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EQ 教育基礎志工培訓課程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EQ 教育基礎志工培訓課程. 課程 5 Q&A 張黛眉. 孩子的行為問題與親師關係. Q1. 最近 小朋友常常被 罰寫 a 我不追逐打鬧 — 在教室跑來跑去 b 我不取笑別人 — 笑別人胖 上課和別人說話 打掃時間還沒結束,他就玩起來了 功課方面最近較不用心,老師很生氣。 ( 很怕他被貼標籤 ) 有一天放學時老師跟著他下來,連我一起被說一頓 ( 當著很多人 ) ,是否我也被貼標籤啦 :< 請問 1 我該如何回應老師 ? 老師有不當嗎 ? 2 還是我應如何去讓孩子釋懷 ? 有何方法 ? 3 還是我應調整自己的心態 ?

zed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EQ 教育基礎志工培訓課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EQ教育基礎志工培訓課程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EQ教育基礎志工培訓課程 課程5 Q&A 張黛眉

  2. 孩子的行為問題與親師關係 Q1.最近小朋友常常被罰寫 • a我不追逐打鬧—在教室跑來跑去 • b我不取笑別人—笑別人胖 • 上課和別人說話 • 打掃時間還沒結束,他就玩起來了 • 功課方面最近較不用心,老師很生氣。(很怕他被貼標籤) • 有一天放學時老師跟著他下來,連我一起被說一頓 (當著很多人),是否我也被貼標籤啦 :< • 請問 • 1我該如何回應老師? 老師有不當嗎? • 2還是我應如何去讓孩子釋懷? 有何方法? • 3還是我應調整自己的心態? ~不知如何是好的媽媽~謝謝!!

  3. 平撫自己的情緒先 • 有一天放學時老師跟著他下來,連我一起被說一頓 (當著很多人),是否我也被貼標籤啦 :< • 因為孩子的問題被老師指責時,會出現什麼情緒? 羞愧 自責 憤怒(對孩子、對老師)緊張 擔心

  4. 如果你這麼想,一定會更生氣、更焦慮、更難過如果你這麼想,一定會更生氣、更焦慮、更難過 1.完蛋了,我的小孩是不是有問題? 2.我是不是一個失敗的媽媽? 3.我的孩子是不是被貼標籤了? 4.老師是不是很討厭我的小孩? 5.小孩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不能像別人一樣遵守規矩呢? 6.我的小孩是不是過動兒? 7.這老師是怎麼當的,小孩有狀況他不能自己處理嗎?幹嘛來指責我呢? 8.老師要提醒我也可以私下找個地方,為什麼要當著大家的面?真丟臉!

  5. 你可以先找一個人說說自己的情緒,或是安靜下來沈澱心情。你可以先找一個人說說自己的情緒,或是安靜下來沈澱心情。 你可以這麼想,心情會好一點: 1.有些比較活潑的小學生需要時間學習適應團體生活 2.每個人都是從錯誤中學習逐漸進步的,很少人從不犯錯。 3.老師只是在幫助我、提醒我如何幫助孩子更好,提早注意到孩子的問題。 4.如果老師不告訴我,等孩子行為成為習慣要改變就更困難了。 5.我的小孩好活潑,不像那些服從權威的小孩,將來一定很有創意。 6.老師一個人要面對那麼多孩子,可能也覺得很無力吧! 7.老師其實是在向我求助。

  6. 孩子的行為問題:請用行為改變技術 1.一次處理一個行為 2.清楚定義目標行為:模糊的描述沒有用 • 我不追逐打鬧—在教室跑來跑去 (清楚) • 我不取笑別人—笑別人胖 (清楚) • 上課和別人說話 (清楚) • 打掃時間還沒結束,他就玩起來了 (清楚) • 功課方面最近較不用心 (模糊) 3.行為約定: 1)和孩子討論問題的原因 2)排除行為的困難 3)用適當的行為取代不適當的行為 4)明確的獎懲(代幣制度)

