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6

电子商务是一个以 Internet/Intranet 网络为架构的全新的商业模式。

第 1 章 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一个以 Internet/Intranet 网络为架构的全新的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实质上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市场交换场所。它能够跨越时空,实时地为用户提供各类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需求量、发展状况及买卖双方的详细情况,从而使买卖双方能够更方便地研究市场,更准确地了解市场和把握市场 。 本章主要内容 : 认识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类型 电子商务的发展及驱动力 电子商务的特点与影响. 1.1 认识电子商务. 1.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1.1.2 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劣势 1.1.3 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

eta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电子商务是一个以 Internet/Intranet 网络为架构的全新的商业模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1 章 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一个以Internet/Intranet网络为架构的全新的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实质上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市场交换场所。它能够跨越时空,实时地为用户提供各类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需求量、发展状况及买卖双方的详细情况,从而使买卖双方能够更方便地研究市场,更准确地了解市场和把握市场。 本章主要内容: 认识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类型 电子商务的发展及驱动力 电子商务的特点与影响

  2. 1.1 认识电子商务 • 1.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1.1.2 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劣势 • 1.1.3 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 • 1.1.4 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 • 1.1.5 电子商务的类型

  3. 1.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 商务 现代信 息技术 商务

  4. 1.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EC(Electronic Commerce) • IC(Internet Commerce) • EB(Electronic Business)

  5. 1.1.2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劣势 • 1.电子商务的优势 增加销售额并降低成本 • 2.电子商务的劣势(缺点) (1) 业务、技术及设备的限制 (2)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及人才的限制 (3)文化和法律上的限制

  6. 1.1.3 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 用户 配送中心 网络 认证中心(CA) 用户 用户 结算中心(银行)

  7. 网络 • 网络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是商务、业务信息传送的载体;基本形式有Internet、Intranet、Extranet、VAN等。

  8. 用户 • 可分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如果要在网上进行销售等商务活动,还要借助于电子报关、电子报税、电子支付等系统与海关、税务局、银行等机构进行有关商务、业务处理。

  9. 认证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y,CA) • 认证中心是使网上交易的各方能互相确认身份的权威机构,负责发放和管理电子证书。电子证书是一个包含证书持有人、个人信息、公开密钥、证书序号、有效期、发证单位的电子签名等内容的数字文件,其作用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

  10. 物流中心 • 物流中心是接受用户的送货要求,将无法从网上直接得到的商品,组织运送到买方手中的机构。物流活动一般包括运输、储存、包装、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

  11. 结算中心(银行) • 在网上为用户提供资金结算服务的机构,如银行等。

  12. 1.1.5 电子商务的类型 1.按照交易对象分类 (1)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Customer, B2C) (2)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Business,B2B) (3) 企业与政府方面的电子商务(Business to Government, B2G) (4) 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Customer to Customer,C2C) (5) 政府与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Government to Customer,G2C)

  13. 1.1.5 电子商务的类型 2.按照使用网络类型分类 (1) EDI商务(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 (2) 互联网商务(Internet) (3) 内联网商务(Intranet)

  14. B2C电子商务(Business to Customer) • 形式:电子化的零售,它随着万维网(WWW)的出现迅速地发展起来。无形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可以完全通过网络进行,而实际产品和劳务的交付仍然要通过物流配送方式,不能够通过网络传送来实现。 • 特点:流程相对简单,涉及的机构较少,网站形式多样,网页色彩丰富,提供各种促销信息等以吸引顾客。 • 应用:约占电子商务交易额的10%。

  15. B2B电子商务(Business to Business) • 形式:电子化的批发;电子数据交换(EDI) • 特点:交易一般比较理性,交易次数较B2C来讲少得多,但单笔交易量大。B2B流程相对复杂,涉及的机构较多,认证机构、税务、银行等都要参与,如果是跨国贸易,还要涉及到海关、商检等部门。B2B网站形式多样,但网页色彩一般没有B2C丰富。 • 应用:电子商务交易额的80%以上,是电子商务的主体。

  16. B2G电子商务(Business to Government) • 形式:政府机构通过互联网进行工程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政府利用电子商务方式实施对企业行政事务的管理,即管理条例发布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各种手续的报批;政府利用电子商务方式发放进出口许可证,为企业通过网络办理交税、报关、出口退税、商检等业务。 • 特点: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廉洁。 • 应用:应用很少,但随着政府利用自己的行为去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定会迅速增长的。

  17. C2C电子商务模式(Customer to Customer,) • 又称P2P(Person to Person) • 形式:网上个人物品竞标,典型的例子如eBay网上拍卖(www.ebay.com)和易趣个人物品竞标网(www.eachnet.com)。 • 特点:虚拟大市场,在网站上可以交易许多物品,大到计算机和彩电,小到邮票和电话卡。

