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7

1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Chapter 12 Protein Biosynthesis , Translation

1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Chapter 12 Protein Biosynthesis , Translation.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密码子的概念与特点; RNA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蛋白质合成过程及合成后加工与运输。 难点:核糖体的结构;蛋白质合成过程;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与定向运输;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什么样的碱基序列决定什么样的氨基酸序列呢?. DNA: ATGCATGCATGC. 如何实现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转变?. RNA: AUGCAUGCAUGC.

flo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1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Chapter 12 Protein Biosynthesis , Translation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Chapter 12 Protein Biosynthesis,Translation

  2.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密码子的概念与特点;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蛋白质合成过程及合成后加工与运输。 难点:核糖体的结构;蛋白质合成过程;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与定向运输;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3. 什么样的碱基序列决定什么样的氨基酸序列呢? DNA: ATGCATGCATGC 如何实现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转变? RNA: AUGCAUGCAUGC PROTEIN: aa1 aa2 aa3 aa4

  4.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即翻译或表达,就是将核酸中由 4 种核苷酸序列编码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密码破译的方式解读为蛋白质一级结构中20种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5.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包括 • 三种RNA • mRNA(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决定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rRNA(蛋白体生物合成的场所) • tRNA(搬运氨基酸的工具) • 20种氨基酸(AA)作为原料 • 酶及众多蛋白因子,如IF、eIF • ATP、GTP、无机离子

  6. 一、翻译模板mRNA及遗传密码 • m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遗传学将编码一个蛋白质或多肽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子(cistron)。 • 原核细胞中数个结构基因常串联为一个转录单位,转录生成的mRNA可编码几种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为多顺反子(polycistron)。 • 真核mRNA只编码一种蛋白质,为单顺反子(single cistron)。

  7. 3 5 PPP 蛋白质 3 mG - 5 PPP 蛋白质 非编码序列 核蛋白体结合位点 编码序列 起始密码子 终止密码子 原核生物的多顺反子 真核生物的单顺反子

  8. 我们已经知道,多肽上氨基酸的排列次序最终是由DNA上核苷酸的排列次序决定的,而直接决定多肽上氨基酸次序的是mRNA上的核苷酸的排列次序,不论是DNA还是mRNA都是由4种核苷酸构成,而组成多肽的氨基酸有20种,显然,必须是几个核苷酸的组合编码一个氨基酸才能应付局面.用数学方法很容易算出,如果每2个核苷酸编码1个氨基酸,那么4种核苷酸只有16中编码方式,显然不行,如果每3个核苷酸编码1个氨基酸,则有64种编码方式,很理想,如果4对1则有256种,太没必要也太复杂了,时刻记住生物体是一个最理想的体系.而且科学家们用生物化学实验已经证实是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称为三联体密码或密码子。我们已经知道,多肽上氨基酸的排列次序最终是由DNA上核苷酸的排列次序决定的,而直接决定多肽上氨基酸次序的是mRNA上的核苷酸的排列次序,不论是DNA还是mRNA都是由4种核苷酸构成,而组成多肽的氨基酸有20种,显然,必须是几个核苷酸的组合编码一个氨基酸才能应付局面.用数学方法很容易算出,如果每2个核苷酸编码1个氨基酸,那么4种核苷酸只有16中编码方式,显然不行,如果每3个核苷酸编码1个氨基酸,则有64种编码方式,很理想,如果4对1则有256种,太没必要也太复杂了,时刻记住生物体是一个最理想的体系.而且科学家们用生物化学实验已经证实是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称为三联体密码或密码子。

  9. 遗传密码的破译 在遗传密码的破译中,美国科学家M.W.Nirenberg等人做出了重要贡献 ,并于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早在1961年,M.W.Nirenberg等人在大肠杆菌的无细胞体系中外加poly(U)模板、20种标记的氨基酸,经保温后得到了多聚phe-phe-phe,于是推测UUU编码phe。利用同样的方法得到CCC编码pro,GGG编码gly,AAA编码lys。 如果利用poly(UC),则得到多聚Ser-Leu-Ser-Leu,推测UCU编码Ser,CUC编码Leu,因为poly(UC)有两种读码方式:UCU——CUC和CUC——UCU 采用这种方式,到1965年就全部破译了64组密码子。

