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族群文化、社會變遷與男子性

族群文化、社會變遷與男子性. 黃淑玲. 目標. 借用 Connell 的架構討論台灣漢人農工階級、泰雅族、阿美族的男子性 研究素材:三個男性的生命史及「無米樂」的崑濱夫婦 20 分鐘發言聚焦討論 ( 1 )各族性別結構 ( 2 )現代化與全球化對性別結構與男子性的影響 ( 3 )男子性對個人的影響. Connell 的 Masculinities 理論. 定義 :操演實踐性別關係的過程與結果 性別關係結構 :權力、生產、情感 / 性、符號面向的結構、制度─相互關連且變化速度不一 複數的特徵 :不同的階級、族群、性傾向的男性的男子性的特徵不同,彼此之間存有臣屬關係

shatequ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族群文化、社會變遷與男子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族群文化、社會變遷與男子性 黃淑玲

  2. 目標 • 借用Connell的架構討論台灣漢人農工階級、泰雅族、阿美族的男子性 • 研究素材:三個男性的生命史及「無米樂」的崑濱夫婦 • 20分鐘發言聚焦討論 • (1)各族性別結構 • (2)現代化與全球化對性別結構與男子性的影響 • (3)男子性對個人的影響

  3. Connell的Masculinities 理論 • 定義:操演實踐性別關係的過程與結果 • 性別關係結構:權力、生產、情感/性、符號面向的結構、制度─相互關連且變化速度不一 • 複數的特徵:不同的階級、族群、性傾向的男性的男子性的特徵不同,彼此之間存有臣屬關係 • 流動與變化的特徵:個體生命歷程的變化;歷史的變遷; • 個人、地區、國家、全球化的關連性

  4. 對性別結構造成影響的大社會變動(殖民、現代化、全球化)對性別結構造成影響的大社會變動(殖民、現代化、全球化) • 現代化:1965年之後,台灣經濟起飛,快速工業化,中小企業興起,女性受教育與經濟獨立的機會 • 全球化:1980─90年代傳統經濟產業外移大陸、外籍配偶

  5. 原住民其他因素 • 殖民(日本與漢人國家政策) • 經濟政策的衝擊 • 阿美族的婚姻家庭制度從母系到父系的轉變 • 西方宗教 • 對部落傳統宗教信仰、性別秩序、族人凝聚力的影響 • 阿美族的婚姻家庭制度受到衝擊 • 種族歧視 • 原住民與外省老兵、漢人及其他原住民的聯婚

  6. 無米樂

  7. 傳統農村性別關係結構:建構男子性/女子性的基調傳統農村性別關係結構:建構男子性/女子性的基調 • (1)權力關係:「重男輕女」的觀念;男性具有一家之主的權力符碼、女性的地位是附屬的,生來就要服侍人 • (2)男女的性與情感關係被限制在異性戀婚姻與父系家庭制度中 • 利用女性身體的生育力與勞動力繁衍男性家族後代 • 婚姻由父母安排,無涉浪漫情愛、男性的婚前與婚外嫖妓廣為被接受 • (3)「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制度:再生產勞動拋給女性,但並未免除女性承擔農事與經濟生產之責

  8. 漢人農村社會傳統的男子性 • 做農、寫農事筆記、燒香拜神、四處泡茶閒聊,不知如何料理日常生活 • 認定太太就是照顧者:「妳應該很知足,我有手有腳,可以照顧自己,不用妳照顧」 • 情感表達─背後向人表示他知道老婆很辛苦,但實際生活中,不會幫忙緩解老婆的壓力與重擔

  9. 崑濱瀋年輕時遲遲未育,夫家打算讓崑濱伯娶細姨崑濱瀋年輕時遲遲未育,夫家打算讓崑濱伯娶細姨 • 崑濱伯在影片中不時跟老婆開玩笑:「我要去玩女人,玩幼齒的」,直氣壯地表示「沒去找女人就是好丈夫」 • 70-80歲男人聚在一起,談的仍是men’s talk,聊女人,開性玩笑,凸顯與強化男人的尊嚴與權威

  10. 女子性 • 婦德:「認命」、「從一而終」、「任勞任怨」、「含辛茹苦」,回娘家要顧全老公的面子,不訴苦,當別人眼中的好媳婦 • 婦工:擔下幫公公還債務的重擔,白天到工廠當女工,晚上回來還下田、煮飯、燒菜、洗衣、挑水、挑木材燒火、照顧小孩 • 婦言:言詞犀利、碎碎唸抒解情緒,鄰居老人嫌棄她太嘮叨,女人家不該管男人的事情

