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80 Vues
网络教育应用 Web-Based Education. 教师:陈 莉 chenlily@126.com 2009 年 9 月. 网络教与学的活动. 网络教育资源. 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网络教学管理. 网络硬件基础设施. 网络教学环境的构成(祝智庭, 2003 ). 网络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是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 教学模式的要素. 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师生的时空分隔
E N D
网络教育应用Web-Based Education 教师:陈 莉 chenlily@126.com 2009年9月
网络教与学的活动 网络教育资源 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网络教学管理 网络硬件基础设施 网络教学环境的构成(祝智庭,2003)
网络教学模式 • 教学模式 •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 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是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 教学模式的要素
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 • 师生的时空分隔 • 基于网络的交互 • 更侧重于个别化、自主学习
网络教学模式的分类 • 空间分布模型 • 基于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过程管理的远程教学模式分类 主动的 协作学习型 学习过程管理 异步讲授型 异步讨论型 同步讲授型 被动的 同步讨论型 个体 小组 集体
典型的网络教学模式 •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网络教学模式 • 特点:突破了传统课堂人数及地点的限制 • 同步讲授 • 学习者可以在同一时间聆听教师的讲授以及师生间进行一些简单的交互 • 利用视频会议系统来实现 • 异步讲授 • 师生时空分离 • 将教师的课堂授课的拍摄下来,制作成流媒体课件,供学习者在线点播
三分屏课件 电子讲义 课堂实录 大纲/索引 三分屏课件
什么是流媒体(StreamingMedia) • 应用流技术在网络上传输的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其特点在于播放前并不需要下载整个文件,流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在播放过程中不断将流媒体文件的数据存入播放者的缓存内,播放者在观看时只是在开始时有一些延迟,随后便能连续地观看(收听)播放的流媒体文件。
流式传输的原理 • 将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并附加上与其传输有关的信息,当用户端发出请求后,由服务器向用户端连续、实时传送这些小片段。 • 客户端会开辟缓存区来存入这些数据,并利用解压设备(播放器)对压缩的片段解压后进行播放。在播放前一片段的同时,后续片段继续在后台从服务端以稳定的速率向用户端发送,不影响前台播放。 • 缓存区并不需要太大,通过丢弃已经播放的内容,就可以重新利用空出的缓存区空间来缓存后续传输过来内容。
Http/Tcp Web浏览器 Web服务器 元文件 定位 RTSP/TCP 播放器 流媒体服务器 RTSP/UDP 流媒体技术的工作过程
流式传输的分类 • 实时流式传输 • 总是实时传递,适合现场直播也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以快进或后退观看前面或后面的内容。 • 网络拥挤时,视频质量会较差 • 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 • 顺序流式传输 • 用标准的HTTP服务器传输,顺序流下载,用户可以边下载、边欣赏,但在给定时刻,用户只能欣赏已下载的部分。 • 优点是播放质量高,传输途中无损耗。播放观看前,必须经历延迟,对较慢的连接尤其如此。 • 顺序流式传输不适合长片段和有随机访问要求的视频,也不支持现场广播。
流媒体的播放方式 • 点播 •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主动的连接。 • 在点播连接中,用户通过选择内容项目来初始化客户端连接,一个客户端从服务器接收一个媒体流,同时独占这个连接 • 用户拥有对流的最大控制权,就像控制本地媒体一样 • 对服务器资源和网络带宽的需求比较大。 • 广播 • 指用户被动接收流。在广播过程中,客户端接收流,但不能控制流,用户不能暂停、快进或后退流。
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的网络教学模式 • 个别指导模式 • 主要指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学生通过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有问题时,通过实时或非实时的网络通讯方式给学习提供指导。 • 探索学习模式 • 基于资源的学习 • 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 • 问题/项目 • 探究、阐明和反思 • 合作 • 支持(支架、信息资源、工具)
以小组学习为主的网络教学模式 • 讨论学习模式 • 在线讨论 • 异步讨论 • 伙伴模式
小组合作的网络教学模式 •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Learning ,CL) • 是以一种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协作完成某种既定的学习任务的教学形式。在协作学习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共享信息和资源。 • 网络协作学习:利用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的协作学习 • 支持小组的交流、管理小组及资源、共享小组的信息资源 • 为什么提倡协作学习? • 学习是在协作、与人交流中实现意义建构的 • 学会合作 • 其他:消除学习的孤独感、提高成就感、加深同学之间的情感
网络协作学习的设计 • 依据教学目标确定协作学习的主题/任务 • 任务是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完成的 • 任务有可表现的成果 • 划分协作小组 • 同质分组 • 异质分组 • 自愿结合 • 创设网络协作学习环境 • 设计网络协作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 • 确定网络协作学习的评价内容及方法
我们的网络协作学习 • 学习目标:了解各种多元化网络学习平台及其教学应用;体验网络协作学习 • 学习的内容和任务:各小组在多元化网络学习平台中自主选择一个主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对这个主题的学习,并且将学习结果制作成PPT向其他小组和老师进行汇报。 • 小组的划分:随机分组,适当调整 • 网络协作平台:WebCL学习平台 • 学习过程: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分组-小组选定主题-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实施学习计划-汇报、评价 • 学习评价: 组长们的顾虑?组员们的顾虑?
协作学习的设计策略 • 正相互依赖 • 有共同的目标、小组的成绩即是个人的成绩 • 个人责任感 • 每个成员都参与小组工作、随机指定组员回答和解释问题 • 合作技巧 • 让学生学习一些合作技能 • 混合编组 • 异质分组 • 评价策略 • 评价方式包括学习小组内部自评和对小组的整体评价 • 评价内容包括学术方面的和合作方面的
我们的网络协作学习采取的一些策略: • 本次作业以小组成绩作为个人成绩,小组中贡献最大者适当加分 • 以学习汇报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学习汇报的内容包括学术内容、小组分工及对工作过程的自评并客观评出小组中的贡献最大组员。 • 小组自选组员汇报,但由其他组员回答和解释问题 • 评价方式以学生评价为主,各小组派一成员参与评分。 • 评价量规
学习活动 • 查找一个可以制作三分屏课件的软件,并动手试一试。 • 协商讨论本小组的工作计划及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