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 东南大学医院 张跃进 2013-10-22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 东南大学医院 张跃进 2013-10-22. 传染病的定义. 传染病: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39 种法定传染病: 甲类: 2 种(霍乱、鼠疫 ) 乙类: 26 种(麻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副伤寒、乙脑、流脑等 ) 丙类: 11 种(流感、风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菌痢等) 非法定传染病:水痘等. 按传播方式分.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流脑等 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菌痢、甲肝、手足口病等 血液传染病:乙肝、艾滋病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 东南大学医院 张跃进 2013-10-22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东南大学医院 张跃进2013-10-22

  2. 传染病的定义 • 传染病: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 39种法定传染病: 甲类:2种(霍乱、鼠疫) 乙类:26种(麻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副伤寒、乙脑、流脑等) 丙类:11种(流感、风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菌痢等) • 非法定传染病:水痘等

  3. 按传播方式分 •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流脑等 • 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菌痢、甲肝、手足口病等 • 血液传染病:乙肝、艾滋病 • 体表传染病:股癣、疥疮 • 虫媒传染病:乙脑(蚊子) • 其他

  4.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冬春季节高发

  5. 流行性感冒 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 肺结核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6. 流行性感冒

  7. 流行性感冒 • 学校较常见的传染病 •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咳嗽、流涕、乏力、全身酸痛等 • 传播特点:传染性强 传播速度快 人群普遍易感 • 传染期:发病后7天内

  8. 麻疹

  9. 麻疹 •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严重并发症(气管炎、肺炎、脑炎) • 临床表现:发热、出疹、咳嗽、流涕、眼结膜炎等,退疹可见糠麸样脱屑(发热三天、出疹3天、退疹3天) • 出疹顺序:耳后→头面→躯干→四肢→手心脚心 • 传染期:出疹前后5天

  10. 风疹

  11. 风疹 • 风疹-又称德国麻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低热、皮疹通常24小时疹子出齐、疹退后热退、耳后、枕部、颈后等浅表淋巴结肿大(出疹快,退疹快) • 传染期:出疹后5天内 • 孕妇注意: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12. 流行性腮腺炎

  13. 流行性腮腺炎 •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临床表现:一侧或两侧耳下、耳前肿大,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 并发症:睾丸炎(可致男性不育)、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 • 传染期: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14. 水痘

  15. 水痘 •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 临床表现:发热、斑丘疹、疱疹(头皮开始,躯干多,四肢少) • 传染期:出疹前一天至疱疹完全结痂

  16. 肺结核

  17. 肺结核 • 肺结核:(简称TB)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俗称“痨病” •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90%是通过呼吸道,导致肺结核 • 临床表现:低热、乏力、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 • 主要通过X片临床确诊 • 传染源:涂阳病人 • 治疗:免费抗痨治疗至少半年,(6-12个月) • 卡介苗预防:

  18.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时间:每年的3月24日 • 2013年是第1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主题: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19.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 隔离传染源(最重要) •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最方便、经济实用)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 •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 接种疫苗预防(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卡介苗)

  20.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可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 •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病从口入) • 夏秋季节高发 • 学校重点防控传染病

  21.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有那些? • 霍乱 • 伤寒、副伤寒 • 甲型病毒性肝炎 • 手足口病 • 细菌性痢疾

  22. 霍乱 • 霍乱弧菌应急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 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强 • 粪-口传播 • 临床表现:上吐下泻,严重脱水,可引起死亡 • 隔离期:腹泻停止后,隔日送大便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解除隔离 • 饮食卫生,用水卫生

  23. 伤寒、副伤寒 • 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 临床表现:不明原因的反复高热,严重可导致肠出血、肠穿孔 •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5日起间歇送大便培养,2次阴性解除隔离 • 预防:注意饮食、用水卫生

  24. 甲肝

  25. 甲型病毒性肝炎 • 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简称“甲肝”,俗称“黄疸肝炎” • 临床表现:发热、黄疸、乏力、厌油等 • 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3周 • 预防:接种甲肝疫苗

  26. 手足口病

  27.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 临床表现: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重症发展快,可引起死亡。 • 隔离期:痊愈后一周 • 预防:洗净手 喝开水 吃熟食 勤通风 晒衣被

  28. 红眼病

  29.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 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人群普遍易感 • 临床表现:眼睛红,有刺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怕光 • 隔离期:隔离至症状消失 • 预防措施:注意用眼卫生,不用手揉眼睛,不共用毛巾、脸盆等卫生用具,常洗手,不去游泳池等