  18. G2C电子商务(Government to Customer,) • 形式:个人纳税、社会福利保险的支付等通过网上来进行。 • 应用:还没有真正出现

  19. EDI商务(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 即电子数据交换 • 形式:使用增值网(Value Added Network,VAN),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批发商、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批发业务。 • 特点:大大节约了时间和费用,较好地解决了安全保障问题,费用较高。 • 应用: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使用,现在基于互联网的Web-EDI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EDI。

  20. 互联网商务(Internet) 形式:通过互联网络 特点:消费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厂商的限制,广泛浏览,充分比较,模拟使用,力求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为满意的商品和服务。

  21. 内联网商务(Intranet) 形式:各地的分支机构及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和各种信息通过网络予以连通,代替纸张贸易和内部流通的形式 • 特点: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

  22. 1.2 Internet的发展 • 1969年9月2日,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启动了ARPA网络(ARPANET)。 • 1990年,ARPANET解体,NSFNET完全取代ARPANET成为Internet。

  23. 1.2 Internet的发展 • 我国与互联网的连接是从电子邮件系统开始的。1987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电子邮件系统。1990年正式向国际互联网网管中心登记注册了我国的一级域名“CN”,从而开通了使用中国自己域名的互联网电子邮件。

  24. 1.2 Internet的发展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增长飞速,总数达到53.9G,比去年同期增长190.3%。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38万和62.7万。

  25. 1.3 电子商务的发展及驱动力 • 1.3.1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 • 1.3.2电子商务的驱动力

  26. 1.3.1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 • 1.专用增值网(VAN)上的电子交易阶段 • 2.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阶段

  27. 1.3.2电子商务的驱动力 • 1.经济效益的力量 • 2.提高流通领域竞争力的力量 • 3.新的商机的力量 • 4.Internet的力量 • 5.政府引导的力量

  28. 1.4 电子商务的特点与影响 • 1.4.1 电子商务的特点 • 1.4.2 电子商务的影响

  29. 1.4.1 电子商务的特点 • 1. 贸易全球化 • 2. 交易虚拟化 • 3. 运作高效化 • 4. 交易透明化 • 5. 服务个性化 • 6. 1.4.2 电子商务的影响部门协作化

  30. 1.4.2 电子商务的影响 • 1.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贸易的影响 • 2. 电子商务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变革

  31. 1.5 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竞争 • 1.电子商务形成了新的国际竞争格局 • 2. 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商务场所和运行程序 • 3. 电子商务使得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交易 • 4. 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国际贸易营销是网络营销 • 5. 电子商务提高了国际贸易管理的效率

  32. 习题 • 1.如何认识电子商务。 • 2.根据现实案例,描述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组成。 • 3.电子商务的类型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各举一个现实案例来说明。 • 4.电子商务的两个阶段是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5.电子商务的特点有哪些? • 6.为什么电子商务之在短短的几年中能迅速的发展起来。

  33. 第二章 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及实现技术 电子商务的实现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撑。网络与通讯技术是电子商务得以实现的基础设施;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对海量的商务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支持企业的决策;智能代理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改变了人们交易的方式,它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代替用户进行各种复杂的工作。本章就电子商务实现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内容有: • 网络与通讯技术 • Internet技术 • web技术 • 数据库技术 • 代理技术 • 基于因特网的EDI技术

  34. 2.1 网络与通讯技术 2.1.1 网络的发展 •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这一时期的系统被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系统,终端本身并不具有职能功能,不是一台“独立自治”的设备。 • 1968年,ARPANET的研建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 70年代中期,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促进了计算机连网的发展。 • 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 将计算机网络延伸至各家各户 。

  35. 2.1.2 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以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为目的而连接起来的、在协议的控制下,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若干台终端、数据传输设备等组成的系统之集合。这些计算机应当具有独立自治的能力。 由定义可知,计算机网络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 实现资源共享 • 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 • 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及可用性 • 能够进行分布处理 • 节省软、硬设备的开销

  36. 2.1.3 网络的分类 1.按网络的跨度分类 网络的跨度是指网络可以覆盖的范围。 (1)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规模大、传输延迟大,广域网使用的传输装置和 媒体常由电信部门提供。 (2)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常由一个单位投资组建,规模小、专用、传输延 迟小。

