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3.26k Vues
第 3 章 特定要素 (Specific Factors) 與 所得分配 (Income Distribution). Prepared by Iordanis Petsas. To Accompany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 Sixth Edition by Paul R. Krugman and Maurice Obstfeld. 章節內容. 前言 特定要素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國際貿易 所得分配與貿易利得 貿易的政治經濟學:初步介紹 附錄:特定要素的進階分析. 前言.
E N D
第 3 章 特定要素 (Specific Factors) 與 所得分配 (Income Distribution) Prepared by Iordanis Petsas To Accompany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Sixth Edition by Paul R. Krugman and Maurice Obstfeld
章節內容 • 前言 • 特定要素模型 •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國際貿易 • 所得分配與貿易利得 • 貿易的政治經濟學:初步介紹 • 附錄:特定要素的進階分析
前言 • 對每個參與貿易的國家而言,國際貿易將影響所得分配,因此貿易利得的分配通常都是不平均的 • 何以貿易對所得分配具有強烈效果的兩個主要原因: • 產業間的資源移動不夠迅速且耗費成本 • 產業對於生產要素的需求不盡相同(生產技術不同) • 特定要素模型:分析如何透過貿易來影響所得分配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 模型假設(Paul Samuelson and Ronald Jones) • 假設每一經濟體系可以生產兩種財貨:工業製品與食物 • 有三種生產要素:勞動(L)、資本(K)與土地(T) • 工業製品(Manufactures)使用資本與勞動來生產 • 食物(Food )使用土地與勞動來生產 • 勞動在任一部門可自由移動 (mobile factor) • 土地與資本皆為特定要素,僅使用在其中一種財貨 • 所有市場皆為完全競爭市場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 工業製品的產量取決於其使用多少的資本與勞動 • 此關係式可用生產函數來表示 QM = QM (K, LM) (3-1) QF = QF (T, LF) (3-2) • 勞動雇用: LM+ LF = L (3-3) • 生產的可能組合(生產可能曲線, PPF) • 圖 3-1 描述了工業製品的生產函數 (產出曲線) ,在固定資本投入量之下,產出曲線斜率為勞動邊際產出,其形狀反應了報酬遞減(邊際生產力遞減法則)
產出, QM Q1M = QM(K1, L1M) 勞動投入,LM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圖 3-1:工業製品的生產函數 Q2M = QM (K 2, L1M) MPL1M MPL2M 增加資本投入量,則能提高任一勞動投入量的邊際生產力(MPL2M> MPL1M),使得產出曲線往上移 (Q1M上移至Q2M) L1M
勞動的邊際產出, MPLM MPLM(K1) 勞動投入,LM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圖 3-2: 勞動的邊際產出 生產要素報酬遞減是特定要素模型(PP為一曲線)和李嘉圖模型(PP為一直線)之間的主要差異 MPLM(K2)
食物產量,QF ( 遞增) 1' 2' QF =QF(K, LF) Q2F 3' L2F PP 工業製品的產出,QM ( 遞增) 食物部門的 勞動投入LF (遞增) L Q2M L2M 1 2 3 L AA 工業製品的勞動投入 LM (往下是遞增) QM =QM(K, LM)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圖 3-3:特定要素模型之生產可能曲線 食物的生產函數 經濟體系的生產 可能曲線 (PP) 經濟體系的勞動 配置 (AA) LM + LF = L 工業製品部門的 生產函數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 價格、工資與勞動配置 • 每個部門雇用多少勞動量呢? • 只要給定工業製品和食物的價格和工資率,便可求出各部門對應的勞動雇用量和產出 • 勞動需求 • 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廠商對勞動的需求是在:每增加一工作小時的雇用所能增加的產值(邊際產值) 等於雇用該工作小時的成本(時薪),即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 (MR=MC) • MPLMxPM = wM(3-4) MPLF xPF = wF(3-5)
工資率w 工資率w PFX MPLF(食物部門的勞動需求曲線) 1 w1 PMX MPLM (工業製品部門之勞動需求曲線) 工業部門的勞動 投入, LM 食物部門的勞動 投入, LF L1M L1F 勞動總供給量L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圖 3-4:勞動的配置 勞動市場均衡下,兩部門所給付的工資率必須相等wM= wF
食物的產出,QF 1 Q1F PP 工業製品的產出,QM Q1M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圖 3-5:特定要素模型的生產 斜率 = - (PM/PF)1 =-(MPLM / MPLF) 生產均衡點
