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9章 酸碱平衡

第9章 酸碱平衡. 任课教师:宋 力 专 业:200 9 级 时 间:2009. 12 地 点: J6-303 教室. 本章要求及 教学要点: 1、 掌握 常见酸碱体系的PH值计算。 2、 掌握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3、 掌握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4、 掌握 缓冲体系的定义、组成、作  用原理和计算。. 本章内容. §9-1  酸碱理论 §9-2  水的离子积和 pH §9-3 弱电解质的电离 §9-4 缓冲溶液. § 9-1  酸碱理论. 一、酸碱质子论 (布朗斯特-劳莱)   1、酸碱的定义

will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9章 酸碱平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9章 酸碱平衡 任课教师:宋 力 专 业:2009级 时 间:2009.12 地 点:J6-303教室

  2. 本章要求及教学要点: 1、掌握常见酸碱体系的PH值计算。 2、掌握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3、掌握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4、掌握缓冲体系的定义、组成、作  用原理和计算。

  3. 本章内容 §9-1 酸碱理论 §9-2 水的离子积和pH §9-3 弱电解质的电离 §9-4 缓冲溶液

  4. §9-1  酸碱理论 一、酸碱质子论(布朗斯特-劳莱)   1、酸碱的定义  高中定义:   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离子的化合物叫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局限:在溶液中,对气相、固相不能解释。 酸碱质子论的定义: 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为酸;包括分子、离子、原子团。 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碱;

  5. 2、酸碱的共轭关系:一对酸碱,它们依赖获得或给出质子互相依存这样的酸碱对叫做共轭酸碱对。    酸给出一个质子生成相应的共轭碱。 一般来说:共轭酸越强,它的共轭碱就越弱;共轭碱越强,它的共轭酸就越弱。  3、酸碱反应:通过质子的传递,生成相应的共轭酸、碱或酸碱加合物。 (1)电离反应:实际是水参加的酸碱反应。    HCl + H2O = H3O+ +Cl-    HAc + H2O = H3O+ +Ac-    NH3 + H2O = NH4+ + OH- 水的自偶电离: H2O + H2O = H3O+ + OH-

  6.   (2)中和反应:   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强碱夺取强酸中的质子,生成更弱的酸及碱的反应。   (3)盐类的水解反应: 例如:醋酸盐的水解 Ac-+ H2O = HAc + OH- 弱碱1 弱酸2 强酸1 强碱2 也是弱酸弱碱作用生成强酸强碱的反应,是可逆过程。  (扩大了酸碱的定义,同时解决了非水体系) 4、反应方向:    强+强=弱+弱   HCl + H2O = H3O+ +Cl- 强酸1 强碱2  弱酸2 弱碱1

  7. 5、共轭酸碱对常数: 电离平衡常数 例1:HAc + H2O = H3O+ +Ac- T一定:Ka =[H+ ][Ac-] ∕ [HAc] Ka称为酸常数 例2: NH3+ H2O = NH4 ++ OH- T一定: Kb =[ NH4+][OH-] ∕ [NH3] Kb称为碱常数 Ac-+ H2O =OH-+ HAc Ka · Kb = KW

  8. §9-2 水的离子积和pH 一、水的离子积常数Kw 纯水有微弱的导电能力 H2O + H2O  H3O++OH-( H2O  H++OH-) 实验测得295K时1升纯水仅有10-7mol水分子电离,所以[H+]=[OH-]=10-7mol/L 由平衡原理得: Kw=[H+][OH-]=10-14 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w的意义为:一定温度时,水溶液中[H+]和[OH-]之积为一常数。   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Kw增大。 二、溶液的酸度: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称为溶液的酸度。 pH的定义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叫做pH值。   pH=-lg[H+] 

  9. 二、溶液的酸度: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称为溶液的酸度。二、溶液的酸度: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称为溶液的酸度。 pH的定义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叫做pH值。   pH=-lg[H+]      pOH=-lg[OH-]      pH+ pOH=14 测溶液的PH值:广泛PH试纸、精密PH试纸、酸度计、   酸碱指示剂如石蕊、酚酞、甲基橙等。