  7. 親師關係 • 親師一定要合作友善,不要激化對立的情緒 • 家長要當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橋樑 • 老師也需要被鼓勵:告訴老師,他對孩子的鼓勵和稱讚很受用 • 告訴孩子老師很喜歡他,很關心他 • 彼此鼓勵,表達感謝(多看正面),不要彼此批評指責(只看到負面的)

  8. 孩子的行為問題 Q2.小孩(小一)當別人誤會他,會出手打人,該如何引導告知不用打人方式解決問題? 孩子需要時間練習,到小三時行為控制力會提昇 一次處理一個行為 清楚定義目標行為 討論行為發生的情境和原因 用適當的行為取代不適當的行為: 用語言取代動手 練習為自己說明 衝動控制:情緒紅綠燈 角色扮演 明確的獎勵和懲罰 逐步漸進多鼓勵

  9. Q3.大兒子個性柔弱,遇到衝突都是用逃避方式,低調處理,如何改變這氣質,讓他可以勇敢面對,不要壓抑自己情緒。Q3.大兒子個性柔弱,遇到衝突都是用逃避方式,低調處理,如何改變這氣質,讓他可以勇敢面對,不要壓抑自己情緒。 孩子想不想改變? 引發改變的動機

  10. 自我肯定訓練 • 從家人互動開始練習 • 用角色扮演示範和演練 • 逐步漸進的練習在朋友之間自我肯定 • 練習如何化解衝突 • 表達是安全的 • 重要的是表達,有時不一定會達到目的

  11. 手足爭執 Q4.若兄弟兩個打架,打架後的處理,先打人處罰多?? 另,打人的處罰哪種最適合最有效?! 出手打人的小孩有可能是被激怒的 找出解決策略勝過對行為的處罰

  12. 如何解決打架問題 • 第一階段:普通的小爭吵 • 忽略它,讓孩子自行解決。 • 告訴自己,孩子有能力可以自行解決,從爭吵中學習妥協。 • 不要介入。

  13. 第二階段:戰火升高,大人的介入可能有幫助 • 同理他們憤怒的情緒:「你們兩個聽起來好像都很氣對方。」 • 說出他們個別的觀點:「哥哥,你想繼續玩那個玩具,因為是你先拿出來的,而且玩得正高興。而你,弟弟你也想玩,你覺得應該輪到你玩了。」 • 描述問題:「這個問題真的很難解決,兩個小孩爭著要玩一個玩具。」 • 表現出對小孩的信心,相信他們有能力可以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找到一個你們都覺得公平的解決方法。需要我幫忙的話,再告訴我。如果你們做不到,就要先分開一下。」 • 離開房間。

  14. 第三階段:打架的情形好像有點嚴重 • 詢問:「這是真的打架,還是打著好玩的?」(規則:打著好玩可以,來真的就不行了。) 讓小孩清楚知道遊戲規則:「打著好玩必須雙方都同意才可以。」(規則:如果不是雙方都想這麼玩,這遊戲就得結束。)

  15. 第四階段:打架情形真的很嚴重,大人絕對有必要介入。第四階段:打架情形真的很嚴重,大人絕對有必要介入。 • 描述你所看到的事實:「我看到兩個很生氣的小孩想要互相傷害對方。」 把小孩拉開:「你們兩個一起太危險了,你們需要冷靜的時間。」現在,動作快,你回你的房間,你也回你的房間。」

  16. 如何幫助小孩解決困難的糾紛 • 把和糾紛有關的人員全部找齊,召開會議,並說明會議的目的。「現在家裡發生了一件讓大家都不愉快的事,你們兩個都認為自己沒有錯。我們得一起想想辦法,讓大家都能好過一點。」 • 向每個人解釋會議的基本進行規則。「我們召開會議的目的,是為了讓XX問題獲得解決。首先,我們不能打斷A說的話,讓他說完他想說的話。等他說完了,我們再來聽聽B的想法,同樣的,也沒有人能打斷他說話。」 • 寫下每個小孩所說的話和他們的感覺。把這些記錄大聲的唸出來,確定你對每個小孩的感覺解讀正確。 • 讓小孩有答辯的機會。 • 邀請家中的成員一起解決問題,並且不帶批評的寫下所有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越多越好,由小孩先開始說。 • 決定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兩個孩子都必須讓步與妥協,好讓雙方都能滿意。 • 追蹤執行的成效如何。「我們下星期再開一次會,看看實行的效果如何,是不是讓每個人都滿意。」 (參考資料:如何擺平孩子間的爭吵(培根文化) 絕版書可到圖書館借閱)

