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2013 年 8 月 13 日

MOOC 的挑战与大学的未来. 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2013 年 8 月 13 日. 尽管人类的历史写的是帝王将相史或战争史,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科学和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人类文明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发展驱动;而朝代的更迭、政权的替换,只是给当时的社会进步提供了一个更合理的治理方式。

bori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2013 年 8 月 13 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MOOC的挑战与大学的未来 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2013年8月13日

  2. 尽管人类的历史写的是帝王将相史或战争史,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科学和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人类文明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发展驱动;而朝代的更迭、政权的替换,只是给当时的社会进步提供了一个更合理的治理方式。尽管人类的历史写的是帝王将相史或战争史,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科学和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人类文明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发展驱动;而朝代的更迭、政权的替换,只是给当时的社会进步提供了一个更合理的治理方式。 真正对人类文明进步起根本性作用的是技术的发展。每一次技术的重大发明,都会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的改变,同时也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不仅使教育内容增加,而且使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更加先进,最终导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联网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蒸汽机时代、工业革命、信息技术…… 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

  3.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 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领域,对自然界进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广大。 • 科技发展的速度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快 。 • 科技成果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大量涌现 。

  4. 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 人类: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发展; • 国家:提高全民族素质,国家建设的人力资源保障, 提高国 家竞争力; • 个人:追求幸福生活,物质的、精神的。 教育和学习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角度表述。

  5. 教育(学习)的分类 • 人际交往类的学习——语言、品德、礼仪、管理等 • 特点:环境习成,网络虚拟环境效果更好;(学校教育功能不能无 限扩大) • 知识传承类的学习——文字、历史、数学、逻辑等 • 特点:课堂学习效果好,视频教学效果会更好,集体讨论, • 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 • 文明发展类的学习——工程技术、知识探索、哲学、政治等社会科学 • 特点:交互式、灵感、仪器设备、实验验证,学校类似于研究所。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不仅仅改变教育,将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 文学进入无经典的时代,艺术成为雅俗共赏的时代,教育成为互为师生的时代,学术将迎来开放存取的时代,新闻真正自由,政治充分民主,历史将会趋于真实。

  7. 互联网引发教育革命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是教育革命。网络宽带技术发展,终端多样。基于“无线网络+手持终端学校”的移动教学方法已开始实践。 互联网 教师 学生 学习的革命

  8. 什么是MOOC? MOOC的英文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翻译为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 实质就是让大学通过网络课程实施教学全过程,允许全世界有学习需求的人都能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 MOOC是高等教育的未来, MOOC是由美国顶尖名校掀起的; 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谷歌实验室元老塞巴斯蒂安·斯隆与另外两位机器人专家共同创办了MOOC课程平台Udacity,斯隆将自己教授的人工智能课向全世界开放,结果大获成功。2012年,斯隆从学校辞职,成为Udacity的CEO,专门帮助大学制作MOOC课程。 几乎同时,两位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创办了一个叫做Coursera的MOOC学习平台,也吸引了许多知名美国院校加入。 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结盟,2012年5月,将原本的MITx改造成edX;

  9. 互联网为主载体的学习 主要变化: 传统教室将成为学习的会所,集体做作业、答疑;教室在云端,学校在云端; 教师成为会所的辅导员,与学生直接交谈的时间增加; 教师以研究为主,优秀教师可能成为自由职业者; 学习内容以学生自选为主,考试针对学生自主选择; 课程体量小,分知识点学习,讲课精,可重复学; 大班授课转变为小组讨论。

  10.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为师生; 学习过程可在任何地方,学习方式灵活; 数字教材辅助材料; 在线作业、在线考试; 学校发证书灵活; 留学变得简单,或不再有留学的概念。 微证书的推出,学习不再是几十个人同一进度,没有班级的概念,十五岁大学毕业,五十岁毕业都不稀奇。真正的个性化学习。 互联网为主载体的学习

  11. 大学功能的根本改变 现代大学的功能: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 基本功能:知识的产生、知识的传播 未来大学的功能: 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 大学将成为研究院,考试院 科教真正融合,教育云服务的形成。 互联网为主载体的学习

