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17 Vues
愛、感動、藝術 ----- 關於劉其偉. 教學者:陳素萍 96.08.28. 傳奇一生 藝術理念 創作理念 作品賞析 紀念專輯 (影片) 游於藝參展作品 想一想. 傳奇一生. 劉其偉,民國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的南臺,為家中獨子(其上原有六位兄長及一位姊姊,除姊劉惠琛外,均早逝), 父劉蓀谷,母葉氏。葉氏亦早逝,而由祖母范氏撫養長大。 民國九年全家遠赴東瀛橫濱,民國十二年九月遇日本關東大地震,家產盡毀,遷居神戶。. 劉老留日時期,就讀日本官立東京鐵道局教習所專門部電氣科的英姿。.
E N D
愛、感動、藝術-----關於劉其偉 教學者:陳素萍 96.08.28
傳奇一生 • 藝術理念 • 創作理念 • 作品賞析 • 紀念專輯(影片) • 游於藝參展作品 • 想一想
傳奇一生 • 劉其偉,民國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的南臺,為家中獨子(其上原有六位兄長及一位姊姊,除姊劉惠琛外,均早逝), 父劉蓀谷,母葉氏。葉氏亦早逝,而由祖母范氏撫養長大。 • 民國九年全家遠赴東瀛橫濱,民國十二年九月遇日本關東大地震,家產盡毀,遷居神戶。 劉老留日時期,就讀日本官立東京鐵道局教習所專門部電氣科的英姿。
民國二十五年七月返國 ,民國二十六年十月,任教廣州市國立中山大學電工系,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赴台擔任臺灣電力公司及臺灣金銅工務局工程師、課長等職,後改任臺灣糖業公司、國防部軍事工程局和聯勤總部工程署工程師。 • 他熱心教育工作,曾經擔任政戰、文化、中原、淡江、東海、輔仁、國立藝術學院,以及越南嘉定藝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馬來西亞中央藝術學院、新加坡南洋美術專科學院等校教職。民國七十六年,並榮獲中原大學熱門教授之一。
劉教授原來是一位工程師,生活平淡無奇。有一天到臺北市中山堂看畫展,那非凡的氣勢,帶給他無比的啟示。從此以後,以繪畫為心靈的寄託,開始學習水彩畫,遂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也正因為沒有學院派的束縛,因此塑造了他獨特的風格。劉教授原來是一位工程師,生活平淡無奇。有一天到臺北市中山堂看畫展,那非凡的氣勢,帶給他無比的啟示。從此以後,以繪畫為心靈的寄託,開始學習水彩畫,遂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也正因為沒有學院派的束縛,因此塑造了他獨特的風格。 • 民國91年4月13日晚間十時許,老頑童畫下了探險人生的最後一筆,揮一揮手,瀟灑的向熱愛他的朋友道別。
藝術理念 • 「原始美學」對於藝術創作的要訣,是依循一種另類的「野放」、「浪漫的」和「不合理化」觀念。正因為不合理化,才能稱為感性、形而上的藝術。反之,合理化就會變成理知的、形而下物理界的科技了。 • 劉老在某篇文章中曾提到,「終年長居在塵囂都市,生活平淡無奇的人,一旦踏進了叢林,你將感到自然的崇高和生命的自由。」 • 圖為劉老正在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Huli族的巫師。
由於上述的原因,劉老認為藝術創作從「原始思維」入手,當是藝術創作最根本的工作。由於上述的原因,劉老認為藝術創作從「原始思維」入手,當是藝術創作最根本的工作。 • 我們看劉其偉的作品,其實不必想得太多或太遠;觀賞劉老的畫作,就如同親近那純真、幽默、詼諧、睿智、誠懇,以及充滿愛心與魅力的老頑童 ,因為繪畫本身已自具視覺語言,毋需多加詮釋。 《豐收─鼠年大吉》1996複合媒材 布 紙 39.2×52cm 《豬年大吉》1995複合媒材 布 紙 39.3×52.8cm
劉教授創作歷程已超過五十年,其「純真」、「詼諧」是大家對其作品一致的看法。「愛心」、「真實的感情」與「對生命由衷的尊重」,卻是他創作的泉源。劉教授創作歷程已超過五十年,其「純真」、「詼諧」是大家對其作品一致的看法。「愛心」、「真實的感情」與「對生命由衷的尊重」,卻是他創作的泉源。 • 劉老畫了許多「自畫像」,張張傳神,不但道盡了他坎坷的人生,和奮鬥的歷程;也描繪了他悲喜的心情,和歡樂的故事。 《人生三部曲─自畫像》1981水彩顏料 紙 34×46cm劉老的自畫像與其他畫家的自畫像不大相同,大部分是自我調侃或表達其心境。無論任何一種工作,他都覺得和小丑差不多,無非是把淚水往自己肚裡吞,而把外表的歡樂帶給別人。
創作理念 • 《貓頭鷹》1996 複合媒材 布 紙 49.6×39.3cm劉老曾寫到:「人人都不喜歡貓鷹,說牠那副妖眼不正經。但我獨愛貓鷹,因為牠曾經給我人生的啟示─不會飛以前就離巢。而且牠一隻眼睛睜,一隻眼睛閉,似乎也代表著某種玩笑人間,凡事不必太認真的人生哲學。」
人類忠實的朋友──狗》2000 水彩顏料 紙 27×19.6cm這幅作品是劉老送給一位屬狗的朋友。 《人類的近親──猴》2000 水彩顏料 紙27.2×19.5cm劉老很喜歡畫動物,加上對動物的愛,因而每一幅作品才能表現得如此活靈活現。這幅作品是他送給一位屬猴的朋友。
劉老的作品有的是參考工藝品所完成的,圖示為小塑像與《不講禮貌最快樂-自畫像》。劉老的作品有的是參考工藝品所完成的,圖示為小塑像與《不講禮貌最快樂-自畫像》。
作品欣賞(初學時期1945~1964) • 初學時以寫生及參考圖片入手,以透明水彩為主 • 圖為「榻榻米上熟睡的小兒子」 • 劉老認為生活周遭的東西是最容易受感動的
寂殿斜陽-----台南孔廟 大兒子與小兒子
作品欣賞(越戰時期1964~1972) • 以中南半島古文化藝術巡禮為主的「中南半島一頁史詩」為作品代表 • 此時期作品雖以「具象」表達,但已有「抽象」傾向 • 開始使用注音符號簽名和中國數碼記錄時間 戰爭前夕
08000060 吳哥窟的月夜 7035800 不知名的諸神
作品欣賞(公務員兼教學時期1973~1995) • 此時期繪畫的題材與材料更多元 • 除了中國歷史與民間傳說外,也受西方藝術及原始藝術影響 • 代表作品為「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十二星座」等 095000059 夏日的清涼汁
08000063 歸途 09000069 母親
09000086 除夕 09000100 秋分
90005800 排灣 80018900非洲的巫師
9009500雙魚座 9008100雙魚座
作品欣賞(退休時期1995~2002) • 積極投入「生態保育」的活動,除發表專文外,更以此為創作主題 • 此期作品延續前期,呈現多樣性與思考性更多「抽象」與「非具象」的風格流露其中 85004500 婆憂鳥(傳說故事)
09000076 瓢蟲的婚禮 09000047 鴨子
09000078憤怒的蘭嶼 09000082年年有餘
看完了!小朋友,你有什麼想法呢? 1、先寫下來 2、再說出來 3、如果可以的話,畫出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