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第九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第九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9-1 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 正功(输入功). 1 )驱动力. 一、作用在构件上的力. 2 )阻力:. 有效阻力. —— 有效功(输出功). 有害阻力. —— 重心下降作正功. 3 )重力. 重心上升作负功. 4 )运动副反力:. —— 不作功. 正压力. 摩擦力. —— 负功. —— 阻力. 5 )惯性力(虚拟力):. 加速运动. —— 驱动力. 减速运动. 二、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一、目的. 1 、确定运动副反力. 2 、确定机械的平衡力(力矩).

zaynah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九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2. §9-1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正功(输入功) 1)驱动力 一、作用在构件上的力 2)阻力: 有效阻力 ——有效功(输出功) 有害阻力 ——重心下降作正功 3)重力 重心上升作负功 4)运动副反力: ——不作功 正压力 摩擦力 ——负功 ——阻力 5)惯性力(虚拟力): 加速运动 ——驱动力 减速运动

  3. 二、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一、目的 1、确定运动副反力 2、确定机械的平衡力(力矩) (为保证机构按给定的运动规律运动,必须施加驱动力(力矩)与已知外力相平衡,这种未知力(力矩)称为平衡力) 二、方法 静力计算: (低速)不考虑惯性力,看成平衡系统 (高速)考虑惯性力,看成平衡系统 动力计算: 同时计入静载荷和动载荷的计算。应用达朗贝尔原理,假想地将惯性力加在产生该力的构件上,则在惯性力和其它外力的作用下,该机构及其构件都可以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因此可以用静力方法计算。这种动力计算称为动态静力计算。

  4. §9-2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作平面复杂运动 的构件 一、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Fi Mi 0 -mas 平面移动 -Jsε 平面一般运动 -mas 0 匀速 0 轴线通过质心 -Jsε 0 变速 定轴转动 -mas 0 匀速 轴线不通过质心 -mas -Jsε 变速

  5. 二、质量代换法 动代换:1. 质量不变 2. 质心位置不变 3. 对质心轴转动惯量不变 静代换:1. 质量不变 2. 质心位置不变

  6. 动代换 所以 静代换 所以

  7. ——摩擦角 §9-3运动副反力的确定 一、移动副中的反力 1、平面移动副反力 根据滑快A的平衡, Ff与VAB相反,大小根据滑动摩擦定律 f——摩擦系数(材料、光滑度、润滑)

  8. ①方向: RBA与VAB成90+ 确定总反力RBA (力的三要素:点、方向、大小) ②大小 A加速运动 (1) A减速直至静止,若A原来不动,自锁 (2) (3) A匀速或静止

  9. F F作用线作用在接触面之外 ,确定RBA 如果材料很硬,可近似认为两反力集中在b、c两点

  10. ——当量摩擦系数 ——当量摩擦角 2、楔形面移动副反力 xoy面 yoz面

  11. 与平滑块相同,楔形滑块所受的运动副总反力RBA与VAB成90+ 角 RBA:大小由平衡方程求得。

  12. 例9-1 图示钻床摇臂中,滑套长度为l、它和主轴之间的摩擦系数f。摇臂在其本身重量G作用下不应自动滑下,求其质心S至立轴之间的距离h。 则 又据 得 欲使摇臂不自动下滑,必须满足 联解上三式得 即

  13. 二、转动副中的运动副反力 1、径向轴颈,止推轴颈

  14. 轴身 轴径 轴承 2、径向轴颈的反力 由实验测量得: f0——径向轴颈的当量摩擦系数 (与材料、粗糙度、润滑条件有关) 确定RBA: RBA与y方向成α角

  15. 其中: (f为滑动摩擦系数) (该式当A、B间存在间隙时成立) 若A、B间没有间隙: 对于A、B间没有摩损或磨损极少的非跑合者, f0=1.56f 对于接触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其表面被磨成平滑,接触更加完善的跑合者, f0=1.27f

  16. 由 式知: ρ只与f0,r有关,P变向时,RBA变向,但相对轴心O始终偏移一个距离ρ, 即RAB与以O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相切,与摩擦角作用相同,此圆决定了总反力作用线的位置,称摩擦圆 由于摩擦力矩阻止相对运动,∴RBA相对轴心O的力矩为ωAB相反。 RBA:大小 RBA=Q 方向 与Q相反 作用线 与摩擦圆相切,对O的矩与WAB相反

  17. 根据力偶等效定律,M和Q合并成——合力Q’ A作减速至静止,原来静止,自锁 (1) (2) A匀速转动,或保持静止 A加速运动 (3)

  18. 3、止推轴颈的摩擦力 r’——当量摩擦半径 非跑合: 跑合:

  19. 例9-2 图示偏心夹具中,已知轴径O的半径r0、当量摩擦系数f0、偏心距e、偏心圆盘1的半径r1以及它与工件2之间的摩擦系数f,求不加力F仍能夹紧工件时的楔紧角ß。 轴颈O的摩擦圆半径 圆盘与工件间摩擦角 所以

  20. 例9-3 图中,已知机构位置、各构件尺寸,各转动副半径和当量摩擦系数均为r和f。不计重力和惯性力,求各转动副中反作用力方向和作用点并求作用在构件3上的阻力偶矩M3。

  21. §9-4不考虑摩擦力的机构力分析 一、计算理论:动态静力法 (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假想地将惯性力加在产生该力的构件上,构件在惯性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可以用静力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分析步骤 1、运动分析(假设原动件匀速运动) 2、计算惯性力 3、考虑反力、惯性力、重力、驱动力、生产阻力的平衡 4、解方程(图解法,力多边形) 杆组

  22. 例:鄂式破碎机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重力及其对本身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以及矿石加于活动鄂板2上的压力Ft。设构件1以等角速度ω1转动,其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求作用在其上E点沿已知方向x-x的平衡力以及各运动副中的反力。例:鄂式破碎机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重力及其对本身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以及矿石加于活动鄂板2上的压力Ft。设构件1以等角速度ω1转动,其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求作用在其上E点沿已知方向x-x的平衡力以及各运动副中的反力。

  23. §9-5 速度多边形杠杆法 一、力学原理:虚位移原理 对整个机构由虚位移原理得 从p点到力Fj的距离 力Fj的功率: (作用在构件上的所有外力对转向速度多边形极点的力矩之和为零)

  24. 注意点: 1、将力偶矩转化为力偶 2、可以不转速度多边形,将力转90°后,平移到速度多边形上

  25. 例9-8 已知惯性力Fi2、惯性力偶矩Mi及外力F3。求加于B的切向平衡力F或平衡力矩M。

  26. 对P点取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