  12. 网络公开课的发展过程 • 2000年之前,国外为校内公开课。 • 网络公开课:主要靠(Creative Commons)协议保证,视频可以免费下载,但不能用作商业目的。 • 2001年麻省理工大学带头开放教育资源,在学校网站上第一次上传了超过1000个视频课程,很快,其他著名大学跟进,现在超过1000所名牌大学把他们的课程视频放到网上。 • Google搜索公开课,30亿条;百度4600万条; •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于2012年在美国兴起:注册、讨论、辅导、完成作业、参加考试,提供教学全过程管理。提出微证书概念,2012年12月3日推出与公开课配套的在线作业和考试。

  13. 网络公开课在中国的发展 • 教育部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鼓励上网开放; • 中国2010年下半年开始:新浪、网易; • 新浪调查结果:65.8%大学生,10.8%研究生收听收看;42.9%看国外名校公开课,25%关注名人演讲;80%的网友期待国内大学的课程视频。 • 教学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14. 视频公开课 网络公开课 : 特点:灵活、共享、自主、开放、高效等。 http://v.163.com/movie/2007/4/S/T/M6VKV5ADN_M6VL1PTST.html

  15. 视频公开课 • 提出用视频重塑教育。 可汗学院: 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免费授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教学视频片超过2200段,机构的使命是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进度。 http://v.163.com/movie/2011/5/B/F/M82IBC067_M82Q19NBF.html

  16. 视频公开课 TED: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该机构以它组织的TED大会著称。TED诞生于1984年,其发起人是里查德·沃曼 。 http://v.163.com/movie/2011/2/R/J/M78AADMPQ_M78AAK1RJ.html

  17. www.meeting.edu.cn 2005年成立的中国学术会议在线是一个可在线观看学术会议视频的网站,现在已经积累学术会议报告18000部,非常适合作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的拓展学习资源。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18. 是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的子平台,目前有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1000多部学术讲座,其中人文讲座更受欢迎;是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的子平台,目前有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1000多部学术讲座,其中人文讲座更受欢迎; 通常观看一部完整的讲座需要1-2小时,下一步将根据知识点把讲座片段化,并提供音频、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适应现在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拟启动“高校学术讲座在线共享联盟”,期待更多的学校加入。 高校学术讲座交流平台

  19. 教学模式变革:翻转课堂 由美国密西根大峡谷大学数学教师Robert Talbert于2010年在MATLAB课程试验成功,把课堂学习活动翻转… 知识传授 :在课堂外 知识内化: 在课堂内

  20. 教育模式的变革 “黑板加粉笔” 将成过去时,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减少。

  21. MOOCs:教育风暴来袭 • MOOCs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2012年被称为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之元年。 • MOOCs改变了传统学校传授知识的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和学习方式,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 • MOOCs的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的特点,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空间。 • MOOCs不需有学校的学籍,只要按要求注册后就可以使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 ,也没有课程人数限制。比较成规模的三大平台是Coursera、Udacity、edX,语言以英语为主,正在增加其他语种。

  22. MOOCs:教育风暴来袭 American Interest杂志“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 edX Coursera 三足鼎立 Udacity

  23. MOOCs三足鼎立:edX 由MIT与哈佛大学联合于2012年5月推出的非盈利性网站,加盟学校包括伯克利、德克萨斯大学系统、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27家全球知名大学。更象大学的实验基地,通过研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提高线下传统校园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24. MOOCs三足鼎立:edX • 课程: • 58门课程,主要覆盖化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公共医疗等,来自192个国家约80万名学生在线选修了课程。据edX官网介绍,光是MIT其中的一门课程“电路与电子”就有超过160个国家的15万名学生报了名,这些学生的年龄从14岁到74岁不等。 • 评估: • 基于软件的测试、作业。未来还将包括在线论坛、基于wiki的协作式学习、在线实验室和其他交互学习工具。 • 学术完整性: • 有一些期末考试同样有监考,学生需支付不同的费用在各大Pearson考试中心完成考试。为了防止作弊和抄袭,他们的习题集编号都是随机产生的。