  11. 漢人陳寶(58歲,1948年生世代):性別結構變遷漢人陳寶(58歲,1948年生世代):性別結構變遷 • 重男輕女的意識型態:男性為一家之主的觀念依舊、少子化提高女兒的重要性、家中權力關係則因女性的經濟貢獻而開始鬆動 • 異性戀婚姻與家庭制度:從父母安排到自由戀愛 • 生產關係:「男主外、女主內」觀念依舊牢固,女性婚後離開職場,幫家裡工作,宛如陀螺轉個不停的「頭家娘」

  12. 陳寶太太 • 入婚姻家庭制度的現代都會中產或勞動階級的女子性仍受限於傳統 • 全心奉獻家庭,侍奉公婆,照養小孩 • 扮演頭家娘角色 • 自我發展的壓抑 • 爭取夫妻間的權力

  13. 現代化對陳寶這代男子性的影響:個人主體、環境互動、結構變遷的觀點現代化對陳寶這代男子性的影響:個人主體、環境互動、結構變遷的觀點 • 從黑手到頭家的時代機緣:從勞動階級到霸權男子性 • 情感/性關係:由財富權力擴充到性權力 • 夫妻權力關係的相互調整:自由戀愛及對夫妻家庭貢獻的影響 • 分擔家務工作:經濟能力下降後,個人的轉型

  14. 近年全球化對台灣漢人性別關係的影響 • 台灣社會男女的權力與生產關係在變動中,男女對親密關係的期待出現嚴重落差 • 男子性與女子性不是以同等速度或趨向雌雄同體的方向在調整中 • 全球化直接衝擊男女在情感/性關係上的因應策略(對5-6年級生的衝擊, • 1990年代趨勢日顯) • 中產階級女性拒絕傳統的女子性,不婚率居高 • 農村與勞動階級男性越發重視婚姻的傳統功能性,迎娶貧窮外籍家庭女子

  15. 南投縣仁愛鄉翠華村 • 霧社事件莫道能

  16. 泰雅族的性別結構(各區部落有所差異) • 重視男權、夫權的社會(仍如此) • 強調男性人格特質是:獵人般的勇敢、強壯、獨立、無畏孤獨;崇拜個人主義的英雄氣概 • 強調女性人格特質:溫順、堅忍 • 生產關係(再生產仍由女性負責,沒有改變):「女常勞、男常逸」諺語──→男女為都市勞工或山上共同耕種 • 情感/性關係(有些變化):嚴格一夫一妻制、父母之命 、「買妻」聘金制度──→早婚、自由戀愛與外族通婚多、仍多人採聘金制度

  17. 現代化、全球化影響下男子性的變遷 • 經濟生產模式改變: • 進入都市,在漢人工商業社會難以競爭,從事體力勞動或版模等技術工作 • 外勞輸入後,都市就業機會被剝奪 • 回鄉務農,需勤奮、自制力、知識、技巧 • 男子性的危機:獵人身份喪失,男性氣概認同的曲折路 • 負面衝擊──犯罪、自殺、酗酒、家暴行為相對偏高

  18. 李山嵐的男子性 • 內化傳統規範的教悔、接受神父講道 • 與妻子關係 • 和善、不打老婆 • 體諒妻子的奉獻與工作辛苦 • 從獵人到農夫的認同 • 成功地將男子性的認同,從勇敢獨立的獵人轉換成聰明勤奮的農夫,因而能解除泰雅族人男子性認同的危機,發展成一個在家庭與部落中皆受敬重的男性

  19. 阿美族網路資源中心網站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

  20. 台東縣長濱鄉南竹湖部落

  21. 阿美族的傳統性別結構 • 年齡組織:老年人是社會的領袖,男性之間的關係終生受到嚴格的年齡組織之限制 • 母系傳嗣的婚姻家庭制度 • 母系大家庭的居住型態婚姻 • 以招贅婚為正則,行招贅婚的女性在家裡地位較高 • 男子入贅後在妻家,必須絕對服從岳父母,對妻家的人態度謙恭有理,辛辛苦苦地日夜為女家勞動

  22. 就權力關係而言,傳統阿美族社會在男性世界的權力關係是長幼有序;行招贅婚的家內主權屬於妻方,丈夫無權過問(劉斌雄 1965) (1915年日本人調查究認為有夫妻關係中有夫權的存在) • 情感、婚姻: • 男女情投意合後才進入婚姻,男女皆可主動追求 • 夫妻感情非常緊密,形影不離 • 離婚形式簡單:原因可能是一方出軌,入贅男性不勤奮等 • 守貞的要求是夫妻平等 • 生產關係:女子與男子一起從事農耕,其勞動力絲毫不輸給男性