  17. 如何處罰孩子的行為 • 目的:減少不適當行為出現的機會 • 事先和孩子討論訂定規則 • 處罰的方式必須是孩子在乎的,才有辦法抑制不適當行為的出現 • 暫時停止法/權力剝奪/做家事/替對方做一件事….和孩子一起討論 • 如果事情發生了,就依規定進行處罰

  18. 孩子的性向問題 Q5.青春期的女兒(高二),有一要好的好同學,兩人常常溺在一起。有點擔心她的性向,爸爸也叫我要留意,但我很冷靜,再觀察中。不知這年紀的孩子要如何去看待她的交友狀況?有一次見他們兩人坐在一起,對方頭靠在她的肩上、頭躺在她的大腿上。電話中女兒稱呼她皇上(其實是不應太大驚小怪),但總會擔心。該如何面對呢?有沒有其他的建議可以去後續觀察呢?

  19. 同性愛與同性戀 • 同性戀是一個傾向,與生俱來的。 • 成年後才決定:上大學會繼續探索 • 孩子的特質:穿著打扮 行為模式 個性特質 同儕之間接受度高 父母的態度要接納開放,才不會造成親子關係緊張疏離

  20. 現代孩子的物質誘惑 Q6.課堂上老師提及家長們給予小孩太多物質,造成小孩較不易感恩。但是如果沒有給孩子,會不會造成孩子被嘲笑排擠?該如何在這方面加強孩子的自我肯定?

  21. 影響同儕接納度的因素是同質性:穿著打扮、共同興趣、一起行動、聊天話題影響同儕接納度的因素是同質性:穿著打扮、共同興趣、一起行動、聊天話題 可改變 不可改變 • 和孩子一起討論物質生活:需要與想要的區別 • 同儕比較 • 說明不提供過度奢侈生活背後的用意 別人家有錢我們家沒辦法(X) 如何使用金錢的價值觀(O) • 3C產品的相關問題

  22. 孩子的天賦與特長 Q7.孩子要在幾歲才能發覺其天賦或特長? 因目前我尚不知如何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的特長及方向 透過嘗試各種活動和細心的觀察找到天賦和特長 隨著成長逐漸清楚,找到時自己會知道 高中時會做興趣和性向測驗評估 不要和別人比較,是自己內部各種能力的比較 喜歡的、能勝任的、擅長的、有成就感的事 發現天賦之旅是一生的功課

  23. Q8.孩子天賦那麼多種, 但學校只注重語文&數學的情況下,若學科成績連60分不到, 家長再怎麼正面思考,又如何幫忙孩子相信自己,熬過六年學校體制後會變更好呢? 1.找出學業成就低的原因:智力/學習障礙/ 2.適合發展非學科的專長:技職教育 3.不要因為學業成就低就放棄自己

  24. Q9.(小一)這次考試國語考不好,我發現最主要是A.考前不想落實複習B.考試時不專心;Q9.(小一)這次考試國語考不好,我發現最主要是A.考前不想落實複習B.考試時不專心; • 請問要如何A.讓他認知練習的重要B.練習專心度 1.說明練習的目的 2.建立誘因(明確的獎勵) 3.逐步提高自我要求 4.少指責多鼓勵才會進步 5.專心的方法:靜坐、禪繞畫、打鼓、跳舞 6.考試的方法

