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飞秒光谱技术篇

飞秒光谱技术篇. 飞秒相干瞬态光谱原理与技术. 超短激光脉冲产生技术. 主动锁模 被动锁模 饱和吸收体锁模 克尔透镜锁模 ( 短至亚 10 飞秒 ) ( 周建英等, Appl. Phys. B73, 119 (2001)) 动镜锁模 ( 等效于饱和吸收体 ) ( 邬起,周建英等, JOSA B10, 2080 (1993)) 附加锁模 孤子的产生. 超短激光脉冲的测量技术. 光电管与示波器测量技术 条纹机测量技术 自相关测量技术 FROG 测量技术 SPIDER 测量技术

yehud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飞秒光谱技术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飞秒光谱技术篇 飞秒相干瞬态光谱原理与技术

  2. 超短激光脉冲产生技术 • 主动锁模 • 被动锁模 饱和吸收体锁模 克尔透镜锁模 (短至亚10飞秒) (周建英等,Appl. Phys. B73, 119 (2001)) 动镜锁模 (等效于饱和吸收体) (邬起,周建英等,JOSA B10, 2080 (1993)) • 附加锁模 • 孤子的产生

  3. 超短激光脉冲的测量技术 • 光电管与示波器测量技术 • 条纹机测量技术 • 自相关测量技术 • FROG测量技术 • SPIDER测量技术 • 高阶非线性光学测量技术 • 时空变换技术 • 光学衍射技术 (吴佳文,周建英, 激光产品世界,2003,第2期)

  4. 相干态光谱技术 测量密度矩阵非对角元(或非线性极化强度) • 频域测量技术 • 泵浦-探测技术 • 自由感应衰减技术 • 光子回波技术 • 四波混频技术 • 测量相干辐射的通用技术

  5. 频域测量方法 对于适合于谐振子模型的二能级原子跃迁: 均匀增宽体系的复吸收系数:

  6. 频域测量方法几点说明 1 在时间分辨光谱学发展以前就可以用频域分析方法准确 估计出相干驰豫时间。如德拜在本世纪初就估计到液体分 子的驰豫时间在皮秒量级。内壳层电子的电离跃迁驰豫速 率在阿秒量级。 2 如果跃迁谱线有非均匀增宽的贡献,必须采用非线性光 谱学方法消除谱线的非均匀增宽。 3 如果伴随电子跃迁的同时还出现了电子-声子耦合,还可以由边带频率判断声子频率。此为共振拉曼散射。 4 实验结果表明:在均匀增宽体系,频域与时域满足富里埃变换关系。 5 所有谐振子可以描述的微观体系,均可以用频域时域变换方法估算退相时间。

  7. 谱线宽度测量方法 1 对于一般固体中的谱线测量,使用吸收光谱仪或荧光光度计即可。 2 激光光谱仪提供更高的光谱频率分辨能力。

  8. General aspect of ultrafast nonlinear spectroscopy

  9. Pump-probe configuration: Pump 泵浦-探测技术通常采用超短 激光脉冲作为激发光源,记录 探测光功率的改变量随延迟时 间改变而改变的规律。 t Probe Sample • 几点说明:1 由泵浦-探测技术可以求出极化强度 • 2 积分是由于探头响应较慢的缘故 • 3 积分中相减是扣除线性极化贡献的有效方法, • 可以由锁相技术实现。

  10. 泵浦-探测技术的关键问题: • 1 泵浦-探测光束在样品中的重叠 • 解决方法:对红外激光借助显微与红外可视技术的联用 • 2 零点的确定 • 解决方法:步进马达,倍频晶体,光电倍增管与示波器的联用 • 3 信号-噪音比的提高 • 解决方法:多次平均;使泵浦光与探测光在样品中的重叠为最佳;使用较长时间的锁相积分时间;注意收集探测光的空间部分。 • 4 应对探测光做时间、空间、频率、相位、偏振分辨

  11. 时间、频谱积分的泵浦-探测光谱技术 Fig. C is the time and frequency Integrated probe signal as a function of time delay. Luo Li, Ph.D thesis (2001)

  12. 频谱分辨的泵浦-探测光谱技术 罗莉、周建英等,JAP 89, 8342 (2001)

  13. 空间分辨的泵浦-探测光谱技术 桑海宇博士论文

  14. 偏振分辨的泵浦-探测光谱技术 桑海宇博士论文 信号与偏振态的依赖关系: 悬而未决的课题

  15. 相位分辨泵浦-探测光谱技术 相位分辨可以有泵浦-探测光谱方法确定,也可以有自由感应衰减确定; 相位分辨所需的分辨率必须在波长范围( ); 在测量过程中,麦克尔逊干涉仪的两臂会经受不同的干扰,引起随机相位起伏,可用差分方法予以消除(陈磊硕士论文); 消除随机相位也可以采用压电晶体控制的方法(王自鑫硕士论文) 余向阳、周建英等,APL 73, 3321 (1998)

  16. 时间分辨的泵浦-探测光谱技术 在泵浦-探测光谱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探测光进行时间 分辨分析 本实验为稀土晶体中的泵浦-探测信号 李鸣,赵霁等,待发表

  17. 自由感应衰减的原理与技术 仅需求解布洛赫方程,并 采用极化强度相干涉原理 驱动光场为: 二光场产生的极化强度 相互干涉,由粒子数随 随延迟时间的变化规律, 即可求出T1,T2等参数 粒子数记录方法:荧光,光电流等

  18. 稀土固体材料中的吸收光谱与自由感应衰减 罗琦、周建英等, JCP, 114, 1870 (2001) 1 激发谱与自由感应衰减满足傅氏变换关系 ; 2 稀土固体常温或液氮温区有长的退相时间; 3 多电子态激发导致量子拍或极化拍(有待进一步研究) 4 本测量可以确定电子-声子的相互作用强度(黄李因子)

  19. 超快四波混频技术 对于泵浦-探测激光光谱,相干与非相干极化强度均影响探 测光的变化。四波混频只记录相干极化强度的变化。

  20. Self-induced-transparency: experimental set-up

  21. EIT experimental set-up Could it be possible to extend the measurement to fs region?

  22. MBE Machin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