  37. 2.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网络的拓扑通常是指连接网络设备的物理线缆 的铺设形式 。 (1)星型网 (2)总线型网 (3)环型网 (4)网状型网 星型采用集中控制方式。环型和总线型主要采用 分布式控制方式。网状结构一般用在远程网络中。网 络的拓扑结构需根据应用场合、任务要求和经济承受 能力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确定。需要指出的是,从可 靠性及易于维护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网络转向物 理上的星型拓扑结构。

  38. 图2.1 常见网络的拓扑结构 (2)总线形 (1)星形 (c)环形 (e)网状形

  39. 3.按管理性质分类 (1)公用网 由电信部门组建、管理和控制,网络内的传输和 转接装置可供任何部门和个人使用。公用网常用于远 程网络的构建,支持用户的远程通信。 (2)专用网 由用户部门组建经营的网络,不容许其他用户和部 门使用。由于投资的原因,专用网常为局域网或者是 通过租借电信部门的线路而组建的广域网络。

  40. 2.1.4 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1.网络硬件系统 Internet 路由器 扫描仪 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 防火墙 交换机 工作站 图2.2 网络硬件系统结构图

  41. 2.1.4 网络的组成 (1)网络服务器 是可被网络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系统,它包括可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的各种资源,并负责对这些资源的管理,协调网络用户对这些资源的访问。 (2)网络工作站 是指能使用户在网络环境上进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工作站现在经常被为客户机。

  42. (3)网络交换互联设备 • ①网络适配器 • ②调制解调器(modem) • ③网络传输介质 • ④中继器(repeater) • ⑤集线器(hub) • ⑥交换机(switch) • ⑦网桥(bridge) • ⑧路由器(router) • ⑨网关(gateway)

  43. (4)防火墙(Firewall) 防火墙是在内联网和互联网之间构筑的一道屏 障,它是在内外有别及在需要区分处设置有条件的隔 离设备,用以保护内联网中的信息、资源等不受来自 互联网中非法用户的侵犯。 (5)外部设备 外部设备是可被网络用户共享的、常用的硬件资 源,通常情况下指一些大型的、昂贵的外部设备,如 大型激光打印机、绘图设备、大容量存储系统等。

  44. 计算机系统是在计算机软件的控制下进行工作 的,网络软件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使用、运行或者控 制和管理网络工作的计算机软件。根据网络软件的作 用和功能,可把网络软件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 用软件。网络系统软件是控制及管理网络运行和网络 资源使用的网络软件,它为用户提供了访问网络和操 作网络的入机接口。网络应用软件是指为某一个应用 目的而开发的网络软件。 2.网络软件系统

  45. 2.1.5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1.网络协议的概念 计算机之间信息的交换必须按照通信双方预先约 定好的规则来进行,这些约定和规则成为协议。 一般来说,协议由语义、语法和同步关系三部分 组成: (1)语义规定通信双方彼此“讲什么” 。 (2)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彼此“如何讲”。 (3)同步关系规定事件执行的顺序,即确定通信过 程中通信状态的变化,比如规定正确的应答关系。

  46. 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最著名的标准是ISO/ IEC 7498,通常又称为X.200建议。该体系结构标准 定义了网络互联的7层框架,即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 模型。OSI参考模型中的“开放”是指只要遵循OSI标 准,一个系统就可以与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遵循同 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7. 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 3. 网络结构的层次化 (1)通过适当分割通信功能,可以明确定义大规模通信系统的功能,而且可以明确协议间的关系和各自功能。 (2)对于构成通信系统的存储器及各种硬件、软件等的管理主体,明确了由什么通信功能来担任这种责任分工。 (3)由于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某一层的变更不会波及到整个系统,所以,构成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充性能。 4.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将整个计算机网络分成了7层,较低层通过层间 接口向较高层提供服务。在层间接口中定义了服务请求的方式 以及完成服务后返回的确认事项和动作,详见图所示。

  48. 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最著名的标准是ISO/ IEC 7498,通常又称为X.200建议。该体系结构标准 定义了网络互联的7层框架,即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 模型。OSI参考模型中的“开放”是指只要遵循OSI标 准,一个系统就可以与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遵循同 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9. 应用层 应用层 表示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应用层协议 表示层协议 会话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 图2.4 OSI参考模型及协议

  50. 2.2 Internet 技术 2.2.1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互联网(Internet)又叫因特网,它是依照TCP/IP协议, 在全球范围内将成千上万个网络及上百万台计算机相互联接所 形成的全球计算机网络。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信息资源 最丰富、开放的网络;是具有提供信息资源查询和信息资源共 享的全球最大的信息超级市场。互联网是由美国ARPANET发 展、演变而成的国际互联网络。 我国与互联网的连接是从电子邮件系统开始的。1987年北 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电子邮件系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