  10. Question 1 三、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讨论溶剂对酸度的影响 拉平效应:溶剂将酸或碱的强度拉平的作用,称为溶剂的“拉平效应”。   在液氨中:  HCl + NH3 = NH4 + + Cl 强酸1 强碱2 弱酸2 弱碱1  HAc + NH3 = NH4 + + Ac 强酸1 强碱2 弱酸2 弱碱   液氨是这两种酸的拉平溶剂 • 怎样区分HCl (强)、 HAc(弱) 、HCN(极弱) • 三种酸?(选择合适的溶剂)

  11. Question 2 区分效应:用一个溶剂能把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区分开来,称为溶剂的“区分效应”。 在水中, HCl + H2O H3O+ + Cl 强酸1 强碱2 弱酸2 弱碱1 HAc + H2O H3O+ + Ac 弱酸1 弱碱2 强酸2 强碱1 H2O是这两种酸的区分溶剂 • 在水中HCl 、HI、HBr均为强酸,请选择合适的溶剂将这三种酸区分开?选择甲醇做溶剂,甲醇的碱性比水弱。 • HCl+CH3OH= CH3OH2++Cl- • HI+CH3OH= CH3OH2++I-

  12.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 义 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导电能力强。 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导电能力弱。 存 在 正负离子 (水合离子状态) 主要以 分子 状态 导 电 性     强     弱 电离 过程    不可逆 可逆 主要 包括 强酸、强碱 大部分盐类 弱酸、弱碱 §9-3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3. 二、水溶液化学平衡的计算 1.电离常数: 一元弱酸:HAc + H2O = H3O+ + Ac Ka=[H+][Ac-]/[HAc] Ka称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简称为酸常数。 Ka随T升高而增大 弱酸:Ka =[H+ ][Ac-] ∕ [HAc] 弱碱: Kb =[ NH4+][OH ] ∕ [NH3]

  14. 例1:计算CM醋酸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和PH值. 设[H+]=X M      HAc = H+ + Ac- 起始浓度 C 0 0    变化浓度 X X X    平衡浓度 C-X X X    Ka = [H+ ][Ac-] ∕ [HAc]    Ka= X2/C-X    X2+Ka·X- Ka·C=0   若C/ Ka≥500,则近似C-X=C    [H+]=X= (Ka·C)1/2      pH=-lg[H+]    醋酸溶液中还有那些相关离子? Ac-, OH-

  15. 2.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 a= (已解离的分子数/原分子总数)×100 % • = (已电离的浓度/初始浓度)×100 % • 电离度(%):平衡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百分率 • HA = H+ + A • 初始浓度 C 0 0 • 平衡浓度 C- C aC a C a • ∴ K a = (C a) 2/ C- C a • 当 < 5%时, C- C a = C • Ka = C a2 • a = 稀释定律 • 表明a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电离度增大。 • 温度影响不大。

  16. 3.多元弱酸的电离 • 多元弱酸电离的特点: • (1)分步电离 • (2)存在多级电离平衡 • (3)以一级电离为主 • (C/Ka1>>500可近似计算;Ka1/Ka2>1000忽略二级电离,以一级电离为主)

  17. (1) 二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H2S = H+ + HS- Ka1 = [H+][HS-]/[H2S]= 5.7×10-8 HS- = H+ + S2- Ka2 = [H+][S2-]/[HS-]= 1.2×10-15 Ka1×Ka2 = K 总= [H+]2[S2-]/[H2S]= 6.8×10-23 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以第一步为主 溶液中同时存在H2S、 HS- 、H+、 S2- [H+] 2 ×[S2- ]/[H2S] = 6.8 ×10-23 饱和H2S水溶液,[H2S] = 0.1 M 可求出不同PH下的[S2-] 结论: 多元弱酸中,若K1>>K2>>K3 ,通常K1/K2>102,求[H+] 时, 可做一元弱酸处理. 二元弱酸中,酸根离子浓度近似等于二级电离常数,与酸原始浓度关系不大(无外加酸).

  18. 例2:计算0.10M磷酸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解: H3PO4是三元中强酸,存在着三级电离 (1)H3PO4=H++ H2PO4- 0.1 0 0 0.1-X X X Ka1=[H+] [H2PO4-]/[H3PO4]=x2/0.1-x ∵C/Ka1=13<500∴不能近似计算,解一元二次方程 X= 2.4×10-2 (2) H2PO4- = H+ + HPO42- 2.4×10-2 2.4×10-2 X2 Ka2=[H+] [HPO42-]/[ H2PO4-] [HPO42-]=X2= 6.3×10-8(很小的值) (3) HPO42- = H+ + PO43- 6.3×10-8 2.4×10-2 X3 Ka3=[H+] [PO43-]/[ HPO42-] [PO43-]=X3= 4.2×10-13(更小的值) 说明H+主要来自第一步.

