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52 Vues
第 6 章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6.1 市场结构. +. 完全自由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 垄 断 性. 竞 争 性. +. ―. 6.2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6.2.1 完全竞争的含义:. 完全竞争 ( perfect competition ),又称“ 纯粹竞争 ”( pure competition )是一种经济分析中的抽象概念,它是指不受任何垄断因素影响的一种市场竞争状态。 1 .众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 2 .产品是同质的。 3 .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 4 .完备的技术经济信息。.
E N D
6.1 市场结构 + 完全自由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 垄 断 性 竞 争 性 + ―
6.2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6.2.1 完全竞争的含义:6.2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6.2.1 完全竞争的含义: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又称“纯粹竞争”(pure competition)是一种经济分析中的抽象概念,它是指不受任何垄断因素影响的一种市场竞争状态。 1.众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 2.产品是同质的。 3.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 4.完备的技术经济信息。
行业需求 企业需求 P P D S P D 0 Q Q 0 Q 6.2.2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 1、企业的需求曲线:
P P TR P=AR=MR Q 0 Q 0 6.2.2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续1) 2、企业的收益:总收益TR=P·Q 平均收益AR=TR/Q=P·Q/Q=P 边际收益MR=P
P MC AC a P* P=MR=AR c b 0 Q Q1 Q2 6.2.2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续2) 3、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π=TR―TC ∵TR和TC都是产量的函数 ∴π也是产量的函数。 令 =0,即MR―MC=0, 得:MR=MC ∵P=MR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最优产 量条件是P=MC。
P MC AC P P=MR=AR Q 0 Q1 Q* Q2 6.2.3 企业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1、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P低于或等于AC时,出现亏损局面 。AVC曲线的最低点被称为“停止 营业点”或“关门点” (shut-down point)。 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 曲线,可以用位于AVC 曲线最低点,即营业停 止点E上的那段边际成 本MC曲线来表示。
P MC AC P MC AVC AC P E P=MR=AR 关门点 b c a P* e P=MR=AR d Q 0 Q* 0 Q Q* 6.2.3 企业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续1) 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AVC
6.2.3 企业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续2) 2、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一个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全体企业短期供给量之和,可以通过把各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按横轴方向的数值加总而成。
6.2.4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 企业在长期中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并且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行业。 长期均衡的条件: 1、 P=LAC的最低点 无企业的进入与退出。 2、 P=MR=LMC 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P P LMC D S0 LAC S2 P0 S1 P2 P=MR=AR P1 Q Q 0 0 6.2.4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续1)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
