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攀岩 Climbing

攀岩 Climbing. 攀岩時尚運動起源. 攀岩是從登山衍生出的一項運動。在約 1970 年前攀岩一直附屬登山系統之下,目的只是為了剋服登山過程中的困難。直到 70 年之後,在法國,攀岩真正變成一項獨立運動。. ◎ 台灣人工岩場 內湖運動中心、 Y17 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風城攀岩館、北投運動中心、萬華運動中心、檳榔路、樹林極限運動場、瑠公、台大、陽明、政大、中央大、清大、東海 … 等地。 ◎ 台灣天然岩場 東北角龍洞岩場、大砲岩、熱海岩、台南關仔嶺、南雅奇岩 、高雄壽山、西子灣、柴山、鐵嶺、向天湖 … 等地。. 攀岩名詞 地形、地點類型分類 ~ 傳統攀登

brook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攀岩 Climbing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攀岩 Climbing

  2. 攀岩時尚運動起源 攀岩是從登山衍生出的一項運動。在約1970年前攀岩一直附屬登山系統之下,目的只是為了剋服登山過程中的困難。直到70年之後,在法國,攀岩真正變成一項獨立運動。 ◎台灣人工岩場 內湖運動中心、Y17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風城攀岩館、北投運動中心、萬華運動中心、檳榔路、樹林極限運動場、瑠公、台大、陽明、政大、中央大、清大、東海…等地。 ◎台灣天然岩場 東北角龍洞岩場、大砲岩、熱海岩、台南關仔嶺、南雅奇岩 、高雄壽山、西子灣、柴山、鐵嶺、向天湖…等地。

  3. 攀岩名詞 地形、地點類型分類~ 傳統攀登 先峰攀登 抱石攀登 速度攀登 徒手攀登 人工攀登 運動攀登 冰雪攀 獨攀 繩隊(多繩距)攀登

  4. 戶外─ 在戶外的天然岩壁上~ 傳統or先鋒攀登 室內─ 在室內人工岩場~ 先鋒攀登

  5. 抱石─ 不使用繩索,在一定的高度下進行路線的攀登。

  6. 繩隊(多繩距)攀登─ 因路線過長,需要使用超過繩子的長度,並且攀登者與確保者同時都會在岩壁上,甚至在岩壁上過夜。多繩距的攀登,通常為大岩壁攀登或是冰岩攀登。

  7. 冰雪攀─ 利用冰斧(冰鎬)、冰鎚、冰爪等冰攀工具,在冰雪地上、結冰的瀑布或是冰牆上,使用冰攀工具攀登。

  8. 攀岩 依攀登方式分類

  9. 傳統攀登(Traditional Climbing)─ 傳統攀登是由攀登者,沿路自行架設保護點。而目標為登頂。因沿路沒有永久保護點,所以傳統攀登器材通常可利用於岩壁的裂隙或小洞進行攀爬。可分為人工攀登與自由攀登。

  10. 運動攀登(Sport Climbing)─ 與傳統攀登不同之處是,攀爬路線已預先設置保護點,攀登者並不須要自行放置保護點。攀岩運動發展至今,因技術及器械的進步與推廣攀岩運動的目的,運動攀登因安全、入門容易等因素,目前已成為攀岩界的主流攀登方式。從早期攀岩一直發展到後期,部分的攀岩者漸漸離開高山岩場,而成為新興運動。攀登者攀爬已有永久保護點的岩場,如人工與天然岩場。攀登者的目的不在只是登頂,還有挑戰更難的路線。

  11. 抱石(Bouldering)─ 不使用繩索,在安全的高度(約6米以下)進行的攀登。不用繩索的攀登方式,而是使用抱石墊。

  12. 徒手攀登 (Free Climbing)─ 這個名詞是相對於人工攀登而產生的,攀爬時只靠身體的四肢抓踩天然的把手點或踏足點,傳統裝備只是用來架設確保點,並非上升施力之用,而繩子只作為確保安全之用。

  13. 人工攀登(Aid Climbing)─使用人工工具攀爬攀登過程中會藉助器材的能力,如手抓腳踩繩梯、固定點、保護點,如上升器、繩梯、岩釘、岩槌…等。但因岩釘對岩牆會造成破壞,在講究環保的現在,一般僅使用岩楔做固定點或確保點。

  14. 攀岩 依確保方示分類

  15. 上方確保 (Top-roping)─ 事先將保護點架好在攀登路線的上方以懸掛繩索,攀爬者以該繩索作為保護進行攀登。

  16. 先鋒攀登(Leading)─ 在岩牆上的保護點尚未架設前,攀岩者必須先鋒攀上去,沿路掛上快扣,再把繩子掛入快扣內作為確保。

  17. 先鋒攀登(Leading)─

  18. 抱石確保─ 確保者用雙手在攀登者下方隨時準備確保,這類確保技術需要時間經驗累積下,才能較有較高的保護性,並利用抱石墊可讓墜落者能有較安全的保護性,但前提下是用安全的落下姿式。