  30. 细菌性痢疾 • 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 •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 隔离期: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次粪便培养阴性者解除隔离 • 防控要点: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 严防病从口入 1、“三管一灭”:管饮食、管水、管便、灭蝇 2、洗净手 3、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不吃不卫生食品,不吃小摊小贩食品,不吃过期食品 4、注意用水卫生:不喝生水,使用自来水,不使用井水 5、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接种疫苗(甲肝疫苗、霍乱疫苗) 7、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正确洗手

  32. 正确的洗手方法 •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4、弯曲各手指关节,互搓指背; 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6、搓洗指尖及手腕,交换进行。 •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33. 学校晨检需要注意的症状 1、发热:脸色潮红、精神萎靡、头痛等 2、咳嗽:注意-癔症 3、皮疹 4、腹泻:指一天拉稀便3次以上 5、黄疸:皮肤黄染、巩膜黄染 6、腮腺肿大 7、结膜充血(眼睛红)

  34.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 • 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 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 • 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人体而受到感染。 •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35. 狂犬病: • 被狗咬伤不一定得狂犬病 • 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约有15%-30%的人发病。 • 一些貌似健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有病毒,带毒率可达22.4%,也能传播狂犬病。由于目前缺乏检测狗是否带病毒的方法,因此,一旦被狗或猫等宠物咬伤或抓伤应该立即清洗伤口。 • 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猫等。

  36. 狂犬病: • 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3天,最长19年,一般平均约20-90天 • 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等症状。 本期持续2-4天。 • 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恐水、怕风。体温升高(38-40度)、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是不是每一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外界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呼吸机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大量流延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但病人神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幻觉出现等。本期1-3天。 • 麻痹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37. 狂犬病人群易感性: • 普遍易感, • 被病犬咬伤者约15-30%发病, • 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相关: 1、咬伤部位,头面颈上肢发病机会多 2、咬伤严重性,伤口深而大、多处被咬伤发病率高。 3、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局部伤口处理好发病率低。 4、衣着厚感染机会少。 5、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疫苗者发病率少 6、免疫低下或缺陷者发病率高。

  38. 咬伤后的处理: • 在咬伤部位的近心端缚上止血带,挤出伤口处血液,并用大量肥皂水、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以上,再用碘酒、酒精冲洗伤口,伤口深者,应选用不带针头的大注射器反复、彻底冲洗其深部。 • 同时要把犬、猫隔离观察14天,明确是否狂犬、狂猫,必要时可送防疫站检验。 • 在伤口处理好后,及时去犬咬门诊(卫生防疫站)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注射狂犬疫苗, • 疫苗接种根据暴露的具体情况由当地医师决定采取狂犬疫苗,还是血清联合疫苗或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联合狂犬疫苗来预防。  • 如该犬或猫无从追踪,则应将全程预防接种进行到底。 • 小儿若与狂犬有密切接触、即使无明显咬伤或抓伤,亦应注射狂犬疫苗。 • 疫苗只能保护一次,接种超过半年以上通常需再次全程注射。

  39. 艾滋病 • 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由HIV病毒感染 • 1981年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病 • 1982年命名为艾滋病 • 1985年中国报告首例艾滋病病(外籍青年) • 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 2013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 • 2011、2012年宣传活动的主题仍然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40.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 • 艾滋病(AIDS)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传播。已证实的传染途径有三种: • 1、 性传播: • 2、 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刮面)刀及牙刷等传播。 • 3、 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和哺乳传播。

  41. 以下途径不会传播: • 艾滋病(AIDS)不会通过空气、饮食(水)传播, • 不会通过公共场所的一般性日常接触(如:握手、公共场所的座椅、马桶、浴缸等)传播, • 不会通过纸币、硬币、票证等传播 • 蚊蝇叮咬未发现传播, • 游泳池也不会传播。

  42.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

  43. 近期九龙湖校医院乙肝疫苗注射时间: 10月24日(周四)12:00----15:00 • 近期九龙湖校医院甲肝疫苗注射时间: 10月31日(周四)12:00----15:00

  44. 谢谢大家!校医院咨询电话:83790703转8036江宁犬咬门诊(24小时):68552929南京二院犬咬门诊(24小时)83626123南京卫生健康咨询:12320谢谢大家!校医院咨询电话:83790703转8036江宁犬咬门诊(24小时):68552929南京二院犬咬门诊(24小时)83626123南京卫生健康咨询:12320

More Related