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web2.0 环境下的社会软件探究

web2.0 环境下的社会软件探究. 何 蕾 2007010203. WebQuest. 任务一 个人探究:查阅近年来跟 “ 社会性软件 ” 主题相关的文献,选择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对 “ 社会性软件 ” 进行研究,包括:什么是社会性软件,它的特性如何,在教育中有何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任务二 合作探究:选择一种或几种社会性软件进行实践,总结出它的特性并探索其在教育中的可能应用,并选择一门课程进行该软件运用于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验,在实践中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 任务三 将你的研究成果形成一篇学术论文,不少于 4000 字,在全班进行交流. Web2.0 时代来了!.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web2.0 环境下的社会软件探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web2.0环境下的社会软件探究 何 蕾 2007010203

  2. WebQuest • 任务一 • 个人探究:查阅近年来跟“社会性软件”主题相关的文献,选择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对“社会性软件”进行研究,包括:什么是社会性软件,它的特性如何,在教育中有何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 任务二 • 合作探究:选择一种或几种社会性软件进行实践,总结出它的特性并探索其在教育中的可能应用,并选择一门课程进行该软件运用于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验,在实践中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 • 任务三 • 将你的研究成果形成一篇学术论文,不少于4000字,在全班进行交流

  3. Web2.0时代来了!

  4. 什么是web2.0——不同专家的观点 • Tim O’reilly • O’Reilly出版社总裁Tim O’reilly在《什么是Web2.0》一文中,在首先概括web2.0时给出了一张web2.0的大体框图。他认为Web2.0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很难用一系列明确的技术来概括,更多的是以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新的理念,距离这个核心越近,越具有web2.0的特征,反之特征就越模糊。

  5. PageRank; eBay声誉,Amazone评价: 用户作为贡献者 Blog:参与,非出版 Bit Torrent: 完全去中心 Flickr; Delicio.us; 标记,非分类 Wikipedia: 根本的信任 Gmail;Google地图 和Ajax:丰富的用户体验 Google Ad Sence: 用户自助实现长尾 信任自己的用户 概念、非技术 小的部分松散结合 长尾 参与 丰富的用户体验 软件改进 更多人使用 “Intel Inside” 般的数据 永远的测试版 内容的细部可寻性 紧迫:用户 行为非预定 复合权利: “部分权利保留” 可编程性 Meme:文化基因的意思,代表可象生物基因一样传播、继承和变异的人类思想、文化模式、观念、行为方式等。Meme一词由英国的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自私的基因》 ( 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创造出的新词。

  6. 什么是web2.0—— • Blogger Don • Blogger Don从web2.0组成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Web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性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割、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7. Web2.0以多人参与为基础

  8. Web2.0中,人起着灵魂作用

  9. Web2.0是可读可写互联网

  10. Web2.0的元素

  11. 总的说来—— • Web2.0 是个历史学的概念, 而非技术性的概念, 它是对Web 发展历史断代的成果, 是相对于Web1.0 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 Web2.0 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 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 Web2.0 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于技术, 而是一种态度: 用户体验, 资源共享, 集体思维, 平台开放(Undersound); • Web2.0 更接近Internet 的本质,即分享、自由、平等和开放。而Web2.0 所推崇的真实化又使它具备越来越高的可信度, 通过它用户可以建立和现实生活类似的社会交往, 这使得网络和现实生活开始真正地交融, 更加直接、明晰和可控。(王蕊,2006)

  12. 社会性软件概述 • 2000年2月,斯坦福大学发布了第一份有关互联网络与社会关系的调研报告(Internet and Society Report),认为互联网络的发展,不是为人们之间的互联提供了技术支持,相反,在技术发达的社会中人们更加孤单。该报告引发了互联网络发展是否造成社会资本流失的广泛讨论,正是这种恐惧社会资本流失和网络技术所造就的孤独,使得软件的社会化程度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发展。 • 2003年4月,在美国的ETCon (Emerging Technologies Conference) 大会上,学术界的精英如美国纽约大学教授Clay Shirky、产业界的精英如Tom Coates等,他们关于社会性软件的主题发言将”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讨论推向了一个高峰,引发了在世界范围对社会性软件的关注。

