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82 Vues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题记. ------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E N D
题记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 爱祖国的文化 • 爱自己的国家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 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着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着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社会主义在中国,集中地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 爱国主义首先就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 爱社会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以及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 • 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大的政治分野。 • 只要站在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上,深明中华民族的大义,就能够在政治上求同存异,就能够团结起来,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奋斗。
邓小平指出: • “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
(二)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 •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 理解: • 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 • 爱国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
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 •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差别,但报效祖国不受限制 •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的政治、文化一体化
(三)爱国主义与增强国防观念 • 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会侵略别国 • 在当今时代,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需要建立强大、巩固的国防 • 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概念:国防 •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概念:国防观念 •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 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 • 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 • 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 • 关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强化忧患意识。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团结统一 • 爱好和平 • 勤劳勇敢 • 自强不息
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提升 : • 井冈山精神 • 长征精神 • 延安精神 • 雷锋精神 • “铁人精神” • “两弹一星”精神 • 载人航天精神等
三、做忠诚的爱国者 •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内核,行为是体现。 • 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做忠诚的爱国者 •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做忠诚的爱国者 • 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追求。
(一)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就是相信依靠本民族的力量能够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使自己的祖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邓小平告诫我们: • “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 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和信心,是不可动摇的 •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栋梁之材
(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所喊出的响亮的口号 • 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和内化,又是自觉地增建国之才和践爱国之行的动力 •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报效祖国的方式往往是不同的
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最新表现形式,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生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一)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 时代精神的核心就是改革创新: •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 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障 •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 •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 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是大学生成才的巨大力量(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是大学生成才的巨大力量 • 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后备军 •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当代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 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