  23. 傳統阿美族男子性 • 「男子氣概」:尊敬長輩、參與公共事務、合群、溫順、勤勞、愛護妻子、並以協助妻子的家庭為男子之責任 • 一位台東阿美族的文史工作者說:「我們都是集體生活,我們沒有英雄,只要有英雄出來,一定會被群體攻擊,你憑什麼你一個人這樣?我們馬蘭人有這樣的觀念,我們是集體領導,什麼事情都是集體,我們文化氣質就是培養這樣,只要有人稱當英雄,一定遭受大家的攻擊,遭受大家的毀謗。」

  24. 日本殖民、光復後漢人對婚姻家庭制度的影響 • 男性外遇出軌、上酒家的情形出現 • 嫁娶婚大增,入贅婚大減

  25. 光復後,真耶穌教的影響(田野部落的顯著特性)光復後,真耶穌教的影響(田野部落的顯著特性) • 真耶穌教會不准信徒跳舞,部落自民國35年起,就不再進行傳統的豐年祭,年齡階級組織也一併停滯 • 教會組成了類似傳統年齡組織的各級團隊,凝聚部落平輩團體的感情,傳遞敬老的規範 • 部落許多人的生活習性都身受宗教影響,不喝酒、不抽煙、不吃檳榔,除了教會詩歌,也不唱歌跳舞,而且都很自豪本部落這種比其他沿岸部落教徒更徹底遵守生活習性

  26. 教會禁止離婚與婚前及婚外性關係,鼓勵與教徒或者願意受洗的同族青年結婚教會禁止離婚與婚前及婚外性關係,鼓勵與教徒或者願意受洗的同族青年結婚 • 表面上真耶穌教宗教強調兩性平等,實質上還是偏重男性,但教義能有效防止男性的酗酒與暴力行為,及婚前性行為與婚外情問題 。

  27. 現代化、全球化影響(田野部落) • 經濟生計(伍宜丈的工作經驗) • 漢人大量遷入東部,阿美族的土地流失,年輕時轉向西部外地發展,做粗重的體力工作 • 自1967年,多數男子跑遠洋 • 1980年代台灣建築業發達→回到陸上做木工、版模 • 1990年代外勞輸入,台灣檳榔需求大增→回部落在自家田地種植老葉

  28. 夫妻關係與家庭兩性分工很明顯受到經濟生計模式的影響(田野部落)夫妻關係與家庭兩性分工很明顯受到經濟生計模式的影響(田野部落) • 男性跑遠洋時,長期不在家,造成與子女的親子關係疏離,甚至還影響到夫妻關係變質。太太一人承擔教養子女的工作 • 目前,種植老葉是夫妻一起分工合作,有助於兩性關係益形緊密,男性一起家務照顧小孩 。

  29. 伍宜丈(1950年生)的男子性 • 保有〝尊敬、服從長輩〞,與〝認真工作、溫順、愛護妻子〞等傳統阿美族人男子性 • 入贅妻家,與妻子的母親、姊妹及夫婿聚居 • 妻子信奉真耶穌教,入贅後隨妻改信,不喝酒、不吃檳榔 • 一起做家務、照顧小孩 • 自小參與豐年祭,體力受訓,身強力壯,摔角柔道高手 • 對政治有興趣,想出來競選鄉長,但苦於沒有學歷

  30. 三個主人翁的共同經歷 • 家庭窮困、學歷低、青少年即自立更生,從事粗重辛苦的體力工作,懂得運用聰明智力發展事業 • 都不是大社會或小社會中的中上知識階層,但都是在鄰里或部落被視為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和樂的成功男性

  31. 男子性的正面影響 • 三人的人生目標與行為規範皆能實踐族群傳統文化所期待的理想的男子性,換個角度說,理想男子性對他們有正面的影響 • 三人的妻子都很配合,積極扮演傳統文化所期待的理想女子性典範 • 在情感上忠誠度很高,在家庭上全力付出,願意犧牲自我發展

  32. 三族傳統理想男子性的共同性 • 須要有女子性含括犧牲奉獻的特質加以配合 • 強調男性需盡人子人夫人父之責任,進而熱心社區公眾事務 • 表現於三人的特質:勤奮認真、孝順父母、負責、儉樸、有自制力、對配偶忠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