  19. 攀岩 國際比賽介紹

  20. 先鋒賽 至少高度12米以上的人工岩牆舉行,比賽採On-Sight先鋒攀登,比賽前選手有約六分鐘的時間觀察路線,觀察後回到隔離區,再依次需出場。每名選手僅有一次攀登機會,且不得觀看別人比賽。限制時間6~8分鐘不等。最後依攀爬高度來計算成績。

  21. 速度賽 現今主流為15米標準速度賽賽道。在無失誤狀況下,每名選手皆能完攀。因此考驗的是選手攀爬的立即反應、爆發力、手腳協調、動作速度。

  22. 抱石賽 一般是在4~6米的安全高度下的岩場進行,而下方是以安全落地護墊為確保。通常在六分鐘時間內不限攀登次數,每場約有4條路線,每條路線皆有中繼點(Zone Point)與完攀點,比賽成績以完攀(須通過中繼點)與抓到中繼點的數量與攀爬次數來評斷。

  23. 各國攀岩難度系統 1級:在步道上健行通常不需要雙手。 2級:健行,偶而需要用雙手輔助平衡。 3級:經常需要使用雙手的簡單攀爬,建議 使用繩索。 4級:在陡峭的地形攀登,必須使用繩索, 否則墜落會有嚴重甚至致命的危險。 5級:技術性的攀岩,領攀者必須有繩索、 裝備的保護、以及專業的訓練才能 避免墜落的危險。 6級:人工攀登。

  24. 攀岩裝備需求 體 驗………. 租借即可 抱 石 + 上方確保 + + + + 先鋒攀登 + + + + + +

  25. 攀岩 各種裝備介紹

  26. 吊帶 安全吊帶的設計以分散衝擊力、人體舒適、安全為要點,可分為攀登用與多功能用兩種。 攀岩鞋 攀岩鞋最大的特色就是很合腳,是為了讓腳能用腳尖在很小的點上施力,剛開始攀岩的人會不太習慣,會有點痛。設計良好的岩鞋不但能幫助攀岩,也能保護腳。 岩盔 岩盔可保護頭部,防止小落石等東西及墜落時的意外撞擊。 粉袋 將鎂粉置於粉袋中,而粉袋則扣或綁在腰際;鎂粉 (碳酸鎂粉) 作用是吸收手掌上的汗水,以防止滑落。

  27. 快扣組(Quick Draw) 由兩只鉤環與一條繩環組,用來連接攀登繩與岩面上的確保點,確保點可為岩楔或bolt。將快扣掛入確保點後,將繩子掛入快扣中,可保護確保者在意外墜落。 確保器 安全確保使確保者用之來連接攀登繩,以增加摩擦力達到制動目的的方式來確保攀登者安全。常見確保器有豬鼻子(ATC),八字環(figure 8),GriGri。 鉤環 連接安全吊帶與固定點或上攀、下降確保主繩,以不鏽鋼或鋁合金為材質,方便單手操作,不同鉤環有不同的承重,一般約為2000公斤左右。

  28. 岩釘 可以釘入裂隙做成固定點的金屬釘。 岩楔 岩楔是金屬及鋼絲或扁帶製作而成的,天然的岩楔是利用岩石來卡住裂縫而成。 活動岩楔 選擇適當尺寸的活動岩楔 放進適當的裂縫是一門藝術 牙籤 幫助拆除架的太深的活動岩楔

  29. 抱石墊 為了減少戶外抱石的運動傷害所設計的墊子。 主繩 攀登主繩主要作用是當攀登者不管任何因素墜落時,保護攀登者用。攀登用繩都必須經過U.I.A.A或C.E.檢驗合格,依使用方法與粗細可分為單繩、雙繩、雙子繩(對繩),或是分為靜態繩與動態繩。先鋒攀登必需使用動態繩。

  30. 繩索運用→ 垂降 滑降 朔溪 攀樹 探洞 救難…

  31. 攀岩 場基本認知、規範

  32. 攀岩是一項極安全的運動 正確使用裝備及動作 勿留下廢棄物於岩場 ●攀登前相對檢查、口號 1準備攀登~ 2確保完成~ 3開始攀登~ 4請 攀 登~ ●裝備使用請用自身裝備 未經他人允許不得擅自取用他人裝備 主 繩:不可踩繩、打結、磨繩 快 扣:不得摔落、注意方向性使用 粉 袋:注意風向勿使粉塵飄向他人 確保器:不得摔落、注意方向性使用 禮儀 → 互相問候 服裝 → 室內著需運動服裝、室外可以赤膊 語言 → 友善、誠懇 行為 → 不影響他人權益 倫理 → 請參考國小倫理課本道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