6.2.5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上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由市场需求变化引起的行业供求平衡时的各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形成的轨迹。 1)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cost industry): LAC不变,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2)成本递增行业(increasing-cost industry): LAC递增,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3)成本递减行业(diminishing-cost industry): LAC递减,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P P D D‘ S S’ LAC E P’ P‘ P P a b Q Q 0 0 6.2.5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续1)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P P D D’ S S’ LAC’ LAC E P’ P’ b P P a Q Q 0 0 6.2.5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续2)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6.2.6 经济学对完全竞争企业行为模式的评价:6.2.6 经济学对完全竞争企业行为模式的评价: • P=AC的最低点,说明竞争能够驱使企业在AC的最低点上生产,因此生产效率达到最高,并且生产者只获得必要的正常利润。 • P=MC,说明从社会的角度看,资源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是最优的。 • P是社会对多生产一件某种产品的价值的评价,MC是多生产一件产品的机会成本,即多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追加资源如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可能得到的价值。P>MC表明产量相对不足,P<MC表明该种产品相对过多。只有当P=MC时,企业的产量水平是最适当的。
6.3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6.3.1 什么是完全垄断(perfect monopoly): 完全垄断,又称垄断或独占,它是指一个厂商独家控制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完全垄断的特征: 1)市场上只有一个售卖者。 2)产品不能被其他产品所替代。 3)垄断厂商能独自决定产品的价格。 4)其它厂商不能进入这个行业。
6.3.1 什么是完全垄断(perfect monopoly):(续1) 垄断现象形成的原因: 1)是规模经济的现象。 2)是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 如:电力、电话、自来水、煤气、铁路等。 3)是原料或生产要素的控制。 4)是由于专利技术或生产特许权的原因。 如:食盐、烟、军用品、某些药品等。
P MC a P* AC b c D E 0 Q Q* MR 6.3.2 企业的价格m和产量决策: 短期:MR=SMC 利润是矩形P*abc的积。 长期:MR=LMC 一个完全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以净利润的存在为特征。 注意:垄断企业不存在供给曲线。
P E A PM C P0 B 0 QM Q0 D Q 6.3.3 完全垄断企业的弊端和政府的干预: 1、弊端: 1)分配不公平。垄断企业以牺牲全社会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持垄断利润 2)生产不足。在垄断企业中P>MC,应增加产量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政府的干预: 1)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 2)政府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
6.4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6.4.1 垄断性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 1、概念: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的一种市场类型,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 2、特点: 1)在行业中企业数量很多。 2)企业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3)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异的。
P MC a P* AC b c D E MR 0 Q Q* 6.4.2 企业的短期价格和产量决策: 从图形看,垄断竞争的 企业短期均衡与完全垄断企 业的均衡是相同的,因为两 者的需求曲线和MR曲线都是 向右下方倾斜的,它们的成 本曲线也是相同的,都是根 据利润最大的原则行事,即 根据MR=MC来决定最优产量Q*, 对应的D曲线上的最优价格为P*,所获得的总利润为矩形P*abc的面积。
P P LMC LMC LAC LAC c b P* a P* D D MR MR 0 Q 0 Q Q* Q* 6.4.3 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 均衡条件: 1、 P=LAC; 2、 MR=LMC。
6.4.4 产品差异化竞争: • 产品差别有: • 同类产品在功能、质量、造型方面的差别。 • 食品在风味上的差别。 • 产品的包装、色彩、规格方面的差别, • 销售地点、服务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差别。 • 商标的差别。
6.4.5 经济学对垄断性竞争企业行为模式的评价:6.4.5 经济学对垄断性竞争企业行为模式的评价: 由于切点处于LAC下降处,即非最低点,所以不但成本高,价格高,而且产量低于理想产量。理想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的差额叫超额生产能力,或生产能力过剩,这是垄断竞争市场的重要特点。
6.5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6.5.1 什么是寡头垄断(oligopoly) : 1、概念: 寡头垄断又称寡占,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即一个行业的产品供给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所控制,它们彼此势均力敌,形成了这几家大企业在一个行业中共存的局面。
