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62 Vues
2014 年东莞市初中教研工作交流会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4 年 9 月 18 日. 本学期初中教研工作.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为抓手,加强教研队伍建设,转变教研方式,创新教研机制,推广教研成果,进一步促进初中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本学期初中教研工作要点. 一、深入 推进高效课堂工程 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二、 加强 优质资源建设与运用 ,推进教育信息化 三、深入 推进区域教研工作 ,促进各校交流合作 四、加强 教研骨干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加强 学科德育渗透 ,完善学校全员育人机制
E N D
2014年东莞市初中教研工作交流会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4年9月18日
本学期初中教研工作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为抓手,加强教研队伍建设,转变教研方式,创新教研机制,推广教研成果,进一步促进初中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本学期初中教研工作要点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二、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与运用,推进教育信息化 三、深入推进区域教研工作,促进各校交流合作 四、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完善学校全员育人机制 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开设国际理解地方课程 七、推动智能机器人教育,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
选点实验阶段(2012年) 全面推进阶段(2013—2014年) 改革实践的原始积累。 交流总结阶段(2015年)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4 “高效课堂”工程三年为一个周期 第一周期:2012年—2015年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2013年10月17—18日,在潮州市举行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王健主任介绍了东莞“高效课堂”建设经验,受到省教育研究院领导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5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我们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共识:从学生生命成长的视角出发,“高效课堂”是:相信学生,读懂学生,激励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课堂。 6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东莞“高效课堂” 文化 核心价值: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适合自身的发展。 基本理念:充分相信学生。 行动取向: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领地。 评价原则:以学评教。 7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2013年12月17日石龙三中召开东莞市初中高效课堂建设现场交流会上,我们对东莞初中学校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交流。 8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1、进一步构建、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自学·交流·展示”课堂教学模式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核心循环”课堂教学模式-----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 “体验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东华初级中学 “三环·三学”课堂教学模式----黄江中学 “五环·三步·一中心”教学模式----东莞中学初中部 “双主体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振兴中学 ……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2、继续在《东莞日报》宣传高效课堂建设经验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3、继续加大高效课堂专题网站建设 东莞高效课堂专题网站 :http://gxkt.dgjyw.com/ 目前上传资料的有32所学校,成绩突出的学校有:石龙二中、湖景中学、石龙三中、袁崇焕中学等学校。 各校要积极上传高效课堂优质资源,通过专题网站,展示、交流高效课堂建设成果。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各实验学校按要求,设置下列栏目 (一)教学管理 1.学校高效课堂工程或项目的实施方案; 2.学校高效课堂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 3.学校和学科高效课堂工程或项目学年度或学期实施计划和总结。 (二)教学评价 :学校高效课堂评价表或评价标准等。 (三)教学模式:学校或学科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 (四)资源开发:学科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案例、反思,试卷等)。 (五)校本教研:学校教研活动,教研成果等。 (六)学习行为:学校高效课堂活动的图片或专题等。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4、进一步开展高效课堂专题研讨 语文--基于微课设计的分课型课例研讨活动 数学--高效课堂资源建设及其应用研讨活动 英语--“十课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 物理--分课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 化学--初中化学核心知识有序教学的实践研究 历史--高效课堂课题研讨暨岳麓教材培训 生物--优质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的培训 地理--开展板图教学,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研究 ……
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一、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建设,提炼东莞经验 5、进一步加强高效课堂课题的研究 2014年初中立项课题(100项)
5、进一步加强高效课堂课题的研究(17项) 高效课堂相关课题
二、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与运用,推进教育信息化二、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与运用,推进教育信息化 我们结合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上半年,建立高效课堂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成2000节优课和微课录制任务。
二、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与运用,推进教育信息化二、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与运用,推进教育信息化 1.建设全覆盖优质教学资源 学科做好资源建设全覆盖规划,根据教学进度,完成优课、微课教材上册资源全覆盖建设。 各学校要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列入学期工作计划,组织做好学校优质资源库建设,鼓励教师运用好优质资源,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二、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与运用,推进教育信息化二、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与运用,推进教育信息化 2.提升教师教学资源运用能力 各学科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主力,探索基于优质教学资源支撑的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方法、途径;推广教学应用的典型案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各学校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加大对优质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深入推进区域教研工作,促进各校交流合作三、深入推进区域教研工作,促进各校交流合作 进一步完善初中区域教研制度,将学科区域教研活动与校际联盟,1+1结对帮扶机制相结合,以送课到校、同课异构,专题讲座方式,区域联动,校际合作,促进各校均衡发展。
本学期初中区域协作教研活动安排 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区域合作交流 主题:高效课堂
四、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 各校要加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后备骨干力量培养,使用好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发挥他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11-12月 东莞市学科带头人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月。各校要组织好教师积极参与活动。 组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开展送课到校活动,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本学期送课到校活动安排表 初步统计,送课到全市七个片区,20间学校,合计82节课
四、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做好教学能手评选工作。 总结第一批教学能手的评选经验,做好第二批教学能手的评选工作。 第二批评选时间和学科安排如下: 1.2014-2015学年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 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 2.2015-2016学年度:语文、英语、政治(思想品德)、 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小学品德。 各校要组织好教学能手的初评工作,通过教学能手评审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 做好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 提高教研组和备课组长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推广先进教研组建设经验,发挥示范作用。
五、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完善学校全员育人机制 各校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教研工作中渗透学科德育内容。 本学期开展学科德育教学设计征集活动,在《东莞教学研究》开设学科德育实践研究专栏,选登相关研究论文。
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开设国际理解地方课程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开设国际理解地方课程 本学期启动东莞市初中阶段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地方教材编写工作,出台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指导意见。各校要国际理解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组织好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引导教师立足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有机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提升学生国际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
七、推动智能机器人教育,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七、推动智能机器人教育,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进东莞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市政府拨款1385万元,从 2014年至2015年在全市建立100所基于智能机器人教育的中小学创新人才培育基地。 2014年从现有基础条件较好学校中评选35所作为中小学基地学校,其中小学20所,初中10所,高中5所。
七、推动智能机器人教育,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七、推动智能机器人教育,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 2015年通过申报,将评出65所中小学基地学校,其中小学40所,初中20所,高中5所。
七、推动智能机器人教育,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七、推动智能机器人教育,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 1.建立培育基地。制定基地建设方案,完成基地评选工作,督促基地学校要做好基地硬件建设,制定经费使用方案。 2.开展课程实施。引导基地学校开设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公开课、示范课等交流活动,探索高效的智能机器人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教育相关部门组织的智能机器人设计大赛活动。 3.组织教师培训。定期组织基地学校开展相关专业培训,提高师资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障课程有效实施。
第二阶段分组座谈安排 初中学校教研群 QQ 20350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