  13. 社会性软件的概念 • William Davie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社会性软件指任何可以促使团体或者社群沟通和写作的软件,如Hydra(一个文档编辑程序)。在线协同的程序如同互联网一样古老, 计算机协同工作进行了许多年, 但是社会性软件新颖之处不在于它本身方便在线协同,而是它帮助了每日的普通的互联网用户。 社会性软件支持和提高主流社会的实践, 包括在线和不在线的实践活动。 • 毛向辉指出,社会性软件意味着“个人带着软件成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 • 另外一些研究者也表达:社会性软件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网络和自动组织群体的软件。

  14. 社会性软件关注软件使用过程中建立的群体联系超过对软件技术的关注。实际上,社会性软件落脚在“社会性”这个定语上面,它表明了,作为社会性的个人,通过社会性软件,可以构建社会关系,而这样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社会性软件关注软件使用过程中建立的群体联系超过对软件技术的关注。实际上,社会性软件落脚在“社会性”这个定语上面,它表明了,作为社会性的个人,通过社会性软件,可以构建社会关系,而这样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15. 社会性软件的内涵 • 社会性软件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3点: • 社会性软件首先是个人软件,是个人参与互联网络的工具;个人软件突出了个体自主性的参与和发挥; • 社会性软件构建的是社会网络,这种社会网络中包括弱链接(week ties),也包括强链接(strong ties);不同的链接关系在不同的时候所呈现的社会价值是不同的; • 社会性软件是个人主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16. 社会性软件构建的社会网络关系链上蕴藏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而这样的社会价值通常又被称为社会资本,体现为社会网络链接关系的社会资本是社会运转的重要的基础之一, 也是个人被纳入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

  17. 社会性软件的分类 • 社会性软件概念的提出是近几年的事情,但使用网络软件进行交流,几乎是伴随互联网产生就已经出现。 • 早期网络中的社会性软件主要完成了通讯交流的功能,比如:Email、Usenet newsgroups、Chatrooms、Instant messaging、Bulletin boards、Multi-user games等 • 最近的社会性软件正发生着激动人心的变化,功能趋于完善,涵盖从个人导向到群体导向,从简单的通讯到群体的网络协同作业,以及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等众多方面,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如:Blog,WIKI等等

  18. 社会性软件按其所体现和促进社会关系网络形成显现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显性社会性软件和隐性社会性软件。显性社会性软件直接促进某种程度人际互联关系的构建和发展,而隐性社会性软件则是在完成某种作业任务的过程中促进了人际关系的生成。社会性软件按其所体现和促进社会关系网络形成显现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显性社会性软件和隐性社会性软件。显性社会性软件直接促进某种程度人际互联关系的构建和发展,而隐性社会性软件则是在完成某种作业任务的过程中促进了人际关系的生成。 • 另外社会性软件按照任务指向性,可以将其分为即时通讯类和协同作业任务应用的社会性软件。

  19. 对于显性的社会软件,比较关注直接的社会朋友关系的建立,朋友之间进行人际资源的分享,具有社群性质,如Friendster、Yoyonet、Linkedin、Ryze。对于显性的社会软件,比较关注直接的社会朋友关系的建立,朋友之间进行人际资源的分享,具有社群性质,如Friendster、Yoyonet、Linkedin、Ryze。 图中: √Meetup是以显性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基础,但却有直接的应用目的指向性, 就是在建立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完成或解决了具体的实际应用问题; √以协同创作为主要应用的WIKI则充分展现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对分享知识 和共创知识的追求和支持 √QQ和IM起着简单的通讯作用; √BLOG则主要是以个人应用为主,但却能够有助于个人社会网络的形成

  20. 李玉斌.虚拟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传播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60-63李玉斌.虚拟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传播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60-63

