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细菌及抗生素学 誉衡药业营销中心市场部 200 8 年 7 月

细菌及抗生素学 誉衡药业营销中心市场部 200 8 年 7 月. 培训内容: 细菌学基础知识 抗生素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细菌学基础知识. 细菌的分类.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革兰氏染色法 :1884 年由 丹麦生物学家革兰氏创立 。此染色法既可观察细菌形态,又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 临床治疗上选择抗 生素方面意义重大. 革兰氏阳性菌 , 蓝紫色 , 用 G+. 革兰氏阴性菌 , 红色 , 用 G-. 细菌的结构. 细菌生长周期. 所致疾病与治疗药物.

zudor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细菌及抗生素学 誉衡药业营销中心市场部 200 8 年 7 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细菌及抗生素学 誉衡药业营销中心市场部 2008年7月

  2. 培训内容: 细菌学基础知识 抗生素基础知识

  3. 第一部分 细菌学基础知识

  4. 细菌的分类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革兰氏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生物学家革兰氏创立。此染色法既可观察细菌形态,又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 临床治疗上选择抗 生素方面意义重大 革兰氏阳性菌,蓝紫色,用G+ 革兰氏阴性菌,红色,用G-

  5. 细菌的结构

  6. 细菌生长周期

  7. 所致疾病与治疗药物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葡萄球菌肠炎、毒性休克综 合征、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 管炎、猩红热、急性肾小球 肾炎、风湿热、大叶性肺炎、 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婴幼 儿脑膜炎、败血症、肺炎、 骨髓炎、中耳炎、鼻窦炎、炭疽热、白喉、破伤风。 中毒性痢疾、伤寒、肠出血食物中毒、尿路感染、夏季腹泻、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肺炎、尿路感染、伤口感染败血症、百日咳、霍乱、流行性脑膜炎。 治疗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磷霉素类、多肽类。 治疗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其他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磷霉素类、合成药类。

  8. 第二部分抗生素基本知识

  9. 抗生素概论 概念: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 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来源: 生物来源:放线菌、细菌。 非生物来源: 抗菌机理:细菌核酸合成抑制剂。 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细菌细胞膜功能抑制剂。 细菌细胞壁功能抑制剂。

  10. 2005年一季度全国主要抗生素品种产量变化统计 2005年一季度全国主要抗生素品种产量变化统计

  11. 2002年、2003年、2004年医院用药品种统计

  12. 抗生素的分类 一、青霉素类:天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耐酶青霉素。 二、头孢菌素类: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 三、氨基苷类:链霉素类、新霉素类、卡那霉素类、核糖霉素。 四、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多西霉素、米诺霉素。 五、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琥珀氯霉素、棕榈氯霉素。 六、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 七、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八、磷霉素类:磷霉素。 九、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杆菌类、多粘菌素类、磷霉素。 十、合成药的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磺胺类。

  13. 抗生素抑菌机理及主要药物 一、细菌核酸合成抑制剂。 原理: 药物: 二、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原理: 药物: 细菌细胞膜功能抑制剂。 原理: 药物: 细菌细胞壁功能抑制剂。 原理: 药物:

  14. 若干重要抗生素作用机制

  15. 几种主要抗生素作用机制示意图

  16. 抗生素作用机制示意图

  17. 一、青霉素类

  18. 一、青霉素类 抗 菌 谱:G-菌,G+菌,螺旋体、嗜血杆菌属。 作用机制: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 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细菌细胞壁 破裂而死。 主要药物:青霉素G、青霉素V、抗葡萄球菌青霉素、氨苄 青霉素、美西林、甲氧西林、抗假单胞菌青霉素。 注意事项:易被胃酸破坏,不宜口服。需皮试。 药品优点:抗菌谱广。 毒副作用: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 临床应用:呼吸道、尿路和胆道感染。

  19. 二、头孢菌素类 根据抗菌谱、对B-内酰胺酶稳定性及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将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分为: • 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拉啶。 • 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克罗。 • 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 头孢甲肟、头孢唑肟、头孢地嗪、头孢哌酮。 • 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头孢吡肟。

  20. 头孢菌素各代比较

  21. 三、氨基糖苷类 抗 菌 谱:对G-菌有强效,对部分G+菌(葡萄球菌)有效。 作用机制:作用细菌体内的核糖体,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主要药物: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 素、西索米星。 注意事项:碱性条件下抗菌作用强。 毒副作用:耳、肾毒性,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不能静脉推) 临床应用:

  22. 四、大环内酯类 抗 菌 谱:对G-、G+菌抗菌活性不强,主要使用在β内酰胺抗 生素无效的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 作用机制: 主要药物: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吉他霉素、乙酰螺旋 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 氟红霉素等。 药品优点: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内药物浓度高 ,半衰期长。 毒副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23. 1999年—2002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市场规模变化 1999年—2004年阿奇霉素销售及增长趋势

