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k likes | 1.66k Vues
第二章 1980 年代的小说. 主讲:严辉. 第一节 伤痕小说. 一、“伤痕文学”的出现 1976 年文革结束后,文学并没有马上从“文革文学”转变过来。 ?“文革”模式的明显脱离,是从 1979 年开始。. “伤痕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1977 年 11 月 《 班主任 》 (刘心武)“伤痕文学”的开端之作。 1978 年 8 月 《 伤痕 》 (卢新华)“伤痕文学”由此得名。 社会反响巨大,并引发了大量揭露“文革”所造成的伤害的作品的出现。. 伤痕文学(伤痕小说):
E N D
第二章 1980年代的小说 主讲:严辉
第一节 伤痕小说 • 一、“伤痕文学”的出现 • 1976年文革结束后,文学并没有马上从“文革文学”转变过来。 • ?“文革”模式的明显脱离,是从1979年开始。
“伤痕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 1977年11月 《班主任》(刘心武)“伤痕文学”的开端之作。 • 1978年8月 《伤痕》(卢新华)“伤痕文学”由此得名。 • 社会反响巨大,并引发了大量揭露“文革”所造成的伤害的作品的出现。
伤痕文学(伤痕小说): •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出现的一批通过对文革生活及文革后人们的精神创伤的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悲剧性地展现了那一场社会动乱及其给亿万家庭和人们造成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永不可平复的“伤痕”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宗璞的《我是谁?》、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大墙文学”)、冯骥才《啊!》、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代表作品有:宗璞的《我是谁?》、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大墙文学”)、冯骥才《啊!》、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伤痕文学”对文革的揭露触及到了文革的本质,但对于文革产生的社会、历史、思想根源缺乏冷静的思考,艺术表现也较幼稚。?“伤痕文学”对文革的揭露触及到了文革的本质,但对于文革产生的社会、历史、思想根源缺乏冷静的思考,艺术表现也较幼稚。 • ?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1、生平: • (1942-),祖籍四川。幼年随父母迁居北京。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在中学任教多年。中学时期即开始创作,但影响不大。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后,开始享誉文坛。其作品社会影响很大。1980年入中国作协当专业作家。曾任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1986-1990)。 • 除小说创作外,还从事随笔和建筑评论的写作,近年专注于《红楼梦》研究。
2、《班主任》解读 • (1)、意义: 社会意义和文学史意义重大。 • (2)、谢惠敏性格:她的身上显示出了“四人帮”在人的思想和心理素质方面造成的恶果。良好的品质和荒谬的思想在她身上紧密结合,形成了她独特而具有普遍意义的性格。 • (3)、问题小说的创作模式:艺术上比较粗糙。刘心武在这一时期对文学的理解是朴素而简单的。文学就是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用自己的议论将小说的意义直接道出。
3、创作经历和主要作品: • a、70年代末――80年代初,伤痕小说的创作。《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这批作品的社会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文学意义。 • b、80年代初中期,人性人情、市井小说的创作。《我爱每一片绿叶》。《如意》。80年代中期的“社会纪实小说”创作,写北京市民的生活和文化心态:《立体交叉桥》、《公共汽车咏叹调》、《王府井万花筒》等。作品的社会影响很大。
c、80年代末――90年代,对人性恶的发掘。《风过耳》、《四牌楼》、《栖凤楼》三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标志着他的又一个高度。c、80年代末――90年代,对人性恶的发掘。《风过耳》、《四牌楼》、《栖凤楼》三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标志着他的又一个高度。 • d、90年代后期以后,小说创作减少。提出“大众文学精致化,精致文学大众化”,希望沟通二者。近期作品继续关注城市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获奖作品有: • 《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钟鼓楼》(1984)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1992)获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
“我是经过一番努力和探索,才终于形成自己独有的符码系统,要超越我的弱点,我就必须发挥我思索问题比较深细,艺术感觉比较灵敏和独到的特点,使我的作品能于人见人熟的凡人琐事中,窥到悟出世道人性的惊心动魄的一面。”(1994)“我是经过一番努力和探索,才终于形成自己独有的符码系统,要超越我的弱点,我就必须发挥我思索问题比较深细,艺术感觉比较灵敏和独到的特点,使我的作品能于人见人熟的凡人琐事中,窥到悟出世道人性的惊心动魄的一面。”(1994) • 我清醒的意识到,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我都已从“中心”向“边缘”转移了……不管我的小说里融进了多少新潮的营养,……其时代价位,是不可能高的。(1994)
