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Business, Soci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发展循环农业 促进山东现代农业建设. “Business, Soci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山东农业大学 E-mail : lizj@sdau.edu.cn Tel: 0538-8249737.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汇报内容. 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循环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联系 山东循环农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4R 原则 : 减量化 再利用 资源化 可控性. 基本特征( “ 四化 ” ). 资源利用节约化

ky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Business, Soci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山东现代农业建设 “Business, Soci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山东农业大学 E-mail:lizj@sdau.edu.cn Tel: 0538-8249737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 汇报内容 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循环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联系 山东循环农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3. 一、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4R原则 : • 减量化 • 再利用 • 资源化 • 可控性

  4. 基本特征(“四化”) • 资源利用节约化 • 生产过程清洁化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 生产和生活的无害化

  5. 核心 • 科学化 • 集约化 • 规模化 • 产业化

  6. 基本特征 • 生物化 • 信息化 • 安全化 • 环保化 • 循环化 • 标准化

  7. 二、循环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联系 • 现代农业是伴随人类经济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具有相对性、时代性、区域性特点。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一种农业形态。

  8. 关联性。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是紧密相连的,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关联性。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是紧密相连的,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必然性。发展循环农业推动农业领域“产业共生”、“要素耦合”、“整体循环”、“综合利用”和“产业生态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 • 协调性。发展循环农业更具优势。 • 融合性。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如何有机的融合?

  9. 三、山东循环农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 山东农业蓬勃发展,但仍未彻底摆脱传统经济的束缚。而且部分地区农业自身污染日趋严重。 •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以及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山东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空间进一步受到了挤压,资源约束出现了日益突出的态势。 • 更有相应的环境、经济及社会负效应,都成为制约山东农业发展的瓶颈

  10. (一)对策: • 科学规划布局,建立不同层次的循环农业试点 • 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支撑 • 加快科技进步,突出技术支撑 集约多维用节约地技术 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及有机废弃物转化再生技术 农田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综合节水技术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 减轻农业自身污染的农作技术

  11. (二)思考?(作物作物秸秆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二)思考?(作物作物秸秆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作物秸秆生产量情况

  12. 花生、地瓜、大豆秸秆约1028万t,占总量的15.6%,基本上用于饲草。花生、地瓜、大豆秸秆约1028万t,占总量的15.6%,基本上用于饲草。 • 稻草约占总量的1.5%,基本用作工副业生产原料。 • 棉花秸秆约占总量的8.8%,除部分作为工副业生产原料外,基本作为生活能源。 • 在作物秸秆生产总量6500—7000万t中,小麦、玉米约占75%左右。其用途各地差别很大,也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3. 根据对山东省部分县市区进行的调查发现,各种秸秆利用方式所处理的秸秆量占秸秆总量的比例分别为:根据对山东省部分县市区进行的调查发现,各种秸秆利用方式所处理的秸秆量占秸秆总量的比例分别为: • 秸秆直接还田6.89%、 • 过腹还田14.89%、 • 沤肥用13.33%、 • 农村生活用能11.89%、 • 工副业生产原料7.78%, • 秸秆综合利用率为54.78%。 • 剩余的45.22%的秸秆尚需再利用。

  14. 根据 近年来对山东省部分县市区进行的调查发现: • 在目前所生产和收获的秸秆中,综合利用的秸秆约占该总量的60.4%;其中机械化秸秆还田处理秸秆量约占秸秆利用量的67.3%,在秸秆总量中的比例上升比例较大。 • 秸秆粉碎还田仍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

  15. 据有关材料报道,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仍有约计1600万t没能被利用,加之历年陈草烂垛堆积,共计有1900万t。据有关材料报道,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仍有约计1600万t没能被利用,加之历年陈草烂垛堆积,共计有1900万t。 • 据我们调查从全省看,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率约60%左右,且大部分加工利用层次较低,效益不高;约有40%左右的农作物秸秆尚未得到利用,有2500-3000万t各种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其中主要是小麦、玉米、棉花等秸秆。

  16. 如何利用现有作物秸秆资源,实现真正的循环农业,促进山东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如何利用现有作物秸秆资源,实现真正的循环农业,促进山东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 • 秸秆养畜,过腹还田(潜力如何?)。经过多年的工作,已步入良性轨道,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是,存在的问题是: 秸秆收获、青贮氨化机械化装备水平低,食草牲畜规模饲养基础设施薄弱; 秸秆养畜综合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秸秆的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处理利用服务体系、牛养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体系不能满足需要; 秸秆养畜技术如秸秆生物处理技术、规模化处理综合技术单一分散,推广缓慢,饲养配套技术覆盖面小,系统性差等。

