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問題導向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問題導向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我經歷過,所以我學會 I experience, therefore, I learn. 妳 / 你 有問題嗎?. a=3, b=4, c= ?. 雞兔共 35 隻,已知腳數共 104 隻,問雞兔各有幾隻! ?. A sample well-defined problem: The Tower of Hanoi. Goal: move the tower from the left peg to the rightmost peg,. Restriction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問題導向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我經歷過,所以我學會 I experience, therefore, I learn.

  2. 妳/你 有問題嗎?

  3. a=3, b=4, c= ?

  4. 雞兔共35隻,已知腳數共104隻,問雞兔各有幾隻!?雞兔共35隻,已知腳數共104隻,問雞兔各有幾隻!?

  5. A sample well-defined problem: The Tower of Hanoi Goal: move the tower from the left peg to the rightmost peg, Restrictions: - never placing a larger disk on top of a smaller one - only move one disk at a time.

  6. Problem space:the set of all states that can be achieved during the course of solving a problem.

  7. Ill-defined problem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4050505574

  8. 核四到底該不該興建?

  9. Well defined: Examples: geometry proofs, logical puzzles a clearly specified goal (clear criterion on whether the goal has been achieved ) Necessary information is spelled out in the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 Ill defined Examples: finding a perfect mate, writing a great novel not obvious when a goal has been reached, Not obvious which is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ne strategy to solve ill-defined problems is to add constraints (e.g. operationally define the goal), Well defined vs. ill defined Problems

  10. 問題特徵 • 因為學生對問題不清楚,所以必須從舊有的知識中擷取相關者去定義問題。 • 這類問題沒有單一、簡單、正確的解答,而是有多種解答,每一種解答都各有優劣點。 • 這類問題不太可能有固定解決問題的程序。

  11. 何謂問題導向學習?

  12. 問題導向學習三部曲 • 「評估知識」 (assess) • 先須評估對該問題已經知道哪些知識?還需要知道哪些知識才能解決問題? • 利用已有的知識分析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及初步可能的解答。 • 確認需要補充哪些知識才能解決問題,作為學習的目標。

  13. 問題導向學習三部曲 • 「獲得知識」 (acquire) • 小組成員各自針對學習目標進行自我學習,包括找資料、分辨資料的可靠性、閱讀、理解、找出問題的解答。

  14. 問題導向學習三部曲 • 「分享知識」 (share)  • 經過一段時間後,小組成員再次聚會,彼此分享收集到的資料與答案,彼此質問與澄清,直到達成最後的結果。 • 討論中延伸出來的問題,成為後續學習的目標。

  15. 老師的角色 • 過程中老師是諮詢者 • 適時地指正學生錯誤的認知 • 點出遺漏的重要問題 • 引導學生討論更深入的問題 • 提供更多可以參考的資源

  16. 善用網路資源、添加網路教育味 webQuest

  17. WebQuest背景 • WebQuest是由聖地牙哥大學教育科技系的Bernie Dodge 與Tom March 兩位教授,於1995 年所設計出的一套專門以網路資源為主的課程。

  18. WebQuest 進行的方式 • 教師會選定一個主題,整理相關的網路資源 • 指派學生一些任務,或問學生問題,達到幫助學生針對手邊資訊進行分析、整合、評鑑的高階思考能力。 主要意涵 • 運用網路資源 • 整合學習策略

  19. WebQuest 基本架構 1. 簡介(Introduction) 2. 任務(Task) 3. 資訊來源(Information sources) 4. 過程(Process) 5. 指引/評鑑 (Guidance/Evaluation) 6. 結論 (Conclusion)

  20. 六個構成WebQuest的要素 • 簡介(Introduction):引發學習動機與情境引導的介紹。 • 任務(Task):學習任務的描述(個人或分組的工作目標) 。 • 資源(Resources):有關此次主題與學習任務可用到的網站連結或其他資源列表。 • 過程(Process):執行學習任務過程的安排與指引。 • 評估(Evaluation):描述達成任務的要求與評分方式。 • 結論(Conclusion):說明完成本次學習的意義,並可以提出新問題或補充連結,提供延伸加廣學習的機會。

  21. Task 任務類型 • Retelling Tasks(報告任務) • Compilation Tasks(編輯任務) • Mystery Tasks (探索任務) • Journalistic Tasks (新聞記者任務) • Design Tasks (設計任務) • Creative Product Tasks(創作任務) • Consensus Building Tasks (整合意見任務) • Persuasion Tasks (說服任務) • Self-Knowledge Tasks (建構自我概念任務) • Analytical Tasks (分析任務) • Judgment Tasks (判斷任務) • Scientific Tasks (科學性任務)

  22. WebQuest 網路主題探究式教學特點 • 結合建構主義之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問題導向式學習 • 學生自主學習,增進學習動機 • 增進師生互動(專案說明、提問、提供協助及結果討論) • 藉由對特定主題之深入探討,促進學生知識拓展、整合與應用 • 提供學生批判思考與問題索解的機會 • 可進一步融入角色扮演、自我反思、專家諮詢等活動 • 低技術需求,高創意發揮

  23. WebQuest應用 • 題目: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 • 設計者:郭晴姿 • 科目:歷史 • 對象:中學六七年級學生(香港)

  24. 實例介紹(1/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實例介紹(1/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 引發學習動機與情境引導的介紹

  25. 實例介紹(2/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實例介紹(2/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 學習任務的描述(個人或分組的工作目標)

  26. 實例介紹(3/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實例介紹(3/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 執行學習任務過程的安排與指引

  27. 實例介紹(4/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實例介紹(4/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 資源 有關此次主題與學習任務可用到的網站連結或其他資源列表

  28. 實例介紹(5/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實例介紹(5/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 描述達成任務的要求與評分方式

  29. 實例介紹(6/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實例介紹(6/6)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 說明完成本次學習的意義,並可以提出新問題或補充連結,提供延伸加廣學習的機會

  30. 問題導向學習 VS WebQuest • WebQuest的任務就像基於問題導向學習中的一個問題,即要在WebQuest活動中著手的挑戰。

  31. WebQuest範例

  32. 結語 • 問題導向學習不只是一種教學法,還包含學習態度與思維。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由被動轉為主動,他們不只學到專業的知識,更學到如何解決問題,與人合作及溝通的能力。在這個時代,培養學生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有能力尋求資源並系統性的分析與解決,才是因應之道。

  33. 參考文獻 • 「給他魚吃,不如敎他釣魚」:問題導向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符碧真http://ctld.ntu.edu.tw/epaper/?p=1592 •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慰安婦的探索網頁,郭晴姿http://course.fed.cuhk.edu.hk/s040300/EDD5169H/index.html • WebQuest教學模式,鄭詩穎。

  34. 利用Google 協作平台製作Webquest: sites.google.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