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青藏铁路的环境

青藏铁路的环境. 青藏铁路从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拉萨, 全长 1956 公里,其中全长 1100 多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段,有 960 公里是在海拔 4000 米以上。青藏铁路将要经过可可西里、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自然保护区,线路主要通过地区是两大保护区的边缘交界地带。. 青藏高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区域,有“世界第三极”、“全球气象灶”之称,这里的自然生态与环境受到国内、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青藏铁路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条生态环保铁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有关的生态与环境的问题,青藏铁路的设计和施工单位能想到的都基本做到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yar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青藏铁路的环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青藏铁路的环境 • 青藏铁路从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拉萨, • 全长1956公里,其中全长1100多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段,有960公里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铁路将要经过可可西里、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自然保护区,线路主要通过地区是两大保护区的边缘交界地带。

  2. 青藏高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区域,有“世界第三极”、“全球气象灶”之称,这里的自然生态与环境受到国内、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青藏高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区域,有“世界第三极”、“全球气象灶”之称,这里的自然生态与环境受到国内、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青藏铁路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条生态环保铁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有关的生态与环境的问题,青藏铁路的设计和施工单位能想到的都基本做到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6年7月1日,随着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运营,对于青藏铁路将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这不仅仅是针对青藏铁路工程的本身,还有铁路营运后延伸出来的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

  3. 青藏铁路的环境问题 • 吴晓青表示,青藏铁路的建设对促进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增强青藏高原地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远的影响。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青藏铁路建设有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有五方面的问题。

  4. 青藏铁路将经过国家级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省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在西藏自治区内铁路沿线分布有黑颈鹤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工程施工会惊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工程建成后可能对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造成影响。

  5. 对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线路所经地区有众多高原湖泊、沼泽型湿地,处理措施不当会影响湿地的生态功能和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造成湿地萎缩。 • 三 对高原、高寒地表植被的影响:沿线分布稀少的地表植被再遭破坏,会更加剧沿线的水土流失和草地沙化。

  6. 工程对高原冻土环境的影响:如工程设计、施工的处理措施不当,将会对施工区域冻土环境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 五 对沿线自然景观的影响:青藏高原具有世界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旅游资源,工程施工取弃土石方和挖方量很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沿线原生的自然景观。

  7. 关于野生动物 • 保护高原珍稀野生动物资源。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极为珍贵的动物资源,在工程设计时,有关方面就对穿过可可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铁路线路,进行了多方案比选,采取了绕避方案,在西藏境内选择羊八井方案,绕开了黑颈鹤保护区。根据青藏铁路沿线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设计部门还在相应的地段设置了30多处野生动物通道,保障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

  8. 关于高原湖泊和湿地 • 保护高原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青藏铁路沿线有众多的高原湖泊和沼泽型湿地,它们对青藏高原和世界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避免施工中路基工程对地表泾流阻隔和取土、弃土、弃碴对湿地的挤占而造成湿地萎缩、功能退化,在设计和施工中,对线路和取、弃土(碴)场也选择了绕避湖泊、湿地的方案;实在无法绕避时,对通过湖泊、湿地进行桥路方案比选;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路基对地表泾流的切割影响,在设计和施工中,对相应地段增加了涵洞数量,以保证地表泾流对湿地水资源的补充,防止湿地退化萎缩。

  9. 关于地表植被 • 保护高原地表植被。设计中合理规划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取弃土场和施工营地,在施工便道两侧插上小彩旗作为路界标志,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行走路线,防止对施工范围之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表植被,要求施工前先将草皮易地假植,待路基边坡成型后及时移植覆盖;对唐古拉山以南自然条件允许的地段,还将采取选育当地高原草种播种植被或采用当地草甸根系繁殖方式再造植被。特别是在开砂采石中,做到统一规划,严格管理。施工单位建采石场前,都通过了地方政府的评审,取得开采许可证,目前所开挖的山体均在岩体裸露无植物地段,砂卵石点均选择在高于常水位的河滩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多项措施,以保护青藏高原特殊的植被。

  10. 关于高原冻土 • 保护高原冻土环境。青藏铁路穿越昆仑山与唐古拉山南北长达550公里的连续多年冻土带。为了保证线路经过区域冻土环境的稳定,攻克冻土难题,全线专门安排了六处冻土工程试验段。对厚层地下冰冻土段,采取了桥梁代替路基的工程措施,以减少对冻土的扰动,并可保证线路的工程质量。

  11. 关于自然环境 • 保护自然环境。对路基填方地段,采取集中设置取(弃)土场,尽量远离铁路线路的措施并及时做好植被恢复工作。比如,昆仑山玉珠峰是青藏高原的一大景观,原设计在玉珠峰山脚下设置了带状取土场,为了保护玉珠峰的自然景观,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其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宁可多走10公里的运土路程,将该地段的取土场设在线路右侧的荒滩上。对挖方地段,在路基基底换填非冻胀土并铺特殊保温材料,以避免冻土融化而产生路基病害,确保冻土层的稳定,有效地保护了高原生态环境。