  25. MOOCs三足鼎立:edX • 互动模式: • 目前来说还相当简陋。目前只有一门课程,即哈佛大学公共卫生院教的一门关于定量方法的课程,会有区域性聚会。 • 学习节奏: • 每门课程都有开始和结束时间,课程开始的两周之后就停止报名。假如学生不能在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他们还可以在后一周补上,但是会被扣掉一定的分数。 • 学生能获得什么: • 完成一门课程后可获得一个结业证书。目前有两种证书,一种是指定一个荣誉代码,还有一种是经过监考之后授予的。这两种证书上面都会印上edX和学校的名字,比如MITx、HarvardX、BerkeleyX、UTAustinX等。截至2012年秋天的课程,授予证书都是免费的,但在未来可能会收取少量的费用。

  26. MOOCs三足鼎立: UDACITY 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办的盈利性网站,没有大学结盟, 28门课程,主要覆盖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商务等,每门课程包含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多个知识块,每个知识块都有对应的练习及详细的课堂笔记。所有课程网上免费发布,有些课程需支付150美元的学费,学生需支付89美元参加期末测试。目前,拥有来自120多个国家超过75万名学生。

  27. MOOCs三足鼎立: UDACITY • 课程: • 28门课程,主要覆盖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商务、设计等。每一门课程都做得非常用心,包含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包含多个知识块,每个知识块都有对应的练习、可以打印的、非常详细的课堂笔记。 • 评估: • 基于软件的测试、习题集、跟编程相关的作业。另外,每个单元的每个知识块都有相应的习题和答案。而且,任意一个选择题都是教授自己手写的,每一个答案又单独做成了一个小视频。在习题集里面同样包含视频,学生可以在线输入代码,测试代码。 • 学术完整性: • 学生需支付89美元参加在各大Pearson考试中心的期末测试,有监考。

  28. MOOCs三足鼎立: UDACITY • 互动模式: • 在线论坛和学习小组。已经有学生在超过450个城市组织了线下见面会。 • 学习节奏: • 学生按照自己时间把握。 • 学生能获得什么: • 网站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颁发不同层次的证书:结业、良、良好、优秀。另外,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环球学院已经认可Udacity上部分课程的学分。Udacity还发布了一个免费的就业匹配计划,可以将学生的简历根据公司的招聘情况和学生的成绩发给包括Google、Facebook、Twitter、美国银行在内的合作公司。

  29. MOOCs三足鼎立: Coursera 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在2011年创立的非盈利性网站,目前已经有70多家大学加入,这其中包括了很多美国的常青藤大学,以及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莱斯、加州理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分校、伯克利音乐学院等。拥有25个科目的409门课程。有些教授会为学生颁发自己签署的结业证书。

  30. MOOCs三足鼎立: Coursera • 课程 • 来自70多所大学409门课程和220个国家300多万学生; 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商务、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学和教育等; • 评估 • 基于软件的测验、作业、习题集;安排另外的5名学生给1名学生的书面作业打分;有很多教授都允许学生多次参加测验,然后取最高分(当然,每次测验都不一样); • 学生诚信 • 同意遵守荣誉准则。

  31. MOOCs三足鼎立: Coursera • 互动模式 • 在线论坛和学习小组,已经有学生在1400个城市组织了线下见面会。 • 学习节奏 • 大部分课程都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不过你还可以中途加入一门课程,只要还没有过注册截止日期就行。 • 学生能获得什么 • 有些教授会为学生颁发自己签署的结业证书,不过并非来自校方。从下个学期开始,安蒂奥克大学洛杉矶校区的学生将可以通过Coursera获得学分。

  32. 美国大学高层对MOOCs的反应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Susan Hockfield:“一同探索将会使我们做得更好、更有效、 更有创造性,增强我们校园的活力,同时能够为全球的学生和教师增加教育机会。” 哈佛大学教务长Alan M. Garber:“(edX平台)能够使我们做之前无法进行的研究,同时为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进行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 杜克大学教务长Peter Lange:“在变化如此迅速的领域,我们需要灵活性,所以我们很可能跟两个或三个不同的MOOCs公司建立联系。”

