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关注学生,为学而教,以学促教 --- 小班化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缪陈华 【2014.6.28】

关注学生,为学而教,以学促教 --- 小班化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缪陈华 【2014.6.28】. 小班、小班化、小班化教育. 背景:. 小班 小班是空间形式。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 小班化 小班化是小班条件下开展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 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论支配下实施小班教育的过程。 小班化教育是以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的教育。. 小班化教育.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关注学生,为学而教,以学促教 --- 小班化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缪陈华 【2014.6.28】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关注学生,为学而教,以学促教 ---小班化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缪陈华【2014.6.28】

  2. 小班、小班化、小班化教育 背景: • 小班 • 小班是空间形式。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 • 小班化 • 小班化是小班条件下开展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 • 小班化教育 • 小班化教育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论支配下实施小班教育的过程。 • 小班化教育是以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的教育。

  3. 小班化教育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

  4. 小班化教育理念:三层含义 • 1.小班化量化:班级人数控制在35人以内,课堂讲授不多于30分钟,师生能近距离互动。 • 2.小班化精神: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等高、等距、等爱精神。 • 3.小班化教学: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形成适应我校实际的小班化教学模式。

  5. 存在的几个问题: 1.班级人数应该怎样调整,一个班多少人才是最合理的 ? 2. 小组合作的形式、方法,怎样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 ? 3.师生交往的特点,怎样把教师与学生有效的结合起来?

  6. 问题一:班级人数的调整 问题情景: 小班化教学中,一个班级的人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班的教学的有效性。人数过多,有部分学生肯定会因为听不到教师上课的声音而影响学习;人数过少,假如班级里只有10位同学,课堂的气氛就不会很积极,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也不会很好,这样以来,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肯定不明显。那么多少人数才是最理想的呢?

  7. 看到过同样的两堂课 • 班级1:人数35人,内容代数式(七年级数学第四章第4.2节),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都听的非常认真,个别学生对于新的问题勇于提出来,积极性较强,从课后的作业情况来看,将近95℅的学生都已经把代数式的内容掌握了。 • 班级2:人数60人,内容代数式(七年级数学第四章第4.2节),在上课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集中精神认真听课,但也有部分学生在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积极性教强,但从课后作业情况来看,只有80℅的学生已经掌握了。 数据表明: 班级1的教学效果较明显,人数在35人左右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

  8. 问题二:小组合作的开展 • 问题情景: • 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也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对于某些题目,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但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合作只是一种形式,学生真正做的很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合作起来一起解难题呢?

  9. 案例 《整式》教学片段: • 列代数式: • (1)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面积是 • (2)三角形的一边长为a,并且这条边上的高是h,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 (3)一个数为m,则这个数的相反数是 •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完成这三个填空题。 • 约1分钟后,学生基本上都完成了。 • 师:XXX同学,你能告诉我们答案吗? • 生:a; ah ;m。 • 师:正确。那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代数式,看看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 约1分钟后,陆续有几个学生已经想好了,并举起了手。 • 师:我们先请几个同学来说说看。 • 生:都是数与字母相乘或者字母与字母相乘。 • 师:对,还有没有其它的相同之处了吗? • 学生们继续观察,时间3分钟过去了…… • 师:同学们能不能从运算的角度、分子分母的特点考虑一下呢?老师也说过当一个的力量不够时,可以借助全班的力量。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 • 约1分钟后,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 • 生:没有加减的运算,没有字母开方的运算;分母中不含有字母。 • 师:很好,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我们找到了这三大特点。(师生一起归纳把三大特点写在黑板上)根据这三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把含有这三大特点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合作交流,找到了其它两大特点,比学生自己思考得出来的更加快速。这说明有效的合作交流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0. 问题三:师生有效的交往 • 问题情景: • 在小班化教学中,师生交往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班级人数不多,那么怎样利用师生有效的交往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教师应该对学生有问必答吗?还是应该以引导的方式去让学生自己发现呢?

  11. 问卷调查 • 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交往的调查问卷 •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了解你在数学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情况,无需填写班级与姓名,但请务必如实填写,谢谢合作。 • 1.你的数学成绩在班级里属于:A.优秀 B.中等 C.不太好 • 2.你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喜欢:A.做不出,直接不做 B.做不出,请教同学 C.做不出,请教老师 • 3.平时经常会到办公室问老师吗?A.经常 B.有时会 C.几乎没有 • 4.在请教老师的时候,你希望老师怎样讲解难题:A.直接答案 B.按照老师的思路讲解 • C.根据学生特点,以引导学生为主,最后让学生自己解答出来 通过调查表明,遇到难题时,学习中上的学生会主动询问老师,并且都选择以引导学生自己解答的好;而学习比较差的学生遇到难题时询问老师的就很少了。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向好的学生或直接向老师询问,尤其是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只有通过师生合理、有效的交往才能更加促进学习各方面的发展。

  12. 有一位专家在点评的时候有这样的一段:好的教育像一首动人的诗,一幅优美的画。孩子在诗情画意中张扬着个性,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拥抱着美好的未来。有一位专家在点评的时候有这样的一段:好的教育像一首动人的诗,一幅优美的画。孩子在诗情画意中张扬着个性,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拥抱着美好的未来。 感谢大家的批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