  21. 社会软件与知识的螺旋转换 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对隐性知识的显性描述,将其转化为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这个转化所利用的方式有类比、隐喻和概念等(困难且极具创造性,可以通过Blog、WIKI、BBS等) 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是在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是知识社会化的过程(比如通过信息技术构建虚拟知识社区、通过社会性软件Meetup等) 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 通常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比如Blog的阅读、评论及相互链接等) 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这意味着群体的显性知识转化为成员的隐性知识(比如BBS等) (野中郁次朗)

  22. 社会性软件构建学习空间 • 社会性软件拓展了个人或者组织的学习空间,带来更多的学习来源和学习渠道 • 社会性软件突破身边的交流圈子,将更多的原本陌生的同好者组合到自己的社会关系中来,这个关系也许一个个“弱联接”,但是这个弱联接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 在弱联接的基础上,彼此加以更深的交流,能够更加相互理解和对话的时候,这就构成了强联接,这种强联接形成信任、形成默契,成为一个相互合作和创造新知识的基础 庄秀丽,刘双桂.拥抱2004社会性软件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4,(5):61-64

  23. Web2.0概述 • Web2.0这个词语最早在2004年3月O‘Reilly出版社和Media Live举办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头脑风暴中,由O’Reilly出版社负责在线出版及研究的副总裁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和MediaLive公司的克瑞格·克莱(Craig Cline)共同提出。在这次会议上,多尔蒂指出,互联网目前正处于复兴时期,有着不断改变的规则和不断演化的商业模式。 • 他们并没有对web2.0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举例说明:“个人网站是web1.0,网志博客是web2.0;屏幕抓取是web1.0,web服务是web2.0;单方发布信息是web1.0,共同参与信息发布是web2.0”。

  24. O’Reilly出版社主席兼CEO提姆·奥莱理(Tim O’Reilly)于2005年9月30日在其公司网站的个人栏目中发表的文章《什么是Web 2.0——下一代软件设计模式与商业模式》 (What is Web2.0—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中对上述事件及Web 2.0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因此,提姆·奥莱理和他的这篇文章成为Web 2.0中的标志性人物和标志性的文章。 • 同时,O’Reilly Media、Battelle和MediaLive在2004年10月启动了第一个Web 2.0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 “web 2.0聚焦一个妙计(big Idea):web已经成为一个平台,以此平台为基础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新兴商务活动”。

  25. 由他们举办的第二次的年会在2005年10月举办,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激发Web”,强调在Web平台上的创新,特别是娱乐、通信和IT行业。由他们举办的第二次的年会在2005年10月举办,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激发Web”,强调在Web平台上的创新,特别是娱乐、通信和IT行业。 • 第三届web 2.0大会于2006年11月在旧金山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继续围绕Web 2.0的创新发展以及在日益健壮的Web平台上开展商务活动。其中还包括了“定义Web 3.0:下面将如何发展?”以及“中国的web 2.0”。由此可见,Web2.0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 2006年4月,由计世资讯在北京举办了我国首届Web 2.0年会。本次年会发布了《web 2.0发展趋势与中国创新》、 《中国最具潜力Web 2.0新锐100强》的报告,对我国目前的Web 2.0进行了总结。

  26. Web2.0中的社会性软件 • 即时聊天工具 • 搜索引擎 • Blog/MBlog • 播客(Podcasting/Podcast) • 社会化标签(Tag) • 内容化聚合RSS、Atom • WIKI • 社会化网络软件SNS(利用六度分隔理论) • 网络书签Bookmark • 社会化批注(Diigo) • ……

  27. 胡艺文,陈美芳.一种基于WEB2.0分布式工具集的知识管理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8,(6):98-101胡艺文,陈美芳.一种基于WEB2.0分布式工具集的知识管理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8,(6):98-101