  24. 五、氯霉素类 抗 菌 谱:广谱抑菌剂,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作用。 作用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杀四细菌。 主要药物:氯霉素、甲砜霉素、 注意事项:细菌对其耐药,由质粒介质的乙酰转移酶使其灭活 毒副作用:引起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症。 临床应用:细菌性脑膜炎、伤寒、厌氧菌感染、眼部感染

  25. 六、四环素类 抗 菌 谱:广谱抗生素,对革阳菌、革阴菌、立克次体、支原体、 衣原体、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 作用机制: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在A位上的特异性结合, 抑制肽链增长和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改变,使细菌胞内物质外漏从而抑制细菌死亡。 主要药物: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去甲金霉素、多西环素、美 他环素、米诺环素。 药品优点: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属快效抑菌剂。 临床应用:非细菌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其他感染 。 毒副作用:不能穿过血脑屏障,药物贮存于骨、骨髓、牙和肝脏中。 有肝肾毒性。

  26. 七、林可霉素类 抗 菌 谱:对G-、G+菌抗菌活性不强,主要使用在β—内 酰胺抗生素无效的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 衣原体、军团菌。 作用机制:通过作用于核糖体的50S亚基,抑制肽链延长 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制细菌的作用。 主要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注意事项:口服吸收差,易受食物影响。可通过胎盘屏 障,组织中浓度高,革阴菌对其耐药。 毒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肝毒性、过敏反应等。 临床应用:用于金葡菌等革阳球菌及各种厌氧菌引起的 感染。

  27. 八、磷霉素类 抗 菌 谱:抗菌谱广,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耐甲氧西 林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和沙雷菌属均 有效。 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早期阶段,导致细菌死亡。 主要药物:磷霉素。 药品优点:体内分布广、可穿透血脑屏障。 毒副作用:胃肠道反应。 临床应用:敏感菌引起的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如面部、尿路、 肠道和皮肤感染。

  28. 九、多肽类抗生素 抗 菌 谱:主要作用于革阳菌,革阴菌对其均耐药。 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与粘肽的侧链形成复合 物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主要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多粘 菌素类、杆肽类。 注意事项: 药品优点:体内分布广泛,为快效杀菌剂。 毒副作用:毒性大,尤其肾功能损害。 临床应用:严重葡萄菌属引起的感染。

  29. 十、合成药的抗菌药物 抗 菌 谱:革阴菌、革阳菌、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 菌有效。 作用机制:选择性地抑制细菌DNA螺旋酶,杀死细菌。 主要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药品优点:广谱、毒性低、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半衰期 长、血药浓度高。 毒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 临床应用: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胆道、皮肤软组织感染。

  30. 其它抗菌药物 •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对G+菌有强效,对G-菌无效。注意滴注速度,滴速过快可引起红人综合症。 • 替考拉宁:新的糖肽类抗生素,半衰期长(27-37h),一天一次给药,仅用于G+菌感染。 • 克林霉素。 • 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两性霉素。

  31. 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 • 靶位改变。 • 摄入减少。 • 产生灭活酶。 • 主动外运。 • 细菌缺乏自溶酶,对抗菌药物产生耐受性。

  32. 细菌耐药示意图

  33. 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示意图

  34. 举例: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的产生过程

  35. 8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耐药对比表 抗生素 2003年20例耐药率 2004年25例耐药率 2005年35例耐药率 丁胺卡那AKM 5.00 40.00 44.00 氨 曲 南ATM 95.00 100.00 100.00 头孢他定CAZ 100.00 100.00 100.00 头孢曲松CRO 65.00 72.00 63.80 环丙沙星CIP 5.00 8.00 11.10 庆大霉素GEN 20.00 40.00 50.00 亚胺培南IPM 10.00 8.00 5.50 妥布霉素TOB 10.00 40.00 50.00 CO新诺明SXT 100.00 100.00 100.00 头孢匹污FEP 10.00 32.00 41.60 哌拉西林PIP 100.00 100.00 100.0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 100.00 100.00 100.00 摘自:《》年卷期

  36. 机理一: 产生灭活酶 • B-内酰胺酶。 • 氨基糖甙类钝化酶。 包括磷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和核苷转移酶。 •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 其它:磷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37. 机理二:靶位改变

  38. 机理三:摄入减少 主要是由于外膜的通透性下降,认为与孔蛋白(Pore)的组成或数量的减少有关。

  39. 机理四:主动外运 有些抗菌药物(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能诱导细菌的主动外运,抗菌药物难以在细菌内积累到有效浓度,造成对抗菌药物耐药程度的普遍提高。

  40. 机理五:细菌对抗菌产生耐受性 所谓耐受性指的是在低浓度即可抑制细菌生长,但却需极高浓度才能将细菌杀灭。体外表现是MIC和MBC的分离现象。

  41. 细菌耐药

  42. 细菌耐药的危险性 2005年社区耐药菌调查统计:

  43. T h a n k y o u !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誉衡药业营销中心市场部 刘喆 联系电话:010-58236766-19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