  33. 其他大学高层对MOOCs的反应 迪肯大学(澳大利亚)副校长Jane den Hollander:“当大学向公众开放之前专为一组学生(这些学生是指定内容和依许可获取内容的指定使用者)开设的课程或单元并将此作为MOOCs课程时,问题或许随之而生。”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我们很高兴与Coursera结成合作伙伴,让世界各地人士可以网上修读香港中文大学的优质课程。大学期望透过此平台,将我们独特的文化及优质教育推广至全球各地。”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务长陈永财:“多数网络课程属于基础课,高端或较复杂的课程还是必须有面对面的接触。”

  34. MOOCs:英国的FutureLearn • FutuRelearn:由英国12所大学联合发起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发起人包括利兹大学、伦敦国王大学、伯明翰大学和英国远程教育组织等在内,欲打造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英国高等教育品牌;2013年初,新增五所大学,成员扩展到17个,其中10所是研究型大学罗素集团成员,另有3所是小型研究型大学集团1994 Group的成员。 • 此外,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也同意开放其藏书与材料,供网络学习的学生查阅。 • 它获得了英国文化委员会(British Council)的课程支持,课程将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对外开放,首批课程还待公布 34

  35. MOOCs:教育风暴来袭 • 实质性影响 • 2013年2月,Coursera旗下5门网络课程学分获美国教育委员会的官方认可(在授予学生学分和学位时,美国有超过2000所大学参考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推荐)。 •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一位17岁的印度男孩Amol Bhave因edX 电路与电子学课程中考试得分在前3%,被 MIT录取。 • 乔治亚理工:廉价而优质的教育 • 2012年,佐治亚理工和其他 11 所大学宣布同Coursera 合作,提供线上课程。2013年,同Udacity 合作,推出计算机科学线上硕士,2014 年开始招生。线上硕士历时三年,每个学分仅 134 美元,不到 7000 美元就能毕业,这仅相当于州内学生一年的学费,或是州外学生学费的 12%. 35

  36. MOOCs:教育风暴来袭 • 颠覆性改变 • 一是可以使那些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 • 二是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的独角戏逐渐变成教学团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终将出现教学导演职业; • 三是课程质量大大提升,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37. MOOCs:教育风暴来袭 MOOCs,像追美剧一样上大学(果壳主题站) • 《华尔街日报》曾评论:“互联网擅长造星,从韩国Rap歌手到年轻的体操运动员。现在轮到老师了!” • 哈佛“正义论”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是最早通过公开课红起来的教授。2011年,韩国一家电视台播出该课,收视率暴增至其平均收视率的两倍,还做了重播。2012年6月,有15000人来到首尔延世大学的露天广场,参与桑德尔主持的一场关于伦理道德的公众论坛。6月3日,他在首尔最大的棒球场为LG Twins棒球队投出开赛第一球。 • 在MOOC的模式下,优秀教师能量成倍扩散。全球有15.5万学生参加了阿戈瓦尔的电路学初级课程。他说:“参加这门课的学生人数比麻省理工学院150年历史中所有校友的人数还要多。” 37

  38. MOOC迅速发展的五大原因 1、MOOCs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使得照此模式批量制作课程成为可能。 2、2012年出现了多家专门提供MOOCs平台的供应商,包括目前该领域的三大巨头:Coursera,Udacity和edX,降低了高校建设MOOCs课程的门槛和经费投入,也刺激了更多的一流大学加入MOOCs课程内容提供商的行列。 3、普通老师自己制作MOOCs课程成为可能,短时间内众多高校的加入。 4、大量风险基金和慈善基金进入。 5、一些大学开始接受MOOCs课程的证书,承认其学分。 • 最重要的是方便了学习,提供了公平受教育的机会。 *