PF2 X MPLF 工資率w PM2X MPLM 工資率w PM1 X MPLM 2 w2 PF1 X MPLF 1 w1 工業部門的勞 動投入, LM 食物部門的勞動 投入,LF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圖 3-6:食物與工業製品的價格同比例增加 PM增加 10% PF增加10% 工資率 增加10%
工資率w 工資率w PF1X MPLF 2 工資率 增加不 到7% w 2 1 PM2X MPLM w1 PM1X MPLM 工業部門的勞 動投入,LM 食物部門的勞動 投入 ,LF 從食物部門移到工 業部門的勞動量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圖 3-7:工業製品的價格上升 勞動 需求上 升7%
食物的產出QF Q1F 1 Q2F 2 PP Q2M 工業製品的產出QM Q1M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圖 3-8:相對價格改變對產出的影響 斜率 = - (PM/PF)1 斜率 = - (PM /PF) 2
工業製品的相對 價格,PM/PF RS 1 (PM /PF)1 RD 工業製品的相對數量QM/QF (QM /QF)1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圖 3-9:相對價格的決定
第一節 特定要素模型 • 相對價格與所得分配 • 假設 PM上升10%,因此我們將預期名目工資率上升低於 10%,令其上升 5% • 此種價格的上升對下列這三類生產要素的經濟影響為何? 在附錄的輔助說明下,我們以要素實質所得的增減來判斷對個別要素福利的影響 • 勞動者:無法確定是變得更好或更差(W/PM↓、 W/PF ↑) • 資本家 :明顯變好 (r/PM ↑) • 地主:明顯變差 (R/PF↓)
第二節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國際貿易 • 模型假設 • 假設兩國 (日本與美國) 有相同的財貨相對需求曲線(RD) • 因此,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是因兩國財貨相對供給的差異,而相對供給的不同可能是因兩國在下列兩種情況的不同: • 生產技術(Technology) • 生產要素稟賦量 (資本、土地、勞動量) • 資本存量相對豐富的國家其工業製品的供給相對較多,因而 RS 曲線較偏右方
工資率w 工資率w P1F X MPLF 2 w2 1 w1 PMX MPLM2 PMX MPLM1 自食物部門移至工業部門的勞動量 食物部門的勞動 投入,LF 工業部門的勞 動投入,LM 第二節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國際貿易 圖 3-10:資本存量的變動 資本存量的 增加,K
工業製品的相對 價格,PM /PF RSA RSWORLD (PM/PF )A RSJ (PM /PF )W (PM/PF)J RDWORLD 工業製品相對數量,QM/QF 第二節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國際貿易 圖 3-11:貿易與相對價格 • 透過國際貿易將使兩國貿易後的相對價格趨於一致
食物的消費,DF 食物的產出,QF 1 Q1F 生產可能曲線 工業製品的消費,DM 工業製品的產出,QM Q1M 第二節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國際貿易 圖 3-12:貿易體系的預算限制 預算限制線 (斜率 = - PM/PF)
美國食物的出口量 日本食 物的進 口量 QJM QAM DJM DAM 日本工業製品的出口量 美國工業製品的進口量 第二節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國際貿易 圖 3-13:均衡貿易 食物的數量 食物的數量 日本的預算限制 美國的預算限制 QAF DAF DJF QJF 工業製品的數量 工業製品的數量 (a)日本 (b)美國
食物的消費,DF 食物的產出,QF 2 1 預算限制線 (斜率 = - PM / PF) Q1F PP Q1M 工業製品的消費,DM 工業製品的產出,QM 第三節 所得分配與貿易利得 圖 3-14:貿易擴大經濟體系的消費可能性 此消費可能選擇的擴張代表有可能透過所得的重分配,而使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貿易利得
第四節 政治經濟學:初步介紹 • 貿易會使有些人受損,有些人得利 • 最適貿易政策 • 政府必須著重某些人的利得甚於另一些人的損失 • 某些團體因為相對貧窮而需要特別的對待,大多數經濟學家仍然或多或少地贊成自由貿易 • 想要了解貿易政策是如何制定,必須觀察政策背後的真實動機 • 所得分配與貿易政治 • 從貿易中得利的人比損失的團體較不集中、資訊不靈通、組織化程度差,例如在美國糖業的消費者與生產者
勞動的邊際產出,MPLM MPLM dLM 勞動投入,LM 附錄:特定要素的進階分析 圖 3A-1:產出等於邊際產出線以下區域的面積
勞動邊際產出,MPLM 資本所得 MPLM 勞動投入,LM 附錄:特定要素的進階分析 圖 3A-2:工業製品部門內的所得分配 實質工資 w/PM 工資
勞動的邊際產出,MPLM 資本家所得 增加的部分 MPLM 勞動投入,LM 附錄:特定要素的進階分析 圖 3A-3:工業製品價格的上升使得對資本家有利 (w/PM)1 勞動邊際 產出下降 (w/PM)2
勞動邊際產出,MPLF 土地擁有者所 得減少的部分 MPLF 勞動投入,LF 附錄:特定要素的進階分析 圖 3A-4:工業製品價格的上漲對地主有害 G N H (w/PF)2 勞動邊際產出上升 I K (w/PF)1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