第二节 反思小说 主讲:严辉
一、概述 • 1、“反思小说”与“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是反思小说的源头,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反思小说”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的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
反思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属于一个较高层次。 反思文学融入了理性批判精神,不再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在表现题材上也比伤痕文学大大地丰富了。 在艺术手法上,除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外,还根据内容的需要,用了意识流、蒙太奇、荒诞、多视角的手法。
2、“反思小说”的主要作品: 反思建国以来的各种政治运动和“左”的思潮对人们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贤亮的《绿化树》、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叶蔚林的《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潜意识里的封建意识对人们的腐蚀和戕害;
对扭曲的人格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如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对扭曲的人格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如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反思革命,反思党和人民关系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王蒙的《蝴蝶》、《悠悠寸草心》李国文的《月食》等作品。
二 王蒙的小说 1. 生平和创作: 1934年生于北平,祖籍河北南皮。1948年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少年布尔什维克”。解放后,曾长期在共青团工作。1957年因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被打为右派。全家下放到新疆,停止了创作。新时期以后重新开始创作。创作十分活跃。曾担任文化部部长(1986-1990)、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在八九十年代是个多产作家。除小说创作外,还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创作批评,以及一些有关古典文学的研究论文。在八九十年代是个多产作家。除小说创作外,还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创作批评,以及一些有关古典文学的研究论文。 • 1993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的《王蒙文集》(1-10卷)。
2. 主要作品: • 1) 50年代:《青春万岁》(1953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956年) • 2)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创作了大量反思历史、反思革命、反映现实的作品。如《海的梦》、《春之声》、《蝴蝶》、《布礼》等。
2) 80年代中后期:《活动变人形》(1987),试图表现在东西文化冲突中,知识分子身心的困窘处境。此后发表了一系列极度夸张变形的现代小说。寓言式写作。文化批判小说。2) 80年代中后期:《活动变人形》(1987),试图表现在东西文化冲突中,知识分子身心的困窘处境。此后发表了一系列极度夸张变形的现代小说。寓言式写作。文化批判小说。 • 3) 90年代:“季节系列”:《恋爱的季节》(50年代初)、《失态的季节》(57年)、《踌躇的季节》(60年代初)、《狂欢的季节》(文革),这是王蒙对革命与知识分子命运反思的深化。后季节系列:《青狐》(2004)
3. 创作特点: • 1) 始终不渝地关注时代风云、国家命运、思考革命的意义、人生的理想等问题,作品中有沉重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哲理意味。 • 2) 在艺术上求新求变,做了很多探索。如80年代初的“意识流”;80年代末的“文化寓言”写作等。
1、生平与创作: • (1928-1999),江苏武进人。1954年发表短篇《解约》引起文坛注意。1957年因为“探求者”案打成右派。"文革"结束后才重新写作。1979年到1984年是高晓声小说创作旺盛时期。此后,作品渐少。风格也发生变化。
代表作:《李顺大造屋》(1979)、《陈奂生上城》(1980)代表作:《李顺大造屋》(1979)、《陈奂生上城》(1980) • 2、创作特点: • 1、对农民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农民形象的成功刻画:为农民写农民,而不是为政治写农民。
“我们为农民的文学,过去虽然有许多优秀之作,但也有许多不够使人满意的重要方面;有些作品里的农民,不是生活中的主人,他们在作品中的价值,仅仅是为了证明作者概念的正确,仅仅是作者作为主人翁描写的干部的陪衬……”“我们为农民的文学,过去虽然有许多优秀之作,但也有许多不够使人满意的重要方面;有些作品里的农民,不是生活中的主人,他们在作品中的价值,仅仅是为了证明作者概念的正确,仅仅是作者作为主人翁描写的干部的陪衬……” • --高晓声
