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資訊科技與社會變遷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資訊科技與社會變遷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複習 林葭華 主授. 主題. 第一講 政府與電子商務 第二講 網路安全管理與相關法律政策 第三講 數位學習與數位落差 第四講 科技與民主. 第一講 政府與電子商務. 資訊科技社會中政府應具角色. 不再是主導者或是管制者 決定一個國家競爭力之要素 科技技術本身並非決定因素 科技政策與管理才是關鍵 電信資訊產業之發展為重點 (Kim, 2003) 可主導知識經濟. 打造數位台灣 數位世界. 秀才不出門 能知天下事 人民不出門 能知天下事

noah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資訊科技與社會變遷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資訊科技與社會變遷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複習 林葭華 主授

  2. 主題 • 第一講 政府與電子商務 • 第二講 網路安全管理與相關法律政策 • 第三講 數位學習與數位落差 • 第四講 科技與民主

  3. 第一講 政府與電子商務

  4. 資訊科技社會中政府應具角色 • 不再是主導者或是管制者 • 決定一個國家競爭力之要素 • 科技技術本身並非決定因素 • 科技政策與管理才是關鍵 • 電信資訊產業之發展為重點(Kim, 2003) • 可主導知識經濟

  5. 打造數位台灣 數位世界 • 秀才不出門 • 能知天下事 • 人民不出門 • 能知天下事 • 能做天下事 • 能買天下物

  6. 評比方向 24個評估標準 各國政府網站連線情形 服務項目內容 功能的豐富完整程度 隱私保護 安全政策 評比國家數 198 電子化政府 國際評比

  7. 電子化政府 • 民眾、企業、機關與員工得到政府的各項自動化網路服務 • 單一入口,不受時空限制 • 整合服務,多元使用者介面 • 結合ICT與電子商務 • 以Web Services技術為基礎之共通作業平台,整合政府資訊服務資源,廣泛應用 • 數位科技時代虛擬政府最重要的工作

  8. 政府電子化商務分類 • 政府對個別民眾 • Governments to Citizens, G2C • 如網路報稅、e管家 • 政府對企業廠商 • Governments to Businesses, G2B • 如政府採購電子化 • 與政府對政府 • Governments to Governments, G2G • 如電子公文 • 政府與員工 • Government to Employees, G2E

  9. 我國電子化政府推動內容

  10. 健全電子化政府基礎環境建設 1.GSN(Government Service Network)骨幹網路 2.電子化政府公鑰基礎建設 3.公務員電子化教育

  11. 電子化政府整合型入口網站 (G2C) http://www.gov.tw/

  12. 政府採購資訊中心(G2B) http://gpic.pcc.gov.tw

  13. 電子化公文入口網 - 公文e網通 (G2G) http://www.good.nat.gov.tw/

  14. 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入口網站 (G2E) http://lifelonglearn.cpa.gov.tw

  15. 企業公民之社會責任 • 環境保護 • 社會參與 • 教育文化

  16. Company Slogan (Motto) • "…and you're done" • Don't be evil • Make money honestly

  17. 第二講 網路安全管理 與相關法律政策

  18. 智慧財產權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 工業產權 • 包括發明(專利)、商標 、工業品外觀設計以及原產地 地理標誌等 • 專利保護期一般20年,工業設計保護至少10年, 而商標 則可無限期保護 • 著作權 • 指屬於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的創作,共11類 • 語文、音樂、戲劇和舞蹈、美術、攝影、圖形、 視聽、錄音、建築、電腦程式、表演 • 著作權持續到作者逝世後至少50年

  19. 商業秘密 - 特殊的智慧財產權 • 企業可以認定任何信息為「商業秘密」 • 禁止能夠接觸這些機密的人將秘密透露出去 • 一般是通過合約 的形式來達到這種目的 • 商業秘密的好處是沒有時限 • 任何東西都可被認定為商業秘密 • 例如可口可樂的配方 • 100多年來外界都無法獲知可口可樂的全部成分

  20. 創造專利價值 –開發核心技術

  21. 著作權 • 理論上 • 著作人格權和著作財產權為分開 • 財產權可轉讓,但人格權不能轉讓 • 原則上 • 引用網路上的文章與圖片,均可能涉及著作人格權和著作財產權的問題 • 必須有授權同意才能使用著作財產權,即使取得授權之後,仍有著作人格權之問題 (謝銘洋等,2001)

  22. 個資法所保護的個人資料 • 「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證統一編號、特徵、指紋、婚姻、家庭、教育、職業、健康、病歷、財務情況、社會活動及其他足資識別該個人之資料。」 • 僅止於自然人,並不包括法人及類似之團體 • 個資法第三條第一項 (權平法律資訊網,2005)

  23. 第三講 數位學習與數位落差

  24. 世界潮流 • 自1995年,加拿大、歐盟、美國、大陸、挪威、荷蘭、澳洲、日本 • 國家層級單位負責數位學習計畫的推動與執行 • 2002年美國e-Learning市場為103億美金 • 預測2011年市場值將成長至2129億美金 • 美國IDC研究報告卻預測,我國數位學習產業未來的成長率僅14% (資策會,2003) • 在亞洲地區僅略勝紐西蘭 • 遠落後大陸(40%);菲律賓、韓國(30%);澳洲、泰國(22%) • 和新加坡、印度、香港、馬來西亞等地區相比較 • 我國亦皆屬落後的階段

