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公卫学院 姚 朗 yaolang88@gmail

实验室化学事故的防范和处置. 公卫学院 姚 朗 yaolang88@gmail.com. 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场所,医学实验室有其特点,既有潜在性生物危害,也可能接触多种危险化学品,同样还会面临用电安全、防火安全问题。 前人经过无数次血的教训,总结出一整套实验室安全规范,如不遵循,将会造成各种实验室事故,威胁自身和他人安全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应该学习了解有关知识。 学校实验室发生差错的几率是企业实验室的 100 到 1000 倍;化学品事故发生率较高。. 几起大学投毒案件. 清华女生“铊”中毒案 ( 1994.11 )

afy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公卫学院 姚 朗 yaolang88@gmail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室化学事故的防范和处置 公卫学院 姚 朗 yaolang88@gmail.com

  2. 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场所,医学实验室有其特点,既有潜在性生物危害,也可能接触多种危险化学品,同样还会面临用电安全、防火安全问题。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场所,医学实验室有其特点,既有潜在性生物危害,也可能接触多种危险化学品,同样还会面临用电安全、防火安全问题。 前人经过无数次血的教训,总结出一整套实验室安全规范,如不遵循,将会造成各种实验室事故,威胁自身和他人安全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应该学习了解有关知识。 学校实验室发生差错的几率是企业实验室的100到1000倍;化学品事故发生率较高。

  3. 几起大学投毒案件 • 清华女生“铊”中毒案 (1994.11) • 北京大学“铊”投毒案 (1997.05) •  中国矿业大学“铊”投毒案 (2007.06) • 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中毒案(2013.04; N-二甲基亚硝胺 )

  4. 实验室一般安全知识 1.避免在实验室吃喝食物。 2.在实验室工作时需将长发妥善固定、穿实验服,眼睛需有适当保护。 3.用吸管或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切忌用嘴吸取、对着自己或他人吹吸。 。 4.切勿随手甩动吸管或移液管,避免管内的残留液,洒在他人或仪器设备上造成伤害。 5.避免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实验。

  5. 6.在实验室所用药品均须贴上标签,并标明内含化学药品及使用时日期、时间。6.在实验室所用药品均须贴上标签,并标明内含化学药品及使用时日期、时间。 7.在粉尘作业环境工作必须戴上口罩,在有毒有机溶剂工作环境必须戴防毒面具。 8.处理含有机溶剂的物品必须以合适的溶剂洗净后交由合格之废弃处理公司处理,不可任意丢弃到垃圾桶。 9.牢记及严格遵守实验室紧急事故处理程序。 10. ……

  6. 实验室内不得乱拉乱接电线 实验楼内不得吸烟

  7.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及分类 (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或腐蚀特性,可能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8.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GB13690): 1、爆炸品: ◆黑索金、三硝基甲苯(TNT)、三硝基苯酚;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气体:氢、甲烷、一氧化碳 ◆不燃气体:氧气、压缩(液化)空气、氮气 ◆有毒气体:光气、氯气、一氧化氮等;

  9. 3、易燃液体: 根据闭杯闪点温度划分: ◆低闪点易燃液体(<-18℃):环己烷、乙醛等; ◆中闪点易燃液体(-18~23℃):原油、石脑油等; ◆高闪点易燃液体(23~61℃):煤油、硝基甲烷等;

  10.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红磷、硝化棉、硫磺等 自燃物品:黄(白)磷、三乙基铝等 遇湿易燃物品:钠、钾、镁、电石等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双氧水、高氯酸盐、高锰酸盐 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甲乙酮等

  11. 6、毒害品: 氰化物、农药、三氧化二砷 7、放射性物品: 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 酸性腐蚀品: 硫酸、硝酸、盐酸 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 其它腐蚀品: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

  12. 化学药品的危险警告卷标

  13. 化学物质毒性分级表 * LD50:半致死量 LC50半致死浓度

  14. 医学实验室中常见有毒化学品 • 溴化乙锭(EB): 具强诱变致癌性,使用时一定要戴手套,注意操作规范,不要随便触摸别的物品。 • DEPC(焦碳酸二乙酯):一种强有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可能致癌.开瓶时将瓶子远离你,内压可导致溅泼. • PMSF(苯甲基磺酰氟):有神经毒! 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 • NN-亚甲双丙烯酰胺:影响CNS功能,切勿吸入。 • 甲醇:有毒,能引起失明。 • 冰乙酸: 吸入刺激、皮肤角质溶解。 • 叠氮钠:易爆炸,有毒,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 • 苦味酸:动物染色剂,易爆炸,致癌。