揭示农民悲剧命运的自身根源。 “国民性”批判。李顺大。 陈奂生。 • “陈奂生性格”:A、农民的传统美德: • B、弱者: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 • a、奴性。b、惰性。c、“精神胜利法”
2)、艺术风格: • 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叙述从容、清晰。平中见奇、冷中寓热。 • “含泪的幽默”。对农民的嘲讽中包含着浓郁的温情,表现了一种理解。
三、张贤亮的小说 1、生平和创作: 1936年生。江苏省盱眙县人。中学时即开始创作和发表诗歌。高中毕业后自愿到甘肃支边。1957年因长篇抒情诗《大风歌》被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重返文坛。 “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苦难的历程》
80年代的作品主要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河的子孙》、《绿化树》(1984)、《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社会反响很大。80年代的作品主要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河的子孙》、《绿化树》(1984)、《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社会反响很大。 • 《灵与肉》、《肖尔布拉克》、《绿化树》曾获全国优秀短、中篇小说奖。 • 90年代有《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青春期》等。
写底层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命运的。如《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河的子孙》。写底层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命运的。如《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河的子孙》。 • 写与自己命运相近的知识分子“苦难生活”经历。 《灵与肉》、《唯物论者启示录》。
2、创作特点: • 1) 哲理性。思索者形象的塑造。带有作者自己所特有的精神气质。《灵与肉》、《河的子孙》、《唯物论者的启示录》。 • 2)苦难意识。“痛苦的欢乐,伤痕上的美”。苦难崇拜。“牢笼”。
第三节 知青小说和知青作家 主讲:严辉
一、概述: • 1、“知青小说”: • 一般来说,知青小说的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 • 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量出现。80年代中期以后,已不再是一种文学潮流,但知青小说的创作还在继续。
早期:对“文革”悲剧的控诉: • 回城后的矛盾和困惑: • 分化:否定和批判 • 剥离和捍卫 ?社会政治层面--民间的、人性的 • 90年代:怀旧心态、对青春的重构 • ?人性关怀
局限:?“自己写自己” • 2、“知青作家群”: • 孔捷生、郑义、叶辛、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柯云路、李锐、史铁生、张炜、韩少功、王安忆、阿城、李晓等
二、张承志、张炜的小说: • 1、张承志及其创作:
1)生平: • 1948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内蒙插队。197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78年发表处女作,并考入中国社科院历史语言专业。
2)创作: • 草原系列:"为人民“ 《黑骏马》 • 黄土高原系列:寻找精神之父。《北方的河》、《大坂》、《金牧场》 • 信仰系列:”念想“ 《黄泥小屋》、《心灵史》
3)艺术特点: • 对崇高的追求:壮美 • 对美文的追求:诗化小说 永恒的人生哲理 • ”最痛苦的理想主义者和精神漫游者“
1)生平和创作: • 1956年生。祖籍山东栖霞。1980年毕业于烟台师专。1973年开始写作。小说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古船》(1986)、《九月寓言》(1992)、《柏慧》(1994)、《外省书》(2000)、《能不忆蜀葵》(2002)、《丑行或浪漫》(2003),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1986)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融入野地》、《夜思》等。出版《张炜文库》10卷。
2)作品分析: • a 早期作品:清新、悠远、田园牧歌 • “芦青河系列”:农村生活、青年男女的爱情 • 对"美、幸福、快乐"的赞颂 挽歌? • b 80年代中期以后:历史反思、文化反思 • “秋天三部曲”、《古船》等 • 代表作。广阔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性拷问
c 1992年以后:忧愤,抒情、哲理 • 《九月寓言》、《柏慧》、《外省书》等 • 对城市生活和工业文明的恐惧和逃离,寻找人类道德理想的出路。 • 理想主义者,人类精神家园的坚守者。 "反现代“、“反文明” ? • “宣言式写作”?
所以作家是人类的发声器官,他发声,他才有美,有真,有力量,有不绝的继承。 所以作家是人类的发声器官,他发声,他才有美,有真,有力量,有不绝的继承。 • 他们善意地要求我好好作一个「小说家」,是我所不能听从的。我这儿,永远也不会将叙事作品看得一定高于其它形式的作品。因为我只尊崇人的劳动、人的灵魂。 1995年11月8日《古船》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