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50 Vues
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建设现状和发展思路 2007 年 5 月. 办学定位. 学校办学定位 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应用型专门人才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994 年起,积极探索校内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 目前 , 已初步建成以 “ 国际商务实验中心 ” 为载体的全覆盖、全过程的实验教学体系。. 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 建设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一、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现状. 1 、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体系建立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理念、目标
E N D
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建设现状和发展思路 2007年5月
办学定位 • 学校办学定位 • 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应用型专门人才 •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1994年起,积极探索校内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 • 目前,已初步建成以“国际商务实验中心”为载体的全覆盖、全过程的实验教学体系。
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 建设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思路
一、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现状 1、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体系建立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理念、目标 全覆盖、全过程的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定位 • 具备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从事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定位
培养理念 • 实验 • 为了检验基本经济管理理论而进行的课程训练或综合训练; • 模拟实验 • 借助间接的手段,设计某一个与经济管理专业对应的产业中企业业务流程, 通过对流程的研究间接认识企业运作的规律。
培养目标 • 学生从事国际商务活动七种能力 • 国际商务职业规划与定位能力 • 国际交流与沟通能力 • 对外贸易业务操作能力 • 适应信息化环境工作能力 • 国际结算能力 • 国际商务争端解决能力 • 团队精神与综合应用能力
发展历程 • 1994年起 • 以出口业务流程再造为切入点,围绕培养学生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能力这一重点,开始自主开发和引进各类专业模拟实验课程 • 至2006年 • 初步建成培养学生从事国际商务活动七种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1999 1997 1994 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 发展历程 会展模拟及其他在建项目 学生创业中心 国际商务英语口译模拟项目 学位后培训基地 电子商务与物流模拟项目 ERP(用友) 金融专业模拟项目 法学专业模拟法庭项目 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多媒体自主训练项目VEKTOR 上海市高校国际商务实习中心(ITS)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模拟项目(TMT)
全覆盖、全过程的实验教学体系 • 以“国际商务实验中心”为载体,对学生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能力训练和培养,覆盖全体本科生,贯穿四年教学全过程
受益学生(Vektor) 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到目前总:13370人
TMT受众 总人数:8815人 平均每学期约600人 1997 – 1999 509人 1994 – 1996 197人 2000 – 2002 1741人 2006. 3. 630人 2003 – 2005 5738人
2、国际商务实验教学实施方式 学分保证 目标明确 分层训练
学分保证 • 10个必修学分 • 国际商务职业规划训练(2学分) • 国际商务语言能力训练(2学分) • 国际商务业务流程训练(2学分) • 国际商务入职资格训练(2学分) • 国际商务综合仿真训练(2学分) • 实验项目采用菜单式、单课式的开放选课方式
目标明确 • 1994-2000 • 注重对学生对外贸易业务流程训练(TMT、LPT) • 2001-2004 • 注重学生专项能力的提高(VEKTOR、EDI) • 1994-2000 • 注重仿真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ITS)
? Opportunity Negotiation Signing Contract Fulfilling Contract Documentation & Settlement
体 验 贸 易 流 程 熟 悉 操 作 技 能
Company Trade Services Domestic Supply Overseas Supply Domestic Demand Overseas Demand Bank Account Changeable Environment
12 weeks 信息流 物 流 综合应用 资金流 深入应用 风 险 成 本 效 益 市 场
素质 案例讨论 董事会述职 团队合作 职业习惯 业绩 业务量 利润额 贸易额 市场敏感度和市场反应意识 能力 商务谈判和交往能力 业务应变和问题处理能力 ITS考核
创业中心 学校成立创业中心 现有18家公司入驻,经营范围涉及贸易、投资、咨询、校园拓展、会展服务、人力资源、网络平台、广告设计、文化传媒、服装租赁等与学校专业相关的领域 5家发展成为实体公司
分层训练 • 团队互助项目 • 采用工作室训练模式(语言中心工作室、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工作室、会展实验工作室、金融模拟工作室、ERP实验室、律师工作室等) • 训练基于局域网平台国际商务语言训练项目 • 采用专用机房训练模式 • 基于互联网平台国际商务业务流程训练项目 • 采用公共机房训练模式
3、国际商务实验教学认可程度 (1)独立或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课程 国际商务专业模拟项目(TMT、ITS) 电子商务与物流模拟项目 商务英语口译阶梯训练和同声传译项目 法律文本实务训练项目(LPT)
引进软件的再次开发(VEKTOR) • 自主开发教学过程全程监控软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课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 • 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平台
(2)开发项目获得社会认可 国内近200所高校购买和使用国际商务专业模拟 软件(TMT、ITS) 国外大学、台湾地区大学认可并使用我校的国 际商务专业模拟软件(ITS)
(3)学生素质提高,实验课程多次获奖 首届加拿大IVEY中国案例分析大赛冠军 2006年SIFE世界杯获世界总冠军 “用友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对抗赛一等奖 2006年AIA财务金融案例分析大赛冠军
获奖信息 • 国际贸易模拟 199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网络贸易模拟 200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构建《国际电子商务》课程全新教学模式 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民事诉讼实务仿真训练 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校企合作 电子商务与物流综合实验系统 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 多媒体商务英语应用训练课程 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 国际贸易模拟 2003年上海市精品课程 • 商务英语口译 2006年上海市精品课程 • 国际结算 2006年上海市精品课程
二、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存在问题 管理体制 队伍建设 实验水平
管理体制 • 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 • 各实验室及实验项目的专业所属权; • 实验室、实验项目之间的互动
队伍建设 • 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 • 各实验室及实验项目的专业所属权; • 实验室、实验项目之间的互动
管理体制 • 实验人员队伍; • 激励、鼓励和支持的有效机制
实验水平 • 各实验板块之间、实验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 实验项目与相关课程、与所覆盖的专业之间的匹配关系; • 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的互动; • 综合训练项目覆盖面; • 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发展思路 1231 建立健全一个体系 充分调动两个层面的积极性 精心打造三支队伍 全力开发一个项目
1、建立健全一个体系 以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龙头,在全校层面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2、充分调动两个层面的积极性 构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3、精心打造三支队伍 大力投身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 全力投入实验教学的实验人员队伍 有力支撑实验教学的技术人员队伍 4、全力开发一个项目 组织科技攻关,专门研究开发一个综合训练项目: 国际商务智能(IBI), 增加环境变量、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更多的综合性实验项目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