  15. 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 1、防毒: (1)使用化学药品前,要充分了解其理化性质、毒性特点、使用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2)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16. (4)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不能尝化学药品或直接去闻化学药品。(4)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不能尝化学药品或直接去闻化学药品。 (5)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和使用。 (6)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使用药品和实验结束后立即用肥皂水洗手。做好废液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17. 实验室事故的处置原则 • 预防为主 • 现场急救和处理 • 切忌未经任何处理就送医院 • 掌握急救处置原则

  18. 化学药品及溶剂的正确使用 1.在使用强酸或强碱时必需戴上安全手套,并戴上安全眼镜。 2.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均需分类存放,挥发性化学药品更必需放置于具有抽气装置的药品柜内。 3.高挥发性或易于氧化之化学药品必需存放于冰箱或冰柜中。 4.强酸或强碱(包括废酸碱)不得存放于金属架上。

  19. 化学实验室内必须穿戴防护用具 safety goggles (also must cover the sides) laboratory coat with long sleeves, made out of nonflammable material long pair of trousers made out of nonflammable material solid shoes with complete enclosure of the ankle

  20. 预防化学烧伤 1.腐蚀性刺激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氯化氧磷、浓过氧化氢、氢氟酸、冰乙酸和溴水等,取用时尽可能戴上像皮手套和防护眼镜等。如药品瓶较大,搬运时必须一手托住瓶底,一手拿住瓶颈。

  21. 预防化学烧伤 2.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必须用锯子将封口石膏锯开,禁止用其他物体敲打,以免瓶被打破。要用手推车搬运装酸或其他腐蚀性液体的坛子、大瓶,严禁将坛子背、扛搬运。要用特制的虹吸管移出危险性液体,并配带防护镜、橡皮手套和围裙操作。

  22. 预防化学烧伤 3.稀释硫酸时,必须在耐热容器内进行,并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地将浓硫酸加入水中。绝对不能将水加注到浓硫酸中,这样做法会集中大量产生的热,溅射酸液,非常危险。在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发热物质时,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

  23. 预防化学烧伤 4.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用烧杯夹夹住摇动后取下,以防突然剧烈沸腾溅出溶液伤人。

  24. 硫酸所致化学性烧伤

  25. 常见化学烧伤的急救和治疗

  26. First Aid——酸碱灼伤、烫伤、创伤后的现场处理

  27. 眼的化学烧伤 碱烧伤 >> 酸烧伤 • 碱(base) +脂类皂化作用双相溶解 • 酸 蛋白质凝固屏障

  28. 酸液或碱液溅入眼中: 立即用洗眼杯或将橡皮管套上水龙头用慢水对准眼睛冲洗。若为酸液溅入眼中,可再用1%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为碱液,则再用1%硼酸溶液冲洗,最后用水洗。重伤者经初步处理后,急送医院。

  29. 皮肤被酸、碱或溴液灼伤: 被酸或碱液灼伤时,伤处首先用大量水冲洗;若为酸液灼伤,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若碱液灼伤,则再用1%醋酸洗。最后都用水冲洗,再涂上药品凡士林; 被溴液灼伤时,伤处立刻用石油醚冲洗,再用2%硫代硫酸钠溶液洗,然后用蘸有油的棉花擦,再涂上油膏。

  30. 几种特殊的化学烧伤 石碳酸:具较强穿透性和高度腐蚀性,会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 氢氟酸:可溶解脂质,穿透力强,清洗后可局部注射5-10%葡萄糖酸钙; 溴液:用石油醚冲洗后再用2%硫代硫酸钠液洗,后用蘸油棉花擦并涂上油膏。

  31. I 类危险化学品贮存和使用不当 • 毒物(如化学毒物氰化物、生物毒物河豚毒)在基数超过1支时未上报并记录用量和余量。 • 普通条件下(而非专用铁皮试剂柜)大量贮存甲苯/二甲苯和丙酮等——挥发自燃。 • 无沙箱而大量存放硝酸甘油、苦味酸和过氧乙酸原液——爆炸。应分装或用水饱和。 • 金属钠或白磷未存放在专用介质中——自燃