  28. 社会化批注:以Diigo为例

  29. 批注与批注软件 • 批注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即阅读者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评语或疑问,为文章内容添加批语或注释,以帮助理解和评论文章。 • 带批注功能的软件,如MS Word, PowerPoint, Excel, Foxit Reader,CAJ Viewer, Adobe Acrobat Reader及北大方正Apabi Reader等,这些软件将批注内容存储在文档文件自身,批注内容跟随文档文件一同传播;

  30. 专门的批注软件,如Multivalent Documents (MVD), DIANE和The Knowledge Weasel等,特点是支持多种文档类型,MVD作为一个可扩展平台,实现批注功能与文档格式的分离,DIANE具有批注多媒体文档的功能, The Knowledge Weasel批注系统则提供了类C语言用来对特殊的批注内容进行查询; • 协同编辑系统中的批注:如PREP Editor,Actify开发的Spinfire和Cimmetry公司开发的Auto Vue可对二维和三维CAD模型进行浏览和批注

  31. 网页批注 • 也称为页面标注或网页标注,是指用户在网络阅读过程中直接在Web 页面中添加批注信息( 例如高亮显示字句或添加评注) , 但不修改Web 页面本身。 • 网页批注工具可以用来批注在线或离线的html文档,具有辅助网络阅读的作用。

  32. 根据网页批注系统的实现方式, 可以把网页批注系统分三类: • 基于服务器的网页批注系统, 例如CaMILE、Col·laboració、DocReview 和PageSeeder 等。待批注的网页必须上传到一台特殊的服务器上, 批注信息也存储在该服务器上。这类系统的使用者只能批注所在服务器上的网页。 • 基于代理的网页批注系统, 例如AnnotationEngine、Annotator、CoNote、CritLink 和GrAnt 等。使用者可以批注互联上的任何网页文档。代理服务器是使用者与网页的中介, 它负责把批注的操作界面加载到使用者要访问的网页中。 • 基于浏览器插件的网页批注系统, 例如Annotea、ComMentor、iMarkup、WebVise、WebAnn 等。使用者安装一个浏览器插件程序后, 就可以批注浏览器打开的任何网页。

  33. 基于浏览器插件的网页批注系统将核心数据(批注内容)存储在本地, 缺点是随着时间的积累, 每个用户的批注内容将逐渐成为信息孤岛, 难以共享和再利用。基于服务器的网页批注系统只能批注所在服务器的网页, 局限性大 • 基于代理的网页批注系统通过代理来提供批注接口和批注的存储空间, 分离了批注对象与批注功能。因此, 基于代理的网页批注提供了一种公开的、可共享的网页批注服务, 是一种理想的批注架构。

  34. 社会化批注 • 社会化批注(Social Annotation)是一种借助中间代理提供的用户接口和存储空间, 对第三方的只读网络资源添加批注, 并且可以再现或分享批注以及批注上下文的Web2.0 应用。(蒋红星,2008) • 社会化批注是一种基于代理的网页批注, 但应该注意到, 社会化批注强调对Web2.0 理念和技术的运用。 • 社会化批注改变了批注的产生模式和传播模式, 使得批注的传播更为自由和平等。社会化批注完全依赖于用户个体的参与和贡献, 蕴涵了Web2.0 自由、开放和共享的理念。 • 社会化批注是一种新的Web2.0 应用, 不仅因为社会化批注具有Web2.0 的特点, 还因为社会化批注不是某种已有的Web2.0 应用的扩展或改进。

  35. 社会化批注在存储批注内容的同时, 跟社会化书签一样, 也存储了对应的网址资源。但是, 社会化批注和社会化书签显然不是同一个事物。 • 社会化书签的应用目的是网址资源的发现与分享, 用户在对网址资源进行过滤、摘要描述和分享的过程中, 信息加工对象是网址资源。社会化批注的应用目的则是分享阅读的成果, 分享个体对具体内容(例如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 也可以是全文) 的理解与评释。社会化批注的信息加工对象是页面内容, 信息加工的颗粒度更小, 程度更深。 • 社会化批注的价值不在于分享信息, 而在于分享个人的理解和隐性知识