  12. 青藏铁路的通车对于西藏经济的促进是前所未有过的,同时对于整个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过的。由于青藏铁路建设者和管理者对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火车车厢内部已经装备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控制了对铁路沿线的污染,但是青藏铁路所带来的延伸污染——随着铁路而来的大批旅客和大批不可降解的工业产品对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青藏铁路显得无能为力。要减少和消除这些潜在的环境污染源,不是青藏铁路自身可以彻底解决的,这需要多方的协作和长期的努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有可能达到。青藏铁路的通车对于西藏经济的促进是前所未有过的,同时对于整个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过的。由于青藏铁路建设者和管理者对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火车车厢内部已经装备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控制了对铁路沿线的污染,但是青藏铁路所带来的延伸污染——随着铁路而来的大批旅客和大批不可降解的工业产品对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青藏铁路显得无能为力。要减少和消除这些潜在的环境污染源,不是青藏铁路自身可以彻底解决的,这需要多方的协作和长期的努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有可能达到。

  13. 目前,在青藏铁路通车之际,我认为迫在眉睫的是要提升进入西藏旅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每一个通过铁路进入青藏高原的游客都能接受环境保护意识的熏陶,掌握最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并且从每个旅客自身做起。目前,在青藏铁路通车之际,我认为迫在眉睫的是要提升进入西藏旅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每一个通过铁路进入青藏高原的游客都能接受环境保护意识的熏陶,掌握最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并且从每个旅客自身做起。

  14. 青藏铁路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最大工程之一,由于穿越青藏高原腹地,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绿色江河从2001年青藏铁路建设开始,围绕青藏铁路建设先后开展了“藏羚羊种群数量调查及迁徙保护”、“青藏铁路沿线的垃圾情况调查”,“长江源生态人类学调查”,“长江源唐古拉乡畜牧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调查”等,通过基础调查和数据整理,完成相应的科学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向青藏铁路设计、建设单位,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青海省政府、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同时督促有关部门对建议认可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青藏铁路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民间组织影响大型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决策的成功范例。青藏铁路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最大工程之一,由于穿越青藏高原腹地,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绿色江河从2001年青藏铁路建设开始,围绕青藏铁路建设先后开展了“藏羚羊种群数量调查及迁徙保护”、“青藏铁路沿线的垃圾情况调查”,“长江源生态人类学调查”,“长江源唐古拉乡畜牧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调查”等,通过基础调查和数据整理,完成相应的科学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向青藏铁路设计、建设单位,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青海省政府、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同时督促有关部门对建议认可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青藏铁路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民间组织影响大型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决策的成功范例。

  15.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是绿色江河的强项,并且已经在青藏公路沿线和青藏铁路施工工地开展了1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宣传、教育素材及形式多样的方法,同时培养了300多名志愿者。在青藏铁路通车之际,绿色江河志愿者将走进青藏铁路的列车车厢,对旅客进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利用绿色江河志愿者的优势和影响力,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让进入西藏的游客不仅仅只是感受青藏高原的雪山蓝天、宗教文化,也能感受到一些绿色与环保的氛围,不仅仅是在火车车厢里做到生态与环保,同时让游客把环保理念带出车厢,带进西藏,成为一个传播生态环保理念的绿色种子。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是绿色江河的强项,并且已经在青藏公路沿线和青藏铁路施工工地开展了1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宣传、教育素材及形式多样的方法,同时培养了300多名志愿者。在青藏铁路通车之际,绿色江河志愿者将走进青藏铁路的列车车厢,对旅客进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利用绿色江河志愿者的优势和影响力,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让进入西藏的游客不仅仅只是感受青藏高原的雪山蓝天、宗教文化,也能感受到一些绿色与环保的氛围,不仅仅是在火车车厢里做到生态与环保,同时让游客把环保理念带出车厢,带进西藏,成为一个传播生态环保理念的绿色种子。

  16. 关于绿色江河 • 绿色江河是一个只有4名工作人员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从1995年开始“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活动开始,从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建设到藏羚羊种群数量调查,再到藏羚羊迁徙保护、青藏线垃圾调查、长江源生态人类学调查、水资源调查、唐古拉山乡畜牧业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调查、保护藏羚羊过公路“红绿灯计划”等几乎所有项目的实施中,绿色江河通过运用有效的志愿者机制,调动了志愿者的广泛参与,为当地社区的生态保护作出了贡献。

  17. 保护生态 保护环境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18. END 谢谢观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