  17. 用于农村生活能源(能源富集区的的潜力?)。主要是秸秆气化和沼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生物质气化有待进一步研究、推广。用于农村生活能源(能源富集区的的潜力?)。主要是秸秆气化和沼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生物质气化有待进一步研究、推广。 •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点共151处。目前通过农村新能源开发每年可转化秸秆40多万t。总体消化能力有限。 • 热解气化炉需进一步完善设计,燃气焦油的处理也是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导致许多“示范工程”运行停摆,制约秸秆气化的推广应用。 • 沼气发酵主要是家庭的规模小,成本高,农户的积极性不高。

  18. 秸秆种菇及作其他工业原料秸秆种菇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山东省的突出特色。已成为一些县市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秸秆种菇及作其他工业原料秸秆种菇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山东省的突出特色。已成为一些县市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 全省食用菌产量130多万t,占全国的1/6,年消耗秸秆150多万t。 • 山东是全国第一造纸大省,作为主要原料的秸秆年消耗量约500多万t。 • 食用菌与造纸等每年消耗秸秆约占总量10%左右。 • 另外,少量秸秆用于建材、化工、草编等行业。

  19. 秸秆作为有机肥还田这是目前最大量及普遍的利用方式,主要有3种:秸秆作为有机肥还田这是目前最大量及普遍的利用方式,主要有3种: • 秸秆堆沤还田(有待商榷?) 由于需要时间长、环境影响大、劳动强度高、直接效益不明显,所以堆肥数量不大。 • 每年堆沤还田面积小于1000万亩,利用秸秆约200万t,占秸秆总量的2%—3%。

  20. 利用生化快速腐熟技术制造优质有机肥 (前景不明!) 一些研究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已开始进入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 • 山东绿丰生态环保工程公司、青岛绿洲源新技术有限公司已与有关科研机构进行“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无公害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并已启动5个有机肥生产厂,达到年产30万t的规模,可消耗秸秆70万t。 • 因为设备以国外引进为主,价格高,成品肥料的价格也高,使用两有限。 • 山东省科技厅、发改委已立项进行“高效生物秸秆制肥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的研发工作。

  21.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推广是限制因素0这是目前秸秆利用数量最大、最普遍的一种做法。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推广是限制因素0这是目前秸秆利用数量最大、最普遍的一种做法。 • 目前全省机械化秸秆还田约233.3万hm2,加上小麦高留茬、麦秸覆盖还田,全省秸秆直接还田约1500万t,秸秆利用率约18%—20%。 • 农民接受程度低。因秸秆还田要求有配套的农艺措施,还田1hm2,需增加投工30-75个,直接效益不高,农民不愿付出较高的成本。

  22. 秸秆还田不采用相应耕作措施,秸秆在土壤浅层腐烂慢,影响田间作业,特别是播种质量,农民难于接受。秸秆还田不采用相应耕作措施,秸秆在土壤浅层腐烂慢,影响田间作业,特别是播种质量,农民难于接受。 • 农民迫于“秸秆禁烧”的压力,不少在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后,乘机在付之一炬,一烧了之。 • 总体看,全省约有40%左右的农作物秸秆尚未得到利用,每年约有2500万t各种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 • 国家有关部门运用气象卫星对山东秸秆焚烧最近的监测情况表明,山东夏季焚烧火点数同比减少33%,秋季减少58%。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状况明显下降。但是夏秋集中烧秸秆趋向于分散焚烧。

  23. 过腹还田、气化与沼气、食用菌、工副业原料等诸方面的秸秆利用量每年大幅度增长,但是所占比重变化较小,短期内难以解决问题。过腹还田、气化与沼气、食用菌、工副业原料等诸方面的秸秆利用量每年大幅度增长,但是所占比重变化较小,短期内难以解决问题。 • 焚烧、废弃、堆放仍十分普遍。其原因除了剩余量大、直接还田受到不同制约外,间套作面积的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 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地方区域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是目前与相当一段时期解决关键,也是实施循环农业的重要技术之一!

  24. thank you!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