资管理 储备管理 994567 • 4、由于检索词未经过规范化处理,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用词不统一,检全率较低。

  38. 七:叙词语言特点 • 1、叙词语言采用概念组配形成检索词,提高了检全率、检准率。组配方式有: • (1)相交组配:不同概念相交形成新概念。图3-2 • (2)并列组配:两个基本点或多个概念并列形成一个新概念。图3-3 • (3)限定组配:表示事物的叙词和方面词组配后形成一个新概念,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图3-4 • 2、叙词语言直接用叙词做检索标识,具有直接性。 • 3、叙词经过规范化处理,保证了事物概念与检索词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专指性强。叙词语言有一套严格完整的参照系统,能显示检索词之间的相互关系, • 4、叙词语言是后组式语言,经过概念组配,能形成多个检索标识,从而可进行多途径检索。 • 、

  39. 模拟计算机 • 概念组配示意图 太阳 能 数字计算机 建筑物 设计

  40. 八、分类语言与主题语言的比较

  41. 九、标引程序 • 1、标引的含义:依据检索语言,确定文献(检索需求)标识的过程。 • 2、标引程序 • (1)分类标引 • 主题分析:主要内容、主题概念 • 确定主题类型:单主题、多主题 • 确定主题概念所属学科、专业、专题 • 利用体系分类表确定分类标识。 • (2)主题标引 • 主题分析:主要内容、主题概念 • 概念组配:确定检索主题词 • 核对主题词表。

  42. 第四章:文献检索工具 • 第一节:概述 • 一、检索工具的含义、构成要素 • 1、含义:依据检索语言,将无序列文献按一定方式系统组织起来,用以报道、存储和检索文献的工具。如:专业文摘、图书目录、论文题录、文献数据库等。 • 2、构成要素: • (1)文献:构成主体 • (2)检索语言:文献组织方式 • (3)文献条目:文献存在方式 • 名称、作者、时间、机构、文献出处、简介等

  43. 二、检索工具的特征 1、详细描述文献的内容特征、外表特征。 内容特征:分类号、主题词、内容摘要 外表特征:名称、作者、文献出处、机构 2、每条文献记录必须有检索标识(分类号、主题词) 3、全部文献条目按一定顺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能够提供多种检索途径。

  44. 三、检索工具的形成 • 一次文献 主题概念 检索标识 检索工具 • 文献条目 • 1、主题分析:主要内容、主题概念、专业、 学科、专题 • 2、确定标识: • 3、文献浓缩:形成文献条目 • 4、文献条目系统化

  45. 四、检索工具的职能 • 1、报道职能:通过检索工具对文献信息的报道,可了解某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 • 2、存储职能:将文献按一定规则存储起来,形成有序文献集合体。 • 3、检索职能:提供检索手段,检索文献信息。

  46. 第二节 检索工具的编排接、类型 • 一、编排结构 • 1、使用说明:收录范围、著录标准、使用方法 • 2、文献条目集合:文献条目有序集合 • 分类标识 文献名称、类型、作者、时间 • 主题标识 文献名称、类型、作者、时间 • 3、索引:主题、分类、机构、著者各种号码 • 4、引用文献目录:期刊、图书、会议文献。

  47. 二、检索工具的类型 • 1、按存储文献信息的手段 • (1)手工检索工具 • (2)计算机数据库检索工具 • (3)计算机文献库检索工具 • (4)网络检索工具 • 2、按收录文献的范围 • (1)综合性检索工具:涉及多门学,如《工程索引》。 • (2)专业性检索工具:某一学科,如:《化学文摘》。 • (3)单一性检索工具:只收录某一类型文献,如:《世界专利索引》。

  48. 二、检索工具的类型 3、按揭示文献的方式 (1)目录:以单独出版物为报道单位,揭示外表特征的检索工具。 (2)题录:以单篇文献作为报道单位,揭示外表特征的检索工具。 (3)文摘:以单篇文献作为报道单位,揭示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检索工具。 (4)索引:揭示具有重要检索意义的内容标识,并注明文献条目线索的检索工具。

  49. 第三节、几种常用的检索工具 • 一、目录型工具 • 1、目录含义:对图书、期刊(单位出版物)外表特征的揭示和报道。 • 2、文献条目构成:名称、作者、出版地、时间、主题词、分类号。 • 3、目录种类:篇名、著者、分类、主题目录。 • 4、排检规则: • (1)篇名、著者、主题目录:按字顺+笔画进行。 • (2)分类目录:按分类号顺序进行。

  50. 二、题录型检索工具 • 1、题录的含义:揭示和报道单篇文献的文献条目集合。 • 2、文献条目构成:名称、作者、出版地、时间、主题词、分类号。 • 3、题录类型:篇名、分类、主题题录。 • 4、排检规则: • (1)篇名、主题题录:按字顺+笔画 • (2)分类题录:按分类号顺序进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