6.5.1 什么是寡头垄断(oligopoly): (续1) 2、分类: 纯寡头垄断 双头垄断 企业数目 产品差别 三头垄断 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P D1 MC1 P* MC2 MR1 D2 MR2 0 Q Q* 6.5.2 曲折的需求曲线(kinked demand curve): 现象:价格刚性 前提:如果有厂商企图降价, 则其它寡头必然降价;如果有厂商企图提价,则其余寡头并不效仿。 结论:只要MC曲线与MR曲线 相交于MR不连续的地方,就能实现利润极大化。
P ∑ MCF DT MCL Q 0 6.5.3 价格领导(price leadership)模式: 价格领导是指一个行业的价格通常由一家企业率先制定,其余厂商也就跟着确定自己的价格,这个充当价格领导的寡头企业如果调整自己的价格,其余的企业也跟着调整价格。 价格制定的方法: P* ← MRL= MCL ↑ DT―SF ← DL ↑ MCF
P ∑ MCF P1 A B C MCL P2 P* DT DL MRL 0 Q Q3 Q* Q2―Q3 Q1 Q2 F—跟随企业 L—领导企业 6.5.3 价格领导(price leadership)模式:(续1) 价格领导模式
MCa+b P MCa P MCb P D P* P* P* MR Q 0 Q 0 0 Qa+b Qa Qb Q 6.5.4 卡特尔(Cartel)模式: 卡特尔是指一个行业中各企业通过签订正式协议,共同确定价格、产量、市场等事项。 价格制定的方法:卡特尔利润最大化。 产量分配的方法: MC1=MC2=……=MCN
石油输出国组织概况 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OPEC),是一个石油国际卡特尔,由沙特、伊朗、委内瑞拉、利比亚、尼日利亚等12个主产油国组成。1973年末,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因为宣布对美国削减石油出口而使美国陷入国石油供给短缺所造成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这个组织多次提高石油价格,引起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和所谓的能源危机。如,沙特阿拉伯供应美国东海岸的原油价格从1973年的每桶4美元升至1974年初的10美元/桶。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时,欧佩克又趁机将原油价格提高到30美元以上/桶。1973年后OPEC对石油价格的垄断性控制成为造成许多主要国家经济危机和一系列经济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OPEC成为世人注目的国际卡特尔。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销售税 OPEC各成员国政府对国内生产的原油征收相当高的销售税,这些税都被石油公司计入生产成本,因此石油的价格也高居不下。反过来说,正是由于OPEC对石油产量的限额才支持了石油的高价,也正是由于价格控制才使得各成员国家持续征收的高额石油销售税被转嫁出去。据统计,1972年通过石油价格上涨,各石油输出国向石油输入国转嫁了约150亿美元的销售税,1974年这个数字达到800亿美元。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衰落 然而某些OPEC成员因常常不能信守协议,企图悄悄通过降价扩大销售额,为争取石油市场份额的谈判和争论有增无减。OPEC面临着来自内部的挑战。特别是进入80年代,由于英国北海油田油量的增加和世界性石油需求量的相对减少,OPEC控制世界石油市场的局面开始瓦解。非OPEC成员石油输出国不断降低油价、增加产量所造成的外部压力使得OPEC的限产高价政策难以为继。结果,石油价格从70年代的30美元/桶降至1986年的10美元左右,OPEC作为能对石油价格严格控制的一个强有力组织的形象已不复存在。
复习思考题 9、ABC公司是一家仪器生产企业,该公司从国外引进技术生产一种数字式小型仪器。由于是第一家经营这类产品的企业,在经营的头两年没有竞争对手。据估算,该公司的需求曲线与成本曲线方程分别为: Q=3000-2P TC=250000+650Q 式中:Q与P分别为产量与产品的价格。
复习思考题 (续1) 1)试确定公司公司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及产品价格。最大利润为多少? 2)如果该公司希望使销售收入最大,产量及产品的 价格又应定为多少? 3)在ABC公司进入市场两年后,许多生产同类商品 的企业先后进入这一市场。由于竞争激烈,使得ABC公司的需求曲线发生平移,经济利润为0。假定该公司的成本函数不变,试确定新的需求曲线方程及企业均衡时的产量与产品价格。
复习思考题 (续2) 解:根据Q=3000-2P,得:TR=PQ=1500Q-Q2/2, MR=1500-Q 根据TC=250000+650Q,得:AC=250000/Q+650 ,MC=650 1)∵MR=MC ∴1500-Q/2=650 ∴Q=850 ∴P=1075, π=111250 2)∵ MR=1500-Q=0 ∴Q=1500 ,P=750 3)设Q=x-2P,则:P=X/2-Q/2,MR= X/2-Q P=AC 时,X/2-Q/2= AC=250000/Q+650 MR=MC时,X/2-Q=650 联立求解得:Q=707,X=2714 ∴ P=1003.5,Q=2714-2P
复习思考题 (续3) 10、中华公司生产“堡垒”牌保险柜。这一市场为寡头垄断市场。中华公司面临的需求曲线分为两段: D1:P1=85-Q1 0<Q1≤115 D2:P2=130-4Q2 15<Q2 式中:Q为产量(千台);P为产品价格(百元)。 公司的成本函数为:TC=375+25Q+0.6Q2 试确定该公司利润最大时的产品价格、产量及总利润。
P D1 MC1 P* MC2 MR1 D2 MR2 0 Q Q* 复习思考题 (续4) 解:根据D1:P1=85-Q1,得: TR1=(85-Q1) Q1 ∴MR1=85-2Q1 同理,MR2=130-8Q2 根据TC=375+25Q+0.6Q2,得:MC=25+1.2Q 令MR1=MC,则: 85-2Q1 =25+1.2Q1 ∴Q1=18.75 > 15 同理,Q2=11.4 <15 ∴Q=15 故:P=70,π=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