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11.2 光突发交换网络 11.2.1 光突发交换技术 光线路交换 →光突发交换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 OBS) → 光分组交换

控制分组. 光节点处理. 数据信道. 数据分组. 延时. 光突发交换处理过程. 11.2 光突发交换网络 11.2.1 光突发交换技术 光线路交换 →光突发交换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 OBS) → 光分组交换 光信头控制分组 ( 突发控制包 ) 与光信息数据分组 ( 突发数据包 ) 分开 信头电子处理 信头申请路由 信头分组与数据分组一一对应 节点更新. 光突发交换的突出优点: 减少路由冲突 不需要光存储 全光交换 信头电子处理 避免光分组同步. 无时隙同步问题 交换粒度适中.

baxter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11.2 光突发交换网络 11.2.1 光突发交换技术 光线路交换 →光突发交换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 OBS) → 光分组交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控制分组 光节点处理 数据信道 数据分组 延时 光突发交换处理过程 11.2 光突发交换网络 11.2.1 光突发交换技术 光线路交换→光突发交换(Optical Burst Switching,OBS) →光分组交换 • 光信头控制分组(突发控制包)与光信息数据分组(突发数据包)分开 • 信头电子处理 • 信头申请路由 • 信头分组与数据分组一一对应 • 节点更新

  2. 光突发交换的突出优点: 减少路由冲突 不需要光存储 全光交换 信头电子处理 避免光分组同步 无时隙同步问题 交换粒度适中

  3. 11.2.2 光突发交换网络的关键技术 • 光突发包控制协议 双向预约机制 存储转发机制 延时预约机制 • 光突发交换网络QoS要求 • 光突发交换网络路由算法研究

  4. 11.3 光标记交换网络 • 多协议波长交换(MPS:Multi-Protocol  Swiching) • 光标记交换(Optical Label Switching)

  5. 11.4 光分组交换网络 11.4.1 光分组交换网络性能 • 交换效率高 • 支持高速数据流 • 透明度高 • 交换粒度小 • 结构简单

  6. 11.4.2 光分组交换网络结构 光节点(光路由器/光交换机)、光纤链路、网络管理

  7. 11.4.3 光分组交换网络的关键技术 • 光分组技术 • 光分组的同步和识别 • 光分组路由和光交换 • 光存储和光逻辑器件

  8. 11.4.4 光存储器件和光逻辑器件 • 光存储器件 • 光纤固定延时线缓存器

  9. 可调光纤延时线缓存器 i. 并行结构

  10. ii. 串行结构 iii. 多数量级结构

  11. 2. 光逻辑器件

  12. 第十二章 光纤接入网 12.1 概述 12.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接入网的位置 电话网用户环路

  13. 业务 视频点播;交互式图像游戏;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目标型广告;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14. 特点 • 业务量密度低 • 业务量分布为集中型 • 成本必须低廉 • 成本差异大 • 成本与业务量无关 • 用户需求多样化 • 运行环境恶劣, 维护量大 • 覆盖半径较小, 一般10 km 以内

  15. 分类 接入网 铜线接入网 光纤接入网 有线接入网 混合光纤/铜轴接入网 固定无线接入网 无线接入网 移动无线接入网

  16. 12.1.2 接入网结构 1. 接入网的界定 接入网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的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SNI SNI UNI UNI

  17. 2. 接入网的功能模型 • 用户端口功能 • 业务端口功能 • 核心功能 • 传送功能 • 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

  18. 3. 接入网的分层模型 • 接入承载处理功能层:用户承载体、用户信令、控制和管理 • 电路层:为用户提供电信业务 • 通道层:为电路层提供传送服务 • 传输媒质层: PDH、SDH、ATM通道 物理媒质层:金属线、光纤及无线

  19. 12.2 光纤接入网 12.2.1 光纤接入网的概念 光接入网(OAN:Optical Access Network) :在接入网中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媒介来实现信息传送的网络形式。

  20. 12.2.2 光纤接入网的拓扑结构 1. 基本拓扑结构 光线路终端(OLT): 为光接入网提供网络与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口。 光网络单元(ONU): 进行电/光和光/电转换,处理、维护各种电信号。 光配线网(ODN): 为ONU和OLT提供光传输媒介。

  21. 星形结构 • 总线形结构 • 环形结构

  22. 2. 几种基本拓扑结构的性能比较

  23. 12.2.3光纤接入网的应用类型 /FTTO

  24. 12.2.4 光纤接入网的传输技术 1. 双向传输技术(复用技术) • 光时分复用(OTDM) • 光波分复用(OWDM) • 光码分复用(OCDM) • 光空分复用(OSDM)

  25. (5) 光副载波复用(OSCM) (6) 时间压缩复用(TCM)

  26. 2. 多址接入技术 为了使每个ONU都能够正确地与OLT进行通信,上行接入需采用多址接入技术。 光时分多址(OTDMA) 光波分多址(OWDMA) 光码分多址(OCDMA) 光副载波多址(OSCMA) 多址接入

  27. 光时分多址技术 下行方向:采用广播方式将TDM信号送给所有与OLT相连的ONU,每个ONU只能在预先分配的时隙内接入并取出属于自己的信息。

  28. 上行方向:将上行传输时间分为若干时隙,在每个时隙只安排一个ONU发送的信息,各ONU按OLT规定的时间顺序依次以分组的的方式向OLT发送。上行方向:将上行传输时间分为若干时隙,在每个时隙只安排一个ONU发送的信息,各ONU按OLT规定的时间顺序依次以分组的的方式向OLT发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