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568 Vues
Chapter 1 色彩學中的色彩屬性 授課教師 : 梁佳美. 色彩設計 20110301. 一、光與色彩. 『 光 』 是視覺現象的主要媒體。沒有光線,就沒有色彩。 光線是電磁波的一種,我們所看見的光線(可視光譜), 其波長是由 400nm 的紫色光延伸到 700nm 的紅色光,為全 部電磁波的一小部分。 1666 年牛頓透過三稜鏡所分析出來的太陽光, 依其波長 與折射關係 ,會分為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順序 的七種顏色,稱為 『 光譜色 』 。它是一種連續性的色帶,
E N D
Chapter 1 色彩學中的色彩屬性授課教師:梁佳美 色彩設計 20110301
一、光與色彩 • 『光』是視覺現象的主要媒體。沒有光線,就沒有色彩。 • 光線是電磁波的一種,我們所看見的光線(可視光譜), 其波長是由400nm的紫色光延伸到700nm的紅色光,為全 部電磁波的一小部分。 • 1666年牛頓透過三稜鏡所分析出來的太陽光,依其波長 與折射關係,會分為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順序 的七種顏色,稱為『光譜色』。它是一種連續性的色帶, 各色之間是相互融合、漸次變化的,其中,「靛」為暗藍 色,由於其沒有色光位置,所以,通常會被省略,而成為 六色。 • 理論上,六色的組成比例大約是相等,但是,白光(太陽 光)卻常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化,而導致偏色的 現象。 色彩設計 20110301
光的物理性質,決定於振幅與波長兩種因素。振幅是光量,振幅的大光的物理性質,決定於振幅與波長兩種因素。振幅是光量,振幅的大 小會產生明暗的區別;波長是區別色彩的特徵,波長的長短會產生色 相的區別。波長長的會偏紅色,波長短的會偏藍色。 色彩設計 20110301
■物體色 • 我們能看到物體的色彩,是因為物體所發出、反射或透過光線,刺激 我們所產生的結果。本身會發光的物體,直接刺激到我們的眼睛,而 產生對物體色彩的感覺,稱之為『光源色』。 • 至於不透明的物體,則會因為物體表面吸收部分光線或反射其餘光的 原因,導致我們的眼睛會受到物體本身所反射其表面的主要顏色之影 響,而導致對物體產生色彩的感覺,稱之為『表面色』。表面色是日 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物體色,被物體吸收或反射的顏色光,綜合起來 便是整個光譜色,而吸收的顏色光和反射的顏色光互為補色關係。 • 當物體反射白光的全部波長而不吸收其顏色時,物體就呈現白色;反 之,若吸收全部的波長且全部不反射者,則呈現黑色。 • 此外,彩色玻璃等透明體,光線在透過時產生吸收、透射等作用外, 透明體本身的色彩也會影響到透射光的色彩,因此這時所看到的視覺 色彩,又稱為『透過色』。 色彩設計 20110301
除了物體所具備的性質可以決定物體色外,在實際感覺物體色時,並除了物體所具備的性質可以決定物體色外,在實際感覺物體色時,並 不如此單純。基本上,可視的物體色取決於下列幾點因素: 1.物體的性質 2.照射的光線 3.觀看物體時的視覺與心理因素 4.物體所處的環境色彩與反射 • 物體表面性質不同,例如光滑面、粗糙面、反光面等,其光線的反射 與吸收不同,色彩的外觀也各不相同。 色彩設計 20110301
HSV色彩屬性模式 是根據色彩的三個基本屬性:色相、飽和度和明 度來確定顏色的一種方法。 色相(H) 是色彩的基本屬性,就是平常所說的顏色名稱, 如紅色、黃色等,依照在右圖的標準色輪上的位置, 取0-360度的數值。(也有用0 –100%的方法來確定) 飽和度(S) 是指色彩純度,越高色彩越純,低則逐漸變灰, 取0-100%數值。 明度(V) 也叫「亮度」,取0-100%。 這種色彩模式是1978年由Alvy Ray Smith創立 的,它是三原色光模式的一種非線性變換。 色彩屬性圖 色彩設計 20110301