  19. 注意: 1. 两种酸相混合 Ka(Kb)相差很大,只考虑电离常数大的弱酸(碱), 相差不大,同时考虑。 2. 酸式盐的电离 存在电离及水解平衡

  20. 三、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1.同离子效应: 在已经建立电离平衡的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其含有相同离子的另一强电解质后,而使电离平衡移动,降低弱电解质电离度的作用称为同离子效应。 设[H+]=X HAc = H+ + Ac - 起始浓度 C酸 0 C盐 变化浓度 X X X 平衡浓度 C酸-X X C盐+X Ka = [H+ ][Ac-] ∕ [HAc] Ka= X(C盐+X)/C-X 若C酸/ Ka≥500,则近似 C酸-X=C酸, C盐+X= C盐 [H+]=X= Ka·(C酸/C盐)

  21. 2.盐效应:在已经建立电离平衡的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含相同离子的另一强电解质后,而使电离平衡移动,增加弱电解质电离度的作用称为盐效应。(是离子强度的影响)2.盐效应:在已经建立电离平衡的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含相同离子的另一强电解质后,而使电离平衡移动,增加弱电解质电离度的作用称为盐效应。(是离子强度的影响) 3.两种效应,两种结果; 两种效应同时存在; 但同离子效应的影响比盐效应大的多;一般不考虑盐效应.

  22. 四. 盐类的水解: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而盐并非都是中性的。 如NH4Cl 、 NaH2PO4酸性;Na2CO3、NaAc碱性。 1、水解反应: 盐电离出的离子和水电离的H+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的水解反应。   有多级水解存在,以一级水解为主。

  23. 2、不同水解体系的PH值计算: (1)一元强碱弱酸盐体系: 如NaAc  Ac- + H2O = HAc + OH- T一定Kh = [ HAc] [OH-]/ [Ac-] Kh称为水解常数,将上式分子分母同乘[H+] Kh=Kw / Ka Ac- + H2O = HAc + OH- C盐 0 0 C盐-X X X Kh = [HAc]OH-] ∕ [Ac-]= Kw / Ka Kh = x2 /C盐-X = Kw / Ka 若C盐/ Kh≥500,则近似C盐-X = C盐 X=[OH-]=(Kh·C盐) 1/2= (Kw·C盐/ Ka)1/2 (2)一元强酸弱碱盐体系: 如NH4Cl 类似以上推导: NH4++ H2O = NH3·H2O + H+ X=[H+]=(Kh·C盐) 1/2= (Kw·C盐/ Kb)1/2

  24. (3)多元强碱弱酸盐体系:如Na2S,Na2CO3 水解分步进行 S2-+H2O = HS-+ OH- Kh1=Kw/Ka2 HS- +H2O = H2S+ OH- Kh2=Kw/Ka1  Ka1>>Ka2  Kh1>>Kh2以一级水解为主,忽略二级水解。 [ OH-]=(Kh·C盐) 1/2= (Kw·C盐/ Ka2)1/2  注意写反应时以一级水解为主。

  25. (4)酸式盐的电离: 电离及平衡水解平衡同时存在,根据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的相对大小判断。 如 NaHS,Na2HPO4,, NaHCO3 呈碱性(以水解为主)   NaH2PO4, NaHSO4 呈酸性(以电离为主) 例NaHCO3的PH值. 近似[H+]=(Ka1· Ka2)1/2 例NaH2PO4(水解和电离)的PH值近似为5; Na2HPO4 (水解和电离)的PH值近似为10; Na3PO4(水解)的PH值近似为13。

  26. (5)高价水合阳离子的电离 [Al(H2O)6]3+ + H2O ↔ [Al(H2O)5(OH)]2+ + H3+O Ka1 [Al(OH)(H2O)5]2++H2O ↔ [Al(H2O)4(OH)]+ + H3+O Ka2 [Al(OH)2(H2O)4]2++H2O↔ [Al(H2O)4(OH)]+ +H3+O Ka3 以一级为主;  过渡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以水合离子存在。