  10. mRNA上存在遗传密码 mRNA分子上从5至3方向,由AUG开始,每3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称为三联体密码(triplet coden)。在64个密码子中有61个编码氨基酸,3个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起肽链合成的终止作用,称为终止密码子,它们是UAG、UAA、UGA,密码子AUG(编码Met)又称起始密码子。 起始密码(initiation coden): AUG ,GUG 终止密码(termination coden):UAA,UAG,UGA

  11. 遗传密码表

  12. 从mRNA 5端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排列编码一个蛋白质多肽链,称为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

  13. 遗传密码的特点 1. 连续性(commaless) 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阅读,密码间既无间断也无交叉。

  14. 基因损伤引起mRNA阅读框架内的碱基发生插入或缺失,可能导致框移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15. 2. 简并性(degeneracy) 遗传密码共有64个,其中61个密码子对应20中氨基酸,除色氨酸和甲硫氨酸仅有一个密码子外,其余氨基酸有2、3、4个或多至6个三联体为其编码。

  16. 3. 通用性(universal) •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整套密码,从原核生物到人类都通用。 • 已发现少数例外,如动物细胞的线粒体、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 密码的通用性进一步证明各种生物进化自同一祖先。

  17. 4. 摆动性(wobble) 转运氨基酸的tRNA的反密码需要通过碱基互补与mRNA上的遗传密码反向配对结合,但反密码与密码间不严格遵守常见的碱基配对规律,称为摆动配对。 5、方向性 即解读方向为5′→ 3′

  18. 摆动配对 U

  19. 反密码对密码的识别,通常也是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即A—U,G—C配对。但反密码的第一个核苷酸与第三核苷酸之间的配对,并不严格遵循碱基互补原则。如反密码第一个核苷酸为Ⅰ,则可与A、U或C配对,如为U,则可与A或G配对,这种配对称为不稳定配对。反密码对密码的识别,通常也是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即A—U,G—C配对。但反密码的第一个核苷酸与第三核苷酸之间的配对,并不严格遵循碱基互补原则。如反密码第一个核苷酸为Ⅰ,则可与A、U或C配对,如为U,则可与A或G配对,这种配对称为不稳定配对。

  20. 密码子、反密码子配对的摆动现象

  21. 二、核蛋白体是多肽链合成的装置或场所

  22. 不同细胞核蛋白体的组成

  23. 核蛋白体的组成

  24. 大肠杆菌核蛋白体的空间结构为一椭圆球体,其30S亚基呈哑铃状,50S亚基带有三角,中间凹陷形成空穴,将30S小亚基抱住,两亚基的结合面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大肠杆菌核蛋白体的空间结构为一椭圆球体,其30S亚基呈哑铃状,50S亚基带有三角,中间凹陷形成空穴,将30S小亚基抱住,两亚基的结合面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25. 原核生物翻译过程中核蛋白体结构模式: P位:肽酰位 (peptidyl site) A位:氨基酰位 (aminoacyl site) E位:排出位 (exit site)

  26. 核糖体包括如下部位: 容纳mRNA的部位 结合氨基酰tRNA的部位(A-位点) 结合肽酰tRNA的部位(P-位点) 形成肽键的部位(转肽酶中心)

  27. 核蛋白体的大、小亚基分别有不同的功能: 1.小亚基:可与mRNA、GTP和起动tRNA结合。 2.大亚基: (1)具有两个不同的tRNA结合点。A位(右)——受位或氨酰基位,可与新进入的氨基酰tRNA结合;P位(左)——给位或肽酰基位,可与延伸中的肽酰基tRNA结合。 (2)具有转肽酶活性:将给位上的肽酰基转移给受位上的氨基酰tRNA,形成肽键。 (3)具有GTPase活性,水解GTP,获得能量。 (4)具有起动因子、延长因子及释放因子的结合部位。

  28.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常常由若干核蛋白体结合在同一mRNA分子上,同时进行翻译,但每两个相邻核蛋白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形成念球状结构。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常常由若干核蛋白体结合在同一mRNA分子上,同时进行翻译,但每两个相邻核蛋白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形成念球状结构。 • 由若干核蛋白体结合在一条mRNA上同时进行多肽链的翻译所形成的念球状结构称为多核蛋白体。