一般用上面的色環來確定色相,另外有一個色彩三角一般用上面的色環來確定色相,另外有一個色彩三角 形來確定飽和度和明度,豎坐標代表明度,橫坐標代表飽 和度,在計算上應用時首先選擇色相,然後就可確定相應 的飽和度和明度。 另外一種方法是利用一個三維的圓錐體,錐體的圓形 底面相當色輪,飽和度則從圓心向邊緣增加,明度則從底 邊向錐頂遞減。 但是色彩屬性和物理學中的光譜並不是完全對應的, 物理學的人類可見光譜是有兩個端點的直線形,並不能形 成一個環。當然每種顏色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光波長,但都 有一個範圍,並不是單一的波長。明度一般和具體某種顏 色的光波能量相當,但和整個光譜的能量無關。(因為每 種波長的光的能量都不相同)。 色彩屬性圖 圓柱體色彩屬性圖 圓錐體色彩屬性圖 色彩設計 20110301
HSL 和 HSV(也叫做 HSB)是對RGB色彩空間 中兩種關係的表示,它們嘗試描述比 RGB 更準 確的感知顏色,並保持在計算上的純化。 HSL 表示:hue(色相)、saturation(飽和 度)、lightness(亮度) HSV 表示:hue(色相)、 saturation(飽和 度)、value(色調) HSB 表示:hue(色相)、saturation(飽和 度)、brightness(明度)。 HSL和HSV二者都把顏色描述在圓柱體內的任 一點,這個圓柱的中心軸取值為自底部的黑色 到頂部的白色,在中間的是灰色,繞這個軸的 角度對應於「色相」,到這個軸的距離對應於 「飽和度」,而沿著這個軸的距離對應於「亮 度」,「色調」或「明度」。 HSV的圖形描述 HSL安排的倒雙圓錐圖形
這兩種表示在用目的上類似,但在方法上有區別。二者在數學上都 是圓柱,但 HSV(色相,飽和度,明度)在概念上可以被認為是顏色的 倒圓錐體(黑點在下頂點,白色在上底面圓心),HSL 在概念上表示一 個雙圓錐體和圓球體(白色在上頂點,黑色在下頂點,最大橫切面的圓 心是呈現灰色)。 儘管在 HSL 和 HSV 中「色相」是指性質上的相同,但是它們的「 飽和度」的定義是明顯不同的。 因為 HSL 和 HSV 是依賴電腦設備的RGB作簡單變換,(h, s, l) 或 (h, s, v)三度空間定義的色彩會依賴所使用的特定紅色、綠色和藍色 形成所謂的「加法原色」。每個獨特的 RGB 設備都伴隨著一個獨特的 HSL和 HSV空間。但是 (h, s, l) 或 (h, s, v) 三度空間在被約束於 特定 RGB空間(例如螢幕sRGB)的時候就會變得比較明確。
上面兩個圖案中,左圖的黃色與右圖的黃色顏色相同嗎?上面兩個圖案中,左圖的黃色與右圖的黃色顏色相同嗎? 左圖的綠色與右圖的綠色色彩深度一樣嗎?
色相:指色彩的面貌,或是區別色彩的名稱。 明度:指色彩明暗的程度。在無色彩中,明度最高的是白色 ,最低的是黑色。 彩度:指色彩飽和的程度或色彩的純粹度。
■印刷三原色 CMY, CMYK 至於顏料的特性剛好和光線相反, 顏料是吸收光線,而不是增強光線, 因此顏料的三原色必須是可以個別吸 收紅、綠、藍的顏色,那就是紅綠藍 的補色:青、洋紅與黃色(CMY) ,以 濃度0~100%來表示。 把黃色與青色顏料混合起來,因為 黃色顏料會吸收藍色光,青色顏料會 吸收紅色光,因此最後只剩下綠色光 可以反射出來,這就是黃色加青色顏 料會變成綠色的道理。
理論上將印刷三原色混合之後,應該可以將紅綠藍光通通吸收而得到理論上將印刷三原色混合之後,應該可以將紅綠藍光通通吸收而得到 黑色,只是現實生活中並找不到這種光線吸收、反射特性都十分完美的 顏料,將三種顏色混合後還是會有些許光線反射出來,而呈現暗灰色或 深褐色。事實上除了黑色外,用顏料三原色也無法混和出許多暗色系的 顏色,為了彌補這個缺點,因此實際印刷的時候會額外加入黑色的顏料 ,以解決無法產生黑色的問題。因此就有所謂CMYK的色彩模式,K 表示 黑色。 黑色的加入雖然增加可印刷的顏色範圍,卻也使顏色的調整更為複雜 ,例如用50%的CMY可以混合成灰色,但我也可以直接用50% 的黑色來產 生,變成同一種顏色有不同的混和方法,在加上顏料的透明度、乾燥速 度、紙張吸墨程度及作業流程種種條件的不同,使得顏色的控制成為印 刷的一大問題,如果你的作品需要送印刷廠的話,一定要對CMYK有相當 程度的瞭解才行。
練習作業120110301任選以下其中一個主題作色彩屬性與對比或互補色分析作業1.2010年國際工業設計得獎作品2.2010年任何一季服裝設計大師或品牌作品分析3.2010與2011年動漫作品分析練習作業120110301任選以下其中一個主題作色彩屬性與對比或互補色分析作業1.2010年國際工業設計得獎作品2.2010年任何一季服裝設計大師或品牌作品分析3.2010與2011年動漫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