  39. MOOCs在中国的发展 • 2013年:MOOC中国发展 • 香港科技大学Naubahar Sharif在Coursera上推出了 “科学、技术与社会在中国”课程,被认​为是亚洲第一个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今年4月在网上接受报名,有17000多名学生报名 (60%来自美、英、加等发达国家,其他来自墨西哥、巴西、南非及一些亚洲​的中等收入国家)。 • 清华、北大加盟 edX • 上海交大、复旦加盟 Coursera 39

  40. MOOCs在中国的发展 • MOOCs在中国的发展将是多个因素的融合: • 决策者的重视程度,观念跟上时代发展最重要; • 课程本身来说,需要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 就从业者来说,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知识准备和观念转变; • 从硬件上来说,需大大降低网络使用成本。加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建设,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推动宽带网络普及。 • 推动MOOCs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政府应当尽快制定规则: • MOOC如何与现行学历认证挂钩; • 如何让企业认同这种学历; • 如何为MOOC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等。

  41. MOOC在中国发展的五个建议 • 整个国民的信息化素养提高; • 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的提高,重点是信息化观念的转变; • 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培养; • 国家政策、标准、考评、证书认定 •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和便利获取。

  42. MOOC未来发展的六大挑战 • 1、是否有足够规模的优质资源:开放资源不是面子工程。 • 2、如何应对变革之痛:结构延续的惯性将成为最大阻力。 • 3、商业模式如何运作:市场是最大的推手,没有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MOOC将无以为继。盈利OR非盈利,这是个难题。 • 4、在线学习文化建立:如何成功地让人参与。 • 5、信任问题如何解决:考试、评估。 • 6、证书如何被广泛接纳:全新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43. 大学要发挥人类文明的引领作用 大学作为文明社会中的重要组织机构,保持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经久不衰。大学不仅传承了知识文明,也曾经改变了它所处的时代。 由于大学的荣誉地位和使命崇高,大学的任何重大变革都会引来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44. 大学面临的挑战:1. 与网络共生的一代,数字原住民2. 大学生培养目标要求全才3. 教育生态正在向开放转型4. 追求学习效果,而非学历结果 • MOOC的兴起,叩问传统大学:如果学生能用极低的费用在网上完成学业,大学就必须向社会证明,他们所能提供的课堂教学与考试的价值何在?人们为此付出高额学费的意义何在?  • 大学新的社会功能定位: • 大学究竟是什么? • 它能否成为知识创造的源头? • 学习环境的设计者? • 学生学习动力的促进者? • 学习效果的评估者? • 还只是学位的授予者? • 大学将如何迎接这样的挑战? 44

  45. 过去,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走到青铜器时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先人把石头用完了。过去,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走到青铜器时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先人把石头用完了。 今天,人们不用胶片相机了,改用数码相机,也不是因为柯达公司的胶片技术不够先进。 今后,学生不到教室上课了,并不是因为大学的排名不够靠前,院士学者不够多等等。 技术促进人类文明走向新的台阶。 要及时转变观念!

  46. TED 上的孩子 Taylor Wilson14岁在自家车库制造核反应堆

  47. 未来的学习 有效学习 Effective learning • 大学教育:课程体系重构、学与教方式变革和教育供给方式转型的阶段; • 深化大学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 • 帮助教师与学生掌握在线参与式学习的方法; • 引导教师开放教育资源,并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 • 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轻松学习 Easy learning 投入学习 Engaged learning 学生多样性 Varieties

  48. 终身学习者 内容(学什么?)+社会化(如何学)+认证 (为什么学)

  49. 泛在学习的趋势不可阻挡,建立终身学习体系

  50. 本人在“新浪微博”及“腾讯微博”“中国科技论文在线V”的#主编微讲堂#栏目发表关于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和互联网等方面的看法,欢迎您批评,期待您关注。本人在“新浪微博”及“腾讯微博”“中国科技论文在线V”的#主编微讲堂#栏目发表关于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和互联网等方面的看法,欢迎您批评,期待您关注。 谢 谢! lzm@moe.edu.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