  29. 三、tRNA与氨基酸的活化 氨基酸臂 反密码环

  30. tRNA的三级结构示意图

  31. 氨基酰-tRNA合成酶 氨基酸 + tRNA 氨基酰- tRNA ATP AMP+PPi • 氨基酸的活化 • (一)氨基酰-tRNA合成酶 • (aminoacyl-tRNA synthetase)

  32. 第一步反应 氨基酸 +ATP-E —→ 氨基酰-AMP-E+ AMP + PPi

  33. 第二步反应 氨基酰-AMP-E + tRNA ↓ 氨基酰-tRNA + AMP + E

  34. tRNA与酶结合的模型 tRNA ATP 氨基酰-tRNA合成酶

  35. 氨基酰-tRNA合成酶对底物氨基酸和tRNA都有高度特异性。氨基酰-tRNA合成酶对底物氨基酸和tRNA都有高度特异性。 • 氨基酰-tRNA合成酶具有校正活性(proofreading activity) 。 • 氨基酰-tRNA的表示方法: Ala-tRNAAla Ser-tRNASer Met-tRNAMet

  36. (二)起始肽链合成的氨基酰-tRNA 真核生物: Met-tRNAiMet 原核生物: fMet-tRNAifMet

  37.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The Process of Protein Biosynthesis 翻译过程从阅读框架的5´-AUG开始,按mRNA模板三联体密码的顺序延长肽链,直至终止密码出现。 • 翻译的起始(initiation) • 翻译的延长(elongation) • 翻译的终止(termination ) 整个翻译过程可分为 :

  38. 活化氨基酸的缩合——核蛋白体循环 • 活化氨基酸缩合生成多肽链的过程在核蛋白体上进行。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反复翻译mRNA上的密码并缩合生成多肽链的循环反应过程,称为核蛋白体循环。 • 核蛋白体循环过程可分为起动、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类似,现以原核生物中的过程加以介绍。

  39. (一)肽链合成起始(翻译起始) 指mRNA和起始氨基酰-tRNA分别与核蛋白体结合而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translational initiation complex)。

  40. 原核、真核生物各种起始因子的生物功能

  41. 1、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 • 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 • mRNA在小亚基定位结合; • 起始氨基酰-tRNA的结合; • 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

  42. 1)30S起动复合物的形成:在起动因子的促进下,30S小亚基与mRNA的起动部位,起动tRNA(fmet-tRNAfmet),和GTP结合,形成复合体。1)30S起动复合物的形成:在起动因子的促进下,30S小亚基与mRNA的起动部位,起动tRNA(fmet-tRNAfmet),和GTP结合,形成复合体。

  43. 2)70S起动前复合体的形成:IF3从30S起动复合体上脱落,50S大亚基与复合体结合,形成70S起动前复合体。2)70S起动前复合体的形成:IF3从30S起动复合体上脱落,50S大亚基与复合体结合,形成70S起动前复合体。 3)70S起动复合体的形成:GTP被水解,IF1和IF2从复合物上脱落。此时,tRNAfmet的反密码UAC与mRNA上的起动密码AUG互补结合,tRNAfmet结合在核蛋白的给位(P位)。

  44. 在起始密码子AUG上游9-13个核苷酸处,有一段可与核糖体16S rRNA配对结合的、富含嘌呤的3-9个核苷酸的共同序列,一般为AGGA,此序列称SD序列。它与核糖体小亚基内16S rRNA的3’端一段富含嘧啶的序列 GAUCACCUCCUUA-OH(暂称反SD序列)互补,形成氢键。使得结合于30S亚基上的起始tRNA能正确地定位于mRNA的起始密码子AUG。 • 真核生物中的mRNA具有帽子结构,已知需一种特殊的帽子结合蛋白(CBP)以识别此结构。

  45. S-D序列 :mRNA上的AGGAGGU区域作为翻译起始信号,被称为Shine-Dalgarno顺序或S.D序列。

  46. 2、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 • 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 • 起始氨基酰-tRNA结合; • mRNA在核蛋白体小亚基就位; • 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

  47. 40S elF-3 40S mRNA ② ATP met elF4E, elF4G, elF4A, elF4B,PAB ③ Met Met-tRNAiMet-elF-2-GTP ADP+Pi 60S Met elF-5 各种elF释放 eIF-2B、eIF-3、eIF-6 ④ ① GDP+Pi 60S Met 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过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