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甲型 HIN1 流感的诊治 Influenza A H1N1

甲型 HIN1 流感的诊治 Influenza A H1N1.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李兴旺 84322585 ditanlxw@yahoo.com.cn. 临床表现. 流感样症状 发热(腋温≥ 37.5℃ )、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 少数患者有胃肠道症状:呕吐和(或)腹泻。. 临床表现. 流感的合并症 流感可引起肺炎、心肌炎、脑炎。老幼体弱者易并发细菌性感染 Reye‘s 综合征:肝脏、神经系统并发症。多见于 2 ~ 16 岁的儿童 若体温持续超过 39 0 C ,应警惕重症倾向 高龄患者和婴幼儿危险性高

kirka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甲型 HIN1 流感的诊治 Influenza A H1N1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甲型HIN1流感的诊治Influenza A H1N1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李兴旺 84322585ditanlxw@yahoo.com.cn

  2. 临床表现 • 流感样症状 • 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 • 少数患者有胃肠道症状:呕吐和(或)腹泻。

  3. 临床表现 • 流感的合并症 • 流感可引起肺炎、心肌炎、脑炎。老幼体弱者易并发细菌性感染 • Reye‘s综合征:肝脏、神经系统并发症。多见于2~16岁的儿童 • 若体温持续超过390C,应警惕重症倾向 • 高龄患者和婴幼儿危险性高 • 诊治及时者预后较就诊晚者好

  4. 实验室检查 •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 病原学检查 • 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INI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 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INI流感病毒。合并病毒性肺炎时肺组织中亦可分离出该病毒。 • 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5. 诊断 • 原则 •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做出诊断。 • 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治疗的关键。

  6. 诊断 • 疑似病例(suspected & probable case)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为疑似病例: • 发病前7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诊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在无有效防护的条件下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居住、暴露于同一环境,或直接接触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或体液),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 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

  7. 诊断 • 确诊病例(confirmed case) •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 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方法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 • RT-PCR (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 • 病毒分离。 • 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8. 鉴别诊断 • 临床上应注意与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肺炎型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9. 治 疗 • 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 重症患者的治疗:应送入ICU病房进行救治。对于低氧血症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氧疗,保证患者血氧分压>60mmHg • 鼻导管、面罩、机械通气(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应当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0. 治 疗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 • 最好在48(36)小时内服用。 • 一般成人剂量每日150mg,分两次服用。 • 1-12岁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每次给药剂量 每日两次。15kg以内的儿童每次给药30mg 16-23kg每次给药45mg,24kg-40kg每次给药60mg,40kg以上及13岁以上儿童剂量同成人。 • 密接者预防性使用奥司他韦(75mg,qd,共7天)。 • 美国分离出的病毒株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11. 中医辨证治疗 • 毒袭肺卫。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 •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服制剂。 • 毒犯肺胃。 • 症状: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身、肌肉酸痛。 •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 参考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苍术、藿香、姜半夏、苏叶、厚朴。 •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 毒壅气营 • 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 • 治法:清气凉营。 •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 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12. 分类处理原则 • 密切接触人群 • 收至指定地点进行7天医学观察。 • 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 预防性使用奥司他韦(75mg,qd,共7天)。 • 观察期间未出现发热及流感样症状,观察期满解除隔离。 • 观察期间出现发热及流感样症状,按照疑诊以上级别病例对待。

  13. 分类处理原则 • 疑诊病例 • 转至定点医院。 • 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 • 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查。 • 及早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 隔离期满,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查阴性,可解除隔离。 • 隔离期间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查阳性,按照确诊病例对待。 • 按照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要求进行报告。

  14. 分类处理原则 • 确诊病例 • 转定点医院,收入甲型H1N1流感病房。 • 可多人同室。 • 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 按照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要求进行报告。 • 体温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三天以上,连续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查阴性,可考虑出院。

  15. 采集标本 • 收治病例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各级疾控机构,采集病例的呼吸道标本,包括鼻拭子、咽拭子、鼻腔吸取物、鼻腔冲洗液等,以及急性期(病后1周内)和恢复期血清(病后3-4周)标本。实施气管插管的病人也应收集气管吸取物。 • 标本应置于无菌病毒采样液,并立即用冰块或冰排保存或置于4 ℃(冰箱)。 • 采集标本时做好个人防护,并填写标本采集登记表。

  16.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 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后,于2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立即向当地县(区)级疾控机构电话报告,并于2小时内将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寄出。 • 县级疾控机构在接到电话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 各级疾控机构在要每日及时监视和分析网上报告数据,并对病例特征和疫情形势进行分析和研判。

  17.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后,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报告。 • 港口、机场、铁路疾控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控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 加强协作与沟通!

  18. 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 对于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报告单位应在接到实验室检测结果2小时内将病例订正为已明确诊断的疾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 • 对于诊断分类变化的病例,如疑似转为确诊,报告单位应在接到实验室检测结果后2小时内订正。

  1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