  25. Q10.易焦慮,挫折感忍受度低 因怕輸,所以碰到有比賽的活動都會排斥 1.太在乎輸贏、好強、愛面子的孩子要學習接受輸的經驗,強調結果並非最重要的。 2.強調過程中的學習或是有趣的經驗更勝過輸贏的結果。 3.分享自己的經驗,鼓勵嘗試勝過表現

  26. Q11.孩子內在有強烈不安,可以有方法克服嗎? 人際潛規則有辦法教嗎? 1.人際潛規則可以一個一個教,學會了就會了。 2.不安是因為不能掌握,覺得世界是混亂的,無規則可循的。 3.安排單純友善的環境,注意正面訊息,慢慢學習掌握。 4.幫助孩子在失序的世界建立秩序感

  27. Q12.「我」訊息是否算是一種情感勒索? 如果不是,兩者的差別是? 我訊息的步驟 1.具體描述對方的行為 客觀VS主觀 2.說出對方行為的後果 為了表達VS為達目的 3.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如果你和對方的交情夠,對方多半會願意改變,讓你不會那麼難受。避免指責引起的防衛和負面情緒。 情緒勒索: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意思,我就…..(收回我的愛、我會很難過……) 利用孩子對父母的愛來達到目的

  28. Q13. 什麼情況下家長需要帶孩子去專業心理師做諮詢? 可以請師分享一下看心理諮商的費用?要看到什麼結果才結束?如何尋找一位好的心理諮商師? 最近一直面臨到教導小孩的困擾跟挫敗,需要尋求書本以外的資源,請問何處尋?謝謝!

  29. 孩子有需求時:主動要求/明顯的不快樂:憂鬱焦慮憤怒負面情緒/日常生活功能:上學、做功課、交朋友、睡眠作息正常與否孩子有需求時:主動要求/明顯的不快樂:憂鬱焦慮憤怒負面情緒/日常生活功能:上學、做功課、交朋友、睡眠作息正常與否 • 父母有需求時:擔心/困擾/親子關係 如何找到合適的諮商師? 親友介紹/主觀的感受

  30. 社區心理諮商服務 心情便利通 心理師就在你家旁 不管是親子管教、夫妻婚姻、容易緊張焦慮、失眠等困擾,還是周遭親友心情憂鬱有想不開的念頭,都歡迎您來尋求心理師的協助。民眾可以到住家附近的健康服務中心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諮詢,大幅縮短至醫院就診所需的交通與等待時間,是全國首創的便民服務喔!  ◎服務時間:每次諮商時間為30分鐘,診次時間如門診時段所示。 ◎服務地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區附設門診部,詳細地址如聯絡資訊所示。◎掛號方式:現場掛號或電話預約皆可。 ◎收費方式:一般民眾:掛號費50元+自費諮商費200元(註),合計250元。台北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http://mental.health.gov.tw/FrontIndex.aspx

  31. 賽斯教育基金會 https://sites.google.com/a/seth.org.tw/education/home 許添盛醫師網路演講 賽斯文化出版社

  32. Q14.對於國中孩子就讀住校學校有何看法? • 國中階段仍很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教導 價值觀建立 學習社會化 • 特殊狀況的考量

  33. Q15.左腦過度的刺激會影響右腦的發展嗎? • 學校的科目大多以左腦為主 • 重點在想像力及創造力的維持

  34. Q16.老師提到一本有關內向個性的書,書名是?Q16.老師提到一本有關內向個性的書,書名是? 內向心理學

  35. Q17.關於青少年的EQ, 有沒有書籍或資源課程可以幫助家長了解? • 陪他走過十三歲(楊俐容老師) • 親子天下四月號P184 ~~25本情緒書單從故事中學相處 卡內基人際關係團體 友緣基金會人際關係團體 芯福里網站演講資訊(國中親職講座)

  36. Q18 1、長輩(婆婆)做不合理要求時,如何因應?2、長輩(婆婆)做言語上人身攻擊時,如何因應?以上皆指正常、有理性的人的基礎而言。 如何面對別人的批評 1.不否定不辯解不反擊 2.具體說出讓對方困擾的地方,並向對方道歉。 3.等對方不生氣後,再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