  27. (6)同离子效应:   易水解的盐中加入少量酸或碱可以抑制水解反应的进行。 例如: SnCl2+ H2O = HCl+ Sn(OH)Cl↓(白色沉淀,碱式盐沉淀) 配制时可先加少量浓盐酸以抑制水解,再加水稀释至刻度。 另外因Sn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4价,所以配完后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锡粒。 SbCl3+ H2O = 2HCl+ SbOCl↓(白色沉淀,酰基化合物) 问:如何由MgCl2•6H2O制备无水MgCl2? 直接加热脱水,易水解,开始生成碱式盐沉淀,最终至氢氧化物、氧化物,得不到所需产物。 条件:通入干燥的HCl气氛保护下加热。

  28. 小结:盐类的水解: 掌握(1)判断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 (2)正确书写水解反应方程式 (3)一元强酸(碱)弱碱(酸)盐的PH值计算

  29. § 9-4 缓冲溶液 一、定义: 能抵抗外来少量酸、碱的加入或加水稀释,而能保持p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这种作用叫做缓冲作用。 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只是少量酸碱的加入。 二、组成: 弱酸-弱酸盐体系:HAc - NaAc 弱碱-弱碱盐体系:NH3 •H2O - NH4Cl 正盐-酸式盐体系: Na2CO3 -NaH CO3 不同取代程度的盐: NaH2PO4-Na2HPO4 三、作用原理: 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原理

  30. 四、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 弱酸-弱酸盐体系:HAc - NaAc 设[H+]=X HAc = H+ + Ac - 起始浓度 C酸 0 C盐 平衡浓度 C酸-X X C盐+X Ka = [H+ ][Ac-] ∕ [HAc] 若C酸/ Ka≥500,则近似 C酸-X=C酸, C盐+X= C盐 [H+]=X= Ka·(C酸/C盐) pH=pKa-lg(c酸/c盐) 弱碱-弱碱盐体系:NH3 •H2O - NH4Cl pOH=pKb-lg(c碱/c盐) 利用缓冲溶液公式,可以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和外加酸碱后溶液pH的变化。(注意过量问题和体积变化)

  31. 例:欲配制0.50L,PH=9,其中[NH4+]=1.0M的缓冲溶液需密度0.904g/cm3,含NH3 质量分数26.00%的NH3 体积和所需NH4Cl固体的质量。 Kb=1.8×10-5 解: NH3 -NH4Cl缓冲体系 pOH=pKb-lg(c碱/c盐) c碱/c盐=0.55 [NH3 ] =0.55M 根据稀释定律C1V1=C2V2 求V2先求出C2 C2由密度和质量分数求取 (0.904 × 26.00% ×1000)/17.0=13.8M 代入C1V1=C2V2中V2=19.0ML 所需NH4Cl固体的质量=C ×V ×摩尔质量 = 1.0×0.50×53.5=26.8g

  32. 五、缓冲溶液的性质和配制: 性质: (1)缓冲溶液的性质取决于两个因素,即Ka(Kb)及 C酸 /C盐(C碱/C盐)。 (2)缓冲能力的大小取决于Ci /C盐的范围; 当Ci /C盐=1时,缓冲能力最强,PH值越接近Pki越好; 配制缓冲溶液的步骤: 首先找出与溶液所需控制的pH值相近的pK值的弱酸或弱碱; 一般(C酸 /C盐)在0.1~10范围内具有缓冲能力,故按经验式pH = pKa+1或pH = pKa-1; 使C酸 和C盐都较大且相差不大; 选择的缓冲液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发生反应,配制药用缓冲溶液时还应考虑溶液的毒性。 许多化学反应要在一定pH范围内进行;人体血液必须维持pH在7.4左右。(P330 例1.2)

  33. 六、酸碱指示剂 HIn表示石蕊HIn = H + + In - 红 蓝 = ([H +]  [In -])/[HIn] 当c (HIn) c (In)时,溶液呈红色,是酸性 当c (HIn) c (In)时,溶液呈蓝色,是碱性 [HIn] [H+] =Kiθ  ─── [In] 在 [HIn] /[In]  10或 [HIn] /[In]  0.1时,指示剂颜色变化指示剂变色范围是 [H+] 在0.1  10之间。

  34. 思考题: 1、将HAc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值的计算。 分析:有三种情况 HAc过量: HAc和生成的NaAC构成缓冲体系 NaOH过量:过量NaOH和生成的NaAC 等摩尔发生反应:生成NaAC作业P33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