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管理 , 問責 與 交代 建立福音機構的 管治文化 和 問責制度 : 由奉献者的角度出發 ( 初探 ) 講員:范建強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2010 年 1 月 30 日

管理 , 問責 與 交代 建立福音機構的 管治文化 和 問責制度 : 由奉献者的角度出發 ( 初探 ) 講員:范建強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2010 年 1 月 30 日. Corporate Governanc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Shareholders = Principals Managers = Agents Agency problems Governance mechanisms. 對今天 工作坊 的主題的理解

essie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管理 , 問責 與 交代 建立福音機構的 管治文化 和 問責制度 : 由奉献者的角度出發 ( 初探 ) 講員:范建強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2010 年 1 月 30 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管理,問責與交代 建立福音機構的管治文化和問責制度:由奉献者的角度出發 (初探) 講員:范建強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2010年1月30日

  2. Corporate Governance •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Shareholders = Principals Managers = Agents • Agency problems • Governance mechanisms

  3. 對今天工作坊的主題的理解 • 教會及福音機構承担使命,做好管理,完成托付 • 向神負責,向奉献者交代 • 管治文化描述各持份者所抱的態度和對持份者的期許〈持份者包括奉献者〉 • 優良問責制度的存廢是决定成效的重要因素

  4. 從教會的差傳事工說起 會友奉献了之後甚少跟進 部份原因: • 放心教會有負責人會跟進 • 相信接受奉献的機構不會有問題 • 與接受奉献的機構相熟 (放心?或不好意思追問?) • 沒考慮是否有其他機構更需要支持 • 奉献了便心安理得

  5. 奉献者希望知道(或應該知道)的資訊 (A Check List) 1. 了解機構的使命嗎?(Their mission) 2. 認同機構的策畧嗎?(Their strategy) 3. 了解機構的長、中、短期目標嗎?(Their aims/goals)

  6. 4. 了解機構的具体工作計劃嗎?(Their specific plans) 5. 了解機構的同工嗎?(Their management team) 6. 了解機構的董事嗎?(Their board) 7. 了解機構的顧問嗎?(Their advisors) 8. 機構的董事顧問們積極主動〝顧、問〞事工嗎?(An active or passive board) 9. 看過工作報告(年報)嗎?

  7. 10. 工作報告(年報)可核實嗎? 11. 是否按計劃推行事工?素質達標嗎? 12. 看過財務報告嗎? 13. 了解行政開支佔總開支的比例嗎? 14. 機構透明度高嗎?被動提供資訊?或主動披露資訊? 15.可與其他類似機構比較嗎?

  8. 建立問責文化所需條件 - 要建立優良的問責文化,需機構及奉献者共同努力 - 我會強調奉献者要提高期望,並切實要求交代 - 機構的同工要主動交代,這是理所當然的 - 機構的董事當代表奉献者,要求同工要主動交代

  9. 芻議 機構主動提高透明度 1. 建立網頁,向公众披露資訊,包括: - 使命 - 策畧 - 目標 - 工作計劃

  10. - 事工的素質,是否達標 - 組織架構及主成員 - 同工人數編制 - 主要行政成員的薪津 (by range) - 收支,常費 / 非常費 之別 - 非常費(基金)的增減 - 資產 / 負債

  11. - 物業 / 固定資產 - 投資策畧與限制 - 投資損益 - 項目籌款的管理及收支報告,若所籌款項多於 所需時,如何處理 - 行政費佔總開支的百分比

  12. 2. 鼓勵福音機構主動邀請持份者(包括奉献者)參與事工 例如:出席周年大會,及其他事工 / 活動

  13. 3. 建議較大的機構考慮委派受薪(如:半職)專人負責監察 / 提示的工作,提升問責和交代 (等如大型的建築地盤必需有安全主任,以提升工作安全) (這是大膽 / 前衛的建議)

  14. 4. 金融業有評級 (Credit Rating Agency),基督教機構亦可設立類似組織 - 建議該披露的資訊,統一定義 - 建議格式,供機構參考 - 提供(網頁)平台,方便機構及所有持份者發放和獲取相關資訊 參考香港社联的做法,按部就班,由簡單做起 機構自願參與,鼓勵發放基本以外的有用資訊

  15. http://www.wisegiving.org.hk/tc/needs/focus.aspx 為問責性而制訂的明智捐獻準則 幫助捐款人作出明智的捐獻決定;及 培育公眾對慈善團體的信心。(該些準則是建基於國際知名的標準,如美國BBB Wise Giving及英國CAF及GuideStar。)

  16. 符合這些問責準則的組織巳提供以下證據以展示:符合這些問責準則的組織巳提供以下證據以展示: • 它們如何管治其組織 --- 管治 • 它們如何使用金錢 --- 財政 • 它們向公眾籌募資金的方式 --- 籌款 • 它們評估及檢討表現的方式 --- 服務質素 • 它們向公眾披露基本資訊的意願 --- 透明度

  17. 5. 成立研究機構 鼓勵研究教會及福音機構的管治文化和問責制度的現況及發展 並提倡積極的進步方案,以提升管治文化和問責制度 提供一個集思廣益的平台

  18. 結語 坐言起行 集思廣益 按部就班 正面態度,鼓勵進步 To achieve all wi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