  32. 混乱的化学药品储存柜!未依不同特性分类,亦未上锁,他人可任意拿取混乱的化学药品储存柜!未依不同特性分类,亦未上锁,他人可任意拿取

  33. 混乱的混合储存柜!无门、木制橱柜,亦无法上锁混乱的混合储存柜!无门、木制橱柜,亦无法上锁

  34. 这样的实验室必须整改

  35. 新装修的实验室 上海有机化学所某实验室目前的状况——脏、乱、差

  36. 如此实验室,怎能做好实验?! 整改后井然有序

  37. 二、用电安全 触电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实验中常使用电炉、电热套、电动搅拌机等,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及石棉网金属丝与电炉电阻丝接触;不能用湿的手或手握湿的物体接触电插头;电热套内严禁滴入水等溶剂,以防止电器短路。 为了防止触电,装置和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应连接地线,实验后应先关仪器开关,再将连接电源的插头拨下。

  38. 安全用电,防止事故 1.了解实验室总电源开关的安装位置。 2.不可用湿手操作电器,使用电工工具前确认其完好无损。 3.严禁在实验室内私自接用电源。 4.确保漏电保护器起作用,用电器外壳接好地线,实验室无人时要切断电源。 5.遇有电器失火,先要切断电源,再行灭火。 6.人身触电,立即人工呼吸,再送医院。

  39. 触电的三大急救措施 • 立即断开总电闸。 • 若一时无法断开电源,保持自身绝缘状态下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开。如穿绝缘胶鞋、戴橡皮手套,或站在绝缘物体上用绝缘物将电线挑开。 • 对触电者就地抢救,同时招救护车送最近的医院。

  40. 电话求救的注意事项 (一)电话号码: 119、120。 (二)提供给对方下列数据: 1.地址:提供明确的地址或位置,以便急救人员顺利抵达现场。 2.事故种类:如溺水、中毒、车祸、火灾等。 3.受伤人数及伤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 4.打电话场所的电话号码(如移动电话或工作场所),以及打电 话者的姓名。 (三)要求受话者简要复诵所提供的数据,并核对正确性。 (四)勿先挂掉电话,应先等对方挂掉电话才可挂断。 (五)最好能有2位或2位以上的人去打电话。

  41. 防止插销虚接 • 可产生温度高达3000ºC的电弧,烤焦插座和电线。如果周围有可燃物如堆放的纸张,就可引发火灾 • ——插销连接时确认与插座接牢,如感觉费劲或太轻松,使用中感觉插座发热,插座和电线有焦糊痕迹或闻到焦糊气味时应该警惕! • 负荷过小的插销板和插座——当电器电流大于插销板和插座额定电流时,一些插座或老式的插销板仍不跳闸而超负荷运行,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插销板和插座过热、元器件融化、短路和漏电,可引发火灾或触电。

  42. 防止电器引起火灾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5)防止短路: (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43. 2005年5月5日,某学校环境工程专业XXX研究生,在实验室直接将电炉置于实验台面上加热,没有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造成台面直径9厘米近似圆形的表皮破损。2005年5月5日,某学校环境工程专业XXX研究生,在实验室直接将电炉置于实验台面上加热,没有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造成台面直径9厘米近似圆形的表皮破损。 违规用电案例

  44. 三、节约用水,防止跑漏 1、不用水时,随手关闭阀门。 2、废物废液不准倒在水槽内,实验完了放水冲洗下水管,勿使废液残留其中。 3、不得在打开水槽水龙头时离开实验室; 4、停水时不要打开阀门,以免忘记关上。 5、经常检查水槽下水口及地漏是否通畅。 6、注意蒸馏水瓶下口瓶塞不紧或橡皮管未夹紧,可致使水漏在桌上及地上。

  45. 四、防其他事故 预防玻璃割伤 1.切割玻璃管(棒)及给瓶塞打孔时,易造成割伤。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或将玻璃管插进橡皮塞孔内时,必须正确选择合适的匹配直径,将玻璃管端面烧圆滑,用水或甘油湿润管壁及塞内孔,并用布裹住手,以防玻璃管破碎时割伤手部。把玻璃管插入塞孔内时,必须握住塞子的侧面,不能把它撑在手掌上。 2.装配或拆卸玻璃仪器装置时,要小心地进行,防备玻璃仪器破损、割手。

  46. 将温度计、玻璃管插入胶塞时: 遇到锐利的管口、边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