  25. 評比國家數181 數位機會 - 聯合國旗下ITU評比

  26. 產業發展 (cont.) (資策會;天下雜誌355-20060913-線上修煉)

  27. 環境未臻健全 • 大環境景氣低 • 寬頻網路使用費高 • 消費者認定合理的費用300~599元 • 跨部會政策問題 • 教育部規定承認學歷之課程中,網路學習不得超過1/3 • 業者希望能承認學分至1/2,甚至比照美國承認全部學分 • 數位學習內容與教育人才不足 • 政府需要推動數位學習、eTutor專業人才的證照制度 • 協助企業發展所需之具國際競爭力教材 • 企業環境 • 軟硬體設施不足、沒有完整的數位學習導入策略

  28. 群體數位落差 • 代表學習能力、經濟能力及生活型態差異 • 特殊群體 • 泛指傳統上被認為弱勢的群體 • 身心障礙、低收入、原住民等 • 往往無法跟上數位學習的腳步 • 年齡與學歷的族群 • 15至29歲族群佔總人口24%,卻佔總上網人口44% • 具大專以上學歷佔總人口31%,佔總上網人口42% (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2004b)

  29. 城鄉數位落差 • 因地區因素導致 • 東部地區的資訊應用行為 • 落後台灣整體表現差距越來越大 • 2004年縣市連網普及率 • 最高是台北市(73%) 、最低是東部地區(41%) • 高於全國平均(61%)的縣市或地區 • 僅有台北市、高雄市、北部地區 • 2004年家戶擁有電腦比率為73% • 東部地區僅有53% (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2004a)

  30. 產業數位落差 • 2004年我國整體企業連網普及率達81.8% • 在電子化應用方面 • 明顯的成長 • 金融及保險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製造業 • 中、大型企業 • 停滯甚至衰退的現象 • 批發及零售業、營造業、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 小型企業 (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2005b)

  31. 縮減數位落差之我國政策 • 「網路社會化」之推動項目之一 • 行政院NICI小組於2001規劃完成之NICI(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方案)計畫 • 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分項計畫 • 教育部、研考會、勞委會、衛生署、原民會及農發會亦有相關配合的推動計畫

  32. 第四講 科技與民主

  33. 電子政治 - e世代的選舉 • 利用電子通信媒體進行信息交流,從而在選舉勝出的一種政治策略 • 特別網際網路上的留言版或新聞群組, • 獨立候選人佩洛(Perot)最早用作政治宣傳及部署 • 1992年美國總統選舉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presidential_election%2C_1992 • 利用當時美國覆蓋範圍最廣大的惠多網(FidoNet)的討論區作政治宣傳,並成功取得一定數量的選票

  34. 電子民主(electronicdemocracy) • 公眾與政府的溝通,透過網路的運用,創造新的互動空間 • 電子化與公民權利的伸張取得平衡 • 利用資訊科技達到直接民主的目的 • 改變傳統民主政治運作方式

  35. 網路民意 • 民主政策的目標 • 促成普遍、有意義的公民參與 • Smith & Ingram, 1993 • 目前最普遍的方式 • 網路民意論壇 • 網路申訴信箱

  36. 網路民意論壇 • 公眾可在此虛擬的公共空間中 • 公開的、自由的讀取、散佈訊息 • 多對多的溝通、組織社群 • 與他人平等地交換意見、達成共識 • 發言者的影響力取決於溝通說理的程度 • 不受地理、地位或是社會背景的影響 • 使更多人得以參與論壇的使用

  37. 網路申訴信箱 • 民眾可以將法規疑惑、不滿事項或施政意見等反映給政府(陳敦源、蕭乃沂,2001) • 期待獲得即時的回應與有效的解決 • 政府可以藉由民眾的參與,在有限的資源之下,善用回饋的資料 • 篩選出具有決策輔助價值的資訊 • 將民意轉化為政府施政與決策的知識來源

  38. 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 • 指公眾經由公正、平等的決策模式來治理公共事務 • 結合網際網路和小組審議的模式 • 政治機會和權力必須平等 • 必須獨立於經濟和社會地位之外 • 不能被經濟和社會優勢團體控制

  39. 審議式民主 (cont.) • 民主政治必須 • 建立公民的自尊 • 增進公民的政治能力 • 讓公民瞭解自己和自己的合法利益 • 政治辯論是為了做出符合公眾整體利益的抉擇 • 公民和政黨在政治競技中不應採取狹隘的小團體利益取向的立場 • 這種概念對於導正目前民粹的、粗糙的、金權的政治形態深具啟發意義

  40. 審議式民主的對話 • 審議式公民參與的過程中 • 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多等大規模互動式的對話 • 過程最後決策的部分 • 可以共識報告、投票解決或民調方式呈現

  41. 審議式民主實踐準則 • 參與商議者 • 能廣泛且公平代表各社會階層 • 在商議過程中 • 應展現充分多元的資訊、鼓勵自由參與、有結構的商議、足夠的時間等

  42. 電子化民主參與的個案 針對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由開始到執行的個案 (江明修, 2004) • 政策議程設定階段 • 英國議會審議式論壇 • 政策合法化階段 • 荷蘭電子政治參與 • 政策執行階段 • 美國環境保護署的電子行政命令制定

  43. 審議式民主之挑戰 • ICTs對於審議式民主的實踐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 • 問題有待克服 • 參與者代表性 • 匿名與公開課責 • 議題設定的權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