  36. Diigo简介 • Diigo全称“Diges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Groups and Other Stuff”,翻译成中文意思是“信息、组和其他材料的互联网标注书签”。美国第一大IT专业媒体CNET2006年评出的互联网十大“最受欢迎研究工具”中,Diigo排名第四 • Diigo的团体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社会性的注释和有用的网站服务。Diigo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个人工具和一个丰富的社会平台, 其最本质的创新就是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地针对所见的任何网页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字进行标注和发表评论,这个功能使得整个网络变成一个可写、可参与、交互的媒介,而这正是web2.0要实现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强调交流、分享、参与、创造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和理念。

  37. 社会化批注的教育应用 • 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 促进个人知识管理 • 作为网络教学的交互工具 • 例如, 当学生对在线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产生疑问时, 如果采用BBS 提问, 问题的出处和问题的解答处于两个不同的页面。他人在回复问题时, 为了看到对应的问题出处, 不得不花费额外的时间。而如果采用社会化批注, 提出问题变成给页面加批注。提问的解答者不仅能够看到问题, 还可以同时看到问题的“上下文情景”。 • 作为协作研究工具

  38. 案例:Diigo在研究生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39. 研究生学习的特征分析 • 研究生自身的特点 •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年龄跨度较大, 处于青年中期和晚期。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 相当一部分已经有工作经历, 其智力发展和志趣抱负基本或者已经成熟, 独立意识比较强。研究生都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 知识水平较高, 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同时也有较高的知识需求, 而且他们的社会接触面较广, 信息量大, 也具有较强的优越感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 研究生学习的特点 • 研究生是高校中知识密集型群体, 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教育以科研为主, 重视科研学术能力的培养和积累。研究生期间一般是以自学或者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研究为本的学习, 体现了学术性和研究性, 对知识质量和知识的创新性有更大的需求。其中对于现阶段的大部分研究生来说, 基于网络的学习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 因此需要同伴之间更多的交流与协作。 • 研究生学习环境的特点 • 研究生期间, 除了公共课外, 他们的大多数学习活动都是自行安排的, 他们一般会选择在图书馆、实验室或者网络上度过, 没有统一的工作时间和作息时间。

  40. 实验设计 • 专题 • 组论坛

  41. 实验效果

  42. 关于web2.0的一些个人思考 • 社会化软件 • 复杂系统的分形 • Web2.0 •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 技术的异化与消解 • 必然趋势:web3.0

  43. 参考文献 • 庄秀丽,刘双桂.拥抱2004社会性软件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4,(5):61-64 • 张树人.从社会性软件、Web2.0到复杂适应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 • 汤代禄,韩建俊,边振兴编著.互联网的变革——web 2.0理念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 李玉斌.虚拟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传播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60-63 • 梁斌.基于web2.0 的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8,(2):39-42 • 李欣.分布式认知视角下的智能授导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8,(1):52-58 • 蒋红星. Web2.0 时代下的社会化批注[J].中国电化教育,2007,(9):95-98 • 汤跃明,吴静松,李红安.Diigo在研究生学习中的应用探究——以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应用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79-82 • 胡艺文,陈美芳.一种基于WEB2.0分布式工具集的知识管理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8,(6):98-101 • 张德成,王植青.开放教育资源的智能聚合与个性化建构——基于Web3.0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08,(8):89-91

  44. 谢谢!

  45. Web3.0是一系列组合在一起的应用,核心软件技术是人工智能,能够进行语义的智能学习和理解,因此web3.0技术的运用可实现互联网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Web3.0是一系列组合在一起的应用,核心软件技术是人工智能,能够进行语义的智能学习和理解,因此web3.0技术的运用可实现互联网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

  46. Web3.0的特征 • 实现信息的集成与重组,并与现实生成同步,无论是对门户网站还是对信息都可实现重组与拼装 • 可实现跨平台通讯 • 信息的个性化:充分发挥网民的创造性,使网民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创造自己的个性网站,郑和自己的网络资讯,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的网站上使用 • 实现语义网络与语言的智能化互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