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 山东省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巡视员、教授 魏恩政 2011.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 山东省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巡视员、教授 魏恩政 2011.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向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重要文件: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 山东省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巡视员、教授 魏恩政 2011.11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 • 山东省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 •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巡视员、教授 • 魏恩政 • 2011.11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向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向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 全会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重要文件: •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2.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 • 3.李长春同志的说明。

  4. 前言:关于文化的含义和《决定》的总体框架及布局前言:关于文化的含义和《决定》的总体框架及布局 •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 四、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5. 前言:关于文化的含义和《决定》 的总体框架及布局 •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说是与自然相对应的人的所有创造物。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生态文化,相对应的就是四大文明。 • 狭义的文化,就是人在精神领域的创造物,即精神文化,它包括教育、科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等。精神文化是文化体系中最具活力、最光彩夺目的部分。 • 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相对应的文化建设。

  6. 《决定》共9个部分,分为4个板块: • 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主要阐述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紧迫性; • 第二部分构成第二板块,主要阐述文化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要方针。 • 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6个部分构成第三板块,主要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 第九部分是第四板块,阐述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7.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8. (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9. 思想文化新觉醒:党的早期领导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新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思想文化新觉醒:党的早期领导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新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 理论创造新成果:创造四大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和全体人民,推动了革命和建设事业; • 文化建设新成就:不断以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教育人民,提高民族素质。

  10. 毛泽东: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11. 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的成就 • 1、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2、坚持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3、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 4、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 • 5、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2. (二)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二)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 1.《决定》首先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用了四个“更加”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在当今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13. 2.特别是《决定》用了四个“越来越成为”,从民族、国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四个层面,全面深刻的阐述了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特别是《决定》用了四个“越来越成为”,从民族、国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四个层面,全面深刻的阐述了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14.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 民族的文化为全民族传承着共同的思维方式、传统风俗和精神遗产,形成全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理想信仰和精神家园。使人们形成对民族、对国家的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量、动员力量和鼓舞力量。

  15. 民族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 文化的发展,继承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成果,积累着前人的智慧,开辟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境界,体现和提高着人们的创造能力和自身素质,发展着民族的创造性。也可以说,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育,促进着民族创造力的提升。

  16.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综合国力是一国可以用于生存、发展和施加国际影响的各种力量的合力。其中文化的地位在迅速上升。 • 第一,文化与经济越来越相互交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文化的支持,文化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17. 第二,文化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日益重要的商品和独立的贸易形态。第二,文化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日益重要的商品和独立的贸易形态。 • 例如美国控制了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92.3%的电影市场,82%的广播节目,76.8%的信息网络,30%的音乐市场,40%的电子游戏市场。甚至有人说美国是用“三片”占领世界:“土豆片、芯片、大片”。我国生产电视机占全世界的55%,出口占30%,却不出口电视节目。日本关闭了大量的电视机厂,集中精力生产动漫等文化产品。

  18. 第三,文化领域已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第三,文化领域已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 • 亚洲上空游弋着几十颗西方国家的通讯卫星,近百套境外卫星节目覆盖着我国版图。世界上每天播送的新闻有90%来自西方媒体,其中80%来自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三家通讯社。互联网上的主导语言是英文,占80%以上,中文只占3.7%。 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19.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 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价值支撑; • 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 第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第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环境。

  20.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特别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必然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必然规律。 • 专家们达成一个共识:越过一个特定的收入门槛后,收入与幸福就无关了。以物欲满足为幸福的人,永远不感满足,就永远找不到幸福。

  21. 所以,我们必须看到,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这种追求,既可以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巨大动力,引导不好也可能把人引向歧途。所以,不管是物质财富的追求还是创造,都应该有人文精神的引导和规范。没有人文精神引导和规范的物质追求,必然成为无限的贪欲,会扭曲人的灵魂;没有人文精神引导和规范的物质创造,必然成为对大自然的不择手段的索取和对环境的破坏,会扭曲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看到,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这种追求,既可以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巨大动力,引导不好也可能把人引向歧途。所以,不管是物质财富的追求还是创造,都应该有人文精神的引导和规范。没有人文精神引导和规范的物质追求,必然成为无限的贪欲,会扭曲人的灵魂;没有人文精神引导和规范的物质创造,必然成为对大自然的不择手段的索取和对环境的破坏,会扭曲人与自然的关系。

  2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 • 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进入小康之后,精神文化需要更加突出、更加强烈。 •    讲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    讲公平公正,文化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 •    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 •    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

  23. 3.《决定》最后用三个“关系”高度概括了文化的重大意义:3.《决定》最后用三个“关系”高度概括了文化的重大意义: •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4. (三)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应对国际国内文化形势及其挑战的迫切需要(三)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应对国际国内文化形势及其挑战的迫切需要 • 一是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挑战。我国人均收入已达到4200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消费能力大大增加,鉴赏水平不断提高。使文化产品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5.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挑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切实做到“两个到位”: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府投入必须到位,属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必须到位,重塑合格的市场主体,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挑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切实做到“两个到位”: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府投入必须到位,属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必须到位,重塑合格的市场主体,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26. 三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全球化。国外文化产品大量涌入,占领我们的文化市场。特别是美国正倾力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传播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安全构成巨大挑战。三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全球化。国外文化产品大量涌入,占领我们的文化市场。特别是美国正倾力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传播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安全构成巨大挑战。

  27. 四是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鉴赏文化的渠道和方式。即极大的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为催生新兴文化业态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对我们占领新兴文化阵地运用现代技术推动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四是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鉴赏文化的渠道和方式。即极大的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为催生新兴文化业态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对我们占领新兴文化阵地运用现代技术推动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8. 五是我国文化建设领域存在问题的挑战。 • 1、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 • 2、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 3、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 • 4、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

  29.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 6、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 • 7、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 8、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30. 总之,“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之,“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31.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2.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 •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3. 指导思想 • 主题 • 根本任务 • 出发点、落脚点 • 动力 • 发展什么样的文化 • 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34.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35. 文化自觉 • 一个民族、政党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着深刻的自知之明,通晓文化发展的规律,对于文化对本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有着清醒认识,高度重视文化和文化建设。

  36. 文化自信 • 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而言,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守自己文化传统的信念,鼓起奋发繁荣文化建设的进取勇气,焕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

  37. (二)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 • 2.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 3.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38. 4.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4.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 5.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 6.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39. (三)文化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 •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指导思想)

  40.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根本性质)

  41.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根本目的)第三,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根本目的)

  42. 第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

  43. 第五,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根本动力)第五,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根本动力)

  44.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丰富,体现在上述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之中。具体说主要是把握以下几条:

  45. 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第二,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 • 第三,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第四,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6.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47.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4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共同理想] •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精神动力和支撑] •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行为规范]

  49.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途径 • 首先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 要培育示范榜样和示范群体。因此,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是关键。 • 要提炼和概括出简练易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公平正义、和谐包容、以人为本等。 • 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制度的结果是最好的教育。 • 贯穿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

  50. (二)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二)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 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最主要的领域